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上升 太平洋島國存亡喊話

作者: 尹曉春 | 台灣醒報 – 2013年9月3日 下午1:14

【台灣醒報記者尹曉春綜合報導】眼看國土將因海面上升而無法居住,太平洋島國呼籲高碳排放國重視節能減碳。太平洋島嶼國家的碳排放量雖占不到全球0.1%,卻因其他碳排放大國的汙染,國土恐遭滅頂。馬紹爾群島總統羅亞克2日在「太平洋島國論壇」上呼籲世界各國更加重視氣候變遷,並將邀請美國、中國與歐盟共同簽署《馬久羅》宣言,敦促對抗氣候變遷問題。

由34個珊瑚環礁組成的馬紹爾群島,由於陸地平均高度僅比海平面高出2公尺,對於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首當其衝。該國5月才因幾乎同步的嚴重乾旱與暴風雨帶來的浪潮,而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離島地區的嚴重乾旱導致6千人每天飲水不到一公升,洶湧的狂潮又沖垮海堤、淹沒機場跑道,甚至幾乎摧毀首都馬久羅。

所羅門群島、吐瓦魯、加特利島等鄰近國家的處境也同樣慘烈,2011年時吐瓦魯因超過半年沒有降雨,導致飲用水不足,政府進入緊急狀態,加上海平面上升,海岸線近幾年來已內縮50公分。吉里巴斯總統湯安諾今年甚至預測,國家可能在30到60年內因為淹水與淡水供給問題而不再適合居住,而計畫向斐濟購買2千公頃的土地,用以種植糧食,甚至當作新的家園。

儘管這些太平洋島國的碳排放量占不到全球0.1%,卻因世界其他國家的過渡汙染而深受其害。目前除了呼籲全球注意暖化問題,許多島嶼也都自立典範,紛紛改以替代能源為主,其中包括以椰子殼作為生物燃料來供給汽車動力。

此外,馬紹爾在外圍島嶼興建太陽能發電、托克勞則將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可以完全使用太陽能發電的領土。庫克群島與吐瓦魯則計畫2020年前將發電方式完全轉換為再生能源;其他國家也計畫在15年內達到能源自足的目標。

然而,無論這些國家再怎麼環保,若沒有其他國家的響應也只是杯水車薪,無法挽回失去的土地,因此島嶼國家向高碳排放國家呼籲,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對抗暖化。歐盟上周承諾要協助太平洋國敦促世界減少共同抵抗世界暖化,「太平洋地區可以與歐盟共同合作,我們期待透過太平洋地區的協助,讓我們將更多經濟體納入未來的氣候變遷規範中。

歐盟氣候委員海格達表示,「海平面上升非常有可能淹沒這些土地,屆時居民也將被迫遷移。」不論極端氣候距離我們多遠,高溫、淹水、乾旱與海平面上升都可能成為世界暖化後的新現實。科學家已經警告,地球的溫度在上升,因此我們必須更謹慎的面對轉變快速又不可預測的氣候。

全球暖化嚴重影響馬紹爾http://www.youtube.com/watch?v=pNADLAzc5bg

……..文章來源:按這裡


22天穿越大西洋 地球太陽號新紀錄

TVBS – 2013年9月2日 上午11:33

全球最大的太陽能船「地球太陽號」,又締造新的紀錄,相較於一般帆船,穿越大西洋需要35天的時間,地球太陽號只花了22天,就完成這項壯舉。

徜徉海灣,寬闊的船身,地球太陽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船,橫跨大西洋只花了22天,從美國佛羅里達出發,抵達英國倫敦,一般帆船得花35天才能完成,這趟偉大的旅程,是零排碳量的環境之旅,動力全來自船上,鋪得滿滿的太陽能板,超過500平方公尺面積的船上,總計809片太陽能板。在陽光普照的好天氣下,一天可以產生480度電力,靠著太陽動力,推動35公尺長的船身,22天的航程中,地球太陽能號的任務,是蒐集氣候變遷及墨西哥灣流的資料,這些資料,將來會成為科學家們重要研究數據。地球太陽能號曾經在2012年,完成環遊世界的壯舉,由日內瓦大學教授領軍的地球太陽能號,主要任務是科學研究,只要陽光持續照耀,地球太陽號就可以繼續它的偉大使命。

