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 教團推廣麥田見學

自由時報 – 2013年2月27日 上午4:22

全球面對氣候變遷及糧食危機,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和「喜願小麥」團隊合作, 在中小學全面推廣「麥田見學」,今年起又增加大豆的種植見學,讓參與學校的學生在校園裡種植大豆和小麥,從填土、播種、發芽、抽穗、揚花到收成,見證農作物每一階段的成長,希望未來可進而關心國家的農業政策。

去年全國已有40多校參與,台北市北投國小606班學生在簡龍祥、曾淑寬老師的指導下,全班同學自去年10月起在校園種植大豆、小麥,昨日展現收成小麥的好成績;曾淑寬說,同學們從中習得負責、分享、珍惜食物的好習慣,可說是國小畢業前最有教育意義、值得回憶的禮物,也值得推廣至各中小學。

(記者黃以敬)

}

}

}

……..文章來源:按這裡


全球糧援計畫 白宮考量變革

路透社 – 2013年2月26日 下午8:22

(路透華盛頓25日電)數個農場組織與慈善機構表示,白宮可能很快就會提出冷戰以來的糧食援助計畫最重大變革,將以捐助現金賑饑,取代把美國種植糧食運送到數千哩外受困地點的作法。

改革者多年來都主張,大多數國家採行的現金捐助更有效率且速度更快,但自從「糧食換和平」(Foodfor Peace)計畫1954年創立以來,美國向來偏好捐贈糧食。

幾個團體今天表示,歐巴馬政府披露10月1日起始的新會計年度預算時,或許會支持現金捐助,並提議較少的糧食捐贈。

樂施會(Oxfam)的穆尼奧斯(Eric Munoz)說:「這是非常嚴肅的提議。我們認為有改革的意圖。」

樂施會與美國猶太人世界服務(American JewishWorld Service)等這類組織,提及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2012年的研究表示,以現金購買接受捐贈地區的食物,會比運送成袋麵粉、白米或瓶瓶罐罐的蔬菜油、奶粉與其他援助物資等,更有效率。

針對可能改以現金捐贈的提議,白宮與美國農業部不願向路透社發表評論。

美國每年提供近20億美元援助,是全球最大糧食捐助國,而致力賑饑與提升當地糧食安全的「糧食換和平」計畫,是這項糧援中的最大規模計畫,今年提供14.7億美元資助。中央社(翻譯)

}

}

}

……..文章來源:按這裡


台灣面板、太陽能等ITO用量大 勞委會關切暴露危害

作者: 鉅亨網記者尹慧中 台北 | 鉅亨網 – 2013年2月22日 下午6:35

台灣的氧化銦錫(ITO)使用量約佔全世界使用量的三分之一,並主要應用於製作平板顯示器、太陽能電池、抗靜電鍍膜等透明導電鍍膜。行政院勞委會今(22)日表示,關切暴露ITO職業傷害,建議改善標準作業程序與輔導使用個人動力過濾式呼吸防護具等。

國外文獻及媒體報導,氧化銦錫或銦暴露導致肺部疾病,並發生致死案例。因此,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自2009年起進行氧化銦錫濺鍍靶製造與使用事業單位勞工氧化銦錫暴露調查研究。

單位研究調查發現,氧化銦錫濺鍍靶使用事業單位的氧化銦錫濺鍍靶預防性維護(PM)時,有高的氧化銦錫粉塵暴露,平均暴露濃度超過銦的容許濃度標準(0.1 mg/m3)40倍以上。經建議改善標準作業程序與輔導使用個人動力過濾式呼吸防護具(PAPR)後,明顯地改善氧化銦錫粉塵暴露。

台灣的氧化銦錫使用量約佔全世界使用量的三分之一,在使用氧化銦錫濺鍍靶的液晶顯示器面板製造廠中,當氧化銦錫濺鍍靶使用一段時間後,濺鍍靶表面會變得不平整,為確保產品品質,這些顯示器製造廠會定期更換濺鍍靶或研磨濺鍍靶表面。濺鍍靶的預防性維護研磨作業是在開放空間中直接進行乾式研磨,粉塵容易逸散。

