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災區 60萬人亟待糧援

法新社 – 2013年11月19日 下午6:05

(法新社馬尼拉19日電) 世界糧食計劃署(WFP)今天說,有60萬民眾在災後11天仍未收到WFP的食糧援助。強烈颱風海燕(Haiyan)8日橫掃菲律賓中部諸島,造成數千人喪生。

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署長柯任(Ertharin Cousin)在馬尼拉告訴記者,聯合國旗下的WFP至今已把米和高能量餅乾等緊急補給品發送到190萬民眾手中。

她說,初步估計,海燕颱風災區有250萬災民需要糧食。

柯任說:「還有相當數目民眾,我們尚未將物資送達。我們努力做的,是把糧食送給無法從其他管道取得食物的民眾,我們持續作業,這個數字會持續減少。」

她說,包括道路阻塞與前進偏遠島嶼等「艱困地理條件」,使糧食發送作業有其困難,她還表示,250萬災民這項數字是「保守」估計。新聞相關影音

……..文章來源:按這裡


WFP:菲60萬災民仍未獲援助

作者: 張子清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3年11月19日 下午3:38

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署長柯任(Ertharin Cousin)今天(19日)說,菲律賓在遭受強烈颱風海燕侵襲後,全菲境內至今仍有大約60萬災民,仍無法獲得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援助。海燕自8日橫掃菲國中部,至今已11天,災區仍是一片狼藉,許多災民還無法獲得糧食及飲水的援助。

柯任今天在菲國首都馬尼拉告訴記者們說,世界糧食計劃署至今已向災區約190萬災民,提供白米及補充體力的高能量餅乾等糧食援助。

她說,根據初步統計,海燕風災肆虐後,全菲境內約有250萬災民急需糧食援助。因此還有大約60萬的災民,還無法獲得世界糧食計劃署提供的糧食。

不過,柯任表示,世界糧食計劃署仍會竭盡全力,用盡各種方式將食物送到所有災民手中。但是她指這是「地理大挑戰」,受到風災摧殘而中斷的道路,以及許多災區位於偏遠的小島等,使得援助工作更加地艱鉅。

……..文章來源:按這裡


過度仰賴進口 「我無法控制糧食危機」

作者: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3年11月15日 上午3:18

農委會在十月公布的農業年報顯示,台灣在二○一二年糧食自給率為百分之卅二點七,比前一年下降百分之一點二;其中最近備受矚目的食用油風暴,國內油籽類自給率也僅百分之三點三,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理事長鄒箎生表示,面對糧食危機,「台灣完全沒有控制能力」。

李國鼎數位知識促進會昨天舉辦「兩岸智慧城市及農業科技」研討會,鄒箎生針對糧食危機分析,二○○八發生糧食危機、糧價大幅波動後,「糧食自給率」成為重要指標,台灣在短短廿八年內從百分之五十六下降到卅二點七,過度仰賴進口及飲食習慣西化是關鍵。

「台灣沒有『油源』將是愈來愈顯著的問題」,鄒箎生認為,農委會推動苦茶油、花生油,但國內對食用油卻無法掌握,認為發展米糠油是未來發展希望。

農糧署長李蒼郎表示,過去曾發生米糠油在製程中混入多氯聯苯事件,民眾仍有陰影;目前米糠大多作為飼料添加物,不然米糠油是相當好的油,確實是可以研究的發展方向。

李蒼郎表示,國內糧食自給率必須整體提升,但國內油料作物花生、大豆生產成本較高,非基改大豆則先以一般食用市場為主,製成豆干、豆腐、豆漿,花生則已有部分作為花生油,現已列為地方特產,只要農民願意種植都會盡力輔導,一公頃補助四萬五千元。

