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飢荒 北韓童1/3營養不良

民視
更新日期:2011/09/14 00:01

北韓因為暴雨及洪水肆虐,超過半數農作物被摧毀,全國陷入嚴重飢荒,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的統計,北韓五歲以下的孩童中,每三人就有一人嚴重營養不良,雖然世界各國願意慷慨捐輸,但如何讓食物確實送到災民手中,而不是落入北韓軍隊與領導階層口袋裡,成了一大問題。

這個北韓的小男孩已經四歲了,沒辦法站起來。不是因為他不會,而是因為他餓到站不起來,更別說是到外面去跑跳玩樂,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上個月到北韓運送物資時,拍到非常嚴重飢荒景象,醫院裡的小朋友都是這副皮包骨的可憐樣,沒有食物吃,加上飲用水又髒,導致腹瀉、皮膚病成了家常便飯。

北韓的小兒科醫院,最近孩童病患的數量暴增百分之50,而北韓五歲以下的孩童中,每三人就有一人嚴重營養不良,糧食短缺到這個地步,部份是因為冬天過於酷寒,夏季又降下暴雨,洪水摧毀了大多數的作物,很顯然,食物與救難物資再不送到,這些小朋友就有生命危險了,而全球也有很多國家願意伸出援手,例如美國這個月就捐了價值90萬美元,相當於台幣2600多萬的醫療物資。

歐盟也在七月宣佈要提供1450萬美金的緊急救援物資,但問題是,大家希望物資確實是送到災民手中,而不是像以前一樣,最後都落到北韓軍方與領導階層手裡,特別是食物,所以各國政府捐物資都有但書,要求獨立的監督管道,確保食物能送到北韓災民手中,小朋友們不再挨餓。(民視新聞孫琬婷綜合報導)


已用關鍵字:食物,暴雨,農作物,糧食,
共出現:11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


風力發電擾鴨 議員促制定補償措施

更新日期:2011/09/12 04:21

運轉噪音大、夜晚強光閃爍

〔自由時報記者歐素美/大安報導〕英華威發電集團在大甲、大安地區設置二十座風力發電設施,最近更持續施工增建,但大安區養鴨農友反映,電力風車運作的噪音太大及航障燈強光閃爍,鴨子受驚長不大,增加養殖成本;市議員吳敏濟建議政府應擴大將風力發電對生態及養殖業等影響納入環境影響評估,並制定補償辦法,以保護農友權益。

綠色能源受重視 沿海頻增建

風力發電被視為綠色能源,日本福島核電廠事件後,風力發電再度受到重視,各國紛紛宣示將發展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台中市西部海岸的風力發電設施約有四十座,除台電在高美濕地設置約二十座外,英華威集團也在大甲、大安沿海設置二十座,最近並將增建三座。

鴨子受驚長不大 鴨農成本增加

農友陳春雄在大安區養鴨二十多年,養殖數量多達上萬隻。他表示,風力發電機設置後,運轉常產生嚴重噪音,加上為保護飛航安全,風車上方皆設有航障燈,夜晚時強光閃爍,造成鴨隻受驚而不下水,甚至因驚惶彼此踩踏,致鴨隻消瘦或跛腳。

陳春雄說,一般鴨子養殖九十天就可販售,但接近風力發電機的鴨群,平均須養殖一百天,因飼料價格愈來愈高,平均每隻鴨每日飼料費約需兩塊錢,無形中增加許多成本,除希望業者改善及補償外,最擔心的是業者持續在當地增建機組,未來會不會無法養鴨?

