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源:勿政治語言談核

中央社 – 2013年7月9日 下午5:59

(中央社記者劉麗榮台北9日電)內政部長李鴻源今天說,民眾談核能四廠議題時要專業一點,不要都用政治語言。

前德國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顧安德(AndreasGursch)在台24年,致力於節能和環境保護議題,積極推動台灣再生能源和硬體設計,並引介德國公司投資台灣廢棄物處理工程,獲李鴻源頒發「梅花卡」(永久居留證)。

李鴻源表示,台灣目前最棘手的問題是「到底要不要核電?」德國在日本三一一大震後關閉7、8座核電廠,發展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能,並改變配電結構,甚至還有多餘的電可賣給法國,這些成功經驗非常值得台灣學習。

被問及是否支持停建核四,李鴻源說,沒預設立場,但「這裡面有很多專業,不是是非題,關掉或不關掉,沒那麼簡單」。

李鴻源表示,關掉後配套是什麼?如何不缺電?假如電價因而上漲,從什麼地方補回來?這些都要思考。

顧安德說,德國再生能源政策跑得較前面,發展出的太陽能、水力與生質能等已超過核能,有這些條件關核電廠,不代表台灣也能這樣做。

他說,6成以上德國民眾認同不要核能,但德國現在電費比台灣貴3倍,如果台灣人民不要核能,要有心理準備電費一定會漲。「現在電費太便宜了」,不光是發展再生能源,連周邊環保政策都很難做。

至於核四議題,顧安德表示,台灣人民決定要不要繼續,但他認為核能不是未來能源,「還是有風險」。

台灣該如何發展再生能源?顧安德說,絕不是單靠風力或水力,要多方組合。德國有2%的電來自太陽能,「德國有辦法做,台灣也有辦法,還是要看投資環境」。

顧安德表示,再生能源這1、2年還有發展機會,石油會用完,「沒有別的路走」。台灣發展水力有限,太陽能成本越來越低後,還有很多發展空間;風力則在離島有機會發展,最重要還是要看能源效率。1020709

……..文章來源:按這裡


談核能 李鴻源籲勿用政治語言

作者: 劉品希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3年7月9日 下午4:12

內政部長李鴻源今天(9日)表示,德國發展再生能源的成功經驗非常值得台灣學習,他對於台灣是否要廢核沒有預設立場,但他認為民眾在討論這個議題時,應該要專業一點,不要只用政治語言。

內政部長李鴻源9日頒發簡稱「梅花卡」的永久居留證給德國經濟辦事處前副處長顧安德。李鴻源表示,顧安德專注核能及環保議題,積極推動台灣再生能源觀念與硬體設計,並引介德國公司投資台灣廢棄物處理工程,將垃圾轉化為再生能源。

李鴻源表示,德國在日本311大地震後關閉國內7、8座核電廠,並發展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能、改變配電結構,甚至還有多餘的電可賣給法國,這些成功的經驗都非常值得台灣學習。

媒體詢問李鴻源是否支持停建核四,李鴻源表示自己沒有預設立場,但認為民眾在談論核能議題時不該用政治語言,應該要專業一點。他說:『(原音)我也呼籲國人,在談這個問題時,要專業一點,不要都用政治語言。這裡面有很多專業,不是是非題,關掉、不關掉,沒那麼簡單。關掉以後配套是什麼?如何不缺電?假如電價因而上漲,那如何去什麼地方補回來?』

顧安德則表示,台灣的水費和電費價格太低,有礙再生能源發展,依照德國人民目前所繳的電費,台灣民眾如果跟進廢核,要有電費比現在漲3倍的心理準備。他並認為台灣目前沒有像德國開始廢核的客觀條件,因此德國的廢核經驗無法套用在台灣身上,台灣若想發展替代能源,就必須要多元發展。

……..文章來源:按這裡


美商利維 來台發行TDR

作者: 記者彭暄貽╱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7月9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彭暄貽╱台北報導】