暴露調查結果顯示,液晶顯示器面板製造廠銦的總粉塵個人採樣平均暴露濃度為2.66 mg/m3,區域採樣平均濃度為4.02 mg/m3,平均暴露濃度超過銦的容許濃度標準40倍以上。在相同的調查中,我國作業勞工血中銦濃度雖然低於國外文獻報導案例之濃度,但研究發現作業勞工確實有氧化銦錫粉塵暴露,勞工使用的呼吸防護具並未達到防護效果。從2009年起,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建議在現有的作業空間與機台設計限制下,改善預防性維護作業程序與使用PAPR後,在2012年的追蹤調查中,高暴露族群勞工平均血中銦濃度從2010年的3.70 μg/l降至0.05 μg/l,明顯改善氧化銦錫粉塵暴露及有效降低勞工血中銦濃度。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指出,氧化銦錫相關事業單位除了應使用PAPR外,建議增加真空除塵清理頻率,避免使用壓縮空氣清潔產品、機台或工作檯表面,並隔離作業機台與作業區域,以免粉塵四處飛揚和沈積。勞工作業時應著工作服或防塵服,回家前應更換衣服,以免將氧化銦錫粉塵帶回家。勿於工作現場放置飲水及食物,以免污染而食入,除避免在工作場所飲食外,休息場所應置於作業場所外,休息與進食前應確實清洗臉與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即可降低氧化銦錫對作業勞工的健康危害與影響。

……..文章來源:按這裡


大陸糧食產後損失浪費嚴重 相當2億畝耕地

中廣新聞網 – 2013年2月19日 下午5:08

中國大陸在餐飲上的浪費情況十分嚴重,而上游的糧食產後損失也同樣嚴重,據大陸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透露,每年糧食損失浪費量大約相當於2億畝耕地的產量。

糧食從生產出來到擺上餐桌過程很長,每個環節都可能存在著損失跟浪費。據大陸國家糧食局測算,單是在糧食儲藏、運輸、加工等環節損失浪費總量就達到700億斤以上。

其中農民因儲存設施簡陋,缺乏技術服務指導,每年因為蟲黴鼠竊造成的損失在400億斤以上,損失比例在8%左右。另外大陸糧食物流落後,散糧運輸大多採用包糧運輸方式,拋灑遺留損耗也很大。另外因成品糧過度追求亮、白、精,加工環節每年造成的損失也在130億斤以上。

至於餐桌浪費更是觸目驚心,請客吃飯講排場比闊氣等不良消費方式,估算每年浪費食物價值達到了2千億元人民幣。

……..文章來源:按這裡


聚餐做環保 一桌少換盤 成本省80元

自由時報 – 2013年2月7日 上午4:34

衛局聯合六大餐飲公會推動 餐廳推折扣回饋

〔自由時報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餐廳桌宴講究服務,一桌用餐更換碗盤次數高達二至八次,但許多回收碗盤根本沒用過或是還很乾淨,換盤太頻繁耗費人力、水電、清潔劑和碗盤損耗,過度換盤也可能造成洗不乾淨的疑慮,台中市衛生局在年前與六大餐飲公會率先推動餐廳減少換盤次數,呼籲民眾響應,除了響應環保,餐廳也節省成本推出折扣價。

衛生局食物藥物科科長陳淑惠指出,一般餐廳服務生會主動更換碗盤,一桌換盤次數約二至五次,但其實很多碗盤不需更換,仍然夠乾淨或是倒掉食物殘渣仍可繼續使用,符合食品衛生的標準。

過度更換碗盤,除了浪費人力,也增加清洗使用的水電、洗潔劑和碗盤耗損,一點也不環保,洗潔劑中的界面活性劑、香精都傷害環境。陳淑惠說,過度換盤以十人份桌餐調查,更換碗盤太頻繁造成的浪費,一桌成本增加八十元,而且可能讓餐廳來不及清洗,或是碗盤餐渣放太久變硬,反而有洗不乾淨的疑慮。

