農委會減少糧損計畫 獲APEC認可

民視 – 2013年8月5日 下午4:01

為了解決越來越嚴重的糧食問題,農委會提出五年期計畫,透過加強公、私部門的配合,減少糧食損失,已經獲得APEC的認可和補助,5日更邀請各國專家,參加研討會,一起腦力激盪。

來自美國、日本、加拿大,近百名國內外專家,排排坐,一起腦力激盪,解決越來越嚴重的糧食損失問題,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的糧食損失、浪費,高達1/3,亞洲也有30%農委會提出5年期計畫,希望有系統的,找出從產地到餐桌的糧損問題,已經獲得APEC的補助,計畫第一年,就是要加強公私部門的夥伴關係。

農委會表示,未來公部門找問題,提出政策,私部門提升技術,減少浪費,雙管齊下,希望能提升效能。

……..文章來源:按這裡


農委會廣邀APEC成員國研商糧食安全議題

中廣新聞網 – 2013年8月5日 下午3:37

糧食安全議題逐漸受到各國的重視,農委會特別邀集18個APEC經濟體代表,以及十多位國際知名學者專家齊聚台北召開研討會,共同針對減少糧食損失因應糧食危機進行採討,研議解決方案以確保亞太區域的糧食安全。農委會表示,透過這個大型國際研討會的舉行,有助於我國產、官、學界與亞太區域專家交流,並且建立國際網絡。(張佳琪報導)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去年五月份參加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第二次糧食安全部長會議」,提出減低糧食損失的意見,獲得大會支持,於是今年五月進一步提出三階段、五年期「強化公私夥伴關係降低供應鏈糧食損失計畫」,以找出解決方案。因應這套計畫的推動,農委會廣邀18個APEC經濟體代表以及十多位國際知名學者專家,齊聚台北召開大型研討會。

陳保基表示,希望透過與會者的充分參與,研商出具體有效的解決方案,有效降低亞太地區糧食損失。陳保基說:「我們知道在糧食危機過程中,人口成長快速之下,光靠糧食生產是不足以應付這種情況,如何降低糧食在食物供應鏈的損失,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為了讓國外與會人士深入了解台灣農業現況,還將邀請與會人士到宜蘭實地觀察台灣目前穀物收集與儲存的現況,以擴展跟其它APEC經濟體展開公私部門合作的機會。

……..文章來源:按這裡


APEC糧安論壇 台灣降糧損計畫獲支持

作者: 陳林幸虹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3年8月5日 上午11:43

由農委會主辦的2013年「APEC糧食安全論壇」今天(5日)在台北登場,來自美加、日本等18個APEC經濟體代表齊聚、針對區域糧食安全研商對策。由台灣提出的降低供應鏈糧食損失計畫,獲得半數會員體認同,成為共同提案,未來將分5年推動,APEC也將給予50萬美元的補助經費。

5日在台北登場的「2013年APEC強化公私部門夥伴關係降低供應鏈之糧食損失國際研討會」,由台灣擔任主辦國,APEC21個會員體共18個經濟體代表出席。我方由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提出的減少糧食損失以因應糧食危機,去年5月在俄羅斯喀山舉辦的部長會議中,就已經獲得支持,未來將分3階段、共5年的時間推動,希望能夠系統性的找出在供應鏈中,穀物、蔬果、漁畜產品的糧食損失問題。

陳保基說:『(原音)糧食損失的計畫,是我們中華民國以中華台北的身分,在APEC拿到5年的長期計畫,在糧食危機的過程中,人口成長非常快,所以我們光靠糧食生產是不足以來應付這樣的情況,如何降低糧食在整個食物供應鏈的損失,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這次研討會是這項計畫的第一年期活動,農委會為讓國外與會人員充分了解台灣農業現況和發展,8日也將安排外賓參訪宜蘭,實地觀察台灣在穀物收集與儲存的現況,並進一步擴展和其他APEC經濟體展開公私部門合作的機會。

……..文章來源:按這裡


糧食損失研討會 近百專家獻策

中央社 – 2013年8月5日 下午12:23

(中央社記者高照芬台北5日電)「2013年APEC強化公私部門夥伴關係降低供應鏈之糧食損失國際研討會」今天登場,吸引近百名專家與會;農委會主委陳保基盼降低亞太區域間的糧損,提升企業競爭力。

陳保基致詞時指出,全球正面臨糧食安全的嚴峻挑戰,透過減少糧食損失因應糧食危機,確保亞太區域的糧食安全,為本次研討會的目的,希望透過與會者的充分參與積極推動,提出具體有效的解決方案。

陳保基說,2012年5月在俄羅斯喀山舉辦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第二次糧食安全部長會議中,他提出減低糧損的倡議,並獲13個會員體支持,展開為期 5年的「強化公私部門夥伴關係降低供應鏈糧食損失計畫」。

