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一些心力 就能有效杜絕食物浪費

作者: 莫聞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8月2日 上午11:48

作者:翁御棋(日本岡山大學環境學研究科助理教授)

對於近年糧食自給率偏低,但一般垃圾中食物廢棄物比率偏高的問題,日本環境省和農林水產省甚為重視,因此特別針對食物生產及流通業進行相關的管理檢討。正如此報導所指出,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是需要一點一滴改變業者和消費者習慣。甚者,在環境管理領域裡也需在食物廢棄物減量方面有更積極作為,而非僅強調廚餘的適當處理與再利用。

除了報導中指出日本流通業者的相關檢討之外,筆者也分享一些生活面上日本生鮮業者與消費者家庭端的一些努力經驗。

在日本銷售業者的習慣上,若讀者們曾在日本逛過麵包店和超市的話,或許可發現在結束營業或商品消費期限快到前,都會貼上打折的貼紙,促進生鮮食品的銷售率,進而降低食品廢棄物的產生。通常這也是消費者精打細算的一個好時機,特別對中低薪水階層和學生有特別的吸引力,打折貼紙一貼上,通常很快就會被搶購一空,這是下游超市端非常有效的解決辦法,近年台灣少數生鮮市場也有類似做法,但似乎還有推廣空間。比起浪費食物,這樣的做法應可使業者減少虧損的風險,消費者也能達到購買物美價廉商品的雙贏局面;當然,消費者付出的是等候降價的時間成本。 

但如文中指出,消費者家庭端產生食品廢棄物的量還是很可觀。許多可食用的食材或過量烹調的料理因缺乏管理而最後不宜食用變成必須處理的廢棄物,非常可惜,也造成環境非常大的負擔。近年日本廢棄物資源循環學會有許多和市民團體的共同努力,找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小訣竅,可有效降低家庭裡生鮮食品的過期問題。

第一個重點是「適量購買」的觀念,即不購買過量的食材,定期並定量購買所需食材,做好消費和飲食的雙重管理。第二個執行上的重點是強掉「即時食用」(just in time,JIT) ,一個很簡單達成的做法,是把食材或隔餐的料理,用生鮮盒分類裝好,讓食材在冰箱很容易被辨認,並用隨意貼寫上食用期限。然後,把快過期的食物放在易拿的冰箱裡顯眼的地方,像坐火車一樣,讓快過期的生鮮食品在冰箱裡有「指定席」,可以隨時提省自己什麼該趕快食用。

京都大學的名譽教授高月紘老師特別大力推動相關觀念,他在京都市持續親自參與了三十幾年的垃圾組成分析,發現即使是重視環境保護的京都市民的一般垃圾裡,仍充斥許多沒有食用即丟棄的食材,非常可惜,並造成廢棄物處理的一大負擔。他也因此有感而發,藉由漫畫提倡相關的環保觀念。也慶幸在高月教授努力了這麼多年之後,也總算引起政府和業者的重視,但還有很長的路要努力。

此外,由於包括日本,世界各國政府各部門並未針對這方面議題進行長期的統計資料建立,導致相關統計數據不確定性甚大,無法把握精確把握一般垃圾中食品廢棄物的量和質,因此目前尚未有完善的管理辦法。

台灣方面,雖然政府近年在廚餘回收的成果是國際模範,但在上游的流通與家庭食品管理上可能還有很大努力空間。特別近年備受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上,在政府人事精減沒有充份的稽查人力而不肖業者又層出不窮的狀態下,仍須政府各單位的努力和業者的自律。

若上述一些成功的經驗若能慢慢普及的話,生產者、流通者、消費者應該都可達到不需冒違法風險而多贏的局面,讓社會和消費行為能夠更安心及永續。當然最直接的回饋,就是大家能夠節省荷包而安心享用美食了。

【參考資料】


日人浪費食物 丟棄量直追稻穫量 媒體籲改變消費習慣


Food Action Nippon


On-Line Information of Japanese Government


京都環境保全活動中心,高月紘館長環境漫畫園地
http://www.miyako-eco.jp/files/img/highmoon/en/economy.jpg
http://www.miyako-eco.jp/files/img/highmoon/en/13b.jpg

……..文章來源:按這裡


莊鼎蒸氣鍋爐 環保節能

作者: 高雄訊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7月30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高雄訊】