春節民眾到餐廳用餐次數增加,衛生局在年前與台中市烹飪商業公會、台中市觀光旅館公會、台中直轄市中餐服務人員工會等台中六大餐飲公(工)會業者開會推動試辦減少換盤率,希望能減少到最多二次,要再換盤能從主動改為被動更換,顧客要求再換盤,希望在春節用餐時多與民眾宣導「減少換盤做環保!」

台中市烹飪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福野日本料理餐廳老闆葉振興說,餐廳桌宴一桌換盤約七次,沒有用過占三分之一,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現在推減少換盤率,減為三至四次,但餐廳以客為尊,服務人員會先向顧客說明,顧客同意後才會執行,高達六成五的顧客都會響應,餐廳減下來的成本,未來會打三%、五%的折扣回饋顧客。

台中直轄市中餐服務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林曾文財說,目前很多會員擔心減少換盤會讓顧客覺得服務不周,環保觀念仍有待推廣,他建議業者,一般桌宴除了第一次放置碗盤,會出到五、六道菜時再換盤,也提醒顧客使用碗盤,可倒餐渣或以衛生紙擦拭後繼續使用。

……..文章來源:按這裡


自由貿易擠壓農業 農民凱道吶喊糧食自主

作者: CLiao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2月4日 上午11:12

本報2013年2月4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開放美牛進口總統馬英九承諾牛豬分離隨著美國農業談判代表訪台,而有瓦解的跡象;830項農產品開放與否,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沒有說開放也沒有說不開放。在自由貿易名下,台灣農業不斷犧牲;而圈地事件也未曾稍減。昨(3日)由捍衛農鄉聯盟、台灣農村陣線及國際農民運動組織「農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在凱道辦論壇、說分明,保護農地才能解救糧食危機。

4年前,大埔怪手鏟田的畫面,讓全台激動沸騰,台灣農村陣線與農民號召民眾上凱道,是台灣社會第一次正視有計畫有規模圈地的殺傷力,時任行政院長的吳敦義雖同意解決,之後透過行政院新聞稿以及內政部新聞稿表示,大埔問題已解決。事實上,大埔仍有幾戶並未如所承諾處理,圈地圖利的事件仍是進行式,吳敦義也榮登副總統寶座。

看不到未來

相同的臉孔、相同的訴求,農地預定被徵收的農民,一邊勞碌於生產,還要上街頭抗爭要求土地主權。「我看不到未來」灣寶自救會靈魂人物洪箱表示,政府拿人民的錢應該努力做事,如今卻是拿人民的錢侮辱人民,台灣貴為民主社會,卻不是以民主的方式來對待人民,對於政府作為感到憤慨。

「我看不到前途在哪裡。農民把土地賣掉,我們的下一代要吃什麼?政府應該要照顧人民,但是從土地徵收、都市更新計畫,都只是看到政府向財團靠攏。因為土地徵收都遇到很大的壓力」洪箱表示,政府硬是要人民的土地,人民的前途在哪裡?

「我們只會種田,要我們把土地賣掉,我們甚麼都不會做,以後只會成為社會問題,但是我期待我們社會就是有很多不同的人,有多元化的價值,大家共同愛這塊土地,」洪箱說,這個社會本來就是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專長和責任。

「我先生為了土地徵收的事情困擾很久,十幾年前如此,現在仍然如此;我了解何以土地徵收對農民是如此痛苦,我不知道政府到底在想甚麼,要讓人民走死路」洪箱說,大家都是吃台灣米長大的,希望大家都愛台灣這塊土地。

甫因肺栓塞過往的陳木村,也是洪箱之夫、多年的精神夥伴,抗爭之初曾抑鬱成疾,回想這段過程令洪箱淚漣漣,多年來攜手共進,如今雖抗爭成功,張木村先生卻已過往,回首灣寶多年抗爭歷史,洪箱倍感心酸。

自由貿易的棋子

在新自由主義主導下的自由貿易,各國都已分配好角色,例如越南、泰國負責生產稻米、印尼、馬來西亞負責油棕出口,台灣則負責電子產業出口,因此不斷犧牲農地開發工業區。農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東亞-東南亞區域主席Henry Saragih表示,台灣農民與其他國家的農民一樣面對著與過去截然不同、新的問題,新自由主義下全球化的力量,已經在全世界造成許多的問題,包括糧食危機、糧食主權的喪失,全世界風起雲湧圈地的運動,也造成全世界飢餓、貧窮的人口不斷的增加。

