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糧食主權 近千農民返凱道

作者: 侯俐安╱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2月4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侯俐安╱台北報導】

春耕前夕,近千位農民重返凱道爭取糧食主權,來自菲律賓、印尼、日本、韓國的國際農運組織「農民之路」更跨海聲援,抗議政府對於開放八三○項大陸農產品銷台、解禁瘦肉精美豬態度曖昧不明,農民痛批,「擴大農產品進口,將讓台灣農業連根拔起!」

農委會發布新聞稿重申,台灣對貿易自由化不能自我侷限、也不能太過保守。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美國有權提出開放美豬要求,但台灣「現在沒有討論這件事」,迄今也未增加開放大陸農產品輸台項目。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說,馬總統曾宣示「牛豬分離」,更曾保證八三○項大陸農產品絕不會開放,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卻對媒體表示「沒有一定開放或不開放的問題」,虛與委蛇的態度讓農民無法接受。

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痛批,四年來農民抗爭不曾間斷,因為「我們有個不信守承諾的政府,正帶著台灣農業走向安樂死!」他說,政府在推動農業貿易自由化的同時,正帶著台灣農業也走向凋零。

卅二歲花蓮農民藍于昇擔憂今年將到期的租約因政府新政無法續約;農民田守喜說,擴大開放外國農產品進口,根本就是要把台灣農業連根拔起;雲林豬農林嘉政則批「政府從來沒有守護台灣農業。」

……..文章來源:按這裡


捍衛糧食主權 農民凱道開講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2月4日 上午12:26

文■許純鳳 圖■楊萬雲

「自由貿易,到此為止」、「糧食主權,拚到底」,農曆立春之際,上百位農民聚集凱達格蘭大道對著總統府怒吼。外傳農委會有意開放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台灣農村陣線、捍衛農鄉聯盟串連全台農民,高聲反對農業自由貿易,就地舉行「糧食主權人民論壇」,邀請印尼、菲律賓、韓國、泰國等8國農民分享他們國家的農業經驗,也聲援台灣農民捍衛糧食主權,農民將土稻草丟向總統府,告誡政府不該忘本。

農民將稻草、菜苗排成「farmer 1」(農民第一)鋪在凱達格蘭大道上,架設四大草屋,由各國農民代表分享遭自由貿易迫害的經驗。農陣發言人蔡培慧解釋,「糧食主權」就是「擁有糧食決定權,不要把冰箱、餐桌放在別人家裡」。目前台灣糧食自給率僅33%,就是開放的結果,台灣的冰箱、餐桌必須放在別人家裡,含有瘦肉精的美牛進入台灣,未來美豬也可能開放,違背當初政府「牛豬分離」的主張;近日更傳出8百多項中國大陸的農產品將進口台灣的消息,她向政府喊話,信守當初承諾,不要一再危害台灣的糧食自主權。

■台灣農村陣線3日舉辦「糧食主權人民論壇」,農民們用花圃跟稻穗排出「(FARMER 1ST)農民優先」的字樣,展現團結力量,捍衛台灣的糧食主權。

「全球化造成糧食危機、糧食主權逐漸喪失,圈地問題導致飢餓人口增加。」國際農業組織「農民之路」東亞及東南亞區主席,印尼籍Henry Saragih揭露,自由貿易的真相是讓各國競爭,台灣被迫進口糧食,未來可能從印尼、泰國、非洲進口。

當台灣成為糧食進口國,放眼東南亞,印尼、馬來西亞,被迫成為糧食出口國,出口油棕;越南、泰國被迫出口稻米,造成當地越來越多熱帶雨林、農田成為跨國農業貿易的產地,受益的是跨國財團,而非農民。Henry Saragih提到,韓國在非洲任意圈地,尤其是馬達加斯加,再進口回韓國販售,造成非洲人民無法自行使用土地,這就是自由貿易的後果。

▲台灣農村陣線3日舉辦「糧食主權人民論壇」,5百多位農民到場聆聽國際性農民運動組織「農民之路」各國農民代表分享自己國家面臨的問題。

「土地不只種植糧食,是生存的憑據,是我們生存的依歸。」印尼小農聯盟代表Agus Ruli Ardiansyah有感而發地說,自由貿易之下,印尼許多土地遭到掠奪,成為礦場或碳交易標的,印尼政府甚至將森林租給財團種植油棕,或是讓NGO團體進行單一造林計畫,最終目的是為了碳交易。

