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效益低 歐盟擬降低使用

作者: 尹曉春 | 台灣醒報 – 2013年7月15日 下午2:36

【台灣醒報記者尹曉春綜合報導】生物燃料不符效益,歐洲擬降低使用量。雖然為了減少排碳,歐盟過去大力鼓吹由糧食製造的生物燃料。但如今考量整體效益後認為,生物燃料不符效益,因而提議減少運輸使用。

歐洲議會環境委員會近日以43票對26票表決通過,將減少使用由糧食加工而成的生物燃料(biofuel),將汽車的生物燃料消耗量,降低至全部消耗量的5.5%。委員會表示,生物燃料造成糧食價格上揚,不符環保效應,這項決定目的在於打破對生物燃料太過美好的幻想。

這項法案9月還將進一步在歐洲議會進行表決,並在正式通過前與歐洲理事會進行協商。照往例,歐洲議會將聽取委員會的建議,但專家表示這項倡議將在接下來2個月引起相發激辯。

「生物燃料不到5年前還被當作是能源的解藥的生物燃料,現在已經成為問題。」

歐洲植物油工業聯盟(FEDIOL)執行長李可克表示,「假如歐盟不斷搖擺不定、自我矛盾,就將停止投資生物能源。」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歐盟過去認為,以油菜籽、棕櫚油、甘蔗、玉米等糧食穀物生產的生物燃料,可以有效取代化石燃料。不過當歐洲執委會考慮土地如何被用來栽種作物後,發現效益低落。不只因為砍伐林地後,將釋放出大量的碳,開發「以糧食為基礎」的生物燃料更將壓縮其他作物的栽種土地,而抬高糧食價格。

此外,歐洲國家雖然已開始尋找由非食物或廢物產生的新一代生物燃料,但因未能規模化生產,新法案被認為只會增加化石燃料消耗量。

不過,環保團體依然對這項提案表示贊同,並建議將生物能源從歐盟的再生能源發展方針中一併移除。「歐洲地球之友」表示,必須結束「燃料」與「糧食生產」相互競爭的錯誤方向。」

根據歐洲執委會的報告,法國、德國、葡萄牙與西班牙等國家的生物燃料使用量都已超過5%。法案實施後,上述國家的生物能源產業將不得不縮減約120億歐元的營運。工業團體認為,這將違反促進歐洲經濟成長與降低失業率的目標。

圖說:生物燃料不符效益,歐洲擬降低使用量。(photo by Aceoanno1 in flickr)

……..文章來源:按這裡


宗原木屑燃燒機 節能

作者: 台南訊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7月15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台南訊】

宗原能源公司開發以「生物質木屑顆粒」為燃料之「燃燒機」,燃燒時不會產生有害氣體,不必設置氣體脫硫裝置,可取代重油或瓦斯燃燒機,節能、減碳、又可降低燃料成本20%,適合瀝青爐、燃煤爐、臥式蒸汽爐、柴油蒸汽爐、烤漆爐、熔鋁爐…等使用。

宗原能源總經理王建元表示,將重油或瓦斯燃燒機換用該公司出品「木屑顆粒燃燒機」,客戶除了不必負擔該燃燒機設備及後續保養維修費用外,屆時如未能達到降低燃料成本的目的,該公司願做100%差額的賠償;王建元對該公司「生物質木屑顆粒燃燒機」能夠達到節能、減碳、降低燃料成本的效益,相當有信心。

王建元指出,為何改用「生物質木屑顆粒燃燒機」可以達到節能、減碳、降低燃料成本的效益,王建元說,因為生物質燃料是以農林剩餘物(如木屑、木粉、竹子、稻糠、玉米梗、棕櫚葉…)為原料,經科技加工製成顆粒狀環保燃料(150℃高熱擠壓成顆粒),每一顆都達到歐規標準規格,含水量低(10%~5%)、熱值高、燃燒充分,幾乎無有害氣體釋放,是一種潔淨低碳的可再生能源,作為鍋爐燃料使用,燃燒時間長,爐膛溫度高,燃燒後的灰渣更是植物最高等有機肥料,價值非凡,是重油燃燒機的最佳的代替品。