英華威發電集團中威公司特助李健和表示,風力發電機是經過環評才設置,這是該公司首次接獲農友反映風力發電對養殖業產生影響,是否確有這種狀況,還須進一步確認。

市議員吳敏濟說,之前澎湖即發生羊群因風力發電機導致大量死亡而補償的案例,由於風力發電無污染且具觀光效益,增建是未來趨勢,但政府環評應將附近農作物及養殖業等納入考量,並訂定補償方案,以平民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前立委蔡其昌也指出,現有環評因項目固定且制式,有其侷限性,針對特定業務及場所難免疏漏,未來政府重大建設應更廣泛地把可能的影響納入評估,才能減少爭議。

環保局空品課長商文麟則表示,風力發電機噪音在環評中即受到大眾關注,但是否造成養殖業等危害,並未有相關研究數據,因果關係及危害未確立,就沒有管制及防範方法,現在就連先進國家也沒有相關法源。


已用關鍵字:電廠,污染,再生能源,綠色能源,能源,發電,風力,農作物,環保,
共出現:38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


救援索馬利亞 巴西捐贈糧食

更新日期:2011/09/07 08:53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6日專電)巴西政府將捐贈4500噸糧食給索馬利亞饑荒災民。聯合國表示,至今年底,可能有近75萬人死於饑荒。

巴西國家供應局指出,糧食貨櫃將從今天起從南部聖卡塔里納州(Santa Catarina)的南聖福蘭西斯科港口(Sao Francisco do Sul)陸續裝船運往非洲。

現階段,巴西政府將捐贈總數204個貨櫃的豆子,第2階段則以玉米為主。

聯合國指出,索馬利亞和肯亞、衣索比亞等西非地區其他國家鬧饑荒的問題,須仰賴國際社會援助解決。聯合國希望籌募240萬美元,以紓緩當地的糧食危機。

索馬利亞是西非地區鬧饑荒最嚴重的國家,約1300萬索馬利亞人需要人道救援,主要災民是年齡不到5歲的孩童。

聯合國資料指出,索馬利亞的饑荒是由一連串因素所引起,包括長期乾旱影響農作物收成,尤其是玉米和高粱,還有國內族群衝突、內戰、人民收入減少等。1000906


已用關鍵字:乾旱,農作物,糧食,
共出現:5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


崑山研發植物纖維免洗碗

更新日期:2011/08/29 00:47
【記者李嘉祥/台南報導】

起雲劑風暴引發各界關心塑化劑濫用問題,崑山科技大學與崧育科技產學合作,利用農作廢棄物及植物原料進行綠化科技回收再生,成功開發「無毒一次性植物纖維環保免洗碗」,回收後能自然分解或做成動物飼料,也能製成再生能源的「生質酒精」,還可做成「燃料棒」提供鍋爐能量,充分展現「取之自然、回歸自然」循環再利用概念。

崑山科大微精密製造中心主任於劍平指出,市面環保植物材質做成的免洗餐具,最多只能做到七成五或八成的植物原料,其餘仍有塑膠化學成分,崑山研發的環保免洗碗,利用低經濟效用的農作廢棄物稻殼及糯米等相關天然有機無毒農作物為原料,由於成分為百分之百的植物原料,有相當技術難度,該項技術也以「環保容器結構」在去年五月獲得新型專利認證。

崧育科技董事長戴進福表示,該無毒餐具容器運用可自然分解的材料加工製作,完全不用石油或化學添加劑,減少水的用量,降低對大自然的負擔,且產品材料通過SGS檢測,盛裝熱食不會釋出異味或毒素,讓外食族有健康無毒的餐具採購選擇。

崑山科大工學院長周煥銘強調,「一次性植物纖維環保碗」最大優點在於丟棄後可百分百分解,不僅能成為有機肥料,減少垃圾量,還可以製作成生質酒精,提供再生能源,或做為汽油增氧劑,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還能當廚餘或直接搗碎成為動物飼料,或製作成燃料棒提供鍋爐能量,該項產品已進入量產階段,未來普遍使用後,民眾不必再擔心受塑化劑毒害。


已用關鍵字:再生能源,能源,回收,農作物,環保,
共出現:12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


太陽能捕蟲器 節能又少農藥

更新日期:2011/08/26 12:36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6日電)除蟲劑總是會有殘留疑慮,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東區農業改良場費時 1年半,研發出溺水式及吸入式兩款太陽能捕蟲器,一公頃稻田約用2台,已技轉2家廠商製作,預計明年量產銷售。

