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糧食主權 農民凱道開講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2月4日 上午12:26

文■許純鳳 圖■楊萬雲

「自由貿易,到此為止」、「糧食主權,拚到底」,農曆立春之際,上百位農民聚集凱達格蘭大道對著總統府怒吼。外傳農委會有意開放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台灣農村陣線、捍衛農鄉聯盟串連全台農民,高聲反對農業自由貿易,就地舉行「糧食主權人民論壇」,邀請印尼、菲律賓、韓國、泰國等8國農民分享他們國家的農業經驗,也聲援台灣農民捍衛糧食主權,農民將土稻草丟向總統府,告誡政府不該忘本。

農民將稻草、菜苗排成「farmer 1」(農民第一)鋪在凱達格蘭大道上,架設四大草屋,由各國農民代表分享遭自由貿易迫害的經驗。農陣發言人蔡培慧解釋,「糧食主權」就是「擁有糧食決定權,不要把冰箱、餐桌放在別人家裡」。目前台灣糧食自給率僅33%,就是開放的結果,台灣的冰箱、餐桌必須放在別人家裡,含有瘦肉精的美牛進入台灣,未來美豬也可能開放,違背當初政府「牛豬分離」的主張;近日更傳出8百多項中國大陸的農產品將進口台灣的消息,她向政府喊話,信守當初承諾,不要一再危害台灣的糧食自主權。

■台灣農村陣線3日舉辦「糧食主權人民論壇」,農民們用花圃跟稻穗排出「(FARMER 1ST)農民優先」的字樣,展現團結力量,捍衛台灣的糧食主權。

「全球化造成糧食危機、糧食主權逐漸喪失,圈地問題導致飢餓人口增加。」國際農業組織「農民之路」東亞及東南亞區主席,印尼籍Henry Saragih揭露,自由貿易的真相是讓各國競爭,台灣被迫進口糧食,未來可能從印尼、泰國、非洲進口。

當台灣成為糧食進口國,放眼東南亞,印尼、馬來西亞,被迫成為糧食出口國,出口油棕;越南、泰國被迫出口稻米,造成當地越來越多熱帶雨林、農田成為跨國農業貿易的產地,受益的是跨國財團,而非農民。Henry Saragih提到,韓國在非洲任意圈地,尤其是馬達加斯加,再進口回韓國販售,造成非洲人民無法自行使用土地,這就是自由貿易的後果。

▲台灣農村陣線3日舉辦「糧食主權人民論壇」,5百多位農民到場聆聽國際性農民運動組織「農民之路」各國農民代表分享自己國家面臨的問題。

「土地不只種植糧食,是生存的憑據,是我們生存的依歸。」印尼小農聯盟代表Agus Ruli Ardiansyah有感而發地說,自由貿易之下,印尼許多土地遭到掠奪,成為礦場或碳交易標的,印尼政府甚至將森林租給財團種植油棕,或是讓NGO團體進行單一造林計畫,最終目的是為了碳交易。

印尼農民被迫離開家園,甚至入獄、犧牲生命。印尼每年約有10萬公頃土地變成種植園或碳交易所。不過,印尼小農聯盟並不氣餒,反而更加努力,印尼小農聯盟提出「農民權」概念,期望透過立法,保障農民擁有土地、種子的權利。2009年也將這個理念帶進聯合國,希望擬定公約,約束各國制定政策時,尊重「農民權」。

泰國 政府反成幫兇

泰國北方農民聯盟代表Wirat Phromson表示,上萬名泰國勞工在台灣工作,正是因為農業破敗,造成他們離鄉背井。泰國農民抗爭長達40年,Wirat Phromson氣憤地說,以前對抗飢餓,現在對抗外國投資者和不公義的政府。泰國政府允許外國投資者向小農買地,導致泰國有90%土地掌握在外國投資者手中,泰國農民曾向政府陳情,政府承諾投入200萬美金成立土地銀行,購買有爭議的土地,至今仍沒兌現,「不能再相信政府給我們的承諾」,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捍衛糧食。

Wirat Phromson說:「我們想要爭取的土地,不只是種植,對我們來說是生命。」泰國北方農民聯盟不容許國外投資者掠奪土地,讓國民受飢餓痛苦,看到各國同樣面臨糧食危機,他非常感慨,回到泰國後,將把「農民之路」旗幟插在自己的土地上,象徵對抗反農業貿易自由化的精神與大家同在。