王建元強調,該燃燒機燃燒後空污指數是百分百合格,其中CO2排放6%、NOX微量、SO2低於33.6mg/m3、煙塵低於46mg/m3,都低於國家標準,是屬於低碳綠色能源;且不管是木屑顆粒原料或燃燒機設備,都是由該公司自行生產,燃料來源穩定,不會有斷料的疑慮,適合瀝青廠、溶鋁廠、染織廠、紡織業、食品加工業、資源回收焚化業、洗衣廠、烤漆廠、金屬加工業…等行業使用。洽詢電話:(06)335-2236。

……..文章來源:按這裡


能源局推親和綠能風電

作者: 黃台中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7月11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黃台中】

臺灣能源98%以上依賴進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建立自主能源,打造低碳綠能環境成為國家既定政策。我國風力發電主要集中於風能資源最佳的西部沿海地區,隨著風力發電累計裝置量逐年增加,陸域風場開發與民宅及自然環境產生空間競合之現象逐漸增多,為消除民眾對風場鄰近居住生活圈太近引發噪音干擾生活品質等產生疑慮,能源局推動親和綠能風電,積極針對風力機設置距離規範研擬強化措施,也籲請民眾支持國家發展再生能源政策,使風力發電發展與在地生活互融共存,創造雙贏。

能源局表示,國內陸域風場開發亦須同時兼顧民眾安全與生活環境品質之意見表達,能源局將審慎推動風力發電之開發,並就風力發電機之安全防護隔離帶進行研議,確保風場開發之安全評估與風險管理,俾利我國陸域風場開發能順利推展。

能源局近期已多次就陸域風力機設置與民宅間維持適當距離之相關管理措施召開專案小組會議,以更穩健務實的態度逐步推動國內綠能發展。

……..文章來源:按這裡


能源局培育生質能源 獲大獎

作者: 黃台中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7月11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黃台中】

經濟部能源局推動生質能源研發,培育生質能源有最新斬獲,能源局委由工研院研發「近無碳損纖維素丁醇生產技術」,榮獲2013年美國R&D 100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對生質能源研究與產業有深遠影響。

能源局指出,「近無碳損纖維素丁醇生產技術」利用特殊馴養的菌株,使碳利用率可達94%,並可使用蔗渣、玉米桿等農業廢棄物為原料,將大幅提升生質丁醇生產的能源,帶來減碳及經濟效益。

因應高油價時代,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趨勢,國際間以推廣再生能源設置作為主要的因應策略之一。我國能源98%依賴進口,推動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除可增進國內能源使用多元化及提高自產能源比率外,亦可順勢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達到兼顧能源安全、環境保護及經濟發展的3贏目標。

能源局表示,針對運輸用生質燃料的利用,能源局積極推動生質柴油之使用,國內自民國99年起全面實施在柴油中添加2%的生質柴油(B2),同時發展可添加於汽油中的生質醇類技術。運輸業占全球碳排放總量1/4,為降低石油依存度,減少碳排放,生質燃料是各國競相發展重點。能源局支持纖維素水解技術研發,以不會造成與人爭糧的農林廢棄物為原料,轉化為車輛適用性較酒精更高的丁醇,投入未來生質燃料之創新前瞻作為,此項技術對台灣在能源、環境及產業方面發展,帶來極大貢獻。

……..文章來源:按這裡


振堡富域 節能綠色美宅

作者: 黃繡鳳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7月11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黃繡鳳】

以綠建築聞名清水的振堡建設,將版圖擴張至大里區,推出指標大樓新案「振堡富域」。

其邀請7期豪宅團隊,建築師龔瑞琦、景觀大師賴忠彥、室內設計師張清平共同打造10棟低碳大樓,採用綠建材,並透過節能減碳的工法,建造出環保與實用兼具的好宅。

「振堡富域」規畫2-4房住宅,總戶數293戶,主力建坪為27-43坪,適合單身貴族、小家庭等首購或換屋族。

在公共設施上,設計出挑高加深的大廳,提供飯店式管理,表現大器尺度,其他空間則著重在機能性與互動性,像是視聽室、烹飪教室、健身房、交誼廳等,讓住戶能自在的交流。

振堡建設董事長黃添進表示,這次使用3300坪大面積基地,建蔽率只有35%,留下約2000坪寬闊的空地規畫中庭花園和公共區域,而緊鄰在旁的公園,規劃步道、涼亭及球場,非常適合親子一起散步、運動。

