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例!旭晶日廣島電廠 正式營運併聯售電

作者: 鉅亨網記者張旭宏 台北 | 鉅亨網 – 2013年7月4日 上午11:15

興櫃太陽能矽晶圓廠旭晶(3647-TW)宣布在日本廣島興建的1.5MW地面型電廠,正式於6月營運供電,是國內於日本太陽能電廠第一家完成併聯售電的廠商。

旭晶2011年開始,就赴日佈局設立模組廠及太陽能電廠建置,切入日本太陽能市場,其中在廣島設立的1.5MW地面型電廠,是台灣在日本太陽能電廠第一家完成併聯售電的廠商,目前單日最高發電量7500度,首期發電運轉實績超越原預估值。

旭晶表示,廣島縣位於日本西南部的中國地區,屬於少雨多晴,日照時間是日本第一,先天條件優良,由於去年就已完成併聯審查與申請,因此不受價格調降影響,仍然享有每度電42日元的售電價格,並擁有20年契約合作,由於投資日本電廠有穩定且長期的收入,且能主動為旭晶矽晶圓和E-Solar模組創造出海口,因此是公司重要轉投資策略,未來也將持續深耕日本市場,找尋新電廠建案,挹注新獲利。

日本受惠「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案」提振,2013年日本太陽能發電設施安裝量可望達690萬至940萬kW,將超越德國躍居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市場。

……..文章來源:按這裡


【日本新能源】被浪費的能源 日研發「小水力發電」

TVBS – 2013年7月3日 下午11:29

在日本,只要是發電量小於1000瓩的水力發電設施,都稱為小水力發電,水力發電是利用高低落差產生出來的水壓來進行發電,所以只要是大樓,或是水壓夠強的地方都能拿來開發小水力發電,來看看日本的能源新構想。

東京晴空塔下的隅田川,遊河船來來去去,為東京帶來重要的觀光財源,但您曾經想過,隅田川還有舒緩大東京地區用電的可能性嗎?其實,就算不是隅田川這樣的一級河川,都可能隱藏著被我們無意間捨去的能源,在日本,發電量在1000瓩以上的稱為水力發電,至於1000瓩以下的被稱為「小水力發電」。

千葉縣水道局松江川壽:「過去丟掉了的能源,現在可以再利用,可以有效的活用,這是小水力發電最大的優勢。」

把丟掉的能源,撿回來再利用,水力發電的原理是利用天然地形的高低落差製造出巨大水壓,將水的能量轉化為電力。

不過小水力發電就算高低落差只有2公尺,也能以微弱的水壓來轉動發電機,不放棄任何可以利用的能源,不管是農業用取水道、攔砂壩,甚至是淨水場,都適用於小水力發電。

TVBS記者郭展毓:「小水力發電,其實不只是適用於河川,我們來到千葉縣水道局的幕張供水場,在這裡也用上了小水力發電,而且發電量達到整座供水場用電的30%。」

東京發電濱田督子:「這邊是水源的流入口,像這樣流進來的水,透過轉動那邊的水車來進行發電。」

幕張供水場,是關東地區10個利用小水力發電的設施之一。濱田督子:「這個水力發電設施擁有48公尺的高低落差,每秒流入1公噸的水量,透過發電機可以產生350瓩的電量。」

350瓩的電量聽起來微不足道,但這已經可以供給台灣1戶住家用上1個月。日立產機技師田中雄司:「水車的運轉狀況,控制在經常保持在最高功率點,始終維持在那個地方,是這個水力發電機的重要功能。」

現在在日本,不只是官方的自來水公司,就連家電製造業都開始著手進行小水力發電的研發。田中雄司:「入口和出口的水壓差,利用這部分的能量來進行發電,這是小水力發電的原理。」

不管是工廠的工業用水,還是大樓的家庭用水,只要水壓出現落差,就能進行小水力發電。日立產機主任技師大野浩二:「發電機並不會佔空間,而且除了空間以外,在成本方面也不會花上太多預算,所以能非常簡單的採用。」

投資成本低、佔用空間不大,都是小水力發電邁向普及的優勢,而且看看各種發電方式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每100瓩的發電,小水力只會排放5.5公克的二氧化碳,堪稱最潔淨的再生能源。

