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 2013年8月23日 上午12:00
若干年前政大客座教授錢致榕曾強調,知識分子不要做「理盲」,欠缺理性思考能力便是理盲。說者有心聽者無意,近年來社會理盲情形愈來愈嚴重。不僅任何問題的討論均流於情緒失之理性,既使政府決策也往往欠缺理性思考。
以核電為例,台灣擁核反核已對峙廿餘年,其間尚包括致力反核的民進黨執政八年,但迄今仍無一明確定論,甚至必須乞求「公投」來解決問題。我們必須悲觀預測,即使公投順利舉行,台灣核電存或廢?仍將長期糾纏下去。道理在於各方討論此一問題時往往陷於理盲中,反核人士固然提不出清晰具體說理,只能一再強調核電意外可能造成的可怕後果。歷屆政府也從未認真考慮如何朝「非核家園」邁進,即使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亦復如此。
我國百分之九十八能源均仰賴國外進口,資源可說十分貧乏。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電」的用量大增,更是民生所需,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頗大。因此每次電價上漲,非僅工商界大喊吃不消,就算調幅較小的家庭也感壓力沉重。因為電費調漲非僅用電費僅增加區區數百元,而是物價必然跟著全面上漲,使人民生活愈益艱苦,這也是包括民進黨在內的歷屆政府不敢輕言廢核電的原因。
持平而論,台灣如能處在一個乾淨用電環境中,又無核電危險的可怕後果,這必是全民最樂意接受的選項。但反核陣營多年來強調的只是以風力、太陽能或火力發電來取代核能發電。卻從未客觀評估風力及太陽能的高昂成本,火力發電是否會更增加環境污染等問題。尤有進者過去廿餘年來反核運動強調的只是「反核」而已,從未理性思考如何督促政府在替代能源上早做努力,俾清除廢核障礙。
同理,政府在面對此一問題時,只是一昧以高電價恐嚇百姓。自反核聲浪興起迄今,可說很少或根本未在替代能源上著力。如果有留意科技發展的人,必已知道傳統的石油能源蘊藏量已大幅減少,各國正致力於新能源的開發。例如頁岩氣(油)的出現,美國與中國大陸蘊藏量分別居世界之首,終將取代中東產油國地位,此一變易也使這兩個國家更形強大。日本現也著力於研究利用海中黑潮發電,且已獲致具體成果。台灣雖資源貧乏,但廿餘年在反核聲中,卻從未思考過替代能源的可能性,以及提早布局俾解廢核電後的困境。德國所以能逐步廢核,即在於經多年努力,太陽能發電已具成效。看看我們在反核擁核一片吵聲中,已虛度了廿餘年,替代能源仍是紙上談兵,風力與太陽能發電還在起步階段,根本不可能立即取代核電。
最近嘉義縣長張花冠因涉及大埔美案,收賄三千萬元,被嘉義地檢署起訴,張花冠在喊冤之外,更直指「起訴的是綠(民進黨)縣長,不是我」。縱然張花冠有一千個理由可以辯冤白謗,也應在法院上提出,硬扯政治豈非牽拖?若今後具有黨籍的政治人物被起訴,都以政黨墊背,司法又如何公平?況同案被調查曾任嘉義縣長陳明文及經建會前副主委張景森,也係綠色人士卻未被起訴,可見張的說辭太過牽強。這就是今天社會上在討論問題時,往往流於主觀,陷於理盲中而不自知,國家也不可能法治清明擺脫亂局。
……..原文連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