振堡建設自第一棟建築起,就以蓋綠建築為己任,並邀請到有「綠建築推手」之稱的龔瑞琦建築師,聯手打造低碳大樓。

「振堡富域」採用很多綠建材如高性能混凝土,可減少水泥使用量並降低汙染,且綠化指標高於法規規定50%,可改善空氣品質。地面也採用透水鋪面,將雨水儲存在地基,達到養護植栽的功用,不僅節省水源,也達到綠化環境的效果。

除此之外,其他符合綠建築指標的還有雨汙水分流排放、再生能源電梯等設施。而節能減碳的部分也規畫得很完善,像是每棟大樓屋頂皆放置太陽能板,節省用電能源。西曬區域的窗戶,都以精密的公式算出深窗設計的深度,及窗戶開關的角度,讓室內光線充足且熱負荷較低,室溫適中也可減少冷氣用量。

「振堡富域」的基地位在大里區仁化路上,與仁化商圈及竹子坑商圈約3-5分鐘的距離,學區內有健民國小、光正國中,走路5分鐘內可抵達,台中名校青年高中、修平科技大學等。

……..文章來源:按這裡


特稿/電價上漲誰之過(下)智庫論壇/永續發展組助理研究員 唐慧琳

中央日報 – 2013年7月10日 上午9:32

反核人士指責台電低估核能成本,認為台電未加計核電的核廢處理及核事故處理等外部成本。唯反核大將劉黎兒女士等人聲稱核電廠除役需要十幾兆甚至幾十兆台幣,卻完全未交代是怎麼估算出來的,質疑別人時非常高調,動輒指責別人說謊,可是對於自己所提的那些驚聳的數據卻提不出任何估算方式與根據。

 回過頭來談核廢料,核廢料有分低階與高階2種,低放射性廢棄物內所含放射性核種以鈷-60為大宗及少量的銫-137,以鈷-60核種為例,經過50年後約已衰減至原來之千分之一,若再經50年,則其放射性活度將降為原來的百萬分之一,300年後,絕大部份的放射性將自然消失。目前部分低階核廢料是放在各核能電廠,部分暫存於蘭嶼,原能會在各電廠附近及蘭嶼持續針對環境進行幅射監測,大部分都低於每小時0.2微西弗的一般背景幅射範圍(我國民眾一年平均受到的天然輻射劑量為2毫西弗(2000微西弗)左右,稍低於世界的平均值2.4毫西弗)。藝人蔡康永指稱幅射劑量只要超過0.04微西弗就是危險的,那是遠低於天然幅射值的數值,恐怕不只台北是危險的,他還需搬離地球才行,因為全地球恐怕都高過此數值。

 根據原能會核研所的資料指出:以1995而言,我國國民所接受的幅射中,天然幅射佔66.4%,人造幅射佔33.6%,人造幅射中又以醫用幅射為主要來源,佔比高達99%,核能發電每年所造成的幅射劑量比例則不到人造幅射的0.1%。在醫用幅射中,一次胸部x光所造成的幅射值為20微西弗,乳房x光是700微西弗,胸部電腦斷層則是7000微西弗。

 而根據國際輻射防護協會(ICRP)、美國游離輻射生物效應委員會(BEIR)的報告指出,以急性全身曝露的確定效應而言,一次劑量在250毫西弗以下,人體本身不會發生任何可察覺的症狀;達輻射低限劑量值100毫西弗的一次性急性曝露可能會造成胚胎與胎兒的畸形,但國際上目前並未有任何流行病學證據足以證明人體曝露在100毫西弗以下會增加致癌的機率。當然,人體所接觸的幅射值仍是以愈低愈好,可以避免機率效應,但也不需過於小題大作而因小失大。

 再談到高階核廢料(已用過核燃料)中,其中真正廢料只佔約3%,其餘的97%是可經過再處理予以回收的鈾與鈽,唯台電考量目前用過核燃料再處理費用仍太高,因此策略性地先放在核能電廠內中期貯存以保留將來再處理之彈性,同時爭取進行最終處置場的調查評估的時間與尋求境外處置的可能性。