研發、製作出這兩款太陽能捕蟲器的台東場副研究員林永順指出,經由與生物學者合作,得知蛾類等各種會吃農作物的昆蟲習性後,展開研製,並儘量壓低成本製作,運用昆蟲趨光或逆光等行為模式,加上使用太陽能板作為照明能量來源,設計出兩款捕蟲器。

台東場場長林學詩說,太陽能捕蟲器主體有5大部份,包含太陽能板、可伸縮高度主體架、蓄電及供電控制單元、誘蟲燈泡、誘捕裝置,使用這個儀器可以減少農藥使用,目前已在有機作物田園試用,效果良好,也有種毛豆的農企業者有意願使用,希望未來能推廣開來。

他補充,新儀器適用對象不限於有機田園,包含一般果園、菜園、水稻田及咖啡園都可以使用,可捕捉的昆蟲包含鱗翅目的斜蚊夜盜、斑螟蛾、瘤野螟及吸果夜蛾等;另外鞘翅目的窄胸天牛、斑星天牛及金龜等,以及半翅目的椿象等的誘捕效果都很良好。

林永順說,兩款捕蟲器都已取得智慧財產局二項新型專利,技轉、授權清旺及安立兩家中小企業製作,預計明年就會量產,但還沒推廣到外銷部份;單價每台新台幣1.5萬元,1公頃稻田約用2台,果園昆蟲較多,需要3、4台,所用太陽能板吸收1天陽光,可供6天能量使用。1000826


已用關鍵字:太陽能,農作物,
共出現:7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


糧安大考驗 我向APEC提儲備機制

公視
更新日期:2011/08/09 22:16

所有農作物的生產,都深受天氣影響,人類真的是看天吃飯,不過隨著氣候變遷越來越劇烈,糧食的生產、供應,越來越不穩定性,

根據統計,去年全球就發生了397件的天然災害,其中六成八,就出現在亞太地區,也因此為了確保糧食的安全,APEC的會員國,更意識到互助很重要,決定設置「緊急糧食儲備機制」。

為了討論出可行的辦法,周二周三兩天,17個APEC會員國,來到台灣參加糧食安全論壇。前亞太地區的安全存糧,只有稻米一種、放置在泰國,而台灣也打算提出一個更具彈性的新機制,讓糧食儲備的種類多元,而且儲存在自己國家,到時候透過人道團體、就近運送。

各國這麼積極尋求合作,不是沒有原因,

因為2009年全球人口只有68億,到了2050年就會成長到91億,而食物的需求量大增七成,穀類和肉類都要再增加五成和七成才夠

在人口增加和氣候變遷的雙重壓力下,各國要確保糧食安全,都將是非常嚴峻的挑戰。

記者林靜梅彭耀祖台北報導


已用關鍵字:食物,農作物,氣候,糧食,
共出現:10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


濟貧拒浪費 比食物銀行運作佳

更新日期:2011/07/29 07:38

(中央社記者曹宇帆布魯塞爾28日專電)今夏台灣香蕉等農作物生產過剩,價格暴跌,農民損失慘重,但歐洲完善的食物銀行機制,由歐洲聯盟收購當季過剩的作物並加以分配,既可濟貧、穩定價格,又不浪費糧食

食物銀行的概念最早起自美國,1960年代為幫助窮困的民眾擺脫三餐不繼困窘,成立猶如食品批發的非政府組織體系。之後傳入歐洲,目前全歐共有20餘國設立食物銀行。

不過,歐洲的食物銀行不只是濟貧扶困,還有調節糧食供需的功能。比利時食品銀行的發言人葛施溫特(Harry Gschwindt)說,每當歐洲國家有糧食過剩並對市場造成影響時,歐盟就會出面收購,再重新分配。

比利時食物銀行成立於1985年,目前全境9省共有9個食物銀行,銀行倉庫存放的食物,40%來自歐盟供給,約18%由零售商提供接近保存期限的食品,31%由廠商捐贈,7%由捐款購得,還有3%的食品來自於比利時農產品市場拍賣。

