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研究所-跨國糧商影響力受關注

作者: (杜宇╱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 旺報 – 2012年2月11日 上午5:30

旺報【(杜宇╱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跨國糧商挾其糧食國際貿易和基改技術的優勢,近年來在中國農產品市場占有率正節節攀升。像中國曾經是全球最大大豆原產地,如今2/3以上的大豆依賴進口,其中國際四大糧商占了中國進口大豆量的80%,讓中國失去大豆產業的主導權。除了大豆外,國際糧商正積極布局企圖掌控中國糧食流通體系,將給中國糧食安全帶來極大威脅。而單靠中小型農企業無法和跨國企業相抗衡,未來大型國企業將在政府政策扶持下扮演吃重的角色,在此同時中國官方也將加強對外資併購境內重要農產品企業的安全審查工作。

同樣台灣國內所需雜糧九成以上需仰賴國外進口且八成以上自美國進口。為免受制於人,除了積極尋求分散糧食進口來源外,政府正規畫透過「農業合作」方式赴海外進行農業投資或種植以增加糧食來源,提高糧食自給率。糧食供應不僅攸關民生,也成為國際間角力的重要籌碼,這場戰役誰能勝出還在未定之天。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Yahoo!奇摩新聞粉絲團

……..文章來源:按這裡


加強把關 農委會:朝不用劇毒農藥努力

作者: 陳林幸虹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2年2月8日 下午6:51

環保團體抽驗連鎖超市販售的蔬果,發現部分出現農藥殘留量超標或者違法使用,並有農藥混合的情況。針對農藥使用問題,農委會今天(8日)表示,目前台灣還開放20多種劇毒農藥使用於農作物,未來將朝向不使用劇毒農藥,也會儘量在農產品上市前便將不合格的農產品攔截下來。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台北辦公室8日呼籲農委會應加強規範被國內外列為劇毒,或具生殖毒性及影響作物授粉的五大類農藥,以保障農民、消費者健康與環境永續。

對此,農委會坦承因農產品的樣數相當多,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不可能全面檢驗。目前農委會每年針對農藥殘留抽檢1萬多件農產品,像是草莓、豆菜類等不合格比例較高,抽樣的件數也會比較高。

為增加檢驗能力,農委會將輔導大專院校的檢驗單位加入行列,並希望在上市之前,就把不合格的農產品攔截下來。農委會植物防疫組副組長劉天成說:『(原音)之所以有一些農作物無法在檢驗結果出爐之後就上市,是因為和抽樣的時間有關係,因此我們也在檢討抽樣的時間點,有些在採收前、有些可以提早,在生長的階段過程當中,就可以隨時檢測它是否用合格的藥劑。這部分可以提早管制。儘可能在採收前把這個把關做好。』

農委會也表示,台灣現在並非不可使用劇毒農藥,而且劇毒農藥在登記時,都經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評估;不過,農委會未來會盡力教育農民安全用藥,譬如廣效型農藥可以同時防止很多病蟲害,但如果選了這種藥劑,就可以不必使用其他單一藥劑;同時農委會也會朝向不需使用劇毒農藥的方向努力。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Yahoo!奇摩新聞粉絲團

……..文章來源:按這裡


陸:糧食繼續適量進出口

中央社 – 2012年2月2日 下午6:50

(中央社台北2日電)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今天表示,大陸將繼續保持適量糧食進出口。

陳錫文是在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記者會上作此表示。

他指出,中國大陸的糧食安全有保障。去年大陸糧產5億7000多萬噸,在全球糧食總產量中約占22%,而去年大陸的人口占全球總人口19%。

同時,大陸利用玉米製成的農產品的出口量,要比進口的玉米多。

不過,大豆的進口近幾年增加得比較多,2010年大陸進口大豆達到歷史最高水準,約5480萬噸,2011年略有下降,為5260萬噸左右。

為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大陸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今天宣布,將繼續在稻穀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並且適當提高今年稻榖最低收購價。1010202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Yahoo!奇摩新聞粉絲團