另據農委會最新農業年報,去年農家平均每戶所得達九十九點五萬、來自農業所得為廿一點五萬,雙雙創下一九八一年以來歷史新高。

……..文章來源:按這裡


【FOCUS新聞】終於! 第6天菲軍護國際物資進災區

作者: | TVBS – 2013年11月14日 下午8:30

菲律賓風災進入第6天,道路終於通了,塞在機場的救援資源也陸續送往災區,但千萬災民沒水電沒糧食,搶奪糧食,造成八死意外,海燕颱風橫掃,重創菲律賓中部六島,包括最嚴重的薩馬島、雷伊泰島,觀光勝地宿霧現在成為救災轉運站,另外還有保和島、內格羅斯島和班乃島,重災區塔克羅班就是雷伊泰的首府,而傳出搶糧意外的阿蘭加蘭,位在雷伊泰北方,數千災民搶奪,軍警也束手無策,搶奪過程中,糧倉一面牆突然倒塌,當場壓死八人,最後搶走13萬袋稻米,無國界醫師組織醫療救援團,早在上週六就飛抵鄰近宿霧,但一直遲遲未能深入災區救援,塔克羅班幾乎全毀,21萬災民至今只有二成接獲救援,每戶可以拿到3公斤白米和1公升飲水,另外有許多日本銀髮族在菲律賓養老,現在部分失聯,各國救援物資陸續抵達,美國軍隊在第一時間晶開始救災,華頓頓號航母也將在週末抵達。

海燕風災進入第六天,塔克羅班市的機場,湧進了大批國際物資,在菲國軍方的護送下,物資終於開始運往災區。CNN記者:「軍人開著卡車,將物資送進塔克羅班市,路旁的民眾都對著卡車歡呼,這些箱子裡裝的,都是高能量的營養乾糧。」機場到糧食儲存站,只有短短10多分鐘的路程,但卻在6天後才抵達,罐頭、飲水和米袋,被堆到了天花板,在災區這個景象難得一見,因為大部分的糧食站,幾乎都被打劫一空,救援姍姍來遲,災民因此陷入了恐慌。CNN記者:「當地人稱這裡為『黃金屋』,因為它沒有被颱風吹壞,還有這裡是少數沒有被災民搶劫的糧食站,|原因就是它有重兵駐守。」其中阿蘭加朗鎮的糧食站,遭上千災民闖入,正當大家搶米時,旁邊的牆壁突然倒塌,當場壓死了8個人,菲國的反叛武裝分子也趁機作亂,到處開槍打劫。軍人:「快躲到屋子裡。」災民:「他們(反叛軍)在那裡開槍,所以我們才逃跑,就靠近加尼科橋,是反叛軍的武裝部隊,他們有好多人。」就在記者採訪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反叛軍襲擊。目擊民眾:「有民眾被反叛軍開槍殺了。」記者:「他們為什麼這麼做?」目擊民眾:「也許是要食物。」菲國當局已經從馬尼拉,調派大批軍隊,前往災區維持秩序,於此同時,各國的軍機和軍隊,陸續飛抵宿霧的機場,台灣的軍用運輸機也已經抵達,運來了醫療資源,美國軍機和部隊,則是帶來了比當地多出3倍的救生設備,龜速的救援進度,才終於有了大幅度的進展。災區裡,還有另外一群被遺忘的人,孤兒院裡的孩童們,面臨斷糧,孤兒院志工到處求助,卻一直碰壁,災區的醫院被塞爆,民眾即使到了醫院,卻也只能躺在擔架上等死。災民:「大部分的孩子都出現脫水,還有拉肚子和嘔吐。」海燕風災,重創菲律賓的稻米農業區,即將收成的稻米全毀,當地的經濟作物椰子,也都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超過1百萬農民受災,風災的經濟損失,預估將上看140億美金佔菲國GDP5%,國際稻米和糖的價格,未來也很可能因此上漲。記者:「你擔心未來糧價上漲嗎?」亞洲發展銀行專家:「是的,沒錯,菲律賓是稻米盛產國家,但現在被風災毀了,當然糧食價格會承受一些壓力。」目前官方統計死亡人數超過了2200人,還有1千1百萬人受災,就在科學家爭論著,是不是全球暖化導致強颱釀災時,看看最新公布的風災前和風災後的照片,大自然反撲的威力,怎麼能不讓人警惕。

……..文章來源:按這裡


實施宵禁防盜糧食 TVBS重災區直擊

作者: | TVBS – 2013年11月12日 下午10:37

菲律賓遭受海燕颱風重創,TVBS採訪團隊挺進重災區,持續有來自災區的最新報導,由於擔心有人趁亂打劫,晚上可能會到處偷糧食,塔克羅班市開始實施宵禁,晚間10點過後,一般居民不准任意上街。