▲記者會進行的同時,小朋友玩起了稻穀,老農在一旁照應。

政府不作為,不光是泰國,台灣亦然。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痛批,農民從4年前開始上凱道,正是因為政府不守承諾,甚至「依法」掠奪農地。徐世榮憤慨地說,當初政府有意開放含瘦肉精的美牛,承諾「牛豬分離」,現在卻傳出美豬可能進口,顯然「政府一步步撤退,罔顧農民,這是沒有能力的政府!」

韓國 恐受中美夾擊

韓國也深受自由貿易之害,韓國女農聯盟代表江多福指出,去年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後,即使美國爆發狂牛症,仍向韓國強行輸入美牛,不減反增。她提到一項驚人數據:「韓國43.9%牛肉來自美國。」韓國牛農應對的方法僅有力拚價格戰,然而,韓國牛農節節敗退。美國蔬菜、水果也大量輸入,去年和前年相比,增加高達8成;以番茄為例,受到美國番茄進口影響,造成韓國新鮮水果滯銷,只好倒掉。

這只是開端,未來還要對付美國進口的基改作物。虎視眈眈的還有中國,江多福感嘆,韓國僅能種植溫帶作物,土地比中國小,她預估,中國對韓國的衝擊,恐高出美國3倍。

台灣面對800項中國大陸農產品可能進口,捍衛農鄉聯盟會長劉慶昌氣得大罵,政府要把台灣農業連根拔起,台灣小農活不下去,價格拚不過國外進口農作物,最後只能休耕、出售土地,土地落到企業手中,危害台灣糧食主權。日前捍衛農鄉聯盟會加入「農民之路」,希望獲得更多國外資訊、資源,共同捍衛台灣糧食主權。

傍晚6點多,舉辦「糧食主權之夜」晚會,歌手林生祥、稻浪歌詠隊等團體,以歌聲表達對台灣農業的關切,上百名農民齊力將沾有泥土的稻梗丟向總統府,呼籲政府不要忘本,別再殘害台灣小農。

▲菲律賓農民團體代表Jaime San Luis Tadeo分享生態農業的經驗,他對於台灣國際機場外居然還有許多農田,感到十分訝異。

▲泰國北方農民聯盟代表Wirat Phromson:泰國政府讓外國收購農地,忽略農民權益,農民只好組織力量購買土地。

▲印尼小農聯盟代表Agus Ruli Ardiansyah:印尼近年推動經濟發展,就是掠奪人民土地開發。

▲農民之路東亞及東南亞區主席Henry Saragih:「自由貿易」使糧食交易落入財團掌控,惡化土地掠奪造成更多饑荒。

▲韓國女農聯盟代表江多福:美牛、美國蔬菜、水果大量輸入,造成韓國自產新鮮水果滯銷。

……..文章來源:按這裡


北韓收成增加 營養不良難解

法新社 – 2012年11月13日 下午5:50

(法新社首爾13日電) 聯合國今天表示,北韓糧食生產增加,但貧困的北韓要消除營養不良並提供人民維持生命所必需的蛋白質仍感吃力。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糧食計劃署(WFP)指出,今年主要農作物和明年期初作物整體生產可望達到580萬公噸,相較於去年同期收成將增加10%。

然而報告指出,這項數據「不應掩蓋北韓難以應付人民營養不良和飲食中缺乏維持生命所需蛋白質和脂肪的事實,對約280萬脆弱人口來說更是如此」。

北韓在金氏王朝統治下,經常陷於糧食短缺,洪水、乾旱和管理不善更讓情況惡化。1990年代中期至晚期的饑荒,曾讓上百萬人民餓死。

FAO和WFP聯合評估團9月底至10月初探訪北韓所有農業生產省份。9月底至10月初大約是主要穀物年度收成時節。

評估團預估,北韓必須進口50萬7000公噸糧食,彌補基本糧食需求,但政府進口目標為30萬公噸,短缺20萬7000公噸。

這個糧食短缺差額為多年來新低,但評估團憂心,大豆產量減少和蔬菜產量有限,將讓關鍵蛋白質、油脂、脂肪和維他命「長期缺乏」情況繼續下去。(譯者:中央社張詠晴)1

……..文章來源:按這裡


核能檢驗報告出爐 崁津部落無頭緒

原視 – 2012年11月15日 下午10:07

【阿布斯/bazak】

現場討論會議論紛紛,主要就是因為崁津部落的輻射事件至今始終無法讓居民安心,疑似有輻射汙染讓居民不敢飲用地下水,卻也等不到自來水引進,一份延宕三個禮拜來自核研所檢驗報告,還是居民主動向核研所主動要求寄送的,不過,白紙黑字,族人看著專業數據,似懂非懂。

