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專家檢核四 台電質疑結論

中央社 – 2013年9月10日 下午9:39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10日電)台電公司今天表示,反核團體所邀請的核安專家從未與台電接觸訪談,也從未到現場勘察,其專業性、公正性及嚴謹度,值得懷疑。

核四電廠爭議不斷,安全問題是核四續建或運轉與否的重要關鍵。綠色和平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今天召開記者會,委託核能安全與風險管理領域具20年經驗,參與監督評估歐盟14個國家的核電廠壓力測試的第3方獨立核安專家貝克(Oda Becker)為核四廠體檢。

貝克以與歐盟壓力測試同樣標準,檢視核四廠報告。發現核四在設計、結構系統、組件上都充滿缺陷,恐不足以因應海嘯、地震、極端氣候發生。

此外,參與設計與執行ENSREG壓力測試的綠色和平核能與能源政策顧問哈佛坎普(Jan Haverkamp)也分析,核四廠若以歐盟的標準,恐根本拿不到興建及使用執照。

台電表示,尚未看過報告,但這些反核團體邀請的核安專家,從未與台電接觸訪談,也從未到核四現場勘察。

台電表示,真正的壓力測試審查評估,應交由國際信賴團隊,今年3月間,原能會即邀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核能署(OECD/NEA)專家小組,來台進行「台灣運轉中核能電廠壓力測試國家報告」同儕審查工作。

依OECD專家小組正式報告指出,我國壓力測試標準符合歐盟ENSREG規範要求,專家小組並對我國核電廠許多強化措施表示肯定。

近期歐盟ENSREG亦將受原能會邀請來台,對台灣核電廠壓力測試進行同儕審查工作。1020910

……..文章來源:按這裡


全球最節能! 成大零碳綠色學校

華視 – 2013年9月10日 下午12:00

今天的台灣能源系列報導,要來看看全臺第一座零碳建築,同時也是世界最節能的辦公建築。這是位在臺南成大的綠色魔法學校,它是建築系一位林憲德教授,帶領一群傻瓜兵團所打造的,一起來看看。

除了再生能源的利用,節能,也是臺灣當前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接下來,今天的台灣能源系列報導,要來看全臺第一座的零碳建築,同時也是世界最節能的辦公建築。這是位在臺南成大的綠色魔法學校,它是建築系的林憲德教授,帶領一群傻瓜兵團所打造的,跟著鏡頭,來看這綠色魔法學校如何施展魔法?如果你經過臺南成大的力行校區,就很難不被這棟獨特的建築物吸引,外觀像是一艘星際大戰的飛船,它就是綠色魔法學校,是全臺灣第一座的零碳建築,也是世界最節能的辦公建築。

這麼多的第一,它厲害在哪裡,魔法一:不花一毛錢減少四成空調設備。走進崇華廳,沒開空調就感覺到涼風,秘密就是底下的通風口,風進來,從後方的大煙囪上去,自然浮力的通風設計,讓這兒空調設備少四成,一年省下27%的耗電量。魔法二:不花一毛錢照明節能省四成,看到沒,天花板沒有燈,照明是靠兩側牆上,省電的陶瓷複金屬燈的反光罩設計,均勻反射到各個角落,就讓照明節能40%,還有,辦公室每個座位上方的燈,都有獨立拉桿開關,有人來才開燈,光是這動作,就比同樣大小的辦公室,省了一半的照明費用。

魔法三:吊扇便宜又有效節能76%,只要有最基本的自然通風開窗,再加上長期被遺忘的吊扇設計,就能讓辦公室全年空調時間減少九成以上,魔法學校的綠色科技,鮮豔大紅色的現代感設計,是高達三層樓的雨撲滿,它承接屋頂收集的雨水,從高處往下流所產生的動能,直接噴灌花草,頂樓的野生花園,除了觀賞,也降低屋頂層的溫度,手上的再生陶粒,其實是水庫淤泥燒成的。隨著季節調整角度的葉片造型太陽能光電板,和小型的風力發電塔,就是再生能源的利用,一年省下了5%的電力。

由林憲德教授領軍所打造出來的綠色奇蹟,想藉由這一棟充滿夢幻的美麗綠建築,去傳達理念,隨著技術的純熟,太陽能發電不再高不可攀,尤其南部一天能有3-4.5小時的日照,不少企業,也都將主體建築,用太陽能板覆蓋,不但賣電也減少空調使用,以這家公司來看,現在有太陽能板的新建築和以前的舊建築比較,每坪的電費,相差一倍以上,根據統計,每使用一度太陽能發電,就能減少0.6公斤的碳排放,面對全球氣候和能源危機,太陽能發電的建置,也許是值得考慮的選項之一。