莊鼎實業專製貫流式蒸氣鍋爐及壓力容器,提供產業界熱能的需求。為因應全球綠能趨勢,該公司開發具有「人機觸控」與「環保節能」等兩款貫流式蒸氣鍋爐。廣獲食品、餐飲、飯店、皮革、電鍍等業的肯定,成為莊鼎提高產品競爭力及開創市場的新亮點。

莊鼎實業公司總經理莊正雄表示,該公司貫流式蒸氣鍋爐設備,採用電腦3D繪圖、排版,經由德國進口雷射切割機切割材料製作完成,具有人機觸控功能特性。環保節能鍋爐,其罐體水管材質採用STB(JIS3461)碳鋼鋼管,耐久性強,其獨特的鰭片設計,可提高傳熱效率;配備節能減碳高效率給水預熱器,體積小,安裝方便,而新型密集式鰭片,可節省5%~10%燃料費,搭配節熱器最高效率可達96%;並配備自行開發低壓構造燃燒室,可減少送風機電力,運轉省電、噪音小、起磅快特性。

此外,由莊鼎實業成立的綠水精密公司,專攻廚房設備,亦開發成功推入式蒸櫃,使用SUS 304不鏽鋼製成,內層置入玻璃纖維棉保溫,以及採用食品級耐高溫氣密矽膠條,可在高溫下長時間運作而不脆化。推入式蒸櫃所使用之推車無子母車構造,不須放置坡道,推入蒸櫃時推車輪腳位於櫃體外,可避免地面髒污進入蒸櫃汙染食物。

所搭配之鍋爐採方形箱體包覆,可置於推入式蒸櫃旁,其特色為省電、低噪音、免工檢、操作簡單,啟動後3至5鐘即可產生蒸氣。莊鼎實業公司電話:(07)787-2258。

……..文章來源:按這裡


「食」在難安:糧價飆升 英民眾食安意識也提升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8月1日 上午12:08

策劃、編譯■劉耘、實習編譯王予彤

據《衛報》報導,英國最大連鎖超商公司特易購(Tesco)執行長克拉克(Philip Clarke)21日表示,英國民眾長期以來習慣的低價食品將無法維持下去。他說:「長遠來看,我認為食物價格會上漲,人們購買食物的花費所占收入比例也會增加。」

造成食物價格上漲的首要原因,是全球人口和糧食需求增加。根據世界銀行的7月份糧價報告,全球糧價雖然連3季下跌,目前價格比去年8月的最高峰低12%,但仍保持在歷史高峰。聯合國糧農組織也在6月份預測,由於中國和印度中產階級人口增加,接下來10年,全球食物價格可能上漲40%之多。

另一項針對全球4種主要作物(玉米、稻米、小麥、大豆)生產量的研究指出,若要餵飽世界2050年的人口預估數量,農業生產力至少要提升60%,最多可能要提升逾1倍。然而現今生產力每年只增加0.9%到1.6%,2050年將累計增加38%到67%;也就是說,2050年農業生產力的最大成長量,僅能剛好應付最低人口預估數。

這項研究甚至未考慮進其他可能的影響因素,例如氣候變遷。世界銀行便在6月警告,氣候變遷最快可能在2030年造成許多地區大規模缺糧。

另一個造成食物價格上漲原因,則是民眾對食物生產、銷售流程的意識提升,願意花費更多收入購買食物。英國一項調查顯示,大部分英國民眾若知道購買食物的盈餘將直接給予農夫而非超商,會願意花更多錢購買食品。也有80%的英國消費者認為,購買在地產品是支持本國農業的方式。

面對這樣的趨勢,英國作家瓊斯(Tobias Jones)在《衛報》撰文表示,人們對廉價食物的依賴是必須破除的毒癮,認為人們在討論糧食價格和產銷供應的議題時,時常怪罪大型食品供應商,但事實上,消費者和生產者也必須承擔責任。「我們都得吃東西,因此我們都要為國家的農業負責。」他說。

最主要的問題,是人們太過依賴廉價食物,忽略了這些便宜商品背後的隱藏代價:農藥污染了土地和水、蜜蜂數量減少造成生態危機、原木林遭砍伐用以種植作物、生產過程中勞動者遭剝削……。