10月20日當天在崁津部落,由立委廖國棟召開平行會議,讓居民與原能會有平台交流,也在當天採水樣帶回化驗,同時原能會承諾一週後將會公開數據,轉交立委廖國棟也同時備份給崁津部落,接著立即安排時間向部落居民說明,不過,已過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廖國棟才表示下週會前去召開說明會,而核研所也出現了行政疏失,讓族人倍感漠不關心。

崁津部落在不了解輻射數值的情勢下,邀請台灣輻射安全促進會理事長張武修教授前來說明,目前依照核研所的檢驗報告,在核研所的公有財產地內的沉澱池有測量到每公升0.23貝克微量的銫137,但是在安全值範圍內,不過,張武修認為核研所檢驗方式太過草率。

張武修教授也建議核研所除了水樣外,應該多採取農作物、土壤樣多方面研究調查,雖然崁津部落人口不多,不過,居民的生命安危只要跟輻射汙染相關,這都是原能會的職責所在。

……..文章來源:按這裡


2012永續農業研討會 邀各界走出慣行農法陳疴

作者: 林子晴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2年11月15日 下午5:38

本報2012年11月15日台北訊,王鎮中整理報導

當今人類90%的糧食能量和攝取蛋白質僅來自15種植物和8種動物,這過度集中依賴的情形對營養和糧食安全令人不安,僅小麥、水稻和玉米就提供全球植物能量攝入的50%以上;而台灣的糧食有70%仰賴進口,且多數農地長期施行慣習農法對環境造成破壞,社會經濟結構改變造成農村人口老化,產銷不協調及長期推行休耕補助等,都造成嚴重農業沉疴,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教授陳建志最近作出以上表示。

在全球環境變遷造成極端氣候日益嚴重下,台灣農業的走向攸關國家永續發展,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共同舉辦「在地與世界接軌的永續農業」研討會,針對台灣所面臨農業問題提出探討。

陳建志指出,全球環境變遷及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是人類所面臨的最嚴重環境問題,尤其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在全球變遷問題日益嚴重下,更是面臨空前浩劫。過去數十年中農業生物多樣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喪失,主要原因為農業生產體系集約化,加上作物和牲畜育種的專業化,又碰到全球化的協調效應,導致農業生產體系的均化性,而造成農業生物多樣性的基因流失。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在農作物中約有3/4的遺傳多樣性已在過去一個世紀中喪失,而此基因流失現象仍然繼續中。例如,當今人類90%的糧食能量和攝取蛋白質僅來自15種植物和8種動物,這種過度集中依賴的情形對營養和糧食安全令人不安。僅小麥、水稻和玉米就提供全球植物能量攝入的50%以上。

除農業生物多樣性之外,現代農業體系運作過程也會透過不同途徑影響其他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例如對水資源的不永續需求(如用於灌溉)、過度放牧,以及過度使用養分和化學添加物來控制雜草、害蟲和疾病等,因而造成污染和優養化問题。此外,將土地和棲息地(特别是森林、濕地和其邊缘土地)用於大規模農業生產也造成了生物多樣性的嚴重喪失。

儘管農民的傳統知識是維繫生物多樣性和確保糧食安全的關键所在,如今這已是備受威脅的全球公共議題。農民既要保護生物多樣性,又要努力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的營養需求。 但是他們並無法控制其中牽涉的所有因素,包括與農業政策、獎勵措施、市場或消費模式等相關因素,因此需要政策上的支持。

陳建志分析,生物多樣性公約農業生物多樣性工作方案旨在應對前面所述挑戰,這方案顧及了農業生物多樣性的不同層面,並以四個要素為基礎:


評估世界農業生物多樣性的現狀、趨勢和其變化的根本原因,以及管理實踐的有關知識;