……..文章來源:按這裡


環團邀專家體檢核四

中央社 – 2013年9月10日 上午11:45

(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10日電)綠色和平今公布「民間版國際專家核四壓力測試報告」,指稱核四廠防震、海嘯、防洪設計不符歐盟規定,且有結構系統等缺陷。

核四電廠爭議不斷,安全問題是核四續建或運轉與否的重要關鍵。綠色和平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今天召開記者會,委託核能安全與風險管理領域具20年經驗,參與監督評估歐盟14個國家的核電廠壓力測試的第3方獨立核安專家歐妲.貝克(Oda Becker)為核四廠體檢。

歐妲.貝克以與歐盟壓力測試同樣標準,檢視核四廠報告。發現核四在設計、結構系統、組件上都充滿缺陷,恐不足以因應海嘯、地震、極端氣候發生。

此外,參與設計與執行ENSREG壓力測試的綠色和平核能與能源政策顧問楊•哈佛坎普(Jan Haverkamp)也分析,核四廠若以歐盟的標準,恐根本拿不到興建及使用執照。1020910

……..文章來源:按這裡


壓力測試不可信 德荷專家反核四

作者: 方家敏 | 台灣醒報 – 2013年9月10日 下午4:04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不論公投結果為何,政府都應立即停建核四!」德國的獨立核安科學顧問歐妲‧貝克,10日在綠色和平組織召開的記者會上嚴正指出,核四廠並不符合安全規定,許多必要防災措施都沒有設置;來自荷蘭的綠色和平核能顧問楊‧哈佛坎普也表示,近日原能會公布「歐盟壓力測試過關」一事並不能做為核安的保證,且核四也沒有「通過壓力測試」,政府與民眾不應盲目相信。

荷蘭的核子物理學家、綠色和平核能與能源顧問楊‧哈佛坎普,曾代表綠色和平參與歐盟核能安全管制基構設計與執行壓力測試。他表示,壓力測試只能告訴我們核電廠的缺點,並無法保證其安全性。有許多核電廠主要的威脅,像是地震、淹水、極端氣候、廠房老舊、警急應變措施等,都無法透過壓力測試做出有效評估。

哈佛坎普曾審查超過15個歐盟國家核電廠壓力測試,也擔任歐洲原能安全指導、核廢料指導及處理福島事件的歐盟核能壓力測試。他說,壓力測試主要是以書面報告審查,審查委員並不會直接深入核電廠檢測實質問題,因此常常變成替核安背書的工具,而不是核電公司要求自我檢視、進步的指標。

原能會日前公布,「歐盟運轉中核電廠第一階段壓力測試全部合格過關」,對此哈佛坎普強調,「壓力測試含蓋的範圍有限,核四廠最大的問題在於建造過程的瑕疵,但歐盟壓力測試無法檢視這一點,台灣政府與民眾不應盲目相信,也沒有所謂壓力測試過關一說。」德國的獨立核安科學顧問歐妲‧貝克曾參與多項核電廠與儲存設施的研究,她指出,歐盟提出壓力測試的「合格」僅是調查方法上符合規定,但並非核能安全的保證。

綠色和平今年邀請貝克針對台灣目前核能計畫的重點進行壓力計畫審查,貝克認為,核四廠的防震結構措施並不確實,恐怕會因此造成管路、蓄水池破裂。台電對於海嘯的防護設計也不完全,沒有針對極端氣候條件做出分析。雖然台電有設置「斷然處理措施」,但其中仍有許多缺失。包括洩壓裝置設計不當、預留操作時間不足,要在96分鐘內於反應爐注入440公噸,相當於22台消防車所載運的水量,幾乎不可能,爐心燃料可能會因此融毀,導致放射性物質外洩。

「基於壓力測試的報告並沒有將許多天災、人禍考慮進去,核四廠興建過程有很多不足與失誤,不具有充足的耐震與防海嘯能力,且距離人口密集區太近,核四廠興建計畫應立即停止。」核四公投在即,貝克認為,不論公投結論與否,台灣政府都應中止核四計畫,而非將壓力測試作為替核四安全背書的工具。