他盼望,藉由推動此項計畫,系統性找出供應鏈中穀物、蔬果、漁畜產品的糧損問題與因應的解決方案。

農委會指出,APEC地區涵蓋了世界最大的糧食生產及出口區,減少糧食損失與浪費成為外界關心的議題。對已開發國家而言,必須改變消費者觀念,加上國家政策的正確引導,才能解決糧食浪費的現象。

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如何改善儲存技術和運輸基礎建設,是減少糧損的重要關鍵。

「2013年APEC強化公私部門夥伴關係降低供應鏈之糧食損失國際研討會」,計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中國大陸、泰國、澳洲等18個APEC經濟體代表、16名專家與會,另APEC秘書處也派專家與會。1020805

……..文章來源:按這裡


搶救手中半碗白米 APEC來台解決糧食浪費

NOWnews – 2013年8月5日 上午11:02
記者簡怡欣/台北報導

吃到好撐,已經沒辦法把整碗飯吃完,半碗飯時常就浪費掉了;或者是罐頭過期就把它直接丟棄到垃圾堆;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浪費掉許多糧食。從生產端到消費端所產生的浪費,都是糧食危機下要盡速解決的問題。

人口快速成長,全球面臨到糧食危機的挑戰,農委會首次獲得APEC認可及經費補助,進行5年期的降低供應鏈糧食損失,邀請國際專家討論糧食危機的有效解決方式,這週以為期5天的技術研討會,在台灣展開農業糧食改善的會議討論。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今(5)日指出,目標為減少10%到20%的農業損失,建立農產生產資料庫,有效改善農業生產端到消費端的浪費,結合公私部門,在5年計畫中要針對穀物、蔬果、漁畜產品,發展應對損失的解決方案。

農委會國際副處長蕭柊瓊表示,稻米收割技術在台灣已發展多年,有相當純熟的經驗,現在加上國際專家來台了解國內現況,對穀物儲存及運輸的現況提出更優良的進步建議,更重要的是透過他國施行的方法,轉變為適合台灣的強化政策,對消費端的浪費進行實質上的改善。

這次國際會議研討議題,包括當前社會糧食損失與糧食安全的重要挑戰,減少稻米在收穫後與儲藏階段的重要議題等;強化公私部門在減少稻米收穫後與儲藏階段的夥伴關係重要議題,例如,公、私部門各自可以扮演的角色和採取之策略;透過APEC公部門主要偏重政策面,私部門則偏重科技面的分享,達到未來規劃政策,尤其是APEC期盼2020年達成糧食體系結構(food system structure)的最終目標。

……..文章來源:按這裡


減少糧損研討 農委會主辦

作者: 台北訊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8月5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台北訊】

運用科技創造永續的糧食未來,使處於弱勢的小農或中小企業受益,農委會今(5)日舉辦為期3天「APEC強化公私部門夥伴關係降低供應鏈之糧食損失國際研討會」,邀請APEC主要會員經濟體專家與講者,探討APEC公私部門如何減少糧食損失與浪費。

此次研討會有4大議題:當代社會重大挑戰-糧食損失及糧食安全,強化公私部門夥伴關係降低收成後損失的關鍵,APEC降低穀物之收成後糧損的最佳範例,APEC降低收成後糧損的下一步與行動計畫。

……..文章來源:按這裡


多花一些心力 就能有效杜絕食物浪費

作者: 莫聞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8月2日 上午11:48

作者:翁御棋(日本岡山大學環境學研究科助理教授)

對於近年糧食自給率偏低,但一般垃圾中食物廢棄物比率偏高的問題,日本環境省和農林水產省甚為重視,因此特別針對食物生產及流通業進行相關的管理檢討。正如此報導所指出,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是需要一點一滴改變業者和消費者習慣。甚者,在環境管理領域裡也需在食物廢棄物減量方面有更積極作為,而非僅強調廚餘的適當處理與再利用。

除了報導中指出日本流通業者的相關檢討之外,筆者也分享一些生活面上日本生鮮業者與消費者家庭端的一些努力經驗。

在日本銷售業者的習慣上,若讀者們曾在日本逛過麵包店和超市的話,或許可發現在結束營業或商品消費期限快到前,都會貼上打折的貼紙,促進生鮮食品的銷售率,進而降低食品廢棄物的產生。通常這也是消費者精打細算的一個好時機,特別對中低薪水階層和學生有特別的吸引力,打折貼紙一貼上,通常很快就會被搶購一空,這是下游超市端非常有效的解決辦法,近年台灣少數生鮮市場也有類似做法,但似乎還有推廣空間。比起浪費食物,這樣的做法應可使業者減少虧損的風險,消費者也能達到購買物美價廉商品的雙贏局面;當然,消費者付出的是等候降價的時間成本。 