印尼農民被迫離開家園,甚至入獄、犧牲生命。印尼每年約有10萬公頃土地變成種植園或碳交易所。不過,印尼小農聯盟並不氣餒,反而更加努力,印尼小農聯盟提出「農民權」概念,期望透過立法,保障農民擁有土地、種子的權利。2009年也將這個理念帶進聯合國,希望擬定公約,約束各國制定政策時,尊重「農民權」。

泰國 政府反成幫兇

泰國北方農民聯盟代表Wirat Phromson表示,上萬名泰國勞工在台灣工作,正是因為農業破敗,造成他們離鄉背井。泰國農民抗爭長達40年,Wirat Phromson氣憤地說,以前對抗飢餓,現在對抗外國投資者和不公義的政府。泰國政府允許外國投資者向小農買地,導致泰國有90%土地掌握在外國投資者手中,泰國農民曾向政府陳情,政府承諾投入200萬美金成立土地銀行,購買有爭議的土地,至今仍沒兌現,「不能再相信政府給我們的承諾」,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捍衛糧食。

Wirat Phromson說:「我們想要爭取的土地,不只是種植,對我們來說是生命。」泰國北方農民聯盟不容許國外投資者掠奪土地,讓國民受飢餓痛苦,看到各國同樣面臨糧食危機,他非常感慨,回到泰國後,將把「農民之路」旗幟插在自己的土地上,象徵對抗反農業貿易自由化的精神與大家同在。

▲記者會進行的同時,小朋友玩起了稻穀,老農在一旁照應。

政府不作為,不光是泰國,台灣亦然。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痛批,農民從4年前開始上凱道,正是因為政府不守承諾,甚至「依法」掠奪農地。徐世榮憤慨地說,當初政府有意開放含瘦肉精的美牛,承諾「牛豬分離」,現在卻傳出美豬可能進口,顯然「政府一步步撤退,罔顧農民,這是沒有能力的政府!」

韓國 恐受中美夾擊

韓國也深受自由貿易之害,韓國女農聯盟代表江多福指出,去年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後,即使美國爆發狂牛症,仍向韓國強行輸入美牛,不減反增。她提到一項驚人數據:「韓國43.9%牛肉來自美國。」韓國牛農應對的方法僅有力拚價格戰,然而,韓國牛農節節敗退。美國蔬菜、水果也大量輸入,去年和前年相比,增加高達8成;以番茄為例,受到美國番茄進口影響,造成韓國新鮮水果滯銷,只好倒掉。

這只是開端,未來還要對付美國進口的基改作物。虎視眈眈的還有中國,江多福感嘆,韓國僅能種植溫帶作物,土地比中國小,她預估,中國對韓國的衝擊,恐高出美國3倍。

台灣面對800項中國大陸農產品可能進口,捍衛農鄉聯盟會長劉慶昌氣得大罵,政府要把台灣農業連根拔起,台灣小農活不下去,價格拚不過國外進口農作物,最後只能休耕、出售土地,土地落到企業手中,危害台灣糧食主權。日前捍衛農鄉聯盟會加入「農民之路」,希望獲得更多國外資訊、資源,共同捍衛台灣糧食主權。

傍晚6點多,舉辦「糧食主權之夜」晚會,歌手林生祥、稻浪歌詠隊等團體,以歌聲表達對台灣農業的關切,上百名農民齊力將沾有泥土的稻梗丟向總統府,呼籲政府不要忘本,別再殘害台灣小農。