Henry Saragih表示,新自由主義強調讓世界各國彼此競爭的自由貿易,以自由貿易為名,台灣仰賴進口便宜的糧食;糧食跨國進口迫使一些國家成為糧食出口國,如印尼、馬來西亞必須向全球出口油棕,越南、泰國則為稻米,這造成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的熱帶雨林、農地成為糧食種植基地,而這些利益並不是由當地的農民所得,而是跨國財團誰分享。

跨國貿易的結果就是讓財團湧向國外圈地生產糧食,再出口回到自己的國家,例如韓國就到非洲,特別是馬達加斯加圈了十萬公頃的土地,非洲當地農民沒有土地也沒有利益可言。自由貿易使得糧食交易控制在跨國財團手中,造成土地掠奪、食物缺乏、氣候變遷以及飢餓的發生,飢餓人口幾年間從8.5億人上升到10億人。

「當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時,才有糧食自主權,也可解救地球上持續發生的糧食危機」Henry Saragih說,所以台灣的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耕作不只是對農民好,也解救了地球上持續惡化的糧食問題。也說明何以農民之路到台灣來,他們代表全球會員支持台灣小農持續耕作對抗氣候變遷,維護糧食安全。

要吃什麼自己決定

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表示,自由貿易不但影響農業,也影響了全台人民,特別是外食人口、學校吃營養午餐的幼兒稚子。他說,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意味著台灣已將自己的餐桌和冰箱放在別人家,現在還要對美開放含瘦肉精的豬肉,要對中國開放830項農產品。他呼籲民眾不要把冰箱、餐桌放在別人家,奪回糧食自主權,以國際層次而言,反對自由貿易帶來的糧食危機;就國家層次而言,則是要推動適地適作、地產地銷。

停止圈地搶水  反貿易自由化

今年農民之路的東亞與東南亞區域會議在台灣舉行,各國農民代表經過一周時間參訪台灣農村,了解台灣農民面對的處境,認為台灣政府在石油危機與極端氣候的挑戰下,不但不重視糧食主權,政策向財團傾斜,讓圈地搶水持續上演,嚴重毀壞農業生產環境。貿易自由化政策更犧牲本地農業與農民,破壞在地生計與民生。為此,農民之路特別發佈國際聲援信,要求台灣政府要重視糧食主權與在地農業,穩定民生經濟並保障環境永續。

農民之路國際聲援信:呼籲馬政府停止圈地搶水,反對貿易自由化!

新自由主義發展的惡果已經嚴重影響台灣,這個曾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富裕國家。台灣政府浮濫徵收農地,據統計台灣有6000多公頃的土地即將被徵收 (2011),同時財團搶奪農業用水的情形也愈趨嚴重,引發了台灣各地的農民抗爭。除了剝奪農民的生產資源之外,台灣政府也於2012年允許美國牛肉和豬 肉進口,目的是為了要讓停滯已久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重啟自由貿易的談判;更在今年(2012)醞釀將開放830項中國農產品進口 (ECFA),此舉將嚴重影響農民生計和全民健康。

各國農民對於世界各地盛行的新自由主義發展模式已經忍無可忍。農民之路的國際成員與台灣本地的捍衛農鄉聯盟及台灣農村陣線共同呼籲台灣政府停止圈地、搶水以及貿易自由化的政策,並提出以下聲明:

第一點,我們首先提醒台灣政府,土地徵收是國家的行政手段。因為土地徵收將帶來嚴重的政治經濟倫理(moral)上的後果。我們認為當前粗殘的土地徵收已經 侵犯了農民的基本生存權。每片土地,都是一頁頁人民辛勤耕耘的歷史,土地徵收撕裂的,不只是每個家庭的生活依據,更是情感的聯繫,以及生命的立足之地。土 地,也是最重要的公共資源,應力求集體公共利益,不應淪為壟斷資本炒作的禁臠。人民在土地上的基本生存權理應受到保護,不應受到發展與其他開發計畫的侵 害。因此我們強烈要求政府立即停止中科四期以及所有其他圈地搶水的不當開發案。