他引用美國小說家貝瑞(Wendell Berry)所說的「農業是文化,同時也是經濟」,強調太多人遺忘了在貨幣誕生之前,耕種是人類生存之道,以物易物則讓彼此深度連結。英語中「文化」(culture)一詞,字源就是「耕種土壤」而來。現代人忽略了農業的文化價值,將之視為工業並追求效率和機械化,追究原因,絕非只有大型連鎖企業該怪罪,而是人們的懶散和視而不見,構築出廉價食物的共犯結構。 (綜合整理自外電)

……..文章來源:按這裡


拉美國家不富有 肥胖問題卻嚴重

作者: 陳正健 | 台灣醒報 – 2013年7月30日 上午10:02

【台灣醒報記者陳正健綜合報導】根據我們過去的刻板印象,肥胖是美國人的專利,但是最新《經濟學人》的文章卻指出,拉丁美洲人民也面臨嚴重的肥胖問題,人們愛好甜食和垃圾食物,導致健康情況不佳,糖尿病和高血壓等肥胖相關病病,每年帶來高額社會成本。

南美洲不少國家熱愛西方速食。墨西哥人愛好碳酸飲料,其程度勝於世界任何國家;秘魯則是全世界速食連鎖店密度最高的國家;巴西人則愛吃甜食和垃圾食物,30年來其飲食量爆增5倍之多。

攝取較多西方速食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表示,拉丁美洲過胖人口已經成為發展世界國家之冠,罹患肥胖相關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和癌症的人數日漸升高。在墨西哥,肥胖人口的比例幾乎與美國一樣,糖尿病每年奪走了7萬名人命,衛生部門估計,肥胖帶來龐大的社會成本,2008年因肥胖問題的損失就高達670億比索 (60億美元),在2017年之前,這個數字將倍數成長。

哥倫比亞大學紐約肥胖研究中心教授霍夫曼認為,拉丁美洲肥胖人口之所以增加,是因為人們受西方商業文化影響,攝取較多的西方速食,而不是傳統的拉美食物。

世界銀行的農業專家哈森則認為,拉丁美洲城市化的結果,造成大量農民遷居大城市,現在人們更有時間坐著工作,勞動量減少使得肥胖人口大量增加。

拉丁美洲政府正致力於改善這些問題。泛美健康組織(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sation PAHO)指出,巴西、智利、哥斯大黎加、厄瓜多、墨西哥、秘魯和烏拉圭有心要改善孩童在學校的飲食習慣,其作法包括提供學生用水、限制加工食物的販售、鼓勵運動等措施。

越窮越胖

然而這些國家減重政策卻受到食物和飲料商的遊說團體阻撓。2010年,食物和飲料商就曾介入學校營養午餐的食材選購,硬是在菜單上放入糖份較高的果汁,飲食產業為財團所把持,使得肥胖問題更為嚴重。

今年5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拉丁美洲與非洲正面臨肥胖問題,甜食、垃圾食物、不健康的零食使得許多兒童過胖,原本被認為在高所得國家才會發生的現象,如今出現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國家之中。

糧食研究與行動中心(Food Research and Action Center)的研究顯示,低收入人民反而容易食用垃圾食物,因為垃圾食物雖然高熱量和低營養,但價格低廉,可為貧窮人民所負擔。

圖說:拉丁美洲國家在肥胖這點上,已趕上先進國家的速度。(Photo by Untitled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文章來源:按這裡


錢鼠疑染狂犬病 環保局籲防鼠三不

中廣新聞網 – 2013年7月28日 上午9:53

狂犬病疫情引發民眾恐慌,尤其又有錢鼠疑遭感染狂犬病,台北市環保局表示,環保局除了加強重點區域的投藥滅鼠及環境清潔,也會加強水溝清理,也呼籲民眾,居家防鼠有「三不政策」,包括「封閉鼠道」、「斷絕糧食」、「整理環境」。如果居家抓到老鼠,可以將老鼠屍體放入雙層塑膠袋密封,裝入專用垃圾袋交垃圾車收走,送焚化處理。(林麗玉報導)