▲菲律賓農民團體代表Jaime San Luis Tadeo分享生態農業的經驗,他對於台灣國際機場外居然還有許多農田,感到十分訝異。

▲泰國北方農民聯盟代表Wirat Phromson:泰國政府讓外國收購農地,忽略農民權益,農民只好組織力量購買土地。

▲印尼小農聯盟代表Agus Ruli Ardiansyah:印尼近年推動經濟發展,就是掠奪人民土地開發。

▲農民之路東亞及東南亞區主席Henry Saragih:「自由貿易」使糧食交易落入財團掌控,惡化土地掠奪造成更多饑荒。

▲韓國女農聯盟代表江多福:美牛、美國蔬菜、水果大量輸入,造成韓國自產新鮮水果滯銷。

……..文章來源:按這裡


千位農民上凱道 爭糧食主權

民視 – 2013年2月3日 下午8:15

今天有近千名農民集結凱道抗議發聲,因為台灣目前糧食自主率只有33.49%,馬政府還有意開放中國830項管制農產品輸入台灣加工,這可讓台灣農民憂心忡忡,他們擔心現在務農成本提高,利潤減少,未來中國低價農產品再進口,勢必會打趴台灣農業。

聲淚俱下講到激動處不禁落淚,來自苗栗後龍的農民洪小姐,一想到每次都是為了爭取農民權益北上抗議,實在心酸,用稻草和幼苗排出抗議字樣,近千名農民北上凱道發聲,不滿馬政府有意開放中國830項管制農產品,一旦開放勢必衝擊台灣一年將近600億的農業產值,全部會被低價中國貨打趴,再加上這一年來,肥料一包300元漲到360元,農民成本大幅增加,根本難以和中國農產品抗衡,學者和農民憂心忡忡,中國低價農產品會讓台灣農業生存不下去,晚上農民還要在凱道朝總統府,丟帶土的稻草根表達不滿的情緒。

……..文章來源:按這裡


農民凱道辦論壇 捍衛糧食主權

作者: NewTalk 新頭殼 | 新頭殼 – 2013年2月3日 下午4:58

新頭殼newtalk 2013.02.03 楊宗興/台北報導

台灣農村陣線所舉辦的「糧食主權人民論壇」今(3)日下午在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舉辦,500多位農民到場聽取國際性農民運動組織「農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代表分享各國農民遇到的問題。農陣發言人、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培慧表示,農產品自由貿易、土地掠奪、氣候變遷等都是各國農民所共同遭遇的問題,今天的論壇將提供跨國的經驗分享以及串連的可能,呼籲政府不要推動830項中國農產品進口,維護農業、莫忘本。

外傳農委會打算推動開放830項中國農產品進口,而使用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也傳出將扣關,突顯台灣農業面臨嚴峻考驗。台灣農村陣線、捍衛農鄉聯盟、以及農民之路等民間團體今天下午2時在凱道舉辦「糧食主權人民論壇」,希望透過交流與互動,分享不同國家農民的抗爭經驗。

蔡培慧指出,糧食主權不只攸關農民生計,也影響消費者的權益,近來不斷有消息傳出,政府打算開放美諸與830項中國農產品,如果成真恐怕將重創台灣糧食主權,農民也將遭受嚴重打擊。她認為,如果政府政策傾向開放,那應該勇於與社會辯論,承擔社會的質疑與問題。

蔡培慧分析,前農委會主委陳武雄明確表示830項中國農產品不會進口,但現任主委陳保基卻閃爍其詞、避重就輕,顯然開放之勢以成定局。她警告,中國農產品與台灣農產品高度重疊,在成本更低的情況下必定全面取代台灣農產品,但是中國農產品的生產過程難以監督,不只農民受害,消費者也必須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蔡培慧進一步表示,馬總統曾公開發表「16字箴言」,宣示絕對不會開放使用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然而現在卻連「牛豬分離」的諾言都無法信守,政策不斷朝令夕改,叫農民如何信任政府?如何繼續聽從政府的政策?她說,自由貿易並非萬靈丹,唯有捍衛糧食主權才能改變台灣農業的困境。

蔡培慧提到,今天下午的論壇將聽聽農民之路組織7個國家的代表分享他們的經驗,無論是在面對自由貿易、土地掠奪等農民共同的問題,相信台灣農民能在他們身上學到很多。

蔡培慧也預告,晚上6時在凱道將舉行「糧食主權國際團結晚會」,將邀請金曲獎歌手林生祥、農村武裝青年等藝文人士進行表演,並且眾人會將帶著泥土的稻草根往總統府丟擲,表達農民與民間團體對政府的不滿,呼籲當權者要知道什麼是人民的根、土地的根,不應忘本。