……..文章來源:按這裡


陳保基:活化休耕地 找回年輕人

作者: 記者崔慈悌╱專訪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2月1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崔慈悌╱專訪】

台大動物科技學系教授陳保基確定接任農委會主委,個性活潑擁有好人緣的他,昨天不停接到來自各界好友的道賀。對於美牛爭議、糧食安全和穩定農產品價格等議題,陳保基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初步提出自己的想法,不過他也表示,具體政策要等正式上任了解狀況再談。以下為訪談摘要:

問:美牛爭議多年卡住台美ECFA和FTA談判,讓馬政府非常頭痛,面臨國內禁用瘦肉精,但美方卻堅持要求放寬進口美牛使用瘦肉精,兩難情況如何解決?

答:這個問題要等我上任,了解外交部、衛生署、農委會和國安會之前和美方談到哪個程度,還有不同部會之間的想法後才能具體的來談。

不過國際間面對這樣的兩難並非全無解決的方法,像是日本,他們採行國內、外兩種雙軌制度,對國內生產的肉品禁用瘦肉精、但對進口的美牛則放寬可使用瘦肉精,當然這只是可能的方法之一。

問:目前全球各地都在面臨糧食危機,台灣要如何因應?

答:這要先解決農地問題,台灣現在農地休耕面積太廣,一旦氣候突變有可能危及糧食安全,未來希望可以結合土地、技術與人力,並且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從事農業,把台灣農業的光榮找回來。像是休耕地活化就一定要推動,現在的農地利用十分僵化,未來要推動所有權與使用權分權,活化農地利用,讓耕作面積擴大。

問:台灣近幾年推動有機農業,但受限於通路問題無法大幅拓展,你有何新的想法?

答:農產品品質不同,必須進行市場區隔,好的產品只要找到適合的通路,就可以賣到好價格,未來上任後,將會協助農產品建立不同的行銷管道。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Yahoo!奇摩新聞粉絲團

……..文章來源:按這裡


墨乾旱缺糧 原民絕望攜子自殺

作者: 郭篤為╱巴拿馬市十六日電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1月17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郭篤為╱巴拿馬市十六日電】

墨西哥遭遇百年一遇嚴重乾旱導致農產品欠收,驚傳已有數十名原住民因無糧餵養子女而攜子自殺的人倫悲劇,官方與民間組織正緊急勸募糧食救災。

據「農民組織陣線」消息,受長達數月的嚴重乾旱影響,世代居住在奇瓦瓦(Chihuahua)州中央山脈西南高原保留區的塔拉烏瑪拉(Tarahumara)原住民農產嚴重欠收,不僅已無家畜可供宰殺,更有部分原住民因四、五天除自己挨餓也無法餵養子女,絕望的抱著子女跳崖自殺,部分則選擇上吊。

「農民組織陣線」代表加德亞十四日透露,截至去年耶誕節前兩周為止,共有五十名原住民以此方式結束生命。

世代靠玉米和傳統家畜維生的原住民,竟然會以如此前所未聞的方式結束悲慘的一生,在農產豐饒的墨西哥簡直無法想像。

十五日上午,聯邦社會發展部宣布將提供災區十萬份營養口糧、毛毯與瓶裝水。首都政府也募集糧食,社交網站則呼籲各界伸出援手。

……..文章來源:按這裡


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案過關

作者: 記者鄭惠元╱綜合報導 | 旺報 – 2012年1月11日 上午5:30

旺報【記者鄭惠元╱綜合報導】

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9日主持西部地區開發和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會議,通過《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畫》及《東北振興「十二五」規畫》,強調十二五時期要堅持將西部大開發策略放在優先位置,東北地區則以保障糧食安全為首要目標,並鞏固發展、完善現代產業體系。

該會議表示,十一五時期,大陸西部地區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主要經濟指標大幅提高,建設基礎設施有突破性的進展;十二五時期要堅持將西部大開發策略放在優先位置,保持經濟社會長期平穩發展,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及城鄉居民收入增速皆超越全國平均水準目標。