臺北市環保局科長楊維修說,老鼠是日常居家常見的病媒,環保局會持續加強重點區域,包括市場、夜市、餐飲業密集處等周邊公共區域的投藥滅鼠及環境清潔,並針對易滋生老鼠的水溝及雨水下水道加強清理。環保局也呼籲各機關、學校、公司行號、營業場所等,要定期進行滅鼠工作,並建議民眾掌握防治鼠患「三不政策」,包括「封閉鼠道,不讓鼠來」、「斷絕糧食,不讓鼠吃」、「整理環境,不讓鼠住」。環保局表示,老鼠常被稱為宿主,病原體可經由鼠咬、鼠尿或鼠糞傳播疾病,而老鼠的繁殖能也相當力驚人,每年可生育4至7次,每次生8至12隻,要能有效防治三管齊下,持續執行始能見效,包括封住居家周圍可能的老鼠洞及相關空隙,建議門窗裝上孔徑不超過一公分的金屬紗網。

另外家裡的食物與飲水,要收藏在適當的封閉容器內,務必做好廚餘回收,將廚餘從垃圾中分離,如果無法馬上丟棄,應立即予以加蓋。住家盡量減少堆積雜物,如果有庭園,應定期清除雜草。環保局提醒,如果家中已經發現老鼠,可利用黏鼠板、捕鼠籠或滅鼠藥,放置在老鼠常出沒的地方,如果連續3天沒有取食,則建議更換放置場所,抓到老鼠後,請將老鼠屍體(活老鼠則建議用水淹死)及粘鼠板放入雙層塑膠袋密封,裝入專用垃圾袋交環保局垃圾車收走送焚化處理。

……..文章來源:按這裡


全球糧食生產力接近上限 人口仍持續成長

作者: 洪郁婷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7月26日 上午10:34

本報2013年7月25日綜合外電報導,林雅玲編譯,蔡麗伶審校

世界頂尖的糧食分析師提出警告,指出英國和其他國家的作物產量可能無法再增加,因為很多主要作物已經接近其生理成長的極限。

華府智庫地球研究所所長布朗(Lester Brown)曾於美國政府擔任植物科學家的職務,他說,「法國、德國和英國這三個西歐主要的小麥生產國,在過去10年的作物產量鮮少提升,其他國家很快也將達到產量極限。農業方面居領先地位的國家到達自然產量的上限,這是大部份人沒有預料到的。」

他說:「日本的稻米產量已經17年沒有增加了,目前它和韓國的產量都趨於穩定,每公頃略低於5公噸。中國稻米產量就快接近日本的了,可能很快也會趨於平緩穩。」布朗表示數十年來糧食產量不斷上升,各國政府並不了解產量趨於平緩的意義,而事實是要養活2050年全世界預期增加的30億人口,將會越來越困難。

「1950年以來,全世界的糧食產量成長了三倍,然而如此光景不再,目前產量增加的速度已減緩。在1950~1990年,世界糧食產量每年平均以2.2%的速度增長,之後的上升率減緩至1.3%。」

布朗在1970年代幫助印度增加一倍的糧食收穫,他提到糧食產量提升,是維持世界食物供給與人口同步成長的重要因素。他說:「我們正接近玻璃天花板(意指看不到的無形障礙)。趨緩的小麥產量是非常真實的,在歐洲還不是很大的問題,但在中國和印度則很嚴重,印度人口每年增加1800萬人。」

英國科學家也支持布朗的分析。英國國家農業植物學研究所所長奈特(Stuart Knight)也主導政府的一項新糧食趨緩現象研究,他提到:「這是令人擔憂的。英國的作物產量已全面趨緩。在1990年代中期我們並不擔心,但突然之間糧食安全議題浮上臺面。英國小麥產量在1950~1990年之間成長三倍,但是現在卻停滯不前。」

他表示英國將開始與歐洲其他國家合作,一起研究產量持平的原因。奈特說:「農作物確實有其生理極限,但我們不認為會這麼快達到。雖然並非唯一因素,但我們認為小麥等農作物的基因庫需要加入新血。」

作物產率取決於植物得到的太陽光、水份和肥料的多寡,也和種子本身有關。但是布朗表示傳統的植物育種人員已經讓作物的遺傳潛能接近生理極限,所以農民也很難多做些什麼來增加產量。

布朗在訪問倫敦時表示:「政府不了解我們現在已經開始迫近糧食產量的自然限制。自然本來就有侷限,除非重新設計植物,不然無法排除這個狀況。傳統的植物育種人員確實已經盡了一切努力了。」