圖說:來自荷蘭的綠色和平核能顧問楊‧哈佛坎普,與德國的獨立核安科學顧問歐妲‧貝克都認為,核四安全令人質疑,壓力報告無法替核電廠的安全性背書。

(Photo by 方家敏/台灣醒報)

……..文章來源:按這裡


拼環保 哈里遜福特訪印尼總統

中央社 – 2013年9月9日 下午8:17

(中央社記者周永捷雅加達9日專電)好萊塢資深男星哈里遜福特前進印尼叢林深處探險,為了記錄氣候變遷,他訪問若干印尼環保人士,明天將面對面訪問印尼總統尤多約諾。

「雅加達郵報」(Jakarta Post)報導,正在拍攝記錄片「危險年代」(Years of Living Dangerously)的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和工作夥伴在印尼工作。電影「阿凡達」導演詹姆斯柯麥隆(JamesCameron)和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也參與製作這部記錄片,預計明年4月首映

報導指出,以飾演電影「法櫃奇兵」裡的考古學教授印第安納瓊斯而走紅全球的哈里遜福特,9月初搭機來到雅加達,計劃訪問若干地方環保人士,並記錄印尼雨林,包括林火資訊、泥炭地保存和棕櫚油樹農園。

哈里遜福特這次印尼行要訪問的對象包括尤多約諾、尤多約諾的高級幕僚昆托羅(KuntoroMangkusubroto)、林務部長哈山(Zulkifli Hasan)、棕櫚油業企業家法蘭奇(Franky Widjaja)、印尼工商會館環境及氣候變遷部門副主席辛達(ShintaWidjaja Kamdani)。

尤多約諾的救災特別顧問安迪(Andi Arief)表示,尤多約諾明天將接受哈里遜福特訪問,不過,他不確定兩人的訪談是否會成為影片中的部分內容。

至於訪談的地點,安迪說,尤多約諾尚未決定。報導指出,這部記錄片已經在雅加達進行拍攝。1020909

……..文章來源:按這裡


中美晶徐秀蘭︰頁岩油難取代石油

自由時報 – 2013年9月9日 上午6:10

記者張慧雯/專題報導

近幾年來,頁岩氣、油異軍突起,除價格較石油便宜許多外,甚至恐衝擊太陽能等潔淨替代能源發展。中美晶總經理徐秀蘭分析,頁岩氣、油的開採需耗費大量的水,將水及相關化學產品擠灌到頁岩裡面後,才能取得頁岩氣、油,在德州,甚至出現水比油還貴的扭曲現象,且牽涉到環保與地殼穩定,因此頁岩油未來恐難取代石油。

開採頁岩油社會成本高

頁岩氣、油當紅,徐秀蘭笑說,中美晶投資的美國半導體磊晶廠GlobiTech就在德州(美國頁岩氣發展的重點),我還曾半開玩笑跟當地員工說,如果廠房底下有頁岩氣、油,那就賺翻了,大家不用這麼辛苦工作。

原只是句玩笑話,結果,GlobiTech員工直接回答:「就算廠房底下有頁岩氣、油也沒用,現在德州某些地方水已比油貴了(意思就是油沒那麼值錢)!」

徐秀蘭分析,聽了「水比油貴」後,才發覺開採頁岩氣及頁岩油對水資源的耗費及污染等社會成本,恐比預期來得可觀,推估全球各國政府未來會越來越重視環保議題情況下,頁岩油取代石油、甚至排擠太陽能等替代能源的機率並不高。

安全能源是大勢所趨

她指出,最近日本發生許多氣候異常的現象,除地震、龍捲風外,9月5日中美晶日本分公司還特別打電話來說東京下著前所未見的大雨,而福島核電儲存外洩後,日本政府更是立刻關掉核能發電廠。因此,從安全、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綠色能源中太陽能還是供電最穩定、最沒有污染的一種,目前轉換效率也持續提升,發電的價格也今非昔比,不再那麼高不可攀。

但近年來中美晶半導體產業占營收約80%,太陽能發展似乎持續萎縮?徐秀蘭解釋,明年太陽能營收絕對比半導體有爆發力,終極目標是希望將太陽能營收拉升至整體營收的40%、半導體約60%。