第二點,我們要提醒台灣政府,過去數十年,貿易自由化政策 已經加劇台灣的貧富差距。韓美自由貿易協定也告訴我們自由貿易協定並非只是降低關稅而已,更暗藏不公平的貿易協定,會讓百分之九十九的台灣人更陷入自由貿 易與不均發展的陷阱,以及在價格、薪資、環境的剝削等惡性循環,所以我們要求台灣政府立即停止對台灣人民與台灣環境有害的貿易自由化政策,包括ECFA、 TIFA與TPP(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相關報導】


自由貿易不利糧食自主 農民週日上凱道

……..文章來源:按這裡


老農上凱道 提5大保護措施

作者: 【中央社台北三日電】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2月4日 上午12:08

老農近年來三度上凱道,他們今天呼籲涉貿易部份,政府信守禁止八三○項大陸農產進口、牛豬分離政策,涉在地糧食要推動食物里程指標、農地儲備機制及跟進日韓推動環境友善政策。

起自維護農業用水、反圈地徵收農地運動開始上凱道的全台各地老農,今天在學界及消費者團體支持下,第三度北上凱道。

下午各地農民與國際農民組織「農民之路」東亞-東南亞區域各國代表,分別以土地掠奪、反自由貿易、反基改與保種、能源與氣候變遷、生態農業為主題進行論壇,分享各國經驗,並檢視農業政策,盼全台民眾真正了解農業的重要性為何,何以被稱為立國之本。

傍晚進入晚會階段,諸多支持糧食自主權的各地團體與學者,陸續上台演說、陳述農業的價值。由於天氣轉冷,不少老農體力不支,先行返家。

參與過反美濃水庫、榮獲過金曲獎的歌手林生祥等人都上台演唱,表達維護台灣農業的心意,林生祥演唱前並說,「我們的農田還可以治療憂鬱症」,強調農業價值的多元性已包含身心靈文化面向。

六十九年次小農藍于昇說,他念行銷,三年前到花蓮種水稻,深感從農最困難的就是地租問題大,不是相關農業科系、非農委會所辦農業學院畢業、不是農夫,就無法成為小地主大佃農政策下可獲幫助租地的農民;今年推動的休耕地活化是否有助新農租地,年底才看得出。

清大教授彭明輝主張,玉米一直在漲價,全球主要玉米輸出國的美國,二○一五年還要將所產玉米的百分之五十供作生產生質酒精燃料使用,比現在的四十四%供作生產生質酒精使用比率再擴大,而非優先供應糧食及飼料用途。

他主張,基於未來糧食只會愈貴愈少,台灣不應該再仰賴進口,應該開發自己所處亞熱帶可自產的糧食作物及飼料作物,例如種蕃薯替代玉米,蛋白質不足部份可添加大豆渣調製飼料,且同面積產量的熱量可為玉米的兩倍。

世新大學社發所助理教授蔡培慧說,今天從下午持續到晚上的農民上凱道活動訴求分兩大類,受國際貿易影響部份,呼籲政府要信守簽署兩岸經濟架構協議(ECFA)不會開放八三○項大陸農產進口及牛豬分離政策的承諾。

在地糧食部份,則有三個主張,首先是訂定食物里程指標,並從學校營養午餐及軍糧優先推動。

其次是農地治理導入土地儲備機制,政府應購買不再耕作的休耕地,以利農地完整性,並預防私人購農地建豪華農舍、炒地價。再者是,跟進日、韓作為,將消極的休耕補貼移轉為友善環境政策,例如韓國已取消化肥補貼的同時,轉而補助友善環境耕作。

……..文章來源:按這裡


老農上凱道 提5大護農主張

中央社 – 2013年2月3日 下午9:44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3日電)老農近年來3度上凱道,他們今天呼籲涉貿易部份,政府信守禁止830項大陸農產進口、牛豬分離政策,涉在地糧食要推動食物里程指標、農地儲備機制及跟進日韓推動環境友善政策。