比利時雖是高所得國家,去年國民平均所得全球排名第14,不過境內仍有150萬人的生活水準低於貧窮線。

葛施溫特指著倉庫堆積如山的食品說,這些在今年9月前就會配送完畢。

至於食物的配送方式,銀行總經理德瓦爾說,9家食物銀行直接與境內632家慈善機構聯繫,再由這600多家機構配送食物。

比利時的食物銀行規模日漸擴大,1995年配送食物達3910噸,去年達1萬700噸。但經濟景氣不佳因素,今年食物配送量將比去年減少1800噸。

即使經濟因素導致大環境不佳,德瓦爾表示,他們仍會盡全力幫助困窘的民眾,不讓糧食被糟蹋浪費。(本文附有影音)1000728


已用關鍵字:食物,農作物,農產品,糧食,
共出現:19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


特稿/中國大陸糧食安全現況與對策

更新日期:2011/07/05 09:56

(一)前言

 20世紀70年代以來,許多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過快,人均耕地面積減少,糧食供應趕不上人口的增長,糧價上漲,糧食問題日益尖銳。2010年全球氣候變化加劇,大陸南方、法國、德國、美國都遭遇大旱,俄羅斯冬小麥無法播種,造成小麥減產,加上投機炒作、貿易壁壘和美元疲弱等因素,全球糧食價格不斷上漲,連創新高。小麥、大豆、玉米和大米的價格比2009年上升了137.5%、79.2%、34.6%和66.6%。價格高漲之外,全球糧食儲備也在減少。一些發展中國家為抑制國內糧食恐慌性搶購現象,紛紛大量囤積糧食,導致價格上漲呈現惡性循環。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左利克(Robert B. Zoellick)警告,國際糧價上漲將使貧窮國家的1億人口更加貧困。亞洲開發銀行也指出,如果糧價再升高10%,亞洲陷入赤貧的人口數量將增長6,400萬;糧價上漲如果持續,而且原油價格持續升高的話,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平均會下降1.5%。   中國大陸人口占全球的21%,而可耕地僅占全球的9%,糧食問題本就是個備受關注的議題。2010年大陸出現六年來的首次夏糧減產,小麥、水稻和玉米的價格8月份出現歷史新高。去年10月以來,大陸北方持續乾旱,1.12億畝冬小麥生產大受影響,導致今年春節後,鄭州小麥期貨價格屢創新高,糧價上漲與糧食安全問題日漸突出。   大陸原本糧食自給率很高,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飲食結構發生變化與氣候變化導致生產減少、生質燃料需求等因素,於2004年從糧食出口國轉變為進口國。2010年從美國進口大豆200億美元,比十年前增加了兩倍,預測今年美國對大陸的大豆出口將超過2,500公噸,連續第四年創下紀錄。美國地球政策研究所(Earth Policy Institute)預測,大陸今年可能進口大量小麥,進口量占總需求量的5%到10%。大陸從國際市場大量採購糧食,讓已經相當吃緊的國際糧食供給更加緊張。