……..文章來源:按這裡


環保包裝減量 年減千噸垃圾

中央社 – 2013年2月2日 下午3:54

(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2日電)環保署今天表示,國內3C電子業及農產食品業者簽署包裝減量協議,共14款產品在未來1年內將減少1100公噸包裝廢棄物。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廢棄物管理處長吳天基表示,國內3C電子業如中華映管、友達光電、群創光電、明基電通、華碩電腦與景智電子;農產食品業淮揚實業、新東陽、普洱張與明靚生技;設計業者祥欣興業,與環保署共同簽署包裝減量協議,共14款產品在未來1年內將減少1100公噸包裝廢棄物,以志願性減量行動,實踐「拼經濟顧環保」精神。

環保署從民國95年起推動限制產品過度包裝工作,管制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糕品禮盒、酒禮盒、化妝品禮盒、加工食品禮盒及電腦光碟等5大類產品包裝體積及層數,每年可減少7300公噸包裝材料。

99年度起陸續與面板業、筆電業、包裝設計業與民生用品業簽署包裝減量協議。吳天基指出,99年至101年共減少6730公噸包裝廢棄物,為持續引導產業推動包裝輕量化工作,環保署在102年起擴大至農產品業、食品零售業、加工食品業與設計業,以減少包材使用量的方式,共同落實節約資源與環境保護。

此外,環保署呼籲,消費大眾可多選購綠色包裝設計或包材輕量化產品,支持業界與設計師在產品友善環境的努力。1020202

……..文章來源:按這裡


糧食主權 人民論壇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2月1日 上午12:25

■新國際編輯部

2002年,台灣加入WTO,然而在更早之前的1990年代,在國際貿易的談判桌上,我國的農業就持續被犧牲。僅以2011年為例,單年度台灣農產品的貿易逆差即高達1,017,373美元,約略相當於我國315,959戶農家年度所得的總和。外國農產品的大量傾銷亦造成我國農產品的實質價格下降,直接影響就是農家平均每年每人實質所得從2000年的27萬,直線下滑至22萬,僅及非農家70%的水準。為了應付外國農產品的大量傾銷,政府以政策迫使農民休耕,甚至修法開放農地自由買賣,主導農地轉作工業開發或都市開發,過去十年,台灣的農地以每年4000公頃的速度飛快地流失,已對我國的糧食主權造成嚴重的損害。目前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僅33.49%,2012年消費者物價指數以食物類漲幅4.16%最多,顯示民生物資嚴重波動,消費者、農民俱深受其害。

▲巴基斯坦西北城市白夏瓦(Peshawar)的郊區,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設置的難民營裡,一群境內流離失所的孩童看見有人前來發放糧食,因此一擁而上,圖攝於2009年5月17日。(圖文/路透)

為此,捍衛農鄉聯盟、台灣農村陣線持續串連基層農民,並與國際性的農民運動組織「農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聯合在台舉辦東亞-東南亞區域農民會議,共同抨擊自由貿易帶給台灣農業的毀滅性破壞。農民之路觀察台灣近幾年來的發展路徑,認為台灣的危機已如燃眉之急,特別是對於自由貿易的深重依賴、生產資源的大規模掠奪、生產環境的日益惡化,故今年特地選在台灣舉辦區域會議。值此國際油價持續高漲、糧食危機迫在眉睫、世界各國無不把糧食自給列為首要戰略目標之時,台灣仍落伍地一味堅持「假自由、真剝削」的錯誤道路,全體人民無法苟同。

農民在忍無可忍之下,將在2013年2月3日(週日)重回凱道,發起「糧食主權人民論壇」,要對台灣農業政策進行總體檢,嚴正要求修正錯誤政策,走向永續台灣、城鄉共好的正確道路。

議程

◆時間:2013年2月3日(星期日) 下午兩點至晚上八點

◆議程:下午以人民論壇的方式,針對土地掠奪與抵抗、基改作物與種源保存、自由貿易與農業、生態農業、氣候能源與農耕等主題,進行國際跟台灣的經驗分享;晚上則為「糧食主權之夜」國際團結晚會,拿回草根人民的糧食主權。