將持續擴產太陽能

她認為,未來美國、中國與日本都是太陽能高度需求的國家,過去中美晶以太陽能矽晶圓為主,偏向上中游材料,但今年8月取得製造太陽能電池的旭泓股權逾50%後,又再度宣布將100%併購旭泓,等明年正式併入中美晶後,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擴產。

她說,由於旭泓目前產能為350MW,品質良好、轉換效率高,將視訂單情況於明年上半年陸續擴產,預估最高可擴產1倍達700MW,至於太陽能矽晶圓方面,也將視市場狀況在明年下半年或明年第4季擴產。

至於半導體方面,環球晶圓的產能已是全球第6大。徐秀蘭表示,明年市占率還會持續成長,且會鎖定車用晶圓的部分,因為傳統汽車導入油電混合車時,在電力系統控制晶片用量將倍增,未來若切入純電動車領域,晶圓的用量會更大,也讓車用晶圓的發展有很大潛力。

……..文章來源:按這裡


在原始雨林鑽原油

作者: 李鐏龍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9月8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李鐏龍】

■由富國捐錢來換取較貧窮國家不要在生態區開採能源,已證明在厄瓜多行不通。

■It was not charity that we sough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but co-responsibility in 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

厄瓜多(Ecuador)總統柯瑞亞(Rafael Correa)在8月中旬召開記者會,宣布放棄該國亞馬遜雨林亞蘇尼(Yasuni)國家公園內的「亞蘇尼-ITT」計畫。

此舉等於表明捨棄環保,追求開採能源。柯瑞亞將此歸咎於先進富國未以實際捐贈支持這項計畫,迫使該國別無選擇,只能在亞蘇尼公園內的ITT地區鑽探石油。

亞蘇尼國家公園占地將近10萬平方公里(3,860平方英里),是世界上生態最多樣化的地區之一。

石油鑽探業者發現亞蘇尼的ITT地區可能蘊藏原油後,鑑於在此開採對環保及氣候將造成嚴重衝擊,時任厄國能源部長的阿可斯塔(Alberto Acosta)乃擬出替代性方案,即為「亞蘇尼-ITT」計畫的由來。

保護雨林 募款不足

在聯合國支持下,柯瑞亞2010年推出這項計畫,呼籲先進富國捐款成立信託基金,目標是在2023年前募到36億美元(相當於ITT地區原油蘊藏預估價值的一半),換取厄國放棄開採能源。

這項計畫若成功,預計將可免於排放達4億公噸的二氧化碳。

厄國主要出口為石油,從1970年代來,就一直在亞蘇尼國家公園內的部分地區探勘石油,這次則直搗這個公園內生態的黃龍─ITT地區。

預定要進行鑽探的地區,除散居著少數原住民部落外,大部分都還是未經外界入侵的原始雨林。

這項計畫的捐款,並非直接給予厄國政府,而是交由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管理,並將和厄國原住民與當地社區、學者及其他人士所組成的理事會合作,共同規畫其運用。

但據柯瑞亞總統在記者會上表示,這項計畫迄今僅募集到目標金額中的一小部分,實際到位約1,300萬美元,迫使他只能放棄繼續籌募這項基金。

環保立國 不敵債務侵襲

儘管有不少民間人士,包括女名模寶狄瑞克(Bo Derek)、男星李奧納多(Loenard DiCaprio)、男星愛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前美國副總統高爾(Al Gore)等,都慷慨解囊。

但在國家層級,則大都虛應故事,如義大利以減計5,100萬美元的厄國外債權充捐款,德國提供價值3,500萬美元的技術性援助,智利、哥倫比亞、喬治亞及土耳其的捐款都僅具象徵性,比利時、巴西、法國、黎巴嫩、印尼、西班牙、卡達等則僅允諾將捐款。

柯瑞亞說:「我已簽署行政命令,就『亞蘇尼-ITT』信託基金進行清算,由而終結這項計畫。」

他強調,這是他身為厄國總統,最為困難的一個決定。他說:「我們向國際社會尋求的,並非慈善捐贈,而是面對氣候變遷下的共同責任」。

厄國以率全球之先將大自然的權利入憲,以及推出「亞蘇尼-ITT」計畫,在國際間贏得不少環保掌聲。環保人士冀望「亞蘇尼-ITT」計畫能成為一種模式,供其他國家仿效,抗拒石油財富的誘惑。