……..文章來源:按這裡


南美邦交國巴拉圭 明年米出口世界第14

作者: NewTalk 新頭殼 | 新頭殼 – 2013年8月30日 上午9:57

新頭殼newtalk 2013.08.30 鄭凱榕/綜合報導

巴拉圭是台灣目前在中南美洲的12個邦交國之一。根據美國農業部世界糧食市場研究報告指出,巴拉圭預估明(2014)年稻米出口貿易量列居世界第14位。

根據經濟部國貿局30日在經貿資訊網公布的全球商情,我國駐巴拉圭大使館經濟參事處引述巴拉圭《國家報》(LA NACIÓN)報導,美國農業部世界糧食市場研究報告指出,巴拉圭預估2014年稻米出口量為27萬5,000公噸,較今(2013)年25萬公噸增幅逾9%,列居世界第14位。

美國農業部世界糧食市場研究報告預估,明年世界稻米出口總量為3,865萬7,000公噸,其中印度出口量為900萬公噸,占總出口量23.28%,列居世界首位。其次是泰國800萬公噸,占20.69%。越南780公噸,占20.18%,排名第3。

前15大稻米出口國除了前3名的印、泰、越外,分別為:美國(310萬公噸)、柬埔寨(100萬公噸)、烏拉圭(90萬公噸)、巴西(85萬公噸)、埃及(85萬公噸)、緬甸(75萬公噸)、阿根廷(62萬5,000公噸)、澳洲(52萬公噸)、中國(35萬公噸)、圭亞那(34萬5,000公噸)、巴拉圭(25萬公噸)及歐盟(20萬公噸)等。

巴拉圭《國家報》(LA NACIÓN)26日報導指出,巴國氣候及土壤均極適合稻米生長,以米西奧內斯(Misiones)省(以下簡稱「米省」)為例,該省水量充沛,4個月可收成,餘8個月則用於從事畜牧養殖。米省稻米產量占巴拉圭全國總產量約逾50%。

據稻米業者稱,投資機械化稻米生產,目前每公頃成本約1,000美元(約合新台幣29,940元),每公頃每年(4個月)產量約7.5公噸,以稻米價格每公噸320美元(約合新台幣9,581元)計算,每公頃收益約2,400美元(約合新台幣71,856元),利潤極高。

米省近4年來投入稻米生產之資金日增,尤其巴西企業家採取與巴拉圭合資方式,以機械化方式從事大規模種稻有成,致該省稻作面積不斷擴增。

……..原文連結按這裡


六輕擴廠案 環團籲退回

中央社 – 2013年8月30日 下午2:12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30日電)環保團體今天呼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應退回六輕擴廠案,且銀行團應停止六輕貸款程序,保護人民健康。

彰化醫療界聯盟、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表示,六輕工業區有機揮發物已超過環評總量,致癌風險疑超過萬分之一,理應停工,且涉違法短報空污費,因此反對六輕擴廠。

與會環保團體代表說,數十場環評專家會議、調查報告都顯示中部空氣污染嚴重,人民健康亮紅燈,難道政府坐視不管,放任污染繼續擴散,呼籲銀行不能繼續貸款給六輕,否則形同鼓勵違法污染產業擴張。

彰化醫療界聯盟常務理事吳君真會中說,六輕毒化物儲槽數十座,恐致罹患腫瘤、生殖能力受損、畸胎、遺傳因子突變,很多民眾因此受害,企業卻不用負責。彰化人只是希望有良好生活環境,政府卻拿人民健康圖利財團。

