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1號文件 聚焦農業科技改革

作者: 記者戴瑞芬╱綜合報導 | 旺報 – 2011年12月14日 上午5:30

旺報【記者戴瑞芬╱綜合報導】

大陸明年《中央1號文件》將連續第9年聚焦 「三農(農業、農村、農民)」領域,重點發展「農業科技改革」,擴大資金投入現代種業、種植與養殖、農產品加工及農機裝備等,以確保糧食穩定供給、國家糧食安全。

《中央1號文件》是指中共中央委員會每年發的第1份文件,在全年工作中具綱領性的指導地位,統計從2004年以來,2012年將是連續第9年發布以「三農」為主的《中央1號文件》。

研發推廣資金有保障

《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際,2012年《中央1號文件》也即將出爐,按往年慣例,《中央1號文件》草案將在12月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討論,定稿後下發地方。

《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引述一位參與文件研訂的國務院國研中心農業專家表示,《1號文件》將聚焦農業科技改革,主要內容包括:農業科研體制改革、農技推廣體系重建、增加現代種業、種植養殖和農產品加工的科技投入等。

專家則強調,農業研發和科技推廣的資金會得到更具體保障,但還不會具體到類似去年《1號文件》中規定的10%土地出讓收益。

農業專家也指出,現代種業發展將成為《1號文件》的重中之重,因此農業部此時也編製完成「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畫」論證,預定年底前提交國務院,最快在《中央1號文件》發布前後公布。

科技應用重點在種業

大陸農業部長韓長賦在11月召開的種業發展座談會上曾說,糧食產量增加,一靠政策、二靠基礎設施建設、三靠科技,農業科技最主要的就是種業。大陸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指出,如果不改變目前種業格局和農業科技體制,未來大陸種子業或將「全軍覆沒」。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說,大陸種子產業缺乏龍頭大型公司,8700多家種子公司僅10家上市。大陸主要糧食單位生產水準,除水稻領先外,其他如小麥、玉米與美加等國差距甚大。

農業科技推廣應用重點領域是種業,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表示,未來種業政策從利潤率角度來看,由於種子銷售價格依然偏低,未來提升空間明顯;從銷量看,龍頭企業品種儲備豐富,新品種總體表現優異,未來推廣潛力很大。


已用關鍵字:農作物,農產品,糧食,
共出現:7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


陸明年一號文件 保糧列首務

作者: 【中央社台北十三日電】 | 台灣新生報 – 2011年12月14日 上午12:06

中國大陸二○一二年一號文件可能聚焦農業科技改革,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大陸農業部也正研擬「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最快可能在明年一號文件發布前後對外公布。

大陸廿一世紀經濟報導引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業專家指出,大陸明年一號文件將聚焦農業科技改革,主要內容包括農業科研體制改革、農技推廣體系重建、增加現代種業、種植養殖和農產品加工科技投入等,目的是保障農產品供給,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在一號文件中,現代種業發展將成為關鍵,農業部已完成「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編製論證,經農業部常務會議審議後,預定年底前提交國務院,最快一號文件發布前後公布,最遲四月公布。

報導說,按照往年慣例,一號文件意見稿將在十二月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討論,定稿後下發地方。

報導說,明年一號文件聚焦農業科技,預估農業研發和科技推廣等相關資金將受具體保障。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說,如果不改變目前種業格局和農業科技體制,未來大陸種子業或將「全軍覆沒」。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說,大陸種子產業缺乏龍頭型大公司,八千七百多家種子公司僅十家上市。大陸主要糧食單位生產水準,除水稻領先外,其他如小麥、玉米與美加等國差距甚大。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十一月召開種業發展座談會上曾說,糧食產量的增加,一靠政策,二靠基礎設施建設,三靠科技,科技主要是種業。

「中央一號文件」原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每年發的第一份文件,在國家全年工作中具綱領性和指導性地位。


已用關鍵字:農作物,農產品,糧食,
共出現:8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


陸明年一號文件 聚焦農業科技

中央社 – 2011年12月13日 下午12:38

(中央社台北13日電)中國大陸2012年一號文件可能聚焦農業科技改革,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大陸農業部也正研擬「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最快可能在明年一號文件發佈前後對外公佈。

大陸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業專家指出,大陸明年一號文件將聚焦農業科技改革,主要內容包括農業科研體制改革、農技推廣體系重建、增加現代種業、種植養殖和農產品加工科技投入等,目的是保障農產品供給,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在明年一號文件中,現代種業發展將成為關鍵,農業部已完成「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編製論證,經農業部常務會議審議後,預定年底前提交國務院,最快一號文件發佈前後公佈,最遲明年4月公佈。

報導說,按照往年慣例,一號文件意見稿將在12月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討論,定稿後下發地方。