全球能源資源爭奪愈顯激烈,加上環保再生能源開發、清潔能源環保項目商機活絡,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的能源公司美國L&L(利維能源公司)決定申請發行TDR(台灣存託憑證),預計9月遞件申請,12月掛牌交易。此是美國那斯達克上市公司,首家來台發行TDR案例。

利維能源董事長李維澈表示,期望透過既有大陸貴州、雲南等礦區資源,串連美國清潔煤技術及污染環保處理能力,開拓中美台在環保、替代能源的新發展趨勢,擴大兩岸、大西洋能源版圖。

李維澈表示,煤炭佔中國能源使用的71%,是全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費和生產國。利維能源在美國堅強技術支持下,過去透過併購,站穩大陸中型能源公司名列前茅,每年營運約以20~30%成長。伴隨大唐國電集團簽有每年100萬噸的供銷合約,營運動力可望穩健延續。

美國利維能源公司(L&L Energy, Inc.)總部位於美國西雅圖,以投資能源煤礦為主,業務遍及美、中、台、港;目前是華盛頓州唯一華裔的上市公司。其中,美國的清潔煤技術、污染環保處理能力,以及積極併購策略,是利維快速拓展中國市場的關鍵。

李維澈指出,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統計,2011年,世界煤炭消耗比例,中國佔了49.4%。目前中國煤炭資源和價格正在整合,為利維創造了良好商機。

其中,貴州省是大陸西南地區最大的煤炭資源地,供應廣西,廣東,湖南,四川,華東地區煤炭需求。直到2015年,在貴州省的煤炭產量預計將達到每年2.5億噸;主要的終端使用者包括燃煤電廠(大唐;國電)、鋼鐵廠(昆鋼)、化工廠(雲天化)、水泥廠等。

李維澈說,由於利維能源是從煤炭開採、洗煤到銷售貿易的煤炭一體化企業;在中國擁有煤炭生產及分銷業務。初期以中國西南部地區(雲南、貴州)煤炭資源及運作為基礎。

看好大陸近年大型能源煤礦國營事業轉向引進民營趨勢,加上台灣在環保能源意識、需求快速拉升下,利維近年將營運觸角擴張至中國北部地區(北京、天津、寧夏、內蒙)及台灣;業務主要集中在中國(北方和西南)和台灣(60人的清潔能源技術團隊)。

……..文章來源:按這裡


沙漠科技內鬨 歐太陽能大廠破局

作者: 方家敏 | 台灣醒報 – 2013年7月8日 下午8:09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綜合報導】歐洲太陽能大廠內部合作破局,互批難溝通。沙漠科技基金會和沙漠科技公司等2家德國綠能廠的重要推手,宣布正式分家。原本打算投入四兆歐元的資金,供應歐洲15%的用電量的計劃,因雙方無法達成共識,已宣告停擺。

德國綠能大廠沙漠科技與其基金會自2009年開始合作後,便提出宏大計畫,預計在2050年前以太陽能和風力發電,供應歐洲15%的用電量,並企圖打造連接北非撒哈拉太陽能電場與歐洲各國的緊密電纜網絡。沙漠科技本將領導地中海區的太陽能廠商與政府,整合地區性綠能產業,如今卻因內部溝通不良而宣告破局。

沙漠力量計劃

2003年創立的沙漠科技公司,以高瓦數電力傳輸的科技,在綠能產業界佔有一席之地,各式再生能源的業務內容中尤以太陽能產業聞名。沙漠科技基金會則是沙漠科技公司於2009年成立的非營利組織,兩者在2012年以共同名義提出沙漠力量(Desert Power)計劃,期望能提高地中海地區的太陽能市場占有率。

沙漠科技基金會的創辦者西墨‧格洛普表示,兩者間一直存有主導權的爭議與技術策略上的不和。他們希望能在北非沙漠設置太陽能儲存槽,再將熱能轉移到太陽能發電廠,維持24小時供電,並開拓歐洲的綠能發電市場。