濱田督子:「發電機在運轉的時候因為是水力發電,當然會產生二氧化碳,但是在發電的過程並不會排放二氧化碳,應該是小水力發電最大的好處。」

比起其他發電方式,小水力提供的發電量雖然不大,卻能讓我們不輕易放過任何可能發電的方法,將大自然提供的能源,充分利用。

……..文章來源:按這裡


中鋼拚風電 落腳台中港

作者: 記者林憲祥╱高雄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7月4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林憲祥╱高雄報導】

國內鋼鐵業龍頭中鋼公司在看好政府推動的「千架海陸風力機」市場前景下,計畫與合作團隊在台中港約80公頃土地內,打造國內首座的「風力發電產業基地」。

中鋼昨(3)日率先與台中港務局簽訂土地承租事宜意向書,中鋼預計8月份召開董事會,通過成立能源開發公司籌備處,並可望於9月展開招商作業,準備搶攻國內高達新台幣7,000億元產值的風力發電產業鏈大餅。

中鋼透露,未來的合作對象,產業界主要包括生產葉片廠商先進複材、發電機大廠東元電機、風力能源廠商中油等,至於風力設備相關廠商如上緯、永傳及台電,也歡迎加入投資行列,初步估計投資額至少50億元;主要投資項目包括開發基地、訂造風力發電設備所需的平台船、起重船、打樁船以及海事工程零件,包括葉片、海底電纜、塔架及機艙設備等。

中鋼與台灣港務公司昨日在工業局、能源局、標檢局及航港局共同見證下,簽署「建置離岸發電產業組裝港埠與產業園區」意向書。

由中鋼工程副總經理許文都和台中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陳劭良代表簽約,邀請中鋼董事長鄒若齊、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蕭丁訓、工業局長沈榮津及金屬中心執行長伏和中等人見證。

鄒若齊致詞時表示,開發再生能源成為我國最主要的永續能源政策,綜觀現今各種再生能源類型,僅大型風力發電可產生大量電力。

依照能源局的規劃,2030年離岸風力發電裝置容量目前將達到3,000MW,其建造以及運維的產值高達7,000億元,估計將可以創造1.9萬個工作機會。

鄒若齊指出,該公司正規劃成立能源開發公司籌備處,未來將配合政府離岸風電期程規劃,以前述控股公司再投資設立各專業領域子公司,並且結合國內公民營企業與基金,共同為展開離岸風電相關產業努力。

中鋼表示,中鋼長期居國內重工業領頭地位,已累積相關工程技術之厚實基礎,亦有充份能力供應風力機、塔架、船隊所需鋼材,且本身亦具備優良企業形象,加以我國政府順應世界綠能趨勢推動離岸風電能源政策,促使中鋼積極規劃投入離岸風力發電產業,冀望能建構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整體供應鏈。

……..文章來源:按這裡


打造離岸風電園區 台中港起跑

自由時報 – 2013年7月4日 上午8:42

中鋼與港務分公司 簽意向書

〔自由時報記者歐素美/梧棲報導〕台中港電力專業區將成為離岸風力發電產業園區!中鋼公司與台中港務分公司昨簽定合作意向書,未來將以台中港二號碼頭作為離岸風力發電組裝港埠,結合電機等相關業者共同打造台灣離岸風力發電產業,預計可創造七千億產值及約兩萬個就業機會。

經濟部推動離岸風力等綠色能源,今年初選定永傳及上緯兩家公司獎勵,並推動由中鋼等上游金屬材料大廠投入,成立離岸風力發電產業園區,以引領該產業發展。

台中港因地理位置、基礎設施及腹地大等條件優於彰濱工業區及雲林離島工業區,雀屏中選,昨由中鋼公司副總經理許文都與台中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陳劭良代表,雙方簽定合作意向書。

中鋼公司表示,離岸風力機系統體積巨大,裝卸時間長,影響鄰近港區與航道,台中港二號碼頭鄰近出海口,對周邊港務影響較小,且北岸就是佔地七十四.二公頃的電力專業區,可連接作風電產業園區,才決定落腳台中港。

中鋼公司董事長鄒若齊表示,台灣海域將開發三千個百萬 的風力發電量,這對產業來講是夢想,國家再生能源的需求創造台灣新興產業,目前國內雖缺乏整體技術,但有基本架構,這是台灣產業空前的新機會。