起自維護農業用水、反圈地徵收農地運動開始上凱道的全台各地老農,今天在學界及消費者團體支持下,第三度北上凱道。

下午各地農民與國際農民組織「農民之路」東亞-東南亞區域各國代表,分別以土地掠奪、反自由貿易、反基改與保種、能源與氣候變遷、生態農業為主題進行論壇,分享各國經驗,並檢視農業政策,盼全台民眾真正了解農業的重要性為何,何以被稱為立國之本。

傍晚進入晚會階段,諸多支持糧食自主權的各地團體與學者,陸續上台演說、陳述農業的價值。由於天氣轉冷,不少老農體力不支,先行返家。

參與過反美濃水庫、榮獲過金曲獎的歌手林生祥等人都上台演唱,表達維護台灣農業的心意,林生祥演唱前並說,「我們的農田還可以治療憂鬱症」,強調農業價值的多元性已包含身心靈文化面向。

69年次小農藍于昇說,他念行銷,3年前到花蓮種水稻,深感從農最困難的就是地租問題大,不是相關農業科系、非農委會所辦農業學院畢業、不是農夫,就無法成為小地主大佃農政策下可獲幫助租地的農民;今年推動的休耕地活化是否有助新農租地,年底才看得出。

清大教授彭明輝主張,玉米一直在漲價,全球主要玉米輸出國的美國,2015年還要將所產玉米的50%供作生產生質酒精燃料使用,比現在的44%供作生產生質酒精使用比率再擴大,而非優先供應糧食及飼料用途。

他主張,基於未來糧食只會愈貴愈少,台灣不應該再仰賴進口,應該開發自己所處亞熱帶可自產的糧食作物及飼料作物,例如種蕃薯替代玉米,蛋白質不足部份可添加大豆渣調製飼料,且同面積產量的熱量可為玉米的兩倍。

世新大學社發所助理教授蔡培慧說,今天從下午持續到晚上的農民上凱道活動訴求分兩大類,受國際貿易影響部份,呼籲政府要信守簽署兩岸經濟架構協議(ECFA)不會開放830項大陸農產進口及牛豬分離政策的承諾。

在地糧食部份,則有3個主張,首先是訂定食物里程指標,並從學校營養午餐及軍糧優先推動。

其次是農地治理導入土地儲備機制,政府應購買不再耕作的休耕地,以利農地完整性,並預防私人購農地建豪華農舍、炒地價。再者是,跟進日、韓作為,將消極的休耕補貼移轉為友善環境政策,例如韓國已取消化肥補貼的同時,轉而補助友善環境耕作。1020203

……..文章來源:按這裡


糧食主權 人民論壇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2月1日 上午12:25

■新國際編輯部

2002年,台灣加入WTO,然而在更早之前的1990年代,在國際貿易的談判桌上,我國的農業就持續被犧牲。僅以2011年為例,單年度台灣農產品的貿易逆差即高達1,017,373美元,約略相當於我國315,959戶農家年度所得的總和。外國農產品的大量傾銷亦造成我國農產品的實質價格下降,直接影響就是農家平均每年每人實質所得從2000年的27萬,直線下滑至22萬,僅及非農家70%的水準。為了應付外國農產品的大量傾銷,政府以政策迫使農民休耕,甚至修法開放農地自由買賣,主導農地轉作工業開發或都市開發,過去十年,台灣的農地以每年4000公頃的速度飛快地流失,已對我國的糧食主權造成嚴重的損害。目前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僅33.49%,2012年消費者物價指數以食物類漲幅4.16%最多,顯示民生物資嚴重波動,消費者、農民俱深受其害。

▲巴基斯坦西北城市白夏瓦(Peshawar)的郊區,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設置的難民營裡,一群境內流離失所的孩童看見有人前來發放糧食,因此一擁而上,圖攝於2009年5月17日。(圖文/路透)