策略不同 導致內鬥

公司的執行長保羅‧凡尚卻認為,基金會提出的計劃一開始就不夠周全,發電廠從北非傳輸到歐洲的電力不到20%,而歐洲的再生能源電廠已能夠供應當地達90%的用電量。凡尚指出,此策略「既天馬行空又浪費錢」,因而決定改變執行方針。格洛普則對此事非常不滿,擔心沙漠科技公司恣意改變策略恐招來外界批評。

沙漠科技公司的發言人克勞斯‧史密特火藥味十足,特別公開表示,公司的運作將不會有任何影響,因為基金會本身不具有實權,對此計劃也沒什麼影響力。沙漠科技基金會則是靠著環境保護與解救世界糧食危機的宗旨,在全球有廣大的支持者,是沙漠科技公司能夠順利推展開發計劃的一大助力。雖然兩方不再繼續合作,但都分別表明會繼續進行此計劃,似乎為未來兩方的合作留一條後路。

圖說:德國綠能大廠沙漠科技推動地中海地區太陽能開發,不料內部合作破裂。(Photo by e pants in flickr)

http://www.guardian.co.uk/environment/interactive/2011/nov/02/desertec-green-energy-europe 沙漠力量地中海區域計劃藍圖

……..文章來源:按這裡


科技再突破 太陽能飛機飛越美國

NOWnews – 2013年7月8日 下午12:00
實習記者洪德諭/綜合報導

太陽能科技再突破!為鼓勵發展企業使用持續再生能源技術,一架HB-SIA太陽能飛機於當地時間7月6日從華盛頓機場起飛,抵達紐約甘迺迪機場成橫越美國的創舉。

據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報導,太陽能飛機橫越美國的計劃於今(2013)年五月初於舊金山展開,以最高時速每小時70公里進行,在此之前曾於鳳凰城、達拉斯及聖路易停留,直至此次終於順利完成任務。

此次飛行任務過程中出現意外狀況,在飛機左翼出現了2.5米的裂口,導致原定飛越自由女神像的計劃被迫臨時取消,所幸未造成飛行員的安全發生意外。

此架飛機搭載了12,000個太陽能電池、4個引擎提供動力,另外還配備了400公斤的鋰電池作為充電使用,使太陽能飛機可在日夜不間斷的飛行。

HB-SIA飛機翼距與空中巴士A340相同,不同的是重量僅僅只有1.2公噸,相較於A340輕盈許多,但目前太陽能飛機只能搭載兩名飛行員,將會是未來技術突破的一大重點。

……..文章來源:按這裡


台電風機葉片斷落 躺沙灘逾半年

自由時報 – 2013年7月7日 上午8:42

〔自由時報記者邱奕統/觀音報導〕台灣電力公司觀園風力發電廠有一座風力發電機組一支葉片斷裂,碎片至今還散在沙灘上。有人指是日前雷擊打斷,質疑品質。台電解釋,是因風化在去年底斷裂,已向國外原廠訂料,再三個月就可修復。

觀音鄉觀園風力發電廠是台灣最早的風力發電廠,建於九十三年,有廿三座風力發電機組,每座機組長六十四公尺,每支葉片重兩噸,長約卅七公尺,冬季東北季風強勁吹拂下,一小時滿載發電可達一千五百度,全廠每年平均發電量達八千萬度。

葉片斷落的是編號十二號機組,目前已經停止運作,去年底斷裂時,十餘公尺的斷片還飛了卅餘公尺遠,至今仍躺在沙灘上。

台電再生能源處長陳一成說,可能是雷擊造成葉面破損,但斷裂的主因為長期風化,至於斷片至今仍未清走,他坦承是疏失。

他解釋,每座發電機組都裝有避雷針,葉片也有抗雷擊裝置,不致被雷直接打斷,但仍會造成葉片破損,若再加上鹽害,會加快風化速度,導致斷裂。

陳一成說,發電機組檢查保養時若發現破損,只要結構沒有問題,工程人員會以特殊塗料修補,斷裂大修有兩次,都發生在七年前,也是風化造成,當時還在保固期,由廠商更換。

陳一成表示,葉片已向原廠奇異公司訂購,受限採購法,今年三月才完成簽約,又受限航運法,必須等其他政府機關海外訂貨到了,才能統一運回國內,粗估至少還要三個月,待收到新葉片,更換只需一個禮拜,未來將會建立備用葉片的機制。