鄒若齊指出,中鋼研究兩年,目前時機已成熟,將提報董事會後於八月成立籌備處,走向自建海域風機,產值達七千億,就業機會近兩萬個,未來除自建,也服務上緯及永傳兩家業者,是中鋼重要的里程碑。

經濟部工業局長沈榮津則表示,離岸風力發展,初期支持產業快速發展投資,長期則規劃風場並建構產業鏈,以提升國際競爭力,希望未來能進一步將上游原料、中游零組件及下游業者等連結起來,形成產業聚落。

……..文章來源:按這裡


台中港與中鋼 攜手風力產業

中央社 – 2013年7月3日 下午8:04

(中央社記者陳靜萍台中3日電)中鋼公司今天與台中港務公司簽署合作意向書,未來台中港二號碼頭將做為離岸風力發電組裝港埠,打造台灣風力發電產業。

台中港因地理位置、基礎設施及腹地大等條件優於彰濱工業區及雲林離島工業區,雀屏中選成為離岸風力發電產業園區,中鋼與台中港務公司今天簽訂合作意向書。

經濟部工業局長沈榮津說,離岸風力發展,初期可支持產業快速發展投資,希望未來能進一步將上游原料、中游零組件及下游業者等串連起來,形成產業聚落。

中鋼公司董事長鄒若齊指出,國家再生能源的需求創造台灣新興產業,也是產業空前的新機會,雖然國內目前還缺整體技術,但中鋼研究了2年,目前時機已成熟,將提報8月董事會後成立籌備處,未來將走向自建海域風機,預估產值近新台幣7000億元,並可創造近2萬個工作機會。1020703

……..文章來源:按這裡


事故頻繁 越取消多項水壩建案

中央社 – 2013年7月3日 下午1:01

(中央社記者方沛清河內3日專電)由於偷工減料情況普遍且嚴重,越南近年內連續發生攔水壩倒塌或壩堤漏水事故,經過檢查相關規劃,越南工商部最近已取消多項水壩建案,以免造成意外。

越南「經濟時報」今天報導,統計顯示,越南全國目前共有近7000座水壩和攔水壩,其中6000多座屬於小規模攔水壩,由於近年內連續發生事故,引起民怨,相關部門最近除了取消規劃中的338項攔水壩建案外,還將停止169件的規劃,同時要求各地方加速檢查、評估水壩工程品質與安全。

報導指出,由於水力發電屬於綠色再生能源,越南水力豐沛有較大潛力,可以發揮功能保障國家能源,所以水力發電是國家的重要工作,但是最近發生一系列攔水壩倒塌或壩堤漏水事故,威脅民眾性命安全,造成財產損失,尤其是中小型攔水壩施工品質,受到各界關注。

面對上述情況,工商部已與相關單位配合,成立工作小組進行檢查各地方水壩規劃與投資興建相關問題。排除經濟效益較小、隱藏環保風險、施工技術困難和興建資金不夠等建案,其中80%至90%的中小型水壩必須列入檢查安全名單。

另外,建設部要求各地方加強檢查工作,若發現任何提案未符合安全條件,將必須停止蓄水與運轉。1020703

……..文章來源:按這裡


馬︰再生能源無法取代核能

自由時報 – 2013年7月3日 上午6:14

〔自由時報記者彭顯鈞/台北報導〕擁核立場漸趨清晰鮮明的馬英九總統,昨天接見美國前商務部長布萊森時重申「再生能源目前還無法取代核能」,對於核四停建的爭議,未來幾個月將透過公開辯論,最後由公投做出抉擇。

馬在會面中先推崇布萊森是能源專家,長期關心替代能源與環境議題。他接著指出,台灣九成八以上能源仰賴進口,除盡力推動節能減碳,也發展再生能源,但包括地熱、溫差、潮汐發電等,目前進度都非常有限。至於風力發電因季節關係無法與用電需求一致。