與會的彰化醫療界聯盟常務理事葉光芃也公布研究資料顯示,六輕工業區對成人、小孩、孕婦健康都有危害,站在醫界立場,大力反對六輕擴廠。1020830

……..原文連結按這裡


碩禾:福島興建太陽能電站

中央社 – 2013年8月30日 上午8:50

(中央社記者許湘欣台北30日電)碩禾宣布與日本永和電力株式會社、坪井工業株式會社簽約,正式跨足日本太陽能電站,這個位於日本福島縣的太陽能電廠總投資案規模約50億日圓。

碩禾指出,這個堪稱台灣太陽能業界國內外最大電廠投資案,除部分碩禾自有資金出資外,大部分資金規劃由聯貸銀行團支應,已經開始進行籌組,以碩禾過去幾年每年約新台幣6到10億元穩定獲利能力,目前帳上現金餘額10餘億元,加上低負債比的財務結構,國內幾家大型行庫都有高度興趣參與聯貸。

這個太陽能電廠將設於福島縣,距離核電廠還有70公里,原為一高爾夫球場,土地面積廣大、占地遼闊,電站規模將近17MW(百萬瓦),是台灣及日本史上雙方攜手合作最大規模的地面型太陽能發電站。

承作太陽能系統工程的坪井工業株式會社創立於1932年,總部位於東京,主要承攬商業大樓、鐵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等工程,自2012年7月日本開始新太陽能電價保證購回制度FIT後,建造大規模太陽能電站躍升為核心業務。

另碩禾也透過永和電力株式會社做為跨入日本太陽能電站控股的平台,同時拓展矽晶片、電池片、模組等太陽能相關產品的日本市場出海口,可望為國內太陽能業界創造訂單。

碩禾表示,這項合作案自去年第4季開始進行評估申請,並順利在3月底前取得經產省設備認定通知,取得適用日本政府的收購電價為每度42日圓,並於7月底取得太陽光電系統併聯承諾書。

預計這個太陽能發電站將於2014年底完成。若以17MW規模,每年約可發電2000萬度,可供應近5000戶家戶用電,也供給日本當地穩定及安全用電,紓解日本電力不足問題;估計每年貢獻碩禾售電收入約8億日圓,且由日本政府保障補貼的躉售電價合約長達20年,將對碩禾整體挹注穩定的營收及獲利。

透過這次成功經驗,碩禾將會持續在海外有潛力的地區,進行再生能源電站投資業務,目前仍有幾個案子進行中,未來不排除達到規模經濟後,規劃將售電收入證券化,或在國內外資本市場申請上市。1020830

……..原文連結按這裡


彰濱填海造陸 環團要求清除煤灰

自由時報 – 2013年8月30日 上午8:52

〔自由時報記者張聰秋/伸港報導〕引發環保爭議的彰濱工業區線西區填海造陸工程案,二十九日地方座談會中,環保團體和民代都要求施工單位台電清除已經掩埋的煤灰等有污染疑慮的事業廢棄物,並要求環保署比照管制農地污染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審查標準看待填海的掩埋物,環團直言,該案攸關彰化縣民的健康、性命及漁業發展,茲事體大!

台電:僅做隔堤 未掩埋

台電堅持該案迄今沒有非法掩埋的問題,何來清除?台電核能火力發電工程處中部施工處長溫世忠表示,全案至今只有進行隔堤工程,環保團體質疑的煤灰物,是作為隔堤工程的材質,沒有用在掩埋填海造陸,外界誤解了。

立委魏明谷昨天在伸港鄉公所舉行座談會,彰化環保聯盟理事吳麗慧表示,在彰濱工業區線西區西三區找到疑似違法掩埋的電爐渣,依法不能掩埋,要求清除電爐渣及其他未取得合法許可前傾倒的不明廢棄物;彰化縣醫療界聯盟總幹事林世賢表示,填海造陸的掩埋物影響地下水質深遠,不能以事業廢棄物看待,需提高審查標準;彰化縣醫療界聯盟理事吳君真指出,不能讓彰化縣養殖業因地下水被污染而消失。

伸港鄉長林俊利說,填海的掩埋物有毒或無毒,應儘快向外界說清楚。鹿港鎮長黃振彥說,工地雖然不在鹿港,但出事大家都有事!