……..文章來源:按這裡


自由貿易不利糧食自主 農民週日上凱道

作者: CLiao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1月31日 上午10:28

本報2013年1月3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台灣自1990年加入GATT、2002年加入WTO,一直到這幾年與中國簽訂ECFA展開雙邊貿易,雖以自由貿易為名,卻使得台灣農業持續衰敗。昨(30日)由台灣農村陣線召開的記者會指出,開放自由貿易之後20年來,因政府缺乏農業因應調適策略,導致農業處於急診狀態,又以土地徵收、剝奪農業用水,搶奪農民的棺材本。農團呼籲政府守住農業不再對外開放農產品進口,同時宣布2月3日再上凱道,邀請全民一起要回糧食自主權。

目前台灣有830項農產品未開放進口,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表示,過去政府承諾不再對外開放農產品,最近不但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對此態度曖昧,既不說開放也不說不開放;反觀中國的商務部長已能清楚指陳在兩年內達到兩岸對等開放。換句話說,中國有計劃有目標,台灣政府卻苦無對策。另一方面,台灣農民長期以來因土地徵收以及水資源匱乏而苦,這些問題皆未解決。類似的情況也隨著自由貿易,不斷在全世界各地發生。

自由貿易無法凸顯農業價值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表示,過去十年來,農民生產的成本上漲,肥料價格在政府每年20-30億補助之下還是上漲了2-3倍,進口價格玉米從4元漲至11元、大豆從6元漲至16元、小麥5元漲至13元,生產成本上漲導致實質所得下降,農家平均每人每年實質所得從10年前的27萬元下降至22萬元,在此條件下,也導致農地不斷流失,以每年4,000公頃的速度消失。

農產品在整個貿易市場中的產值並未凸顯,以稻米為例,進口價格每公斤11元,消費市場則35-40元;然而,每年25萬公頃的水稻田所產生的糧食安全、生態環境、涵養地下水源以及文化等正面效益,加起來至少是2000億,遠比稻米的產值一年350億多了5倍。「我們的貿易只看產值而不看這些外部效益,這代表貿易市場失靈。」陳吉仲指出,這也導致WTO無法持續進行多邊談判的主因,因為農產品無法當成貿易自由化的商品。

自從加入WTO,台灣與中國貿易總額從2002年的4億3300萬美金至2011年14億6200萬美金,成長近4倍,其中逆差達1億2100萬美元,也就是說從中國進口的農產品比台灣出口到中國的金額多。

陳吉仲舉茶葉生產為例,台灣一年生產15000公噸茶葉,從中國進口5000公噸,也就是在台灣喝到的茶葉有1/4是來自中國,然而卻未做好茶葉的標示。台灣一年有數萬公噸來自中國的蔬菜水果,已開放的農產品都未能做好因應策略,在生產環境和條件可以完全取代的情況下,再開放830項農產品令人擔憂。

陳吉仲直指,從1990年代GATT前到2002年加入WTO,政府花了1、20年進行農業的調適,甚至編列1000億的基金,至今仍無法發展因應調適策略,一旦貿然開放,損失的一定是農業部門。農民收入受損,消費者一樣受到影響,吃到不安全的農產品機率增加,所以在因應調適策略未完成之前,無法接受再開放農產品進口。

連棺材本都搶 學者:「無當政府」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徐世榮表示,農地農業的價值是非常多元的,農產品貿易自由化對台灣造成極大的衝擊,當人民以為自由市場是客觀中立的,其實隱含著權力運作,有權力的人可隱匿資訊,造成市場偏差。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農民以及農業。

徐世榮說,台灣農業早已進入急診室掛急診,政府拿不出政策,也未有強而有力的計畫,對於農業政府不給予協助,任其在不公平的競爭中蕭條;目前的政策只是不斷的安樂死,若開放830項農產品進口,等於是把台灣農業送進太平間。

徐世榮譴責政府不但不幫助農業,還不斷徵收土地,以土地開發、區段徵收為手段,搶農民的棺材本,圖利少數財團,痛批「無當政府」。他指出,當農民無法在台灣健康的土地上生產有機、無毒、健康的食品,而需從中國進口農產品時,影響的是全國的消費者。