他提到:「每公頃的糧食產量就像任何生物的成長過程,不可能無限上升,它總是有極限。我們已經利用施肥去除營養限制,也藉由灌溉移除土壤水份的限制,剩下的是植物本身光合作用的產率和當地的氣候限制了作物產量。」,「現在的問題是匱乏,隨著氣候變異,我們確實面臨水份缺乏、土壤侵蝕和產量的限制,我們過去從沒遇過這種複合狀況。」 

很多國家表示長期而言,最好且最可能增加作物產量的方式是大幅改造作物的基因。英國政府、比爾蓋茲夫婦基金會以及總部設在菲律賓的國際稻米研究所(IRRI)已經投資2000多萬美元,試圖設計光合作用更有效率的稻米以提高產量。然而,進展不但緩慢,短期內也看不出突破的可能。

IRRI位於馬尼拉的發言人表示:「稻米產率是個問題,其增加速度必須提升。我們希望對水稻『增壓』,讓它能以較有效率的方式進行光合作用(這是將太陽能量轉換為糧食的程序),方式是利用其他植物(例如玉米)的C4光合作用系統,這可能會提高50%以上的產量,而且同時能減少對水和養份的需求。這是有遠見的長期研究,有可能根本改變全球稻米的生產。」

【參考資料】


英國衛報(2013年7月8日), European capacity to grow food is plateauing, scientist warns

……..文章來源:按這裡


沙灘中的綠盟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7月26日 上午12:20

■宋竑廣

蘇力颱風來台前2天的7月10日,早上在金山做完反核演講後,下午心血來潮地又趕去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在貢寮音樂祭的反核攤位。未曾見識過熱門音樂祭的我,不知人潮有多洶湧,因為腳不能久站的關係,在八堵火車站看到車子過來沒位置坐就放棄了,服務人員提醒說每一班都會客滿,才搭了下一班。幸運地,還有第一排椅子背後的腳踏可勉強坐著,在克難的小幸福中,稍微打了個盹才下車,步出福隆火車站。

從車站到海灘的路上,可以感受到活動是如何熱鬧,不少知名公司在現場設攤,有的不賣反送,只要民眾拍照上傳,為公司打知名度或品牌形象,比起一般販賣食物、飾品的攤位人氣高得多。有些在賣東西但手法稍微不同,如在海灘那邊的一家品牌飲料,兼賣電視報導過的烤肉串,由於名氣與其他不同、品質又好,顧客大排長龍,利用配角為自己增光。

因為陽光強烈、天氣酷熱的關係,熙來攘往的人群有不少打著赤膊,或者僅著泳裝,展現姣好胴體,可以把自己的身體當衣物,不像劣者還需蔽體。打著傘,跟著川流不息的人潮慢慢前進,跨過大橋,偌大的沙灘在眼前展開,一排排的攤位在遠方,轟來音樂聲響,沒有任何祭拜,但祭典的氛圍油然而生。

反核擺攤 民眾踴躍捐獻

為了不當熱沙上的人乾,我直朝綠盟的攤位前去,工作人員在到齊之後盡心布置,又是綁上警示核災的隔離帶,又是掛上反核旗、反核海灘毛巾、反核有機棉環保袋、反核T恤等商品。為了促銷方便,今年準備了可錄音播放的大聲公,還贈送金曲獎上耀眼的「核電歸零」貼紙,吸引不少遊客順手拿文宣,認識台灣能源規劃等等與反核相關的重要議題。

來音樂祭的人,對反核並不陌生。去年金曲獎,五月天在表演時秀出「我是人,我反核」的標語;今年鍾興民領獎時又高呼一次,棉花糖樂團在身上貼反核貼紙,陳建寧公開邀文化部長龍應台反核,尤其,拷秋勤把「核電歸零」貼紙貼上衣服。或許是這樣,不少人來綠盟攤位索求同款貼紙,有的人馬上貼在身上,有的貼車上,有的說要回去貼辦公室,民眾彰顯理念的熱情不言而喻。

曾經一旗難求、加訂連連的反核旗,是綠盟去年辦理反核講師營隊時,一位開咖啡店的學員所發起的。當時目標是想串連百家店面,到現在已經銷售數千面出去,缺貨時網路上還有人賣很類似的商品,不少遊客直呼難得;而且這是有工夫的師傅,用手工絹印的方式做出來的,才能把每一面都做得俐落,不會有一般自己手作的掉漆感,據說全省只剩2家在做,確實難得呢。