報導說,明年一號文件聚焦農業科技,預估農業研發和科技推廣等相關資金將受具體保障。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訪問說,如果不改變目前種業格局和農業科技體制,未來大陸種子業或將「全軍覆沒」。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說,大陸種子產業缺乏龍頭型大公司,8700多家種子公司僅10家上市。大陸主要糧食單位生產水準,除水稻領先外,其他如小麥、玉米與美加等國差距甚大。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11月召開種業發展座談會上曾說,糧食產量的增加,一靠政策,二靠基礎設施建設,三靠科技,科技主要是種業。

「中央一號文件」原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共中央)每年發的第一份文件,在國家全年工作中具綱領性和指導性地位。文件中提到的問題是中央全年需要重點解決,也是當前國家亟需解決的問題,現已成為中共中央重視農村問題專有名詞之一。

中共中央1982年至1986年連續5年發佈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具體部署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2004年至2009年又連續6年發佈以「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

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則關注水利建設。1001213


已用關鍵字:農作物,農產品,糧食,
共出現:8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


糧食缺很大 擁抱農糧好時機

作者: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1年11月18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聯合國農糧組織FAO統計,全球糧食庫存量滑落到30年來最低水準,加上泰國水災加深糧食短缺缺口,需求大於供給的缺口短期內難以填補,對農糧族群形成基本面支撐力道,法人建議,可以投資深具基本面題材的農糧族群。

富邦農糧精選基金經理人林俊賢認為,全球糧食庫存量偏離FAO建議的17~18%安全水位,近期泰國水災進一步加深糧食短缺缺口,2012年再度缺糧的危機意識抬頭,若反聖嬰現象持續作祟,接下來對農作物生長可能仍不利。

寶來商品指數期信基金經理人潘昶安表示,全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愈來愈高,且隨著全球人口成長與耕作面積縮小,眾多環境與農業學者均指出全球糧荒迫在眉睫,農糧產品是投資人長期資產配置不可或缺的一環。

黃豆、小麥、玉米3大農糧作物中,潘昶安最看好玉米未來需求成長,因為人類食物、牲畜飼料或生質燃料都脫離不了玉米;但他指出,短期農糧價格波動劇烈,操作風險甚高,建議長期投資、分批布局。

ING投信投資策略部主管穆正雍表示,美國農業部最新全球穀物供需預測報告,玉米收成率及季末庫存下修,玉米供需比仍低於5年平均5.3%,玉米價格有上揚空間;至於黃豆受到南美豐收影響,出口大幅下修,季末庫存上調,短期呈弱勢格局。

台新拉丁美洲基金經理人張菁惠表示,10月以來農產品僅小漲,但長期全球農產品食用消費量將隨人口成長速度增加,加上聖嬰與反聖嬰現象所造成的氣候異常狀態及石油價格高漲,生質能源發展將提升對農產品的使用需求,可望提供農產品基本面支撐。

摩根富林明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伊恩.亨德森(Ian Henderson)表示,泰國水患重創稻田與運輸,但泰國供應全球一半的國家,產量減少恐使稻米期貨價格延續今年逾15%的漲勢,並提高全球糧價。


已用關鍵字:食物,能源,資源,水災,農作物,農產品,氣候,糧食,反聖嬰,聖嬰,
共出現:21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


基改潛在風險 健康及生態崩解

中廣 – 2011年12月2日 下午12:11

人口增加、氣候變遷與飲食習慣的改變,造成全球糧食需求大增,基因改造作物應運而生,但專家指出,基因改造作物雖然短期可解決作物病蟲害及產能不足的問題,但長期除了人體過敏反應,將造成「生態系」失去自然平衡,甚至崩解的環境風險。(翁千惠報導)

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與台大種子研究室、綠色陣線聯盟等舉辦基因改造科技與食品安全論壇,從全球糧食危機造成的農業生產改變到基改作物對生態環境及台灣的影響進行探討。

師大環教研究所所長葉欣誠指出,根據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AO及農糧組織研究,全球40年後因人口成長、家戶收入增加,以及製造生質燃料將導致對農產的需求增加,基改作物也因人口增加及飲食習慣改變而擴大市場版圖。

葉欣誠表示,基改作物雖然短時間之內可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但這些各種不同的基因交互使用所產生的「超級作物」長期將可能導致爆炸性的後果,

『在自然生態及人為不加以控制之下,它(基改作物)的生存力會比其他自然作物好非常多,自然會把其他生物淘汰掉,造成很多生態系裡幾乎已經沒有天然的傳統的作物,這長期後果使我們沒辦法承受的,例如過敏反應、生態系失去平衡,抗藥性增強,這都指向不可預期的未知災難。』