 許多人誤以為高階核廢料需儲存上萬年,因此我國所提撥的核後端基金不足,事實上世界各國目前所採取地質深層處置方式,其費用主要用於建設,在埋入核廢料後該設施將永久封存,無須後人照顧與再行處置。除非第一時間有作業疏失或選址有誤,否則沒有債留子孫的問題;反而是若現在我們替子孫選擇了以天然氣取代核能發電,才是大幅提高他們的經濟負擔。目前高階核廢的最終處置並非是技術問題(國內潛在的處置母岩以花崗岩最具可行性,主要分布於台灣東部中央山脈以及金門、馬祖及烏坵等離島),而是政治問題,大多數國家都因當居民反對而難以找到核廢料長期處置地點。

 大多數人對於高階核廢都有著莫名的恐懼及誤解,但根據加州柏克萊分校的物理學教授Richard A. Muller所著的「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一書中指出:許多國家都有含幅射的天然鈾礦,但卻沒人吵著要將天然鈾礦移走,倘以鈾礦幅射強度來檢驗高階核廢的最終處置,核廢移出原子爐後將迅速衰變,在100年後降為天然鈾礦的500倍,因此值得關注的是進行最終處置後的洩露量與洩露機率的問題,假設百年後以極大化洩露量10%與洩露機率1%來計算,約有0.1%的核廢會影響生物圈,在如此極端高估的假設下,其幅射影響也低於天然鈾礦。

 反核人士或曰:如何確保高階核廢處置場100年內不會發生地殼變動?這當然需要在擇定之前進行慎密的地質調查評估!唯和人類歷史相比,經上千或億年未曾變動的地質實所在多有,實無需庸人自擾,以管窺天。非洲加彭的Oklo地區在17億年曾發生鈾礦自然發生的連鎖反應,其高階核廢當然未經人為加固密封,但17億年來絲毫未曾移動外洩。而2000年前秦始皇陵以高嶺土作為隔水層,迭經盜墓依然完好未受地下水侵襲,古人尚且能夠,難道以今日之科技反而不行?

 而我國每度提撥0.17元的核後端基金究竟是否足夠?倘以美國核電廠為基準值,我國與其他國家之提撥倍數如下:

美國 瑞典 瑞士 西班牙 芬蘭 台灣

1 1.65 9.43 3.4 3.53 5.56

表二:各國核後端處理基金之比較

資料來源:核能發電後端營運基金網站

 其中美國提撥只含用過燃料最終處置費用,其他各國除用過燃料最終處置費用外還包含拆廠費用及低階廢料最終處置費用。由上表可看出我國提撥之後端費用只低於瑞士而高於其他國家,是否有不足之處,則不能排除在昧於事實、無限上綱的民粹氛圍下,擇定的最終處置場之附近居民有可能要求高額的回饋金,則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

 而在福島事件後,核事故的處置成本也引起關注,據日本讀賣新聞前主筆中村政雄先生指出:光是受核污染的地區的除污費用一年即高達約2.5兆日幣,其中尚不包括居民安置等費用,因此,核事故成本會不會發生,恐怕才是核能成本會不會超過其他能源發電的關鍵因素。在理性探討的基準上,任何成本的發生要以其概估值乘以其發生機率,由於我國核電廠之安全性遠高於福島核電廠(詳見拙文:民粹反核與台灣未來),以核四而言,核幅射外洩的可能頻率應低於百萬年一次,因此不能光以金額論定,此其何以歐盟2005年評估核電外部成本時,即便項目包括空氣汙染,水汙染,土汙染,『意外災害』、職災等,每度也僅達0.2元台幣,和許多再生能源接近,是燃煤發電的8.5%,天然氣發電的28%。

結語:

 誠如上述,是誰謀殺了台灣人的新台幣,答案已經非常清楚了!那些有錢有閒被誤導上街反核的中高階層,替那些沒錢沒閒的低收入者決定了:要用更高的電費進一步來擴大貧富的差距!而不切實際的節能減碳政策恐怕也難辭其疚。對一個自產能源不到2%的國家而言,只有務實的提高核、煤等「必要之惡」的基載電力,才能提高目前被閒置的抽蓄發電的使用,才有可能維持低廉的電價並維繫國家的競爭力。誠如美國能源部長莫尼茲所說:「若因福島核災就終結核能,是一錯誤;如果美國現在不投資核電技術,民眾會後悔。」身為台灣人,你準備好為民粹反核付出必要的代價了嗎?