幫綠盟擺攤的時候,多數時間很像姜太公釣魚願者上勾,民眾很主動地過來光顧,許多人順手不找零了把剩的捐出去,也有買3百付1千,剩7百全捐出去,也常有人在購買時附帶一聲加油。有些人是核四廠的鄰居、在地長年反核的民眾,因為我自己住核二廠附近,常有身為「鄰居」才感受到的苦處,像是空洞的疏散計劃等等,不禁想著,他們應該也有類似但沉重得多的心情吧。

他鄉遇「故知」

在這樣隨緣聚散的場合,偶然遇到一位蘭嶼出身的民眾,問說反核旗有沒有「不要再有下一個(放核廢料的)蘭嶼」的版本,想為故鄉發聲,剛好一位志工很熱愛蘭嶼,而且這陣子才到當地聲援其他的環境議題,也就是在那裡遇到綠盟的工作人員,理念相同之下來攤位幫忙。志工用達悟族的語言和對方打招呼,讓他鄉的遊子得以和故鄉產生連結;當下綠盟的攤位彷彿環境運動的中繼站,在美味與音樂的包圍之中,在遍野黃沙之中,成為尋找其他意義的人們的一方綠洲。

今年的擺攤,一位新進的工作人員相當強大,又扛又搬,吃苦耐勞,解決許多困難,沒有她真不知道怎麼辦,我問她當初怎麼會想接近綠盟,對方說是感覺很純粹,沒有喧賓奪主的政治動作等等。我常追問一個團體與其支持者之間的關係為何,怎麼被看待,默默記錄大家對組織的想法,以避免自我中心。早上去演講的反核營隊,也會給參加者問卷,確切認識大家對每一個活動環節的想法。

到了晚上,樂團開始表演時,人群漸漸往舞台前集中,不過由於音響很好的關係,身在另一方的人們也聽得很清楚,得以在遠處享受寬廣的沙灘,或坐或仰,或喝汽水或啤酒,徜徉在星空與天然的地毯之間;這裡被整理地十分乾淨,我因為喜歡踩著它的觸感,赤腳走了好一段距離,不要說踩到任何危險物品,連垃圾都沒遇到,當然這也不是值得鼓勵的行為就是了。

不乏雪中送炭的人

接近結束時,「核電歸零」的貼紙和文宣也被索取完了,因為颱風快來了的關係,攤位跟舞台都要拆卸以免遭殃,也就是所有攤商之後都得再搬出搬進,成本很傷不說,由於交通不便的關係,比起他處更辛苦;據說某一年連續遭遇3次颱風,延期3次,真折磨人。

後來聽在附近縣市讀書的學生說:「前幾年用海洋音樂『祭』,都會遇到颱風來搗亂,這兩三年改用海洋音樂『季』,果真沒有颱風,順利舉辦,結果今年又用海『祭』,於是颱風就來了。」我沒有連續的長年參加經驗,不知真假,但每每看到在舞台對面的、遠方的廟宇,總覺得該禮敬一下。

今年的攤位是自救會主動幫忙租到的;往年一度有過的攤位,要感謝自救會跟貢寮鄉公所要求,鄉公所再分享一半。有媒體報導說政治人物主動熱情幫忙並非事實,給予反核溫暖與支持的一直是歷年受邀表演的部份獨立音樂人,還有民間主辦的野台開唱,年年都有規劃NGO議題村,邀請反核、人權等團體擺攤,雪中送炭,始終如一。

綠盟在貢寮音樂季裡(如果改個字可以避免颱風的話就不傷大雅地照辦了),默默地、連續接觸民眾14年了,往昔沒有攤位遮陽的時候,常常踩著滾燙的沙子發送文宣而已;由於今天攤位的人氣不賴,還比一些食物攤位來得好很多,我不禁覺得,NGO攤位也是參與民眾的需要之一,或許哪天音樂季可以有這樣的口號:我是來玩的,也是來思考的。又要玩,又要關心社會。畢竟台上台下多是有搖滾精神的人不是嗎?