TVBS資深記者錢怡君:「來到塔克羅班市,不過原來的美麗城市,現在已經變成人間煉獄,在我左手邊你看到這一棟,還是水泥搭建的,可能是類似賣場之類的地方,它的骨架還在,因為是水泥搭建的,不過呢,其他地方在右手邊看到的所有民房,簡易搭建的民房,幾乎已經全毀了,看不到原來的模樣,而事實上呢,這個地方看到所有的民眾都往外走,因為裡頭已經住不得人了,裡面既缺電又缺水也缺糧食。」TVBS資深記者錢怡君:「根據剛剛目擊者的描述,在大浪捲過來的時候,都高過那個樹梢了,整個樹通通都被淹沒了,可見這個浪有多巨大,就像海嘯一樣,你可以看到這個地方,本來是一個停車場,好幾噸重的卡車,現在通通翻倒在地上,力道有多大可以想見一斑。」災民:「你們從哪裡來?」TVBS資深記者錢怡君:「台灣。」災民:「喔,台灣啊。」TVBS資深記者錢怡君:「家人都好嗎?大家都在一起嗎?」災民:「有,我們存活下來了。」TVBS資深記者錢怡君:「擔心有人趁亂打劫,在晚上可能會偷食物或糧食,所以呢,這個地方其實也正式宣告進入宵禁,晚上十點之後不准人走出房門。」

……..文章來源:按這裡


【FOCUS新聞】你不可不知!鹹魚翻身 藜麥突當紅

作者: | TVBS – 2013年11月5日 下午8:23

紐約時報在2日報導,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正在草擬一份報告,報告指出,全球糧食總產量,每10年可能減少2%,而糧食危機日益迫近,已經讓一種南美洲安地斯山脈特有的穀物鹹魚翻身,這種穀物叫做藜麥,營養價值高,膽固醇含量低,重點是,它生命力頑強,越惡劣的環境,成長得越好,讓歐、美、日本以及中國大陸,都趨之若鶩,也讓藜麥,這種原本窮苦人吃的食物,搖身變黃金。

灑滿帕馬森起司的義式香菇燉飯,淋上楓糖漿的蔓越莓燕麥粥,填入香料炒飯的火烤南瓜,看起來美味可口,不過,以上這三道料理都顛覆傳統食材,義式燉飯其實是燉「藜麥」,而這也不是燕麥粥,而是藜麥粥,至於最後這道南瓜鑲飯,正確來說要叫南瓜鑲「藜麥」才正確,顧名思義它們的材料都一樣就是藜麥,一種近年來在歐美地區火紅的穀類,藜麥是南美洲高山特有的穀類植物,它富含人類所需的所有基本營養素。「藜麥工廠」CEO阿維拉:「這些美麗小巧的白色穀類,含有礦物質,維他命鐵質纖維和母奶相似的的營養。」每一小顆藜麥中,15%的成分是蛋白質,而且還是植物性的完全蛋白質,完全蛋白質的意思就是說,你吃了足夠的藜麥,不需要吞蛋、喝奶、啃肉,就能攝取到人體所需8種氨基酸一種也不會少,除此之外藜麥更是高纖穀物。「超級食物」節目:「根據美國臨床營養期刊研究,人如確實食用1日所需21克纖維,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疾病風險,降低12%,罹患高血壓心臟病風險,則降低11%。」簡言之,藜麥就是營養價值高,吃了還不會肥的「超級食物」,難怪它會受到吹捧,聯合國更明定2013年是國際藜麥年,而聯合國強力推廣,還有一項更實際的考量。Alter-eco公平交易公司創辦人侯勒:「海平面近4千公尺以,農地介於火山與鹽湖之間,鹽湖附近都是不毛之地。」Alter-eco公平交易公司創辦人塞納:「景觀放眼望去都是乾枯土地,很難想像能夠種出東西。」但藜麥就是有辦法長得好,如此頑強的生命力,聯合國認為它是對抗未來糧食危機的最佳作物,目前,全球88%產量來自於秘魯與玻利維亞,然而歐美中日等地搶食,藜麥價格飆漲,在糧食欠缺的產地,當地人自己吃不起,農夫更經常傳出被剝削,加上又有美國農業公司,意圖利用基因科技,研發低海拔也能生長的藜麥。激發南美洲的農業機構大力推廣有機品種,希望保護這項有5千年歷史的古老物種。「藜麥工廠」CEO阿維拉:「我們告訴這些小農,每公頃耕種的成本,我們開出一個價格,預先議定好,小農可獲得70%的盈餘。」哥倫比亞這家食品製造商,就與當地90名小農簽約合作,傳授他們先進的栽種技術。CNN記者:「這片土地已經荒廢30年,如今,地主找到低成本作物重新耕種,那就是藜麥。」這些農地收成的藜麥大多送到工廠,製成世界第一款可直接沖泡的即食藜麥粉。阿維拉:「這台機器是我們的秘密武器,這是極具商機的作物,因為人們都在尋找食物,能增強營養,又不要有麩質,不要大豆,不要基因改造,這是上億的生意,全球商機大約2千億美金。」這款即食藜麥粉,在美國與中國大陸都有得獎,而製造商也鎖定大陸,作為下一個推廣目標,當這些地區的中產富有階級,為了健康一點瘦一點,搶購印加黃金的同時,希望真能幫助南美洲小農脫離貧窮。哥倫比亞農夫馬丘卡:「這是第一次收成,我們是人工有機栽種,期待會有很好的獲利。」