(二)大陸的糧食生產與庫存   今年以來長江流域持續數月大旱,六月後長江中下游又從旱災變成洪災,據大陸防汛抗旱總指揮部6月11日統計資料,計有13個省份發生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達46萬5,000公頃,早稻減產已成定局。不過另一方面官方卻表示,由於嚴重乾旱的長江中下游地區並非小麥主產區,故夏糧增收仍大有希望;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今年夏糧將豐收,冬小麥有望連續八年增產;甚至有報導指「山東主要小麥產區畝產1,400斤」,創新高。然對此另有調查指出,主要產地的小麥畝產多在300至700斤之間,不足去年的一半,絕對不可能達到畝產1,400斤。   糧食產量存在爭議外,還出現了政府糧庫存在虛報的現象。由於大陸政府對糧庫有補貼,所以虛報後可以冒領這部份補貼;另外,空的糧庫還可以轉作他途,用以謀利。據「瞭望」新聞周刊報導,糧食市場最重要的「蓄水池」東北「糧倉」糧食庫存下降,黑龍江省南部糧食主產區的糧庫現已基本空倉,吉林省有的直屬糧庫甚至幾乎是「零庫存」。如果東北的糧食庫存持續偏少,必將影響調控糧食市場的能力。  糧食安全考驗一個國家應付糧食生產、流通與市場變化的能力。目前大陸有人口13億多,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16億人口,每年需糧淨增100億斤,而耕地、水資源等生產條件的約束卻日益突出,糧食進一步增產的難度加大,未來糧食需求大於供給,糧食安全面臨嚴峻的挑戰。   目前大陸總耕地面積18.26億畝,人均耕地面積僅為1.38畝,約為世界水準的40%;而且土壤退化、污染問題嚴重、農田水利設施薄弱,耕地品質偏差,中、低產田約占67%。另外,農村勞力繼續轉移到非農產業,留在農村務農種糧的都是老人和婦女,幾乎沒有青壯年,體力弱、知識缺、技術低,農業科技含量不強,目前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48%,比發達國家低20%左右。再加上近年來糧食生產成本上升,種子、化肥、農藥、農用柴油等價格普遍上漲,種糧成本大幅增加,種糧收益增幅不高,挫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種種因素都將影響未來糧食生產的增長,降低糧食的有效供給能力。   由於糧食生產供給趕不上需求,大陸糧食進口逐漸增加。2010年小麥、玉米和大豆淨進口量,由1997年的416萬噸增加到976萬噸,估計2020年將達2,224萬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美國農業部統計2010年大陸進口了175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占美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15.1%,成為全球進口美國農產品最多的國家。

(三)積極推動糧食增產   糧食安全問題涉及糧食生產、流通、儲存等多個環節,大陸在2008年7月通過了「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今年開始實施的「十二五規劃」則強調,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首要目標。隨著近年來全球氣候環境的激烈變化,大陸糧食安全內涵不斷延伸,建立和完善糧食安全預警體系日趨迫切,因此陸續推出多項措施來應對糧食安全問題。   首先是調整和優化糧食生產佈局,擴大發展糧食生產。除了強調「十二五」期間大陸耕地保持在18.18億畝,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外,今年2月9日大陸推出十項扶持糧食生產措施,內容包括擴大冬小麥抗旱補助範圍、安排農機購置補貼、病蟲防治補助、東北水稻育秧補助、西南西北玉米種植補助、提高稻穀最低收購價等。   二是加強基本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主要是發佈「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的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加強農田水利薄弱環節建設,大幅度增加水利資金,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於農田水利建設。2010年水利投資是2,000億元,未來10年的水利投資將達到4萬億元。   三是加強推廣優良品種和種糧技術。今年4月18日推出「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加快品種業發展,以增加糧食總產量。目前大陸種子企業研發投入與創新能力不足,大部分企業研發投入一般為其銷售額的1%。   四是繼續制定惠農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大陸為了因應從事農業人口下降的趨勢,2006年全面取消農業稅,同時建立農民補貼制度,補貼了1,300多億元。   五是增加糧食儲備量。目前大陸基本建立了中央儲備與省、市、縣三級地方儲備相互補充的體系。大陸「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目前糧食庫存占消費的比例達到40%,遠高於國際公認的17%至18%的安全水準。惟大陸的糧食儲備偏重於追求安全性而缺乏經濟性,儲備效率不高。  