2013年2月25日鹽寮反核自救會長吳文璋表示,誰都不希望核電廠建在自己家門口,堅決反對核四廠興建。(圖文/本報資料室)

……..文章來源:按這裡


日人浪費食物 丟棄量直追稻穫量 媒體籲改變消費習慣

作者: 鄒敏惠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7月23日 上午11:31

本報2013年7月22日綜合外電報導,徐婉螢編譯,翁御棋審校

消費習慣造成的糧食浪費已成為工業化國家普遍的現象,在日本也很嚴重。根據統計,日本一年大約有1700萬噸的食物遭到丟棄,其中,沒有過期、明明還可以吃卻必須丟棄的「食物耗損率」,也節節增加,耗損量推算約為500萬至800萬噸──此數量幾乎與日本國內稻米的收穫量相同,是非常巨大的損失。

為此,日本讀賣新聞日前發表社論,指出日本國內企業、消費者與政府應一同合作以減少食物丟棄量。

目前日本政府已開始研議對策,並主導相關政策的執行。首先是與食品製造商、中盤商、便利商店和超市等大約40家公司攜手合作,修正賞味期限等業界慣用程序,以減少食物的丟棄率為首要目標。

該社論指出,食品和流通業界有一項通稱為「1/3規則」的商業模式,意思是說在製造日期和賞味期限之間,前面的1/3是廠商送貨到店家的交貨時間,剩下的2/3則是店家銷售商品的時間。

如果過了交貨期限,中盤商就會將商品送還給廠商回收,這些回收的商品幾乎都直接丟棄,因此這些還未超過賞味期限的食物,就成為了食物耗損。

大約有40家公司預計從8月起開始修正「1/3規則」,希望能將點心和飲料等加工食品的交貨期限延長到賞味期限的1/2。

讀賣新聞指出,如果能降低庫存,那麼也意味著能減少商品的廢棄量,這結果非常令人期待。

回收和丟棄商品,由於可以降低庫存管理上的成本,另外這些節約下來的成本都可反應在商品價格的下修,對消費者來說何嘗不是一個好福音。

但該媒體也建議,如果不是整個業界都參與,效果應該不大,政府和企業應該共同努力,擴大參與此計畫的企業範圍。另一方面,對企業來說,也應該藉著改良容器和包裝等方法延長食品的賞味期限。

讀賣新聞也認為,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消費者習慣的改變。因為一半以上的食物耗損來自家庭部門。政府應該加強宣導,讓消費者也能共同努力降低食物廢棄的比率。

1/3規則產生的原因,多少跟喜愛全新商品的消費者,也就是「鮮度至上」的習慣有所關連。

加工食品的賞味期限是指食物的最佳賞味期,因此就算期限過了,並不表示消費者須立即將食物丟棄。也就是說賞味期限和消費期限(過了消費期限就不宜食用的生鮮食品)兩者有所不同。

如果過度要求鮮度,相對來說價格就會比較昂貴,反而對消費者的荷包是種損傷。雖然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要求非常嚴格,但是還是希望能修正消費者對鮮度的過度要求。

極度依賴世界糧食供給的日本,由於6成的食品由外國進口。因此社會整體一定要共同努力降低食物的耗損率。

【參考資料】


讀賣新聞(2013年7月15日),食品ロス削減 消費者の意識改める第一歩に

……..文章來源:按這裡


第3屆公平貿易影展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7月19日 上午12:18

【本報訊】全球一半的飢餓人口,是那些沒辦法從自己種植的作物來餬口的小農;每年富裕國家所浪費的糧食,等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糧食總生產量。今年,世界最新的食物運動提出「食物要公平」的訴求,獲得國際公平貿易組織的關注與參與,希望吸引民眾多關注食物產業背後的不正義,展開消弭飢餓的行動、發展糧食生產體系的可持續性。

事實上,在全球氣候變異、貧窮國家持續依賴經濟作物和農地被大量出售之下,無數農民被迫離農,造成更多社會問題,還有富裕國家無視於自己的糧食浪費、生產過剩卻仍然擴大生產、造成環境問題。

此次公平貿易影展,呈現4部主題各異的影片,這些故事或許發生在瓜地馬拉的香蕉園,或許在尼加拉瓜的大街上,透過紀錄片導演的鏡頭,世界另一端的故事將帶給閱聽人不一樣的思考。影展詳細資訊請上http://www.okogreen.com.tw/blog/?p=2669查詢。

時間:即日起至7/28

洽詢電話:02-2322-2225

地點:白堊紀咖啡(台北市文山區木新路161巷24弄2號)