註一:陳立誠先生的計算方式是以2010年總發電度數2074億度、核能、燃煤與

燃氣發電度數分別為830、830與254億度,其每度成本則分別為0.66、1.59與3.12元,其他類發電成本保持不變的前提作為計算基準。

參考資料來源:

台灣能源部落格

台電與原能會網站

台灣必須廢核的10個理由-劉黎兒

【中央網路報】

……..文章來源:按這裡


垃圾變「黃金」 德人獲永久居留證

作者: 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3年7月10日 上午3:06

德國在日本福島核災後關掉七、八座核電廠,目前正值台灣核四公投議題備受關注之際,顧安德表示,德國因為再生能源政策跑得較前面,發展出的太陽能、水力與生質能源等已超過核能,有這些條件可以關核電廠,但不代表台灣也能這樣做。

顧安德說,六成以上德國民眾認同不要核能,但德國現在電費比台灣貴三倍,如果台灣人民不要核能,要有電費一定會漲的心理準備,「現在電費太便宜了」。不光是發展再生能源,連周邊環保政策都很難做。內政部長李鴻源回應表示,民眾談核能四廠議題時要專業一點,不要都用政治語言。核四是選擇題,不是非題。

顧安德表示,台灣人民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繼續核四,但他認為核能不是未來能源,「還是有風險」。至於台灣該如何發展再生能源?他說,絕不是單靠風力或水力,要多方組合。德國有百分之二的電來自太陽能,「德國有辦法做,台灣也有辦法,還是要看投資環境」。

顧安德明天過五十歲生日。他表示,「我在台灣做了什麼好事才能拿梅花卡(外僑永久居留證)」?他想了很久,認為答案可能是「我在台灣很久」。

他回顧一九八七年第一次到台灣學中文,當時台灣和他念書的德國柏林很不同,有地震、臭豆腐與檳榔等;一九九六年二度到台灣,在台灣做廢棄物處理工程,當時台灣很多地方沒收垃圾,沒焚化爐,只有小型掩埋場,他稱自己是「搞垃圾」的。

顧安德說,他目前正將一些宮廟閒置空間改成生態、創意學校,並引進德國概念,「要給台灣一些改變」,也算是回饋台灣。

……..文章來源:按這裡


顧安德:台碳排量 高過GDP成長率

作者: 陳文信╱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7月10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陳文信╱台北報導】

長期致力於節能和環保議題的德國在台經濟辦事處前副處長顧安德,昨天在獲內政部頒發梅花卡時感嘆,環保應該是無汙染的經濟發展,但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卻比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率還高,值得檢討。

內政部長李鴻源指出,德國的節能建築是世界的先驅,實施的新建築節能規範中更將新建築物分為「低耗能」、「被動式」以及「不釋放溫室氣體」三級,成功使德國每人每年用不到五度電。他坦言,反觀台灣平均住宅用電每月約為五百至七百度,「確實有再改進的空間。」

顧安德回顧,他一九八七年首度來台學中文,當時的台灣,和他念書的德國柏林很不同,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地震、臭豆腐和檳榔等。一九九六年他二度到台灣,當時台灣很多地方沒有垃圾回收的制度,也沒有焚化爐,只有小型掩埋場,當時他在台灣做廢棄物處理工程,都自稱是「搞垃圾的」。

顧安德表示,後來他有機會認識很多政府官員,讓他學到「要批評很容易,但要把台灣變得更好很難」;未來他打算將一些宮廟的閒置空間改成生態、創意學校,並引進一些德國概念,「要給台灣一些改變,也算是回饋台灣。」