理想不敵現實,富國的捐款有如空中樓閣,而厄國有國債待償,又難以取得融資,只能訴諸開採石油一途。

……..文章來源:按這裡


未來的電哪裡來 日本節能背後的無助〉反核運動 首相官邸前喊廢核,每週五憤怒上演

作者: 文∕王美珍 | 遠見雜誌 – 2013年9月6日 下午1:22

福島核災是日本難以抹去的痛,反核因此成為許多人的信仰,每週五固定在首相官邸前的反核抗爭,已經持續兩年,只要一日不廢核,這場運動就很難結束。

週五傍晚,東京地鐵國會議事堂站附近分外熱鬧。這裡不是酒吧或餐廳,下班人潮卻慢慢匯聚前行,宛若一條河流不斷延伸,直到首相安倍晉三的官邸前,人們的腳步才停了下來。

「停止核電!」「反對重啟!」街頭愈來愈多群眾,齊喊口號。「自民黨=自滅黨」「反對核電廠重啟」等各式標語緊緊握在人的手心裡。

這是日本民眾自發的反核活動。自2011年3月福島事故發生後,每週五在官邸前的馬路聚集,迄今已兩年,反核人潮仍從不間斷。

這項活動,人潮最多的時候多達20萬人,甚至還有鎮暴車出來維持秩序,兩年後估計每週仍有500人左右,成為日本社會持續最久的公民運動。

隊伍裡,許多是頭髮已斑白的老人,談天時輕聲細語,十分客氣,典型的日本人風格。然而,喊起口號,卻卯足了勁。

年輕人則用新科技表達訴求,以iPad製作跑馬燈,小小一塊面板,字體不大,卻始終高舉。

將視線往整條馬路延伸,一路有人吹著像是貝殼一般的號角,有人打著日本傳統大鼓,也有媽媽推著貼有標語的嬰兒……,眾生群相,共同的訴求就是廢除核電廠。

「日本其實是很能忍的民族,怎麼激怒都不容易生氣,很難在路上看到有人吵架,大型集會也很少。核能這個議題,反對的聲音能持續這麼久,就代表這件事超過他們容忍的限度了,」長期居住在日本的台灣貿易中心所長陳英顯觀察。

福島核災陰影深,七成日人支持廢核

根據日本最大報紙之一《朝日新聞》2013年2月調查,認為應立即廢核或2030年之前逐步廢核的日本民眾,加起來高達71%,贊成繼續使用核電的只有18%,11%沒有回答,比民調顯示反核的民意仍舊高漲。

甚至,首相安倍晉三雖支持重啟核電與外銷核電,夫人安倍昭惠卻公開表示:「我反對核能。看見他(安倍晉三)推銷核能到海外,我就心痛。」

福島核災的陰影,是促使日本人民反核的最大原因。陳英顯舉例,他的辦公室一位優秀的日籍員工日前辭職,原因竟是因為擔憂東京的輻射汙染影響兩個孩子的健康,夫妻兩人寧可中年轉業,放下原本高薪的工作,搬到最角落的高知縣,到鄉下地方重新生活。

此外,由於受到福島核災的影響,東北五省的農產品都已禁止出口,也有日本民眾擔心,這些銷不出國外的產品,就直接在日本國內銷售,影響國人健康。

「我之前都不敢買關東地區的礦泉水,只買九州的,蔬菜、水果都是買愈遠愈好,最好是進口的,」陳英顯說,福島核災發生後,台灣的悅氏礦泉水就突然成為非常受歡迎的商品。

連知名的築地海鮮,有些講究的人,也擔心海水汙染,連海鮮都不吃了。「日本不是資訊很透明的社會,很多訊息,政府並不公開,人民大部分只求自保,」陳英顯說。

事實上,福島核電廠之前就陸續傳出輻射物質外洩,並已汙染海域和鄰近土壤的消息。不過,東京電力公司一直沒有對此項指控做出回應,直到今年7月底,才承認事實並對此公開道歉,更讓社會更對政府與電力公司提供的資訊失去信心。

經歷廣島原爆,85歲婆婆反核逾30年

與台灣相較,日本人民對核能的恐懼,可以追溯到二次大戰期間。85歲的齊藤美智子,是每週都會出現在官邸前的反核民眾之一。身高才約150公分的她,在反核隊伍的人群中顯得瘦小,由一位友人在旁攙扶著。

她的頭上戴著寫著「反對核電」的白色布帽,笑著說:「這可是福島地區的商品!」然後,從竹編包包裡,拿出從裁縫店購買的花布、以奇異筆寫下標語:「我希望住在一個安全的家園」。