馬表示,是否停建核四廠,最近半年來有許多爭議,因此決定由公投做抉擇,而再生能源目前還無法取代核能,尤其是穩定性、效率還有相當的距離。

對於發電成本,馬也表示,能源依賴進口,其中「液化天然氣的價格比核能貴兩到三倍」。

……..文章來源:按這裡


總統:再生能源尚無法取代核能

作者: 劉品希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3年7月2日 上午11:18

馬英九總統(2日)接見美國商務部前部長布萊森(John E. Bryson)等人,他表示,台灣雖然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但受限氣候因素,風力及太陽能發電並不穩定,目前還無法取代核能。他也希望透過美國先進的技術及經驗,協助台灣發展深層地熱,以彌補其他再生能源不穩定的缺失。

馬英九總統表示,他在上任後就宣布具體的減碳目標,要在2020年將排碳量降到2005年的水準,並進一步在2025年降到2000年的水準,這是非常重大的承諾;雖然中華民國不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的成員,也沒有加入京都議定書,但身為地球的一份子,對地球暖化不能袖手旁觀。

總統也指出,台灣是能源極度缺乏的國家,98%以上能源都仰賴進口,因此他在上任後的第二年,就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到目前為止,無論是風力發電或太陽能發電的裝置容量都比他上任前增加23倍。

總統表示,由於受限氣候因素,目前台灣發展的再生能源還不能取代核能,而國內卻對核四續建存有諸多爭議,因此政府最後決定將相關議題交付公投,由全民來決定。他說:『(原音)目前我們的再生能源還不能取代核能,因為它的穩定性、效率都還有相當的距離。另一方面,因為能源仰賴進口,液化天然氣的價格實在很貴,比核能貴2到3倍,這些問題會在未來的幾個月當中,透過透明、公開的辯論來做出決定。』

總統說,台灣與美國愛達荷州(Idaho)在今年4月簽署合作協議,希望藉由愛達荷州開發能源的先進技術與經驗,幫助台灣發展深層地熱,以彌補風力及太陽能發電不穩定的缺失。

……..文章來源:按這裡


總統:核四爭議最後交公投決定

中央社 – 2013年7月2日 下午12:13

(中央社記者李淑華台北2日電)總統馬英九今天說,再生能源目前還無法取代核能;核四停建爭議,最後將由公投做出抉擇,未來幾個月會透過公開辯論做決定。

馬總統上午在總統府接見美國前商務部長布萊森(John E. Bryson) 等人。

他說,布萊森曾任能源及電力公司加州艾迪生國際主席兼總裁長達18年,對能源有深入的瞭解;自1970年代創立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協會,長期關心替代能源發展及環境議題,令人敬佩。

總統說,台灣是一個能源極度缺乏的國家,98%以上的能源仰賴進口,除盡量節能減碳外,也大力發展再生能源。上任後的第2年,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至今不論是風力發電或太陽能發電,裝置容量都比上任時增加23倍。

至於其他的再生能源,包括地熱、溫差發電、潮汐發電、可燃冰,總統說,目前的進度都非常有限。

他說,台灣有亞洲最好的風場,風力相當充分。夏天是最需要發電的季節,但夏天的風很小,冬天風大,卻非用電的旺季,所以在氣候的配合上,風力發電無法與需求一致。

總統說,最近半年來,對於是否停建核能四廠,仍有許多爭議,「我們最後決定由公民投票來做出抉擇」。再生能源目前還無法取代核能,尤其是穩定性、效率還有相當的距離。

此外,總統說,由於能源依賴進口,液化天然氣的價格比核能貴2到3倍,所以「這個問題(指核四停建),會在未來幾個月當中,經過透明公開的辯論來做出決定」。

總統也說,美國愛達荷州對能源開發,具非常大的特色,4月間台灣與愛達荷州簽署了合作協議,開發台灣的深層地熱,「努力看能不能夠開發深層的地熱」。

總統說,布萊森是一位能源專家,希望藉此請教美國對核能的態度、頁岩氣外銷政策,尤其美國總統歐巴馬日前任命孟尼茲(Ernest Moniz)博士擔任能源部長。孟尼茲本身是一位非常支持核能發展的專家,當中有哪些政策的含意,盼能從中學習經驗與智慧。1020702

……..文章來源:按這裡


環境前線:節能減碳 台灣的節能減得了碳嗎?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7月2日 上午12:08