葉欣誠表示,基改食物會變成超級作物或是種子進而掌握作物、控制其他國家命脈,例如中國將近九成的農作物都被全球五大基改公司所掌握。

面對基改作物對生態的衝擊,葉欣誠認為,除了人口增加及氣候變遷之外,以肉類為主的不健康飲食是基改技術出現的重要原因之一,肉類需求增加,就必須生產更多的穀物飼料來餵養牲畜,改變飲食習慣是讓糧食生產回歸自然與永續的關鍵。


已用關鍵字:食物,農作物,氣候,糧食,環保,
共出現:10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


學者:基改作物破壞農作生態

中央社 – 2011年12月2日 下午12:02

(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2日電)基因改造作物曾被視為未來糧食危機的解決方案。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長葉欣誠今天表示,基改作物雖短期可解決產能不足等問題,但長期來看,卻會使農作生態失衡。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今天在師範大學舉辦「基因改造科技與食品安全論壇」,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葉欣誠主講「氣候變遷與糧食危機─從農業生產談基因改造」。

葉欣誠表示,隨氣候變遷、人口增加及飲食習慣改變,導致糧食需求大增,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傳統農業面臨技術及產量效率的瓶頸,基因改造作物因而出現。

基因改造作物在20多年前發展出來,當時被視為未來糧食危機的解決方案,葉欣誠說,這種透過各種不同基因交互使用的「超級作物」,雖短期可解決病蟲害、灌溉用水、產能不足等問題,但長期來看,卻會在大自然法則下淘汰其他作物,使生態系失去平衡,也會讓生物抗藥性增強。

如今榖物與生質作物的需求大增,有多數比例卻不是直接給人吃,而是用來製作食品原料、餵養牲畜和製作生質燃料。葉欣誠指出,在中國大陸有將近9成農作物已被基改食物公司掌握,8成美國玉米是拿來餵豬。

葉欣誠認為,人類的飲食習慣牽動糧食需求,肉類需求增加須生產更多榖物作為牲畜飼料,而基因改造技術因有利可圖,所以大家都想做,有如打開潘朵拉盒子;改變飲食與健康習慣,才是讓糧食分配與使用回歸永續的關鍵行動。

另外,綠色和平組織台北辦公室主任IsabelleMeister也在會中指出,基因改造食品有許多可能的健康風險,基改玉米對實驗動物肝臟和腎臟會造成毒性,基改豌豆對實驗鼠也造成過敏反應。

她說,這些警訊都是將基改食物拿到市場販賣前,應審慎思考的問題。1001202


已用關鍵字:食物,農作物,氣候,糧食,
共出現:11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


學者:基改作物衝擊生態 崩解環境

中廣 – 2011年12月2日 下午2:53

人口增加、氣候變遷與飲食習慣的改變,造成全球糧食需求大增,基因改造作物應運而生,但專家指出,基因改造作物雖然短期可解決作物病蟲害及產能不足的問題,但長期除了人體過敏反應,將造成「生態系」失去自然平衡,甚至崩解的環境風險。

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與台大種子研究室、綠色陣線聯盟等舉辦基因改造科技與食品安全論壇,從全球糧食危機造成的農業生產改變到基改作物對生態環境及台灣的影響進行探討。

師大環教研究所所長葉欣誠指出,根據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AO及農糧組織研究,全球40年後因人口成長、家戶收入增加,以及製造生質燃料將導致對農產的需求增加,基改作物也因人口增加及飲食習慣改變而擴大市場版圖。

葉欣誠表示,基改作物雖然短時間之內可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但這些各種不同的基因交互使用所產生的「超級作物」長期將可能導致爆炸性的後果,『在自然生態及人為不加以控制之下,它(基改作物)的生存力會比其他自然作物好非常多,自然會把其他生物淘汰掉,造成很多生態系裡幾乎已經沒有天然的傳統的作物,這長期後果使我們沒辦法承受的,例如過敏反應、生態系失去平衡,抗藥性增強,這都指向不可預期的未知災難。』

葉欣誠表示,基改食物會變成超級作物或是種子進而掌握作物、控制其他國家命脈,例如中國將近九成的農作物都被全球五大基改公司所掌握。

面對基改作物對生態的衝擊,葉欣誠認為,除了人口增加及氣候變遷之外,以肉類為主的不健康飲食是基改技術出現的重要原因之一,肉類需求增加,就必須生產更多的穀物飼料來餵養牲畜,改變飲食習慣是讓糧食生產回歸自然與永續的關鍵。


已用關鍵字:食物,農作物,氣候,糧食,環保,
共出現:10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