國家應保護消費者自主權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黃淑德表示,自由貿易若只是讓進口業者、加工業者、零售通路業者方便圖利,卻傷害源頭生產的農民、農地跟農村的生計、經濟和活力,不是人民期待的國家政策。

黃淑德指出,在國際貿易和國家機器的運作下,消費者的主權不斷喪失,除了散裝、小吃店、餐廳和飯店的食材、原料不需標示,即使是包裝食品,隨著繁複的包裝運送過程,資訊也變得不透明。「國家的保護機制的目標應該要清楚,政策若不考慮未來十年的影響性,只用表面的產值來做交換,是不公平、不公義的。」

農團上凱道要回糧食主權

「糧食主權」(Food Sovereignty)的概念,首度出現於1996年農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所提出的倡議,其中包含自決權、基本人權、合理的持有生產資源、多樣化的生態權利,2007年在非洲「糧食主權論壇」 (Forum for Food Sovereignty)所發佈的Nyéléni 宣言重申糧食主權的原則:人民有權民主地決定自己的糧食和農業系統,而不危害其他人或環境。

農民之路已正式邀請台灣農民加入,2月3日將有來自東南亞國家的農民夥伴一齊上凱道、談論農事。來自印尼的農民之路東亞-東南亞區域主席Henry在記者會上表示,自由貿易不僅是對一國農業部門的破壞,長期來說,對全世界所有的人都不利。台灣因依賴自由貿易而發展電子產業,必須花費越多的成本進口能源、原料、食物、勞動力等。這些迷思也強化了土地掠奪的現象,使得許多優良農地、農水遭到不當的開發、調撥。

Henry在台灣走訪幾個農鄉,認為台灣擁有優良的生產環境、灌溉系統,以及氣候,應該好好珍惜,不要輕易破壞。

捍衛農鄉聯盟會長劉慶昌說,外國朋友來參訪台灣農村時,每個人都說台灣的水好、土好、氣候好,是無價之寶,「怎麼台灣的政府自己卻不懂得珍惜?」他說,土地徵收、強搶農水已經使得農民元氣大傷,若再開放更多農產品進口,農民恐怕最後一口飯都沒得吃。

農委會:ECFA早收清單有成效

稍晚,行政院農委會則以新聞稿表示,2008年後,迄今未增加開放中國農產品輸台項目,且台灣對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縮減,ECFA早收清單已有成效;未來因應經貿自由化,農業應有開創性戰略思維,才有利台灣長期農業發展;農委會籲請國人以實際行動,支持國內農產品與農業創新發展。

附錄:


目前我國管制830項中國大陸農產品的項目為何?兩岸簽署協議後,是否會進一步開放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


春雷乍響 農撼凱道 糧食主權人民論壇


什麼是糧食主權

……..文章來源:按這裡


農糧署:台灣白米漂洋過海 溫飽挨餓的人

自立晚報 – 2013年1月30日 下午9:26

【記者陳開明台北報導】農委會農糧署齊力對抗全球飢餓,發揚人道救援精神,今(102)年將提撥9,000公噸公糧白米,供政府機關及慈善團體,在全球各缺糧地區執行糧食人道援助,讓臺灣愛心漂洋過海,溫飽挨餓的人們。

農糧署30日表示,為對抗全球飢餓,該署今年將提撥9,000公噸公糧白米,與外交部、慈濟基金會、台灣世界展望會、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台灣路竹會等政府機關及慈善團體合作,援助史瓦濟蘭、南非、辛巴威、賴索托、莫三比克、海地、菲律賓、印尼、柬埔寨、孟加拉及巴基斯坦等11國缺糧地區,供應災民及貧民糧食需求。

農糧署舉例說明,我友邦海地缺糧問題已久,去(101)年10月桑迪颶風又造成更加嚴峻的情況,今年將提撥外交部及台灣世界展望會2,920公噸白米,透過糧食濟貧組織(Food For the Poor, FFP)及海地世界展望會,發放海地貧民、學童、病患、孤兒及老人等,首批360公噸援米由台灣世界展望會安排於2月啟航,預定4月運抵海地,配合海地世界展望會以工代賑方案,幫助海地糧食短缺家庭恢復生計。