……..文章來源:按這裡


中國傾銷 打垮德太陽能廠

自由時報 – 2013年7月7日 上午6:12

又一德廠宣布破產

〔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倫敦報導〕德國僅剩的兩家太陽能大廠,確定又要倒一家了。漢堡太陽能公司Conergy五日已公開啟動破產程序,讓德國相關產業只剩下太陽能世界(SolarWorld)一家,且不再有德國企業躋身全球太陽能前二十強,目前太陽能世界也搖搖欲墜,在中國的傾銷策略下到底能撐多久,業界十分憂心。

歐盟徵懲罰性關稅 救不回德廠

歐洲相關業界都知道,Conergy及太陽能世界兩家公司早負債累累,主因就是中國太陽能板在政府補助下以超低價橫掃歐洲市場,讓近年來的德國太陽能企業一家家倒閉。歐盟在業界長期抱怨下,雖然近期開始對中國進口太陽能板徵收懲罰性關稅,但出手已晚,德國大廠均因負債過鉅難以續存。

德國《世界報》評論,在歐亞的太陽能競爭賽下,德國又出現了一名新犧牲者;該公司本期望一位亞洲投資商會出手挽救,但協商破裂無法成局。Conergy的管理者對外表示,公司即使進行破產程序,但在德國破產法程序中仍可以依賴某位投資商的協助而繼續生產。

德國相關上下游產業也受到波及,像是逆整流器生產商SMA也宣布裁員七○○人,裁掉近四分之一的員工,原因就是受太陽能價格壓力拖累而開始欠債。

中國在歐盟國家的強烈施壓下,不久前向歐盟建議設定中國太陽能面板出口最高限額的最低價,但歐盟似乎不買帳,直批中國還是沒有提出可以被接受的具體解決方案。

雖然歐、中之間的太陽能板貿易戰爭執不休,德國普及再生能源的方向卻毫不停歇。根據今年六月最新數據,德國電力需求已有五%由太陽能供應,全德共有一三○多萬套太陽能發電設施,處於全球最領先的地位。

過去三年來,太陽能設備的價格在德國降了一半,比一般傳統供電更便宜,因此也更鼓勵民眾安裝太陽能板以降低耗電消費。事實上,不只德國,很多南歐國家的太陽能發電成本都低於傳統電力公司的供電價,大大提高民眾接受再生能源的意願。

……..文章來源:按這裡


Panasonic將關歐洲廠

法新社 – 2013年7月5日 下午4:05

(法新社東京5日電) 日本消費性電子產品大廠Panasonic今天表示,將關閉位於匈牙利、旗下唯一歐洲太陽能電池廠,恐導致550個工作機會流失。

在東京的Panasonic發言人說,這座位於匈牙利多羅格(Dorog)的組裝工廠將於9月停產,明年3月正式關閉。

但Panasonic會把歐洲業務量移交給日本和馬來西亞的太陽能電池工廠,維持公司在全球的太陽能電池整體產量。

歐洲太陽能電池市場萎縮,部分是因為政府補貼減少。日本則是推出再生能源獎勵計畫,帶動國內太陽能電池市場成長。

Panasonic發言人說:「這個產業需求不斷出現戲劇性變化,我們做此決定是為了因應產業變化。」

她還說:「我們希望提高我們的成本競爭力和獲利能力。」(譯者:中央社盧映孜)

……..文章來源:按這裡


陽碁動力 台灣地熱資源先鋒

作者: 陳逸格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7月4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陳逸格】

台灣地熱資源再利用的先鋒-陽碁動力節能科技公司,聚焦於ESCO(Energy Service Company)科技類能源服務為營業主力,目標在於提供客戶提昇能源使用效率全方位改善方案,達到協助企業做綠色資源再利用、落實保護地球精神的企業理想,在此高油價時代,國際能見度日增。