新華社援引該會議報導,西部地區十二五期間應對重點經濟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區、資源富集區等實施分類指導;建設國家能源與資源深加工、裝備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鮮明的小城鎮,提升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

東北保障糧食為首要

同時,會議也指出,目前制約東北振興的體制、機制性、結構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因此,十二五期間東北地區將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首要目標,同時也要鞏固發展現代農業、完善現代產業體系。

該會議表示,十一五時期大陸東北地區經濟總量增加1倍,且以國企改革為重點的機制創新政策有重大突破,多種所有制經濟蓬勃發展;因此,十二五時期也要持續鞏固及擴大振興成果,並加深改革開放、加快轉型發展。

針對東北地區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狀況,會議也提出建言,強調未來將建設比較完備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多元清潔能源體系;推進國有林區和農墾體制改革;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建設大陸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樞紐。

2大區域個股迎利多

這兩個規畫的頒布,對大陸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有重要指標意義,一般分析師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區域個股將迎來利多,昨日受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畫公布影響,新疆板塊開盤後漲幅居前、領漲大市,其中冠農股份、靖遠煤電、西北化工都以漲停作收,其餘板塊個股也有一定漲幅。

……..文章來源:按這裡


特稿/檢視台灣糧食政策/智庫論壇/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曾志超

中央日報 – 2012年1月11日 上午9:51

一、 前言

 在地球暖化與氣候異常、中國大陸等新興經濟體逐漸富裕、全球人口持續成長及國際油價攀升等因素的衝擊之下,導致近年來國際糧食價格大幅攀升,我國為淨糧食進口國,國際糧食價格上漲增加我國糧食進口成本,擴大我國農產貿易逆差。未來若發生氣候變遷加劇,還有可能發生嚴重的缺糧危機。

 2011年12月20日監察院特別針對上述問題,提出調查報告,頗值得吾等重視。本文特就全球經貿自由化之衝擊,以及國際糧價高漲之環境下,檢討我國的糧食安全政策及糧食自給率偏低問題,並提出一些建議,供政府參考。

 二、 問題分析

 這幾年來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幾乎每年降低,1970年為81.2%遠高於日本的60%與韓國的79.5%,近年卻僅剩三成的水準,已經低於日韓的四成。分析其原因,約有以下幾項:

 (一) 以國內不適合種植或生產成本的穀物為主:根據農委會資料,2010年我國以熱量為基礎之綜合糧食自給率為31.7%。數據看起來似乎相當低,但我們的主要糧食包括稻米(92%)、蔬菜(89%)、水果(88%)、肉類(82%)、蛋類(100%)漁產(156%)等自給率均仍維持在八成以上,問題並沒有如想像中嚴重。如以價格為權數計算,綜合糧食自給率則為68%。至於小麥、飼料玉米及大豆等穀物自給率雖然極低,但因國內不適合種植或生產成本偏高大多只能仰賴進口,此亦為我國糧食自給率相對偏低的主因。

 (二) 國人消費習慣改變:國人消費型態隨著所得增加而改變,飲食習慣逐漸西化,增加麵食之消費,減少米食的需求。國人的稻米消費量直直落。根據農委會統計,我國在1984年時,每人每年稻米消費量為84.4公斤;2009年為48.09公斤,廿五年來幾乎少了近半,2009年時,小麥進口量已超過國內稻米年產量。根據美國農業部公布的各國人民每年稻米消費量,台灣在以稻米為主食的國家中,消費量位居末位,每年僅吃了五十公斤,只有中國大陸、南韓的一半。

 (三) 民進黨執政時代休耕面積大幅增加:我國早期糧食較為缺乏,為鼓勵稻米增產,遂提供各種獎勵措施。惟隨著經濟的發展與農業科技的進步,稻米遂產生生產過剩的問題,再加上糧食習慣西化及多樣化,需求跟著降低,供過於求的問題日趨嚴重。為減輕政府處理餘糧與米價下跌問題,遂提出休耕及轉作計畫。