對於台灣社會各界逐漸重視再生能源的發展與政策,他樂觀地說,台灣風力發電的潛力「世界第一」,地熱和太陽能發電也「大有可為」。

……..文章來源:按這裡


環保愛台灣 給德前副處長按讚

作者: 陳文信╱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7月10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陳文信╱台北報導】

德國在台經濟辦事處前副處長顧安德(Andreas Gursch)來台近廿年,積極推動台歐交流,並關注再生能源與環保議題,成為「用環保愛台灣」的外籍人士。內政部昨頒給他慣稱「梅花卡」的外僑永久居留證,表彰他對台灣的貢獻。

獲贈梅花卡 可永久居留

將屆五十歲的顧安德,昨天獲頒梅花卡後笑說自己想在台灣選里長,盼藉此將新的概念投入地方事務。不過,內政部移民署官員表示,梅花卡代表能在台灣永久居留,其他該有的福利都有,但就是沒有參政權,「可以當榮譽里長,但不能參選,也無法投票。」

顧安德是柏林自由大學亞洲研究與大眾傳播碩士,曾任德國旭格國際集團台灣代表、台北歐洲商會能源與環境委員會主席、微遠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清潔生產與區域發展基金會董事,在擔任德國經濟辦事處副處長期間也曾代理處長。

內政部長李鴻源昨天在親自頒發梅花卡給顧安德時表示,他和顧安德是老友,過去他在台北縣政府服務時,就曾經邀請顧安德就德國綠能、綠建築等議題演講,引進許多新觀念,這次他簽公文時才發現,原來梅花卡就是要頒給顧安德。

引廠商投資 垃圾變能源

李鴻源指出,顧安德非常積極推動台德雙方在環境議題上的合作,積極推動台灣再生能源觀念和硬體設計,並引介德國公司投資我國廢棄物處理工程,將垃圾轉變為再生能源,對台歐交流貢獻很大,令他印象深刻。

顧安德則表示,前一天主辦單位提醒他要記得致詞,談一談他這次獲頒梅花卡,是因為在台灣做了什麼好事?顧安德想了很久,認為答案可能是:「我在台灣待很久!」

表彰外籍友人 共頒78張

移民署指出,外僑人士若在台灣有特殊貢獻,經內政部審查通過,就可頒贈梅花卡;過去曾頒給不少在台傳教、奉獻地方數十年的神父或修女,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前處長司徒文去年也獲頒梅花卡。

有官員透露,政府迄今總共頒發了七十八張梅花卡,包括重大貢獻、高級專業人士和重大投資三類,顧安德屬於重大貢獻類;而近期內政部將會再以「高級專業人才」為由,頒發梅花卡給清大副校長馮達旋,讓印度籍的馮達旋能夠在台永久居留。

……..文章來源:按這裡


德國友人建言:台灣應有自己能源政策

中廣新聞網 – 2013年7月9日 下午5:15

內政部今天頒發前任德國駐台副代表(顧安德)永久居留證「梅花卡」,針對核能議題,顧安德表示,他「個人」不贊成核能,但德國再生能源發展得比較早,所以才有關閉核能電廠的條件,不代表台灣現在也可以這樣作,同時考量能源安全和環保,各國應該要也自己的能源政策(繆宇綸報導)

前任德國駐台副代表(顧安德)因為推動我國和歐盟交流,尤其是在節能和環保議題方面的成就,獲得內政部長李鴻源頒發永久居留證「梅花卡」。針對在國內引發爭議,連公投能不能繼續推動,都還在未定之天的核四議題,(顧安德)表示,每個國家都應該有自己的能源政策,德國的再生能源「本來就跑得比較前面」,已經超越核能,所以德國「有條件」關閉核電廠『德國這樣作,是不是代表我們也(可以)要求台灣這樣作呢?當然沒有嘛,台灣是一個島,他要自己……最重要的是能源安全是第一考量嘛,對不對?如果沒有能源,經濟發展也很難,所以台灣就是要自己看多快可以,是不是有這個可能性,用還是不用核能……』

顧安德也表示,超過六成德國人贊成德國的能源政策,但他也提醒大家,德國的電費至少是台灣的三倍,他「個人」認為核能還是有風險的,但他也希望台灣人民能從科學,而非政治角度討論這個議題,如果不要核能,「電費一定會漲」。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