面對反彈聲浪,溫世忠表示,環保團體先前採集到有毒的爐渣廢棄物,經取樣進行毒性特性溶出程序檢測是台中發電廠的底灰,不是外界質疑的爐渣廢棄物,環團質疑的煤灰,台電也是用在築堤工程的護坡材質,台電顧慮外界疑慮,該部分已暫停施工。

有害廢棄物檢測 未超標

環保署督察總隊中區大隊長許正雄表示,今年元月環保署查到台電引進四千八百公噸煤灰進入彰濱線西區填海造陸工地,依法對台電開罰,目前為止未再發現有疑慮的煤灰,先前三次會同環團現場採集九個樣本進行溶出試驗,結果都未超出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

……..原文連結按這裡


太陽能衛星最快2025年升空 可供全球3分之1電力

自由時報 – 2013年8月28日 上午6:10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外太空的太陽能可望解決地球的能源問題!美國國家航太總署(NASA)正在開發太陽能發電衛星,未來不論晝夜或任何氣候均可收集太陽能,再傳回地球,據稱最快2025年可供應地球3分之1電力需求。

收集太陽能再傳回地球

這個研發中的「隨機大型相位陣列太陽能衛星」(SPS-ALPHA),外型就像一只超大型雞尾酒杯,是前NASA工程師、現經營加州Artemis創新管理諮詢公司的曼金斯(John Mankins)接受NASA委託設計,用數以千計的可轉動弧面鏡片,將太陽光投射到衛星上的太陽能光電板,太陽能被轉換成微波,再傳回地球的發電站,轉為可用電力。

曼金斯在近期訪談中指出,依據資金狀況,這個太陽能發電衛星最快可在2025年發射升空,「一枚太陽能衛星就能提供人類所需能源的3分之1」,而且比其他選擇更便宜。他說,這項計畫若能成功,將使得利用無線傳輸將數十到數千百萬瓦特能源從太空傳回地球成為可能。

太空中的太陽能是地球太陽能的數十億倍,且收集太陽能不受天候影響。將太空太陽能傳送回地球,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是解決地球能源短缺問題的方式,但直到近年在技術上才可行。由於太空衛星和地球相距1.5億公里,如何達成高效能的微波傳輸,將是科學家必須繼續研究的課題。

去年,蘇格蘭史崔克萊大學(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曾測試在太空中收集能源,然後利用微波或雷射傳回地球的設備,希望最終製造出「一群」衛星,初期可用於緊急供應災區或偏遠地區,最終希望能供應所有城市所需電力。史崔克萊大學教授瓦西里(Massimiliano Vasile)說,外太空是收集太陽能的極佳來源,優點是不分晝夜、在任何氣候條件下均可收集能量。

據稱在美國展開這項研究的同時,日本航太科技機構也有意跟進。

……..原文連結按這裡


NASA太陽能衛星 可望大量供電

作者: 劉運 | 台灣醒報 – 2013年8月27日 下午4:44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外太空的太陽能可望解決地球的能源問題!美國太空總署正著手「太陽能衛星」的研發,未來不論晝夜或任何氣候下都可收集太陽能。執行此專案計畫的曼金斯博士指出,太陽能衛星將透過微波把能量傳回地球,最快在2025年即可供應全球約3分之1的用電戶。

外太空中的可用太陽能是地球太陽能的數十億倍,原因就在於接收太陽能的距離更近、時間更長、強度更高,可謂發展潛力巨大。在地球化石能源有限的情況下,以太空中的太陽能解決能源問題,或許是未來可行的方法。