 民進黨執政時期積極鼓勵農民休耕,增加休耕補貼,使得耕作所得與休耕補助相距有限,造成農民耕作意願大幅降低,紛紛將農田休耕。2007年休耕面積僅有6.3萬公頃,休耕面積占耕地面積之比率為3.68%。民進黨執政後2000年休耕面積已達近13萬公頃,休耕面積占耕地面積之比率為7.6%,且每年還不斷增加,2004年達到高峰休耕面積已達近24萬公頃,休耕面積占耕地面積之比率為14.35%,當年休耕補助達106億元之譜。之後休耕面積雖有所降低,但仍維持21萬公頃的高水準,休耕面積占耕地面積之比率也在13%上下,每年都要耗費國庫約100億元進行休耕補貼。不但危害我國糧食供給,也耗費大量的公帑。

  三、 因應對策

 全球人口不斷增加,糧食安全議題愈來愈受重視,「經濟學人」雜誌,指出糧食危機及糧食價格是一場「寂靜的海嘯」,一旦發生危機,其後續影響排山倒海而來。為因應糧食危機問題,我國有必要加強糧食安全,提高糧食自給率,確保糧食穩定供應能力,供應國人合理穩定且優質安全農產品。

 (一) 提高糧食自給率:政府一直關注國際糧食的波動,並相當重視糧食安全的問題。陸續於2010年6月召開「因應氣候變遷農業調適政策會議」,復於2010年10月倡議建立亞太緊急糧食儲備機制,嗣於2011年1月12日召開「全國農業與農地研討會」,並於今(2011)年五月邀請近百位產官學研齊聚一堂,召開「全國糧食安全會議」。會議並達成獲致14項關鍵策略及相應措施55項,其中最重要的結論,便是訂定國內糧食自給率在2020年提高至40%,以降低對國外進口糧食之依賴。

 (二) 調降休耕補助:從上述數據可知,台灣糧食自給率逐年降低,而休耕面積卻是不減反增,可謂是糧食自給率降低的主因,歸咎其源由,乃系政府錯誤的政策所致,提供高額的補助,農民農業所得與休耕補助金額差異不大,鼓勵農民休耕。此舉,不但只是減少耕作面積,休耕時間一久將使地力大幅減損,以後就算要復耕,效果也將大打折扣。職是之故,政府應調降休耕補助,降低農民的休耕誘因。

 (三) 提振米食消費:近年來國人偏好歐美食物,我國生產的稻米需求逐年下降,因而應鼓勵國人增加米食。農委會推出「每人每日多吃一口飯」活動,即相當值得肯定,每人每年增加白米消費1公斤,即增加3.3萬公噸稻榖消費,可活化約5,600公頃休耕農地。增加稻穀產值、帶動週邊產業經濟10億元。農委會和地方政府亦積極配合辦理具特色米食製品節慶活動,如嘉義雞肉飯節、新竹米粉節、客家粄條節等,以行銷國產米食。

 (四) 提高收購價格:為反映稻作成本增加,並照顧農民收益及確保糧食安全,農委會本年1期作起提高稻穀收購價格每公斤3元,確保農民實質收益時,也能兼顧消費端民眾的權益。且開創37年來新制度,開辦公糧濕穀收購,提高農民種植意願。

 (五) 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政府輔導無力或無意耕作之農民或地主,將自有土地長期出租給有意願擴大農場經營規模之農業經營者,促進農業勞動結構年輕化,並使老農安心享受離農或退休生活。同時,政府協助農業經營者(大佃農)順利承租農地,減少休耕面積,擴大經營規模,降低生產成本,並輔導改善經營設備,提高農業經營效益及競爭力。