但如文中指出,消費者家庭端產生食品廢棄物的量還是很可觀。許多可食用的食材或過量烹調的料理因缺乏管理而最後不宜食用變成必須處理的廢棄物,非常可惜,也造成環境非常大的負擔。近年日本廢棄物資源循環學會有許多和市民團體的共同努力,找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小訣竅,可有效降低家庭裡生鮮食品的過期問題。

第一個重點是「適量購買」的觀念,即不購買過量的食材,定期並定量購買所需食材,做好消費和飲食的雙重管理。第二個執行上的重點是強掉「即時食用」(just in time,JIT) ,一個很簡單達成的做法,是把食材或隔餐的料理,用生鮮盒分類裝好,讓食材在冰箱很容易被辨認,並用隨意貼寫上食用期限。然後,把快過期的食物放在易拿的冰箱裡顯眼的地方,像坐火車一樣,讓快過期的生鮮食品在冰箱裡有「指定席」,可以隨時提省自己什麼該趕快食用。

京都大學的名譽教授高月紘老師特別大力推動相關觀念,他在京都市持續親自參與了三十幾年的垃圾組成分析,發現即使是重視環境保護的京都市民的一般垃圾裡,仍充斥許多沒有食用即丟棄的食材,非常可惜,並造成廢棄物處理的一大負擔。他也因此有感而發,藉由漫畫提倡相關的環保觀念。也慶幸在高月教授努力了這麼多年之後,也總算引起政府和業者的重視,但還有很長的路要努力。

此外,由於包括日本,世界各國政府各部門並未針對這方面議題進行長期的統計資料建立,導致相關統計數據不確定性甚大,無法把握精確把握一般垃圾中食品廢棄物的量和質,因此目前尚未有完善的管理辦法。

台灣方面,雖然政府近年在廚餘回收的成果是國際模範,但在上游的流通與家庭食品管理上可能還有很大努力空間。特別近年備受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上,在政府人事精減沒有充份的稽查人力而不肖業者又層出不窮的狀態下,仍須政府各單位的努力和業者的自律。

若上述一些成功的經驗若能慢慢普及的話,生產者、流通者、消費者應該都可達到不需冒違法風險而多贏的局面,讓社會和消費行為能夠更安心及永續。當然最直接的回饋,就是大家能夠節省荷包而安心享用美食了。

【參考資料】


日人浪費食物 丟棄量直追稻穫量 媒體籲改變消費習慣


Food Action Nippon


On-Line Information of Japanese Government


京都環境保全活動中心,高月紘館長環境漫畫園地
http://www.miyako-eco.jp/files/img/highmoon/en/economy.jpg
http://www.miyako-eco.jp/files/img/highmoon/en/13b.jpg

……..文章來源:按這裡


「食」在難安:糧價飆升 英民眾食安意識也提升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8月1日 上午12:08

策劃、編譯■劉耘、實習編譯王予彤

據《衛報》報導,英國最大連鎖超商公司特易購(Tesco)執行長克拉克(Philip Clarke)21日表示,英國民眾長期以來習慣的低價食品將無法維持下去。他說:「長遠來看,我認為食物價格會上漲,人們購買食物的花費所占收入比例也會增加。」

造成食物價格上漲的首要原因,是全球人口和糧食需求增加。根據世界銀行的7月份糧價報告,全球糧價雖然連3季下跌,目前價格比去年8月的最高峰低12%,但仍保持在歷史高峰。聯合國糧農組織也在6月份預測,由於中國和印度中產階級人口增加,接下來10年,全球食物價格可能上漲40%之多。

另一項針對全球4種主要作物(玉米、稻米、小麥、大豆)生產量的研究指出,若要餵飽世界2050年的人口預估數量,農業生產力至少要提升60%,最多可能要提升逾1倍。然而現今生產力每年只增加0.9%到1.6%,2050年將累計增加38%到67%;也就是說,2050年農業生產力的最大成長量,僅能剛好應付最低人口預估數。

這項研究甚至未考慮進其他可能的影響因素,例如氣候變遷。世界銀行便在6月警告,氣候變遷最快可能在2030年造成許多地區大規模缺糧。

另一個造成食物價格上漲原因,則是民眾對食物生產、銷售流程的意識提升,願意花費更多收入購買食物。英國一項調查顯示,大部分英國民眾若知道購買食物的盈餘將直接給予農夫而非超商,會願意花更多錢購買食品。也有80%的英國消費者認為,購買在地產品是支持本國農業的方式。

面對這樣的趨勢,英國作家瓊斯(Tobias Jones)在《衛報》撰文表示,人們對廉價食物的依賴是必須破除的毒癮,認為人們在討論糧食價格和產銷供應的議題時,時常怪罪大型食品供應商,但事實上,消費者和生產者也必須承擔責任。「我們都得吃東西,因此我們都要為國家的農業負責。」他說。