■房思宏

不論是政府官員、企業或社會大眾,對節能的重要性總朗朗上口,比方說今年309全台廢核大遊行後,行政院長江宜樺針對民間「用電需求零成長」的訴求,即是以「省水、省電、省油、省紙」的四省運動做回應,並提及透過產業轉型以減少高耗能產業。然而,先不論此種宣示究竟能引領多少實質政策調整,我們在主流媒體更常見到的,卻是一種訴諸個體的道德勸說,比如說馬英九總統宣稱自己未曾在總統辦公室內開過冷氣,對民眾宣傳省電的重要性。而這幾年反核運動再掀高潮,不同立場的論調中,也多有要求個人先做好節能,才能進一步取得反核的正當性。酷暑已至,相信一定也有反核的朋友掙扎著究竟要不要按下冷氣開關按鈕。

然而,此種個體化、道德化的論述,並無益於大幅提昇能源效率,以達到更好的節能節電效果,也無助於改善社會大眾對能源等稀有資源的認識。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世界著名智庫Ecofys合作撰寫的《能源報告》即指出,考慮未來能源供需情境時,必須優先考量將提供能源服務所需的能源降至最低。換句話說,在面對包括空調、照明等各種基本需求時,除了考量成本、能源種類外,還更應該根本地去思考是否可能透過消耗較少,甚至不消耗能源的情形下來滿足需求,為達到此目標,又需要何種政策工具及生活方式的調整。追求節能因而從來就不是以犧牲人類生活基本需求為代價,而是必須從根本出發去檢視人類生活各種需求,以及滿足需求的手段與能源之關係。關冷氣、關燈都能節能,但在錯誤的時間點及場所投入這種措施,只會讓民眾再次陷入「要節能還是要生活舒適」的虛假兩難情境。(註1)

與此同時,此種個體化的道德節能訴求,同樣也無法讓我們看清楚,在宏觀層次上能源是如何被消耗,以及是被誰消耗的。以台灣來說,在工業用電超過台灣用電5成,且工業電價長期低於發電成本的情形下,個人家戶再如何努力節能,也都無法取得太大節能成效。再進一步探討,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在今年3月出版的《核四真實成本》報告中指出,根據官方目前用電需求成長的規劃情境,2025年時的用電將比2010年大幅成長48%,其中工業部門的成長佔了78%以上,然而這麼大規模的用電成長,卻只能為台灣的GDP成長貢獻23%,對比前述江宜樺院長提及透過四省運動追求產業轉型的發言,此種持續鼓勵發展高耗能低產值產業的規劃,實在讓人覺得困惑。

大力節能,不需核四也能減碳

台灣目前的節能思維表面上是與減碳綁在一起,一貫稱之為節能減碳,可見節能絕對不僅是個體道德考量,而是有著清楚的政策目標。依據行政院《永續能源政策綱領》以及《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節能目標是每年提高能源效率2%,使能源密集度於2015年時較2005年時下降20%以上,並追求在2025年時下降50%以上。然而綠盟早就一再指出,照目前的官方用電需求成長情境規劃,即使每年能源效率提昇2%,2025年時電力系統之碳排放量依然將比2010年時高出34%。雖然我們總喊著「節能減碳」,但事實是目前的節能目標,並無法與減碳目標結合(註2)。更重要的,此一排碳增加的情境是在核四投入運轉的基礎上形成,換句話說,姑且不論其他國家以核減碳是否真正可行,在台灣談核四的減碳效益,就只是轉移焦點的偽善之論:有沒有核四都減不了碳,問題始終在毫無節制的用電需求成長。

▲2013年2月21日多名公民團體成員走上凱道,喊出遊行訴求:「停止核四預算,拒絕危險核電」。(圖文/姜林佑)

這種「節能歸節能,減碳歸減碳」的規劃,也是造成節能政策無法全面擴散至生活各層次的原因之一。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要想認真減碳,靠的絕不是會排擠再生能源發展,且時間及經濟成本都甚為高昂的核電,而是必須確實面對化石燃料在內的傳統能源的外部性,並根本投入提昇能源效率,落實節能。國際能源總署(IEA)甫在今年6月發布的世界能源特別報告《Redrawing the Energy-Climate Map》中,就指出目前全世界的努力,並不足以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2℃內,進而避免全球氣候變遷對人類社會的重大威脅。然而這並不代表既有的技術不能達成此目標,為了要在2020年前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2℃內,全世界必須採取集體行動,投入佔溫室氣體排放約3分之2的能源領域中。