接受記者訪問時,她舉著標語的手,始終沒有放下休息。不痠嗎?她說:「當然痠啊!」即便如此,她仍在這裡持續舉牌兩小時。為什麼如此堅定反核?這位老人家淡淡地說:「我的好朋友、國小老師,全部在廣島原爆時死了。」

因為這段傷痛的回憶,當1986年烏克蘭發生車諾比核電廠爆炸事件時,她就決定開始反核,自己製作小旗子在官邸附近發送民眾。

齊藤美智子緩緩地說,她的兒子高中時曾因為好友過世而想要自殺。她就告訴他,想要做什麼都可以,就是不可以去死。後來,兒子結婚,媳婦的父親竟也是廣島原子彈的輻射被曝者,手臂變形,全身病痛,就是她親眼所見的例子。

「我追求的,只是好好的活著,如此而已,」齊藤美智子說。

除了每週五的反核集會,每年的8月6日與9日,分別是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的日期,她都會從家裡搭一個半小時的車,出來默默舉著標語。

隊伍中也不少年輕的身影。早稻田大學文化人類學研究生永野篤表示,1999年東海村JCO臨界意外,三名現場工作人員因作業不當,造成大量輻射線釋放,工作人員因此死亡。

「核災很多時候是人為疏失。這是機率問題,只要再發生一次核災,就是日本再也承受不起的後果,」永野篤說。

新的安全審查標準,社會仍有許多疑慮

此外,對於核電是否就是經濟的解藥?社會也有不同的意見。

綠色和平組織能源氣候與能源主任高田久代表示,做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的德國,過去20年能源消耗下降6%,然而GDP仍然增加30%。日本GDP只成長了20%,比起德國少了10%,能源消耗卻反而增加6%,由此可知,「經濟成長,不一定等同於用電成長。」

高田久代舉出經濟產業省的統計,表示真正用電比率高的業種,其生產金額與雇用人數,占整體製造業不到1%。意即,並非所有的製造業都是高耗能產業,破除製造業等於高用電量的迷思。

關於7月剛出爐新的安全審查標準,社會亦仍有不信任的聲音。「新標準只規定核電廠不能位於斷層帶的正上方,但並未考慮斷層地帶的連動性。」綠色和平核能部門主任鈴木一惠表示。

沉默的日人終於願意說出心聲

來自荷蘭、今年50歲的潔欣塔(Jacinta Hin),已經住在日本23年,從事人力資源工作。她和來自法國、日本的友人成立「美麗能源」團體,自掏腰包購買蠟燭,每週五都在官邸附近讓人們許願。

她表示,所謂「美麗能源」,是指對地球、人們與食物都安全的能源。核電若包含風險成本以及核廢料除役的費用後,就不經濟了,當投入很多成本發展核電,自然就會排擠再生能源的發展。

已經參與反核運動兩年的潔欣塔,觀察日本社會的變化:「不太表示反對意見的日本人,終於願意說出他們的心聲,這非常難得。」

不過,也有人認為,隨著時間的過去,人們終將會向經濟低頭。前日本原子力技術協會最高顧問石川迪夫說,去年的眾議院選舉,反核的代表都落選,就是證明了民眾雖然不情願,但仍會慢慢轉向贊成核能。

未來,日本反核與擁核兩種勢力如何拉鋸?後續發展,仍須關注。

……..文章來源:按這裡


【FOCUS新聞】轎車如孤舟駭浪漂 日龍捲風暴驚人

TVBS – 2013年9月3日 下午8:20

龍捲風一般可能只會想到美國南方的空曠地帶,2日日本關東地區,驚傳龍捲風襲擊,附近不少民眾都拍到龍捲風的驚人畫面,風力之強,讓當地房屋、汽車,甚至電線桿都被連根拔起,街道滿目瘡痍,約600棟房屋全毀或半毀,超過2萬戶停電,災情慘重,專家提醒,雖著全球暖化,海水溫度升高,大氣變得更加不穩定,最近不斷的瞬間暴雨或龍捲風,都有可能持續增加。