……..文章來源:按這裡


聯合國報告: 每10年減產2% 全球糧食危機

作者: 陳文和╱綜合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1月3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陳文和╱綜合報導】

據《紐約時報》2日報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小組草擬中的報告指出,氣候變化將在未來幾十年間對全球糧食供給構成重大風險,且預料未來全球糧食需求將會大增,糧食價格將因供不應求而節節上漲。

科學家發現,雖然氣溫上升有益某些地區的農作物種植,但就全球而言,糧食作物栽植會更困難,總體產量每10年可能降減2%,而預料全球糧食需求將會每10年揚升14%,糧食價格勢將持續高漲。

承受最大風險的將是熱帶地區的國家,這些國家預料將遭受到遠超越其適應能力的衝擊,而且這些國家貧窮人口比率遠高於溫帶地區國家。

假若報告內容確證無誤,那麼全球勢必需要增加新農地以求達到糧食供需平衡,而這將會導致人類大量砍伐森林,從而使釋出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驟增,進而加劇氣候變化、全球暖化。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小組關於全球糧食供需問題的警示,語氣為歷來最為嚴厲。先前小組在2007年提出的報告相對較為樂觀,當時的內容認為,氣候變化帶來的高緯度地區糧食增產,很可能足以抵銷其他地區的減產,從而確保全球糧食適量供給。

……..文章來源:按這裡


縮減開支 美國刪減糧食券補助

中廣新聞網 – 2013年11月1日 下午1:25

當美國國會正在討論緊縮聯邦開支的同時,美國對於低收入戶的(糧食補助券)從周五開始縮減。

美國官員表示,(糧食券補助)將減為一個四口之家每個月只有36 美元。總計會有4千7百萬低收入的美國人受影響。

近年來,由於高失業率及食物價格上漲,美國對低收入戶的糧食補助總金額達到一年800億美元。平均每七個美國人中,就有一人仰賴糧食券過活。

……..文章來源:按這裡


世界糧食日 胡志強、林佳龍互動過招

自由時報 – 2013年10月21日 上午6:11

〔自由時報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社會局二十日舉行世界糧食日活動,市長胡志強、立委林佳龍都出席,由於外界都認為胡志強將要競選連任,林佳龍也表態要選市長,現場則輕鬆互動,但「高來高去」,胡志強笑著要林佳龍四年後等食物銀行法通過後再來選,林佳龍則快樂的說「市長,食物銀行法本會期就會通過,我可以到台中市來選了」。

台中市食物銀行因是全國第一家實體食物銀行,獲得中央獎勵,社會局昨天舉行世界糧食日的活動,市長胡志強與立委林佳龍同時出席,引起眾人矚目,主辦單位紅十字會台中市支會會長劉昭惠便笑著說,胡志強對食物銀行幫助很大,林佳龍也全力協助推動食物銀行法,兩人都很有愛心,但兩人都要選市長,真叫人為難。

胡志強此時便開玩笑說,既然林佳龍擔任立委表現如此好,就應該留在立法院,林佳龍笑著回應「市長,交換一下吧」,眾人已笑成一團。

接著胡志強又丟了一球,指食物銀行法既然要在立法院審查,便請林佳龍四年後立法院審查完再來選,林佳龍馬上回應「市長,食物銀行法本會期就會通過,我可以到台中市來選了」,現場再度哄堂大笑。

……..文章來源:按這裡


古巴綠色革命 糧食自給率逾6成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10月21日 上午12:10