專家:作物品種多樣化刻不容緩

更新日期:2011/10/03 19:05
張曉雯

(法新社巴黎3日電) 糧食研究人員今天警告,氣候變遷所構成的乾旱、洪水及害蟲威脅增加,各國農業部門主管快要沒有機會可以增加重要農作物的品種。

他們說,全球近70億人口大量依賴十數種農作物,而拜現代農業之賜,這些農作物都是由極少數品種密集栽種而成。

當氣候變遷速度變快,許多品種會因為較熱與較乾或相反較潮濕的氣候而遭到破壞。

氣候變遷與農業和食物安全(Climate Change,Agriculture and Food Security)研究計畫負責人康貝爾(Bruce Campbell)告訴法新社:「農民一直在設法調適,但氣候變遷帶來的改變速度比以前快很多,真的必須加緊腳步。」

專家在一系列的研究中強調主要農作物的風險,像是小麥、玉米、香蕉與樹薯。他們舉馬鈴薯為例,馬鈴薯澱粉是數億人的重要營養來源。雖然馬鈴薯是耐寒的塊莖作物,但馬鈴薯耐不了熱,高溫會抑制馬鈴薯的生長與澱粉的形成。

暖化會讓馬鈴薯在非洲南部與熱帶高地生長時更有風險,並讓蛀掉馬鈴薯塊莖的害蟲擴散到較緯度較高地區。

據估計,灌溉投資、農業研究與鄉村基礎建設,每年至少需要70億美元的額外資金。而如果要推動作物品種多樣化,最關鍵的是要設置種子銀行及建立作物基因組庫(genome libraries)。(譯者:中央社張曉雯)1


已用關鍵字:食物,乾旱,農作物,氣候,糧食,
共出現:12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


水患蔓延 泰明年糧食恐缺

更新日期:2011/09/30 17:38

(中央社記者林憬屏曼谷30日專電)泰國正與水災抗爭,清邁好幾處水患水深超過1公尺,首都曼谷也出現淹水,但災情在可控制範圍內。不過泰國國家糧食協會預估,明年泰國可能會面臨糧食短缺問題。

國家糧食協會(National Food Institute)主席裴奇(Petch Chinabutr)今天指出,水災持續蔓延,農作物受損狀況若惡化,明年泰國可能會面臨糧食短缺問題。

糧食協會研究指出,明年初是水患地區恢復期,糧食供給可能會出現困難,不過問題不至於太嚴重。

裴奇表示,糧食協會現階段還無法評估水災對糧食產業的影響程度。

由於今年糧食出口商對可能發生水災已提前做好準備,泰國糧食出口今年預估將達9500億銖(約新台幣9300億元),比目標高出500億銖。

裴奇預估,明年泰國糧食出口預估會超過8000億銖,但也要視歐美經濟情勢而定。

泰國許多地方現在還是水災災區,根據「泰國新聞社」(Thai News Agency)即時報導,清邁有許多地方淹水超過1公尺,飯店和知名夜市所在的街區,水深也將近1公尺,河邊社區淹水更高。

水位高漲的湄南河水從北往南流,曼谷部分地區發生淹水問題,不過曼谷市政府副發言人瓦山(WasanMeewong)表示,水災還在控制範圍內,民眾不必擔心災情惡化。

瓦山表示,曼谷市政府已採取各項水患防範措施,24小時戒備。曼谷市政府在湄南河沿岸築了2.5公尺高的防洪牆,抽水系統也已就位。

泰國這場水災已奪走188條人命,3人下落不明,有些省份淹水問題已經超過2個月。根據統計,這次水災影響的範圍擴及23省,超過189萬人生活受到衝擊。1000930


已用關鍵字:水災,農作物,糧食,
共出現:20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


北韓饑荒惡化 美救援隊籲供糧

更新日期:2011/09/27 09:05
張詠晴

(法新社華盛頓26日電) 救援組織今天向美國提出供應北韓糧食援助的新請求,並警告饑荒情況正在惡化,可能於明年演變為重大危機。

美國本月稍早提供北韓抗洪救災援助,但美國憂心北韓會利用援助達到政治目的,而推遲糧食運輸許可。美國與北韓關係一直處於緊張狀態。

供應洪災救助的美國4個救援組織表示,他們監控救援物資分發給民眾的狀況,並對他們觸目所及強風大雨摧毀北韓建築、農作物和道路的情況提出警訊。

撒瑪利亞救援會(Samaritan's Purse)艾靈森(Matt Ellingson)在5個組織的聯合聲明中表示:「北韓不堪一擊的衛生和糧食安全日益惡化,民眾陷入困境。」

他表示:「持續的糧食短缺,污水和惡劣衛生條件引發的腹瀉,已將飢餓的孩童推向危險邊緣。」

艾靈森表示:「若無立即和直接的介入,未來6至9個月爆發更大危機的風險將顯著提高。」(譯者:中央社張詠晴)1


已用關鍵字:農作物,糧食,
共出現:5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