 (六) 實施精緻農業,提高農民產值:傳統農業收入過低,農民收入偏低,近年來政府積極輔導農民轉作高經濟作物,並積極提升農業技術提升產業附加價值。尤其台灣農業技術水準為世界第12位,掌握了最多的蝴蝶蘭品種;石斑魚的人工繁殖技術世界第一,全世界可養殖石斑僅7種,台灣就可繁殖6種;水晶蝦、神仙魚獲世界大賽冠軍,螢光魚在2003年被Time雜誌評選為該年度最酷的40項發明之一。將運用科技研發成果,建構蘭花全球運籌中心、亞太植物種苗中心及種畜禽中心,拓展石斑魚與觀賞魚外銷市場。

 (七) 善用ECFA,搶佔大陸市場:簽署ECFA後,台灣農產品銷往中國大陸關稅大幅降低,甚至部分農產品享有0關稅的優惠,使得台灣出口大陸市場的農產品大幅攀升。2011年1至10月ECFA早收農產品外銷中國大陸出口值9,570萬美元,亦較2010年同期成長率高達154%。其中冷凍秋刀魚出口成長高達1,061%、文心蘭出口成長769%,另外活石斑魚、茶葉、生鮮甲魚蛋之出口值亦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192%、53%及19%。更沒有增加任何一項大陸農產品進來台灣。此舉已經吸引愈來愈多年輕人加入農民的行列。

 (八) 分散進口地:我國稻米以外之其他大宗穀類供給主要仰賴進口,且多數來自美國,若該國發生中災變,恐將重創糧食供應鏈。為因應國際糧價高漲及自給率問題,有必要分散大宗穀類之進口來源,避免集中於少數國家。並尋找替代性作物或品種改良,並嘗試已高科技在國內生產相關作物,以減少對外之依賴。

【中央網路報】

……..文章來源:按這裡


糧價續揚 農金基金蓄勢待發

作者: 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1月6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

國際糧農組織(FAO)最新報告表示,今年糧食價格將居高不下,到2020年的10年間,糧食價格將普遍高於2001~2010年,其中穀物價格將成長20%,肉品價格更將成長50%,投資人若遇市場大幅拉回修正,便可逢低布局農業相關基金。

從2000年以來,糧食價格漲幅近150%,2008年金融海嘯拉回修正,但去年突破前波高點,也代表相關農業商機行情長線向上趨勢不變。

元大全球農業商機基金經理人楊書婷認為,糧食的需求面沒有去年強勁,今年影響糧食價格的關鍵仍在天氣,從去年底開始,南美地區降雨比預期少,且至目前尚未明顯改善,若未來兩個月降雨仍未改善,將影響南美玉米和大豆生長。

楊書婷指出,近期農夫信心指數回升,農作物在3~4月開始進入北美種植旺季,預期農業上游類股的表現將會逐漸轉好。

德盛安聯全球農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指出,下游廠商有部分產業表現不弱:下游主要配置在食品加工產業中的肉品廠商,今年以來受惠出口強勁成長,肉品價格上揚,即使成本因穀物價格上揚而上漲,廠商仍能維持高利潤率。

不過,原物料價格原本就有波動較大的特性,加上美元走強預期讓主要農業原物料進口國如印度,因匯價大幅貶值而影響進口意願,可能成為投資農金基金時要留意的風險。

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伊恩.亨德森(Ian Henderson)表示,根據Barclays Capital報告,避險資金中除貴金屬,農產品是第二大投資商品,因此價格波動性非常大,也使農糧商品的投資難度相形較大。

群益新興金鑽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反聖嬰現象(La Nina)將延續至上半年,全球各地都可能出現異常氣候,受惠產業值得留意,其中泰國水患影響稻米生產,小麥玉米也都有供需失衡的現象,值得留意。