【記者黃文鈴台北報導】歷經蘇聯解體、美國實施禁運,原本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的古巴,90年代遭遇糧食危機。曾陸續於1997年至2005年進出古巴3次,香港樂施會國際項目總監陳美玲目睹古巴走向綠色革命,發展城市農業,目前糧食自給率已成功達到6成。

(上圖)香港樂施會國際項目總監陳美玲(左) 表示,1993年後古巴政府開始了農業政策的調整,從過去以工業機具與化學肥料提高糧食生產量的耕作方式,逐步轉型為重視地力及有機方法的生態農業,至今國內的糧食自給率已達6成。(圖文/楊子磊)

浩然基金會20日主辦「彎腰X稻浪系列論壇」,曾於古巴從事有機農業研究長達5年的香港樂施會國際項目總監陳美玲,以「古巴生態農業的經驗與挑戰」為題演講,50、60年代的古巴仍使用拖曳機耕種,但1993年美國對古巴實行禁運後,古巴被迫摒棄工業用品、化肥、農藥,反而走出另一條糧食生產之路。

古巴長期種植甘蔗製糖,與蘇聯交換雞、鴨、罐頭蔬菜,「古巴老人家會告訴你,以前收過很多蘇聯來的罐頭。」1991年蘇聯解體後,古巴頓失老大哥支援。美國實行禁運制裁後,糧食不足情形雪上加霜,陳美玲形容,當時是生死交關之時,古巴人民無不想方設法,確保糧食無虞。

1993年之前,古巴國有土地達全國近80%,糧食危機後,古巴政府大量出租土地給國營合作社,生產糧食供應全國人民。古巴人民憑政府發給的糧票每月領取10天食物。此外,有另兩種小型合作社,農民同享合作社服務,例如共同運輸,節省成本,比大型合作社靈活度更高。

糧食危機發生後,原本種植單一作物甘蔗,改種植多樣化作物,避免天災帶來全面性傷害。政府於某些省份鼓勵農民種植水稻,讓人民自己有米可以吃。陳美玲指出,主要是塊根作物、蔬菜、水果的生產量在這個時期大量增加,但牛肉、奶粉仍仰賴進口。古巴政府針對經過認證的有機農業或未經認證但採取無毒的農業採取激勵措施,給予補助,讓每一個人都吃得到有機產品。

為了增加糧食生產量,城市、近郊、農村紛紛發展出不同型態的農業。許多城市農夫在自家屋頂或是大樓旁空地,栽種作物,哈瓦那每年的蔬果產量高達4百萬噸,滿足哈瓦那70%的蔬菜需求。農民自己培養益蟲,利用玉米減少蟲害。

古巴也發展出「農民對農民」的農業發展方式,部分農民或農業局工程師會以生態農業顧問身分,在家裡或附近農場為示範點,直接教授其他農民有機栽種,互相交流。

古巴人口超過1千1百萬人,20%從事農業,其中僅6%的人實際耕種。換算下來,1個農民有3到5公頃的土地。超過6百萬公頃的可耕作土地閒置,而6百萬公頃土地則全年皆有作物。2010年,古巴政府進行大規模土地改革,限定唯有合作社才能申請,個體戶沒有申請權利。

陳美玲解釋,由於古巴政府認為個體戶只為自己著想,不如合作社供應全國人民糧食。許多個體戶抱怨,政府完全沒有給予資助,只好靠著賣高價、NGO幫助才能生存。

由於古巴長期的資助糧食系統是政府財政負擔,社會產生不同聲音,認為不同職業或有家人長居國外、不是很窮的人民,是否應該給予糧票?而儘管擁有糧票,由於古巴外匯不足,販賣農業資材的國營商店,也常買不到種子、剪刀等工具。

她強調,儘管古巴目前擁有糧食主權不等於零進口,面對本地與全國性的消費,古巴政府優先考慮本地生產,保護農民生產者和當地市場,免受發達國家傾銷的侵害。

她說,這場綠色革命仍在進行,但已看見成果,她1997年初次到古巴,很驚訝市場上幾乎什麼都沒賣,現在週日市場已能買到新鮮海魚。她指出,目前古巴可以解決國內大部分的糧食問題,儘管台灣的糧食危機不若當時古巴嚴重,但古巴農業轉變的作法仍值得台灣借鏡。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