該公司整合世界先進綠能引進國內,為台灣少數民營再生能源開發公司,對中小企業推廣有機垃圾廢棄物的再利用不遺餘力,也讓陽碁的高溫熱電漿與地熱用的溫差發電機,加入高效率全方位改善方案陣營,揚名亞太多國。該公司前年並與美國普惠動力系統公司簽訂合作旗下Power Systems開發技術合作計畫,在全台具地熱資源處進行電廠開發計畫,引起當時的國際注目。

陽碁動力成立於2003年,該公司總經理游麒弘3年前曾表示,「再生能源是非走不可的路!」至今不改其志,這2年陽碁動力已陸續引進最新技術系統設備,在全台具地熱資源處開發加入新能源發電行列。

陽碁動力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是採行ESCO有效保證之科技類型服務公司。現階段的主要綠資源技術成熟項目,包括:有機垃圾分解機、有機垃圾電漿重組分解技術及地熱發電機,已透過國際級綠能產業展會快速提高市場能見度,甚至吸引美國州政府代表、約旦大使、中國大陸參訪團等都曾親赴陽碁動力的展位作特別參訪,訂單後勢看俏。

……..文章來源:按這裡


【FOCUS新聞】法國小城推綠能 53%能源自給自足

TVBS – 2013年7月4日 下午10:24

綠能產業的生意大家都想搶,但可不是每個地方首長都有意識,推動地方發展綠能,但在法國,有個人口才6500人的小城蒙迪迪耶,它的市長就非常堅持要帶動地方能源自給自足,在市長領導下,靠著太陽能板和風力渦輪,城市內已有53%能源自給自足,未來蒙迪迪耶還將打造全法國最大的風力渦輪,領先全法國。

這裡是位在法國北部的蒙迪迪耶,距離巴黎車程1小時,只有6500名居民的小城,但別看它小,蒙迪迪耶可是全法國的綠能領頭羊。

蒙迪迪耶市市長凱薩琳:「我們想要找到創意方案,我們就像是白老鼠般,對嘗試新事物抱持開放心態,幸賴我們的風力渦輪和太陽能板,我們使用的能源中,有53%都是我們自產的。」

法國的核能發電占比世界第1,75.5%這個數字,更遠超過歐盟成員國整體27%,相較之下,再生能源比例只有14.5%,落在歐盟後段班,太陽能發電量微乎其微,連1%都不到。

但是蒙迪迪耶市在市長強勢主導下,撥款百萬歐元之譜,普設風力渦輪和太陽能板,光一座醫院一年就省下8萬歐元的電費,折合台幣超過312萬元。

看這座火力發電廠上的太陽能板,另外還可以供應2間學校的用電量,連電廠裡的員工都對這個小城的先進感到與有榮焉。

電廠員工班傑明:「從小小的電表可以看出這就是我們買的能源,剩下的(電力)呢,都是由我們的風力渦輪和太陽能板來的。」

法國風力資源排名歐洲第2,2020年發電量如能達到目標25000MW,可再生能源 就可望供给全國最終耗能的23%。

蒙迪迪耶打造全國第1座公有的風車公園後,未來還將興建高70公尺的風力渦輪,規模上又是一個全國第1,為國家政策目標使上力。

法國退休民眾:「你必須在當地開始做,一切才會有用,你不能一直等政府做啦,你要自己做才行。」

蒙迪迪耶另外還補助居民,在腳踏車上裝設發電系統,400歐元,約是台幣1萬500多元,對有些民眾來說是個強烈的誘因,但更重要的是,這筆補助款教育大眾,抓住天然的能源是日常生活中可以輕鬆做到的事。

影片旁白:「對的技術能防止電力短缺,如今全球20%的發電量來自再生能源,例如太陽、風力和水,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

像法國這樣老牌的工業國,近來多著眼低碳經濟、節能環保,又能調整產業結構,不過中國大陸也看見這塊市場,逼得以法國為首的國家,力促歐盟向中國大陸的太陽能產品徵收傾銷關稅。

兩邊互相施壓,可見能源問題已經從環境議題跨足經濟領域,各個城市有多綠,不只是各家領導人自豪的政績,更是業者積極搶占的商機。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