為此,捍衛農鄉聯盟、台灣農村陣線持續串連基層農民,並與國際性的農民運動組織「農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聯合在台舉辦東亞-東南亞區域農民會議,共同抨擊自由貿易帶給台灣農業的毀滅性破壞。農民之路觀察台灣近幾年來的發展路徑,認為台灣的危機已如燃眉之急,特別是對於自由貿易的深重依賴、生產資源的大規模掠奪、生產環境的日益惡化,故今年特地選在台灣舉辦區域會議。值此國際油價持續高漲、糧食危機迫在眉睫、世界各國無不把糧食自給列為首要戰略目標之時,台灣仍落伍地一味堅持「假自由、真剝削」的錯誤道路,全體人民無法苟同。

農民在忍無可忍之下,將在2013年2月3日(週日)重回凱道,發起「糧食主權人民論壇」,要對台灣農業政策進行總體檢,嚴正要求修正錯誤政策,走向永續台灣、城鄉共好的正確道路。

議程

◆時間:2013年2月3日(星期日) 下午兩點至晚上八點

◆議程:下午以人民論壇的方式,針對土地掠奪與抵抗、基改作物與種源保存、自由貿易與農業、生態農業、氣候能源與農耕等主題,進行國際跟台灣的經驗分享;晚上則為「糧食主權之夜」國際團結晚會,拿回草根人民的糧食主權。

……..文章來源:按這裡


自由貿易不利糧食自主 農民週日上凱道

作者: CLiao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1月31日 上午10:28

本報2013年1月3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台灣自1990年加入GATT、2002年加入WTO,一直到這幾年與中國簽訂ECFA展開雙邊貿易,雖以自由貿易為名,卻使得台灣農業持續衰敗。昨(30日)由台灣農村陣線召開的記者會指出,開放自由貿易之後20年來,因政府缺乏農業因應調適策略,導致農業處於急診狀態,又以土地徵收、剝奪農業用水,搶奪農民的棺材本。農團呼籲政府守住農業不再對外開放農產品進口,同時宣布2月3日再上凱道,邀請全民一起要回糧食自主權。

目前台灣有830項農產品未開放進口,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表示,過去政府承諾不再對外開放農產品,最近不但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對此態度曖昧,既不說開放也不說不開放;反觀中國的商務部長已能清楚指陳在兩年內達到兩岸對等開放。換句話說,中國有計劃有目標,台灣政府卻苦無對策。另一方面,台灣農民長期以來因土地徵收以及水資源匱乏而苦,這些問題皆未解決。類似的情況也隨著自由貿易,不斷在全世界各地發生。

自由貿易無法凸顯農業價值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表示,過去十年來,農民生產的成本上漲,肥料價格在政府每年20-30億補助之下還是上漲了2-3倍,進口價格玉米從4元漲至11元、大豆從6元漲至16元、小麥5元漲至13元,生產成本上漲導致實質所得下降,農家平均每人每年實質所得從10年前的27萬元下降至22萬元,在此條件下,也導致農地不斷流失,以每年4,000公頃的速度消失。

農產品在整個貿易市場中的產值並未凸顯,以稻米為例,進口價格每公斤11元,消費市場則35-40元;然而,每年25萬公頃的水稻田所產生的糧食安全、生態環境、涵養地下水源以及文化等正面效益,加起來至少是2000億,遠比稻米的產值一年350億多了5倍。「我們的貿易只看產值而不看這些外部效益,這代表貿易市場失靈。」陳吉仲指出,這也導致WTO無法持續進行多邊談判的主因,因為農產品無法當成貿易自由化的商品。

自從加入WTO,台灣與中國貿易總額從2002年的4億3300萬美金至2011年14億6200萬美金,成長近4倍,其中逆差達1億2100萬美元,也就是說從中國進口的農產品比台灣出口到中國的金額多。

陳吉仲舉茶葉生產為例,台灣一年生產15000公噸茶葉,從中國進口5000公噸,也就是在台灣喝到的茶葉有1/4是來自中國,然而卻未做好茶葉的標示。台灣一年有數萬公噸來自中國的蔬菜水果,已開放的農產品都未能做好因應策略,在生產環境和條件可以完全取代的情況下,再開放830項農產品令人擔憂。