農糧署指出,糧食人道援外業務自91年開辦迄今,已提供25萬5千餘公噸公糧白米,長期與外交部及民間公益慈善團體合作,援助非洲、中南美洲及亞洲等缺糧地區計29國,透過食米援助,將臺灣愛心傳送到有需要的地方。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指出,全球2010-2012年間,仍有8億6千8百萬人口處於營養不足情形,佔總人口數12%,其中非洲、中南美洲及亞洲地區尤為嚴重。在國內糧食安全無虞下,農糧署將繼續提撥公糧推動糧食人道援外,以發揚我人道救援精神,善盡回饋國際社會之責。2013/1/30

政府加強輔導水稻大佃農特色品牌 提升競爭力

【記者陳開明台北報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30日表示,針對昨(30)日報載『青年大佃農不准繳公糧 熱情澆熄』乙案,特提出說明。該署指出,為提高農業競爭力,鼓勵青年農民擴大經營規模及提高農產品競爭力,自本(102)年起加強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鼓勵種植進口替代作物,如硬質玉米、大豆、青割玉米等;並輔導種稻大佃農契作生產高品質稻米,建立自我品牌,提升產品價值。

農糧署表示,100年大佃農復耕經營種植水稻佔總經營面積8成,加上近7成大佃農繳交公糧,致各界迭有反映大佃農由政府補助租金種稻又繳交公糧,衍生誘導水稻種植面積及公糧稻膠玻妐磢髐銗X增加情事,鑑於農業資源之合理運用,朝鼓勵種植土地利用型具進口替代及外銷潛力作物,並調整租賃種植水稻輔導措施,給予轉作補貼每公頃2萬元,不得繳交公糧;並持續提供農機補助、1%低利貸款、租金無息貸款、天然災害協助及相關教育訓練等輔導措施。

農糧署指出,由於大佃農均為專業農,具有專業技術及設備,宜輔導朝生產產值較高的高品質稻米方向發展,不宜繼續繳交公糧;且除種植水稻外,加強鼓勵及輔導大佃農種植飼料玉米、青割玉米、牧草及大豆等進口替代雜糧作物。該署將請各地區農業改良場(所)加強適合地方特性之作物進行品種引種與選育,並協助大佃農朝契作栽培特色品種、建立品牌化等高品質及企業化生產,建構產銷平台,建立產銷供應鏈,以符合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目標。2013/1/30

……..文章來源:按這裡


農民2/3上凱道 反對開放中國830項農產品

作者: NewTalk 新頭殼 | 新頭殼 – 2013年1月30日 下午1:19

新頭殼newtalk 2013.01.30 楊宗興/台北報導

外傳農委會即將開放830項中國農產品進口,台灣農村陣線今(30)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農陣發言人、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培慧表示,過去貿易自由化重創台灣農業,面對可以完全取代台灣農產品的中國農產品,政府不應貿然開放。蔡培慧預告,農陣將在週日(2月3日)於凱達格蘭大道舉辦「糧食主權人民論壇」,將有8個國家13位各國農民團體代表,一起對台灣農業政策總體檢,並分享各國農民對抗貿易自由化的經驗。

台灣農村陣線今天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預告週日下午將號召農民重返凱道舉行「糧食主權人民論壇」,分享各國在糧食主權、農地流失、氣候變遷、貿易自由化等議題上的經驗,希望可以重新檢視台灣過去錯誤的農業政策導致的問題,要求政府不能貿然開放中國農產品進口。

蔡培慧指出,事實上農委會一直有意全面開放中國農產品,中國商務部長也在日前18大會後明確表示,希望台灣擴大開放中國農產品進口,然而目前台灣進口的中國農產品產值早已超過出口到中國的,因此更加開放只會惡化這個情形。她說,前農委會主委陳武雄還願意承諾絕不開放830項中國農產品,但現任主委陳保基卻只說沒有一定不開放,這樣的模糊立場令人憂心,開放似乎箭在弦上。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表示,不反對貿易自由化,但反對農產品的貿易自由化;他說,回顧台灣過去20年在貿易自由化下,農產品實質價格不斷下跌,肥料等農業成本卻不斷上升,81萬公頃的可耕地卻只有54萬公頃在實際耕作,其餘27萬公頃都是做非農業使用,這嚴重衝擊台灣的糧食主權。