最主要的問題,是人們太過依賴廉價食物,忽略了這些便宜商品背後的隱藏代價:農藥污染了土地和水、蜜蜂數量減少造成生態危機、原木林遭砍伐用以種植作物、生產過程中勞動者遭剝削……。

他引用美國小說家貝瑞(Wendell Berry)所說的「農業是文化,同時也是經濟」,強調太多人遺忘了在貨幣誕生之前,耕種是人類生存之道,以物易物則讓彼此深度連結。英語中「文化」(culture)一詞,字源就是「耕種土壤」而來。現代人忽略了農業的文化價值,將之視為工業並追求效率和機械化,追究原因,絕非只有大型連鎖企業該怪罪,而是人們的懶散和視而不見,構築出廉價食物的共犯結構。 (綜合整理自外電)

……..文章來源:按這裡


稻田重金屬污染 彰縣擴大調查

中央社 – 2013年7月31日 上午10:55

(中央社記者吳哲豪彰化31日電)彰化縣傳出有稻田遭重金屬污染,彰縣環保局表示,將針對污染土地進行擴大調查,以確認土壤品質現況,確保糧食安全。

環保署抽驗發現彰化縣和美鎮等3個鄉鎮的稻田遭到銅、鉻等重金屬污染,一期稻作所生產的稻米已全都銷毀,農地禁止耕作,而環保署也辦理調查作業行前說明會,向農民說明土壞調查流程以及後續作業。

環保局表示,被調查的農地並不代表已經被污染,呼籲民眾把農地污染當作是土地的健康檢查,檢測結果出爐,如果超過食用作物土壤污染管制標準,政府會負責處理,讓土地恢復生機。

環保局說,整治期間內,環保局會協助農民向行政院環保署申請停耕期間的補償費用,也會和環保署合作查察污染源頭,等到檢驗結果出爐後,也會儘速通知地主化解疑慮,同時找出污染禍首並且求償。1020731

……..文章來源:按這裡


拉美國家不富有 肥胖問題卻嚴重

作者: 陳正健 | 台灣醒報 – 2013年7月30日 上午10:02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綜合報導】根據我們過去的刻板印象,肥胖是美國人的專利,但是最新《經濟學人》的文章卻指出,拉丁美洲人民也面臨嚴重的肥胖問題,人們愛好甜食和垃圾食物,導致健康情況不佳,糖尿病和高血壓等肥胖相關病病,每年帶來高額社會成本。

南美洲不少國家熱愛西方速食。墨西哥人愛好碳酸飲料,其程度勝於世界任何國家;秘魯則是全世界速食連鎖店密度最高的國家;巴西人則愛吃甜食和垃圾食物,30年來其飲食量爆增5倍之多。

攝取較多西方速食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表示,拉丁美洲過胖人口已經成為發展世界國家之冠,罹患肥胖相關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和癌症的人數日漸升高。在墨西哥,肥胖人口的比例幾乎與美國一樣,糖尿病每年奪走了7萬名人命,衛生部門估計,肥胖帶來龐大的社會成本,2008年因肥胖問題的損失就高達670億比索 (60億美元),在2017年之前,這個數字將倍數成長。

哥倫比亞大學紐約肥胖研究中心教授霍夫曼認為,拉丁美洲肥胖人口之所以增加,是因為人們受西方商業文化影響,攝取較多的西方速食,而不是傳統的拉美食物。

世界銀行的農業專家哈森則認為,拉丁美洲城市化的結果,造成大量農民遷居大城市,現在人們更有時間坐著工作,勞動量減少使得肥胖人口大量增加。

拉丁美洲政府正致力於改善這些問題。泛美健康組織(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sation PAHO)指出,巴西、智利、哥斯大黎加、厄瓜多、墨西哥、秘魯和烏拉圭有心要改善孩童在學校的飲食習慣,其作法包括提供學生用水、限制加工食物的販售、鼓勵運動等措施。

越窮越胖

然而這些國家減重政策卻受到食物和飲料商的遊說團體阻撓。2010年,食物和飲料商就曾介入學校營養午餐的食材選購,硬是在菜單上放入糖份較高的果汁,飲食產業為財團所把持,使得肥胖問題更為嚴重。

今年5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拉丁美洲與非洲正面臨肥胖問題,甜食、垃圾食物、不健康的零食使得許多兒童過胖,原本被認為在高所得國家才會發生的現象,如今出現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國家之中。

糧食研究與行動中心(Food Research and Action Center)的研究顯示,低收入人民反而容易食用垃圾食物,因為垃圾食物雖然高熱量和低營養,但價格低廉,可為貧窮人民所負擔。

圖說:拉丁美洲國家在肥胖這點上,已趕上先進國家的速度。(Photo by Untitled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