此外,棕櫚樹因每年10月生產高峰期已過,之後產出將逐漸減少,推動報價將上揚,因而目前特別看好棕櫚油相關公司。

……..文章來源:按這裡


日核災缺米 彰化優質米大宗外銷

客家電視 – 2011年12月28日 下午8:04

【劉玟惠 林敬祐 彰化】

日本經過福島核災以及稻米產區新潟淹水,造成稻米缺貨,日本糧食業者在實地考察過,彰化縣生產的濁水米後,不但以1公噸1350美元,收購360公噸台南11號米,進入日本餐廳、學校,未來台灣米也將以小包裝出口,直接在超商販賣,為8年來出口到日本的最大量,明年甚至還將追加500公噸。

台日兩方的代表,我們要一起來封櫃。

將米堆疊上貨櫃進行封櫃後,共有360公噸的濁水米,分為三批外銷到日本,而今年出口到日本的米,總計440公噸,已經達到民國93年重啟外銷日本以來的最大量。

「台灣米外銷日本,封櫃儀式圓滿成功。」

參與見證的近百位契作農民中,還有曾經拿到,第二屆冠軍米比賽季軍的徐啟錦

農民 徐啟錦:「價格會比較好,你外銷達到的品質,給他賣好價格,他也會給我們買好價格。」

由於日本經過福島核災,部分農產品可能受到輻射汙染,影響消費者信心,而新潟米鄉淹水,造成東日本米缺貨,加上東南亞主要稻米輸出國泰國淹水,國際糧價平均上漲2到3成,一公噸接近1200美元,而台灣米價格約在1350美元,日商便轉為進口,品質較優的台灣米。

日糧食商海外事業部特別顧問 蔡季甫:「一直常常聽到台灣台灣,但是沒有吃到台灣真正的米,所以他們(日本)消費者,也希望能夠進一些台灣米給他們,到底台灣米是什麼樣子的東西,所以我們米的品質跟日本,我們本來就蓬萊米,所以品質跟日本是完全一樣。」

外銷到日本的米,必須經過多達591項的農藥殘留檢測後才得以通關,而日本糧食業者表示,濁水溪米在各種品質鑑定上,不輸日本米經過實地考察評鑑後,決定將台灣的米輸入日本。

農委會主委 陳武雄:「因為台灣的米銷日本是最合算的,因為它價位最高,所以中國也很喜歡我們的米,這方面都是大家可以來加油的,包括東南亞像新加坡,它自己不產米,香港都是。」

依照統計,直到今年11月為止,台灣米的外銷量達到1531公噸,比去年成長12.8%,主要集中在香港、馬來西亞等地,在台灣米進入日本學校、餐廳之後,之後輸出的米會以小包裝10公斤的米,直接在日本超商上市,讓台灣米直接進入日本家庭。

……..文章來源:按這裡


程國強:糧食基本自給 不能動搖的底線

作者: 記者陳曼儂╱綜合報導 | 旺報 – 2011年12月19日 上午5:30

旺報【記者陳曼儂╱綜合報導】

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表示,糧食基本自給是不能動搖的底線,但大陸官方缺乏對農業國際化的戰略應用,需要相關的農產品國際市場風險管理機制。

西班牙的歐亞評論網刊登一篇新加坡研究員的文章,擔憂大陸有2.5億農村勞動力進城打工,讓農村「空心化」,1.3億的農村人口多是老弱婦孺,缺乏現代化的農業技術,作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糧食安全可能影響全世界。

程國強坦承,大陸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投入和勞動力成本增長,很難保持合理糧價水準,但農民種糧效益也難以提高,難以推動農民積極下田,而保持糧食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仍然沒有形成,今後供求的結構性矛盾將更加突出。

程國強以日、韓和台灣為例,在工業化的進程中,加入WTO後,會讓農業對外貿易依存度上升,是「難以迴避的客觀規律」,所以他認為稻穀和小麥這2項主糧產品要基本自給,水稻確保100%的自給率是「必須堅守的底線」,但可以進口植物油等,取代大規模的大豆種植面積。

程國強表示,應該要先保證農民的收入,在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的同時,堅持「強農、惠農、富農」的政策不變,並調控市場有合理價格,讓農民能「增產增收」。


已用關鍵字:農產品,糧食,
共出現:13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