陳吉仲直指,從1990年代GATT前到2002年加入WTO,政府花了1、20年進行農業的調適,甚至編列1000億的基金,至今仍無法發展因應調適策略,一旦貿然開放,損失的一定是農業部門。農民收入受損,消費者一樣受到影響,吃到不安全的農產品機率增加,所以在因應調適策略未完成之前,無法接受再開放農產品進口。

連棺材本都搶 學者:「無當政府」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徐世榮表示,農地農業的價值是非常多元的,農產品貿易自由化對台灣造成極大的衝擊,當人民以為自由市場是客觀中立的,其實隱含著權力運作,有權力的人可隱匿資訊,造成市場偏差。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農民以及農業。

徐世榮說,台灣農業早已進入急診室掛急診,政府拿不出政策,也未有強而有力的計畫,對於農業政府不給予協助,任其在不公平的競爭中蕭條;目前的政策只是不斷的安樂死,若開放830項農產品進口,等於是把台灣農業送進太平間。

徐世榮譴責政府不但不幫助農業,還不斷徵收土地,以土地開發、區段徵收為手段,搶農民的棺材本,圖利少數財團,痛批「無當政府」。他指出,當農民無法在台灣健康的土地上生產有機、無毒、健康的食品,而需從中國進口農產品時,影響的是全國的消費者。

國家應保護消費者自主權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黃淑德表示,自由貿易若只是讓進口業者、加工業者、零售通路業者方便圖利,卻傷害源頭生產的農民、農地跟農村的生計、經濟和活力,不是人民期待的國家政策。

黃淑德指出,在國際貿易和國家機器的運作下,消費者的主權不斷喪失,除了散裝、小吃店、餐廳和飯店的食材、原料不需標示,即使是包裝食品,隨著繁複的包裝運送過程,資訊也變得不透明。「國家的保護機制的目標應該要清楚,政策若不考慮未來十年的影響性,只用表面的產值來做交換,是不公平、不公義的。」

農團上凱道要回糧食主權

「糧食主權」(Food Sovereignty)的概念,首度出現於1996年農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所提出的倡議,其中包含自決權、基本人權、合理的持有生產資源、多樣化的生態權利,2007年在非洲「糧食主權論壇」 (Forum for Food Sovereignty)所發佈的Nyéléni 宣言重申糧食主權的原則:人民有權民主地決定自己的糧食和農業系統,而不危害其他人或環境。

農民之路已正式邀請台灣農民加入,2月3日將有來自東南亞國家的農民夥伴一齊上凱道、談論農事。來自印尼的農民之路東亞-東南亞區域主席Henry在記者會上表示,自由貿易不僅是對一國農業部門的破壞,長期來說,對全世界所有的人都不利。台灣因依賴自由貿易而發展電子產業,必須花費越多的成本進口能源、原料、食物、勞動力等。這些迷思也強化了土地掠奪的現象,使得許多優良農地、農水遭到不當的開發、調撥。

Henry在台灣走訪幾個農鄉,認為台灣擁有優良的生產環境、灌溉系統,以及氣候,應該好好珍惜,不要輕易破壞。

捍衛農鄉聯盟會長劉慶昌說,外國朋友來參訪台灣農村時,每個人都說台灣的水好、土好、氣候好,是無價之寶,「怎麼台灣的政府自己卻不懂得珍惜?」他說,土地徵收、強搶農水已經使得農民元氣大傷,若再開放更多農產品進口,農民恐怕最後一口飯都沒得吃。

農委會:ECFA早收清單有成效

稍晚,行政院農委會則以新聞稿表示,2008年後,迄今未增加開放中國農產品輸台項目,且台灣對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縮減,ECFA早收清單已有成效;未來因應經貿自由化,農業應有開創性戰略思維,才有利台灣長期農業發展;農委會籲請國人以實際行動,支持國內農產品與農業創新發展。

附錄:


目前我國管制830項中國大陸農產品的項目為何?兩岸簽署協議後,是否會進一步開放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


春雷乍響 農撼凱道 糧食主權人民論壇


什麼是糧食主權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