對於農委會可能在今年開放830項中國農產品進口,陳吉仲感到憂心,他說現階段中國農產品已經嚴重侵蝕台灣農產,以茶葉為例,國產茶葉已減少到1萬5000公噸,但中國進口茶葉已達5000公噸,換言之台灣消費者買的茶葉有1/4是中國生產。他警告,中國農產品可以完全取代台灣農產品,但是農委會至今沒有研擬應對措施,貿然開放恐怕只會更為衝擊台灣農業。

農陣成員、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徐世榮認為,政府如果開放830項中國農產品,等於是將台灣農業送進太平間。他痛批,政府長期對農業無法提出對策,反而一直覬覦農地,用各種開發為由徵收農地,搶奪農民的棺材本,這根本是一種落井下石的行為,必須予以譴責。徐世榮表示,台灣農業瓦解不只農民受害,台灣消費者也會吃不到本土生產的安全農產品。

這次受邀來台參與「糧食主權人民論壇」的「農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東亞─東南亞區域主席Henry Saragih表示,1993年成立的農民之路主要訴求就是反對世界貿易組織(WTO)推動的貿易自由化。他進一步指出,自由貿易導致各國犧牲原有的農業,也使全球糧食價格不正常提高造成更多饑荒,全球飢餓人口從8.25億人上升到10億人。

Henry Saragih強調,自由貿易讓許多國家從糧食生產國淪為糧食進口國,例如他的母國印尼就是一例,農業的自由貿易除了造成糧食價格的炒作,也加速惡化了各國的土地掠奪狀況,因此農民之路提出糧食主權的概念,希望能保障各國農民的生存權、工作權,他也希望台灣農民能一起加入反對貿易自由化的行列。

台灣農村陣線強調,嚴正反對政府擴大開放中國830項農產品進口,呼籲政府正視台灣農業的根本問題。蔡培慧說,週日剛好是農曆的「立春」,希望有更多農民參加凱道的「糧食主權人民論壇」,一起檢視台灣農業政策的缺失,當天晚上還有「糧食主權之夜」晚會,希望串連台灣與各國農民,一起要求台灣政府修正錯誤的開放政策,捍衛台灣人民的糧食主權。

……..文章來源:按這裡


糧署活化農地 提高糧食自給率

中央社 – 2013年1月23日 下午8:14

(中央社記者林恆立南投縣23日電)農糧署長李蒼郎今天說,將持續推動農地活化計畫,預計到民國105年可活化農地4萬5000公頃,提高糧食自給率至34.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長李蒼郎今天率領副署長黃美華、陳建斌、主任秘書蘇茂祥及4區分署長說明101年度施政成果,並共同推薦吉園圃安全蔬果、良質米禮盒及米穀粉等多項加工品,鼓勵民眾多支持在地優質農產。

李蒼郎表示,回顧過去一年的施政成果,首推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增加總產值及效益新台幣88億元,其次是推動產地直銷優惠方案,節省耕鋤費1420餘萬元。

另外,啟用GPS相機勘災,將天然災害救助作業時間從44天縮減為30天,並辦理全面受理農民繳交濕穀輔導及設置作物生產專區,內外銷成績亮麗。

他說,新的一年,將持續積極推動農地活化計畫,預計到105年可活化農地4萬5000公頃,提高糧食自給率至34.9%。

此外,農糧署已購置300餘部GPS定位相機配發基層公所勘災人員使用,今年起可全面運用於勘災作業。

台灣芒果深受日、韓等國喜愛,今年也預定辦理「芒果觀光季」,吸引國際觀光客實際來到台灣品嚐、採果。另外,將加強推動公糧低溫儲存,提升米糧儲藏品質,以及開發中國大陸的台灣米市場。

李蒼郎表示,因應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日後將積極推動在地生產在地消費,鼓勵民眾愛用國產農產品,以產地直銷取代耕鋤,創造農民、消費者及政府「三贏」局面,期許大家共同攜手創造農業好未來。1020123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