IEA為此提出四項能源政策情境(4-for-2℃ Scenario),追求在2020年時減少31億噸的碳排放量。4項政策中最重要的是要求終端能源使用部門採取具體能效措施,此一措施包括照明、空調、工業馬達、以及交通行業等能效提昇(註3)。IEA估計為落實此一政策,在2020年前全世界將額外投入2千億美金,但家庭及產業由於採用能效更高的技術產品,所省下的資金將高於投資。此一全面提昇能源效率的措施若能落實,全世界在2020年時將能減少15億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此情境所需總減碳量的49%。從IEA此報告中可以看出,具體投入提昇能效與節能,才是落實減碳目標的重點。國內這種與減碳目標無法連結的節能目標,實有重新檢討之必要。

從道德節能走向政策及制度節能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綠色經濟》報告也指出,世界各國的節能政策,多半從下列幾個政策工具出發:(1)監管和控制機制,包括建立能效標準及行政介入能源管理等;(2)經濟及市場調節;(3)財政工具及激勵機制;以及(4)鼓勵自願參與及資訊公開。各個政策工具必須彼此配合,並且全面貫徹到包括工業、建築、旅遊、運輸等不同領域中,讓各種成功的節能及提昇能效案例,不僅只是做為示範案例,而是必須能引導社會資全力走向節能。

2009年時國科會提出「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日前公佈研究成果,國科會研究指出,針對電力、住商、工業及運輸4部門的節能計畫若能徹底執行,可節省39%整體能源,若將此節能計畫分10年進行,則每年能效提昇可達到3%。先不論國科會計畫中是否通盤考慮諸如能源稅等政策工具,此一研究成果的確讓我們看出節能大有可為之處。比方說全台有548萬台開飲機,每年就耗去約31.47億度的電,相當於3分之1座核電機組的發電量,更佔住商用電的6.79%,若能將開飲機換成快煮壺,將可省下大量電力消耗。而馬達設備目前佔工業用電約70%,若能轉用高效率的馬達,搭配上整體系統優化,將可節省馬達用電20%至30%,相當於節省10%的總用電量。世界主要國家,包括中國與韓國在內,皆已經制定IE2等級(高能效表現)馬達的強制能效管制標準,美加等國已有IE3(優能效表現)能效標準,歐盟亦將於2015年實施IE3管制。行政院於5月底提出的刺激消費方案中,也開始分期補助IE2及IE3馬達,起步雖較晚,但也顯示在馬達節能上有非常大的空間,應該盡快從目前的補助示範模式,轉為透過政策引導,讓產業全面轉用高效率馬達。

▲2008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行政院會通過永續能源政策綱領,將核能做為無碳能源選項。院長劉兆玄裁示,核四儘速完工商轉。圖為新聞局長史亞平(右)轉述院長裁示。(圖文/中央社)

凡此種種,都是為了指出節能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只要政策支持,民間與企業也總能有源源不絕的節能創意。換個角度想,當消耗能源必須合理反映外部成本時,節能需求也就能自然被創造出來。除了主動使用能源這面向盡量提昇能效外,我們還必須去思考如何在被動面向節能,亦即在減少或不消耗能源的情形下滿足基本需求。以居家及辦公建築來說,我們可以追求不斷提昇能效標準的電器,政府也可以透過節能家電補助等措施鼓勵民眾購買,然而這些都還只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根本思考人類社會發展與能源的關係,反省各種基本需求如何不透過消耗能源來滿足,才能全面邁向低碳、節能的永續社會。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註1:比方說很多公家機關為了達成節能目標,會要求在下班後直接將建築內的空調關掉,導致仍必須加班工作的公務員苦不堪言。這其實是種廉價但錯誤的節能作法,理想的作法是根本地對建築物做能源體檢,確保建築物的隔熱效果及良好通風,如此一來才能根本地減少建築物在能源上的消耗。

註2:減碳目標則是在2020年時,全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回到2005年時的水準,2025年時回到2000年的水準。

註3:另外3個政策分別是:限制建造和使用效率低的然煤電廠,佔情境減碳量12%;盡可能減少來自上游油氣生產的甲烷(CH4)生產,佔情境減碳量18%;以及加快取消化石燃料補貼,佔情境減碳量15%。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