去年蘇格蘭史崔克萊大學開始嘗試以不同工具在外太空收集能量,並以微波或雷射的方式傳回地球。美國太空總署也已展開新的研究,企圖將太陽能的運用帶往至一個新階段。

美國太空總署所研發的太陽能衛星SPS-ALPHA,外形酷似一隻巨大的雞尾酒杯,據說最快在2025年即可提供全球3分之1的用電戶。研究團隊構思可套用在衛星裡的結構型元件,並在太陽能衛星上安裝千萬個類似弧線鏡子的裝置,它們會不斷的轉動以確保吸收到最多的太陽能。衛星內部則裝有太陽能光電板,能將太陽能轉化為可送往地球的微波,地球的接收器則會將其轉化為可用的電力。

太陽能衛星計畫會把能量送至地球的接收器,接收器再傳送給需要的用電戶,不過,由於太空衛星和地球相距1.5億公里之遙,如何達成高效能的微波傳輸,是科學家必須繼續研究的課題。此專案是太空總署先進理念研究所研究計畫的一環。史崔克萊大學的研究團隊也參與此計畫。

研究員表示,太陽能衛星在初期還無法取代地球現有的電路設備,但是可以馬上供電予災區或一般電路無法到達的偏鄉地區。史崔克萊大學瓦西里教授說,外太空是收集太陽能的極佳來源,它的優點是讓我們不管晝夜、在任何氣候條件下都收集能量。」

有消息稱,在美國展開此項研究的同時,日本的航太科技單位也有意跟進仿效。

圖說:太陽能衛星SPS-ALPHA可能成為人類開採太空能源的新創舉。(Photo by NASA)

……..原文連結按這裡


水公司主動出擊 互動宣導節約用水減碳生活

NOWnews – 2013年8月28日 下午11:58
記者賴淑禎/台中報導

為了讓民眾更加了解節能減碳,珍惜水資源觀念,自來水公司台中服務所配合臺中市政府大坑風景區生態教育解說活動,在臺中市中正露營區宣導「節約用水」觀念,現場由水公司員工教導遊客如何節約用水與水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及電子帳單申辦,推動「無紙化」的環保節能理念,活動在與園區內跟遊客雙向互動,交流意見。

自來水公司台中服務所指出,水資源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水公司希望藉由節約用水活動深入民間,喚起民眾體認水資源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進而知水、愛水、惜水,養成節約用水習慣,建立節水社會,讓美麗台灣得以永續經營。

另外自來水公司也提醒民眾,為因應「康芮」颱風可能造成豪雨使大甲溪原水濁度驟升,而影響供水,請民眾留意及提早儲水備用,並配合節約用水、小心火燭。請關閉抽水馬達電源,以免空轉過久產生高溫,造成馬達損壞或引起火災。另外不要將日常作息中使用之橡皮管浸入水中,以免因虹吸作用導致水質遭受污染。

……..原文連結按這裡


環局辦低碳示範社區甄選

作者: 【記者簡麗春/基隆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8月27日 上午12:00

為了獎勵社區自發性創造低碳環境,環保局自即日起至九月二十日止,舉辦「基隆市低碳示範社區甄選」活動。

環保局表示,一○○年度成立「節能減碳輔導診療所」,邀請機電、空調、照明等領域的專家,到社區進行免費節能診斷及諮詢服務,除了免費節能輔導外,也透過抽獎、評比補助及獎勵等多元方式,鼓勵社區落實節能減碳行動。

為了鼓勵及彰顯節能績優社區的努力與貢獻,基隆市環保局舉辦低碳示範社區甄選辦法,以表彰該社區對於節能減碳行動的投入,民眾亦可透過此活動所甄選出來的低碳示範社區,得知社區居住價值,增加社區綠色形象。

環保局說,有意申請單位,可以到基隆市環保局網站最新消息下載徵選辦法。

……..原文連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