穆勒咖啡館(台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95巷33號)

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新竹市公園路86之1號)

屏東舊鐵橋河濱公園(詳細地點請洽主辦單位)

影片精選

全面蕉戰

導演:Fredrik Gertten

瑞典、丹麥、德國、美國、英國

86分鐘

2009年洛杉磯影展前夕,瑞典導演Fredrik Gertten和他的製作人收到從美國大公司Dole寄來的存證信函,由於他們即將首映的紀錄片《香蕉戰爭》揭發Dole在中南美洲使用的有毒廉價農藥嚴重傷害當地農工們的健康,Dole要求他們禁播此片,否則將控告他們扭曲事實、誹謗公司名譽。影片放映之後,Dole正式向電影公司提告,不甘示弱的導演決定運用他所有的資源奮力反擊,連瑞典國會都被牽扯進來……。

可樂殺人事件

導演:Carmen Garcia

加拿大

86分鐘

自2002年以來,470多名工人領袖在哥倫比亞慘遭冷血謀殺,私人企業為粉碎工會用盡各種手段,而這些無良企業的品牌領袖,竟是美國商場上的模範生?美國律師丹尼爾‧科瓦立克和特里‧科林沃斯,以及社運人士雷‧羅傑斯,深入險區,堅決聲討龐大的可口可樂公司。他們控告可口可樂公司在哥倫比亞和瓜地馬拉犯下謀殺、綁架和虐待等殘酷罪行,數十間美國大學因此將可口可樂產品趕出校園。

黃金的代價:瓜地馬拉礦業祕辛

導演:Gregory Lassalle、German Gutiervez

法國、瓜地馬拉

54分鐘

瓜地馬拉修正採礦法條,為國際礦業公司合法提供數以百計的採礦特許權,尤以加拿大蒙大拿礦業公司最為大宗。2009年,瓜地馬拉有將近上萬人舉行集會遊行,抗議蒙大拿礦業公司對當地人民及環境所造成的破壞,在聯合國及美洲國家組織紛紛表示關切後,瓜地馬拉政府要求該公司停工,卻也爆發一系列更慘無人道的黃金衝突。

香蕉戰爭

導演:Fredrik Gertten

瑞典、丹麥

87分鐘

這是一個美國洛杉磯知名拉丁裔律師多明奎斯,帶領12位尼加拉瓜蕉農,控訴全球最大跨國食品公司都樂(Dole)公司長期使用非法有毒農藥,造成農人不孕並健康受損的故事。然而,處於劣勢的第三世界勞工是否有機會為自己奪回正義?

……..文章來源:按這裡


老獵人芋頭乾 陳德明重拾風味

中央社 – 2013年7月15日 下午3:53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15日電)芋頭乾曾經是原住民上山打獵隨身必備糧食,但傳統製作方法逐漸失傳,屏東來義鄉民陳德明八八水災後,起爐灶推廣芋頭乾。

原在台北擔任公車司機的陳德明,莫拉克颱風後回到自己家鄉,認為原住民傳統食物的小芋頭及芋頭乾可以賣給觀光客,他說,這種原住民傳統食物平地人吃不到。

陳德明於是和族人共同組成產銷班,種了約4公頃的山芋,他表示,有別於平地的水芋大塊莖,山上的芋頭是母芋旁長出的小芋頭,原住民話叫比奇(Bech)。

烤芋頭乾的方法是將比奇(Bech)放在用磚或石板搭起的爐窯,爐架上以鐵架做成烤網,經過3小時的高溫,以當地的木材如九芎、相思樹火烤,烤出來的芋頭特別有香氣。

陳德明說,這種傳統製作方法,已逐漸失傳,有別於電爐烤出來的芋頭乾,更具有芋頭香,芋頭經過這樣的乾燥過程,能終年儲藏,在青黃不接的缺糧時節,發揮救急功能。

陳德明表示,不要小看一小塊的芋頭乾,可是原住民抗饑荒的必備糧食,以前老獵人上山隨身攜帶芋頭乾、花生和生薑,就可以解決3餐或作為點心。

陳德明說,芋頭乾以往都是原住民傳統的食物,他推廣到平地,口碑不錯,正打算與平地業者合作,設計小包裝,以「老獵人」當品牌正式推廣。1020715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