正在公路上行駛的轎車,四周突然吹起強風,窗外清楚可見,灰色風暴越來越接近,地面上的東西全被吹到空中,最後風暴甚至超越時速50公里的車輛前進,2日下午2點多,龍捲風襲擊,距離東京不到1小時車程的埼玉縣和千葉縣,龍捲風所到之處,無不一片狼藉。房屋倒的倒、車輛翻的翻,連電線桿都被吹得東倒西歪,目擊整個過程的當地居民,事後依舊餘悸猶存。目擊者:「一打開窗戶,垃圾就迎面飛過來,龍捲風越來越大,然後越來越接近,用力把門窗關起來,但風力實在太大,很快、很快,飛起來的東西朝我們刺過來,我的腳也被玻璃刺到,現在才總算鬆一口氣。」NHK記者井上裕貴:「這裡是埼玉縣越谷市,看看這電線桿被連根拔起,民宅的窗戶全破了,居民忙著修復家園,整條街可以說是亂七八糟。」根據日本警方統計,這次龍捲風至少造成60多人受傷,其中7人重傷,兩縣超過600棟房屋全毀或半毀,從空中鳥瞰,當地遭龍捲風肆虐的情況一目了然,附近的國中體育館屋頂,1/3都被吹掀,館內滿地碎玻璃,散亂的羽球、掉落的眼鏡,不難想像當時學生倉皇躲避的景象,隔壁小學操場上的足球門應聲倒地,教室窗戶也破了,好在當天學童只上半天,大多已經回家。埼玉縣學童:「覺得我家都好像要飛走,很可怕,在玄關要打開家門,風太大,根本打不開,等風小一點,就趕快進去。」這棟民宅窗戶玻璃碎了一地,屋內雜物被吹的到處都是,要進去收拾,連腳都沒地方踩,從當時的氣象雷達可以看到,大面積的積雨雲從埼玉縣越谷市,朝東北方的千葉縣野田市快速移動,幾乎成一直線,橫跨15公里。遭龍捲風重擊的住宅區,到了晚上,超過2萬1千戶停電,部分居民拿出手電筒,忙著清理家園。埼玉縣居民:「完全沒辦法,冰箱不行,也沒有瓦斯,我已經不整理了,太危險了,地上都是碎玻璃,剛才就踩到小碎片。」家裡沒電黑漆漆,再加上滿地玻璃,災民只好暫時到避難所過夜。NHK記者黑田信哉:「巷子裡面,住宅的一樓倒塌、二樓嚴重傾斜,窗戶玻璃也破了。」一覺醒來,當地街上仍一片混亂,這整片貼在民宅牆上的木板,原本是劍道場的地板,現在被連根拔起,只剩下粗淺的地基留在原地。記者:「過去有過這種經驗嗎?」埼玉縣居民:「根本想都沒想過。」專家分析,通常積雨雲在高空約1公里的地方形成,但這次龍捲風高度偏低,且氣流強大,因此在地面造成不小的災害。防衛大學地球海洋系教授小林文明:「從地面上看來很低,約500公尺,搞不好還不到(500公尺),這塊呈現漏斗狀的雲,大約長50-100公尺。」專家指出,今年日本地區,寒冷空氣提早南下,造成氣候不穩,更容易發展積雨雲,形成龍捲風,另外,地球暖化也導致海水溫度上升,更多水氣蒸發到大氣中,未來暴雨和龍捲風恐怕只會更加頻繁。

……..文章來源:按這裡


颱風冒險登山受困 5人幸運獲救

華視 – 2013年9月3日 下午12:00

南投五名登山客,透過網路號召,預計從仁愛經過能高縱走抵達花蓮,不料到第三天就遇上康芮颱風還有連日豪雨,五個人雖然決定折返,卻因為高山症加上失溫,受困山上四天,不只糧食吃完了,還得面臨險惡的氣候,其中一名隊友還一度走失,還好趕緊求救,五個人才順利下山。

直昇機盤旋,順利降落,終於把5名受困登山客,全部接下山,但其中一人,卻帶著氧氣罩,情況危及,趕緊由救護人員接手,送醫急救,躺在擔架上,意識模糊,雙手滿滿的傷痕,將近30道傷口,又紅又腫,全是被雜草割傷。

原來這五個人,透過網路號召,一起挑戰能高縱走,預計從仁愛出發,第六天抵達花蓮,不料還沒攻頂,就遇上康芮颱風,雖然立即折返,但高山症加上失溫,糧食也都吃完,其中一名隊友,還一度走失,還好五個人都平安脫困,但明明知道颱風要來,卻執意登山,不只隊友差點丟了性命,還出動大批救難人員,造成資源浪費。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