(四)結語   全球人口增加,消費維生需求加上生質能源需求增加,使得糧食需求大增。近10年來世界穀物消費需求增加2,200億公斤,年均增長1.1%,而產量僅增加1,000億公斤,年均增長0.5%,供給趕不上需求。目前全球嚴重糧食短缺的國家有39個,長期食物營養不良人口有8.5億多人,穀物庫存消費比已接近30年來最低水準。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增加30億,糧食需求將增長70%,糧食短缺及糧價上漲將使貧困國家陷入動亂,進而影響全球的穩定。   世界糧食安全問題需要國際協調與合作,除了各國增加農業投入、增加糧食產出之外,目前已有人倡議成立「糧食OECD」,創建一個國際性的糧價協調機制,以營造國際糧食貿易新秩序。   中國大陸人口多耕地少,糧食問題動見觀瞻。隨著經濟的發展與城鎮化進程,人民生活水準提高,糧食需求呈剛性增長。如果長期糧食增產趕不上需求的增加,勢將成為最大的穀物進口國。

 來源: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600期

【中央網路報】


已用關鍵字:食物,污染,能源,乾旱,資源,旱災,農作物,農產品,氣候,糧食,
共出現:72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


六輕補助造林 每公頃可領370萬

公視
更新日期:2011/07/04 22:16

為了彌補去年六輕兩次意外大火的社會責任,台塑六輕同意補助雲林縣府造林減碳,再加上先前林務局的對等補助,雲林縣民只要平地造林二十年,每公頃就可領三百七十萬元,申請於六月底截止,全縣申請造林高達一千零七十八公頃,而且大多集中沿海鄉鎮,未來也會有助於整個農作生產。

雲林麥寮的林姓農民,農作面積將近兩甲地,但是因為近年來農藥與肥料成本提高,再加上水旱災不斷不利務農,他選擇向縣府申請造林,不過卻因為申請人太多目前都還沒辦法核准。

雲縣府農業處表示,去年六輕續發生兩次大火意外,雲縣府要求六輕造林減碳兩千六百公頃,縣民只要依規定申請核准造林二十年,就有三百七十萬元補助金,所以吸引不少人來申請造林。

農業處也說,造林不僅可以防風,還能有利農作物生展,所以申請相當踴躍,因此申請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已經在六月三十號截止,申請面積有上千公頃,超出原本預期又加上樹苗來不及供應,目前只能先核定五百多公頃,剩下的申請案件將列為明年優先的造林名額。

記者王威雄雲林報導


已用關鍵字:旱災,農作物,減碳,
共出現:4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


植物工廠平台成立 進攻美元720億產值

更新日期:2011/06/30 11:25

氣候變遷造成糧食危機警訊,日本、美國、荷蘭等開始著手「植物工廠」研究將農作物量產的糧食安全計畫。工研院因此號召晶元光電、億光電子、台灣肥料、屏東科技大學、台灣大學等20個以上產學研團體加入,成立全國第一個「台灣植物工廠產業發展協會」,整合材料端、設備端、系統及市場端,打造產學研界跨領域合作平台。(戴瑞芬報導)

工研院推動的植物工廠概念,是從設施栽培農業的概念衍伸,目前已有日本、美國、荷蘭等國開始發展,預估2012年全球新建與維修市場產值將可達到美元720億。

以荷蘭植物工廠推動近況為例,溫室建築面積為11億平方米,佔全世界玻璃溫室面積的1/4,荷蘭已將工業技術植入農業生產中,整合育種者、繁殖者、生產者、拍賣市場、出口商、批發商和零售商,構成價值鏈,進行蔬菜、鮮花的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生產。

工研院評估,臺灣農業發展具有基礎,更具有資通、半導體等科技產業實力,以產業群聚力量成立植物工廠產業發展協會,將台灣的農業與科技能量加乘,將可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未來可複製發展半導體科技產業的成功經驗,搭配跨領域合作平台,將快速縮短台灣在植物工廠摸索階段時程,迅速建立植物工廠產業鏈,讓台灣率先搶進全球市場。

「台灣植物工廠產業發展協會」目前有20個以上產學研團體組成,率先投入先進農業科技,整合農業科技、生物科技、光電科技、玻璃材料等跨領域能量將,快速建立共通性基礎技術及應用,以協助國內產業跨入植物工廠產業新商機。


已用關鍵字:農作物,氣候,糧食,
共出現:4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