確定適應性管理技術、實踐和政策;


開展能力建设、增强意識,以及促進負責任的行動;


將保護和永續利用農業生物多樣性的國家計劃和戰略納入相關農業部門的施政方針中。

而《生物多樣性公約》也在農業生物多樣性工作方案下通過了三個跨領域倡議,以解決具體問題:


保護和永續利用授粉媒介國際倡議及其行動計畫;


保護和永續利用土壤生物多樣性國際倡議及其行動框架;


糧食和營養生物多樣性國際倡議及其框架。

工作方案確定了各國政府在處理此類事宜時可以考慮的政策問題,同時顧及各種途徑和方法,以提高利益相關者的能力,促近將農業生物多樣性納入主流以及部門和跨部門計畫和方案。工作方案還促進針對贸易自由化對農業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進行研究。

陳健志說明,各國配合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計畫,紛紛發展出各國適用的永續農業政策。其中包括土壤保育(soil conservation)、地形管理(managing topography)、地表覆蓋(providing ground cover)、減耕(reduced tillage)、低輸入永續農業(low input sustainable agriculture,LISA)等重要項目。其中低輸入永續農業類似於目前在台灣蓬勃發展的有機農業相關耕作制度,即將召開「在地與世界接軌的永續農業」研討會,將針對相關案例提出討論,邀請各界共商走出慣行農法陳疴的可行方式。

研討會議程與報名資訊請見 http://e-info.org.tw/node/81835

……..文章來源:按這裡


環保抗爭歷程 "嶺南聖戰"躍舞台

作者: PTS | 公共電視 – 2012年11月10日 下午8:00

台南東山的嶺南里,是台灣環保抗爭史重要的里程碑,因為他們經過十年奮鬥,終於成功迫使政府撤銷引述不實資料的環評審查,將垃圾掩埋場趕出社區。現在他們把這段抗爭歷程編寫成舞台劇「嶺南聖戰」,社區民眾都是現成的素人演員,明天晚上將在東山區活動中心首度公演。

以前都在街頭上演的抗議場面,現在全都搬上舞台,從抗議設置垃圾掩埋場的群眾變成演員,這群六、七十歲的阿公阿媽竟然一點都不害羞,因為他們演的就是自己。

==東山區嶺南里里民 陳金匹==

不緊張 我們抗爭那麼久

讓大家知道 就很有趣了

不過十年抗爭,回想一路的辛酸歷程,就算只是演戲,還是讓他們忍不住眼眶紅。

==東山區嶺南里里民 洪龍鳳==

自從他投入垃圾場的事情之後

不顧自己的身體 全心全力

在奔走垃圾場的事情

民國90年,環保單位公告將在台南東山嶺南里設置垃圾掩埋場,讓居民相當震驚,因為這不止影響當地水源,甚至可能污染烏山頭水庫。他們到處陳情抗議,還找出環評做假的證據,經過十年奮鬥,終於在民國100年讓政府撤銷垃圾掩埋場的設置公告。為了紀念珍貴的抗爭歷程,他們與台南大學戲劇系合作,編寫舞台劇「嶺南聖戰」,透過戲劇,記錄社區歷史。

==嶺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陳顯茂==

我是覺得我們

要對我們後代子孫 有一個留念

讓子孫知道我們這一輩的人

為了這塊土地

付出多少心血

用果園裡裝農作物的塑膠籃,佈置出充滿在地風味的舞台,另外還搭配特別設計的投影設備,讓演出效果更豐富。這個周末大家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專心排演,要以最完美的演出,和更多人分享社區抗爭史。

記者 呂宗芬 陳顯坤 台南報導

……..文章來源:按這裡


糧食危機 黃小玉受惠股吃香

作者: 記者曾萃芝╱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8月14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曾萃芝╱台北報導】

受到溫室效應影響,今年全球氣候異常,市場擔心,今年全球將可能重演四年前糧食危機,黃豆、小麥、玉米等相關受惠股火紅,昨(13)日大成糖亮燈漲停,福壽、聯華食、和益、泰山等均逆勢上漲。

專家指出,相關族群7月營收較6月成長性高,也推升股價續航力道強。

國票投顧總經理王博文表示,與四年前各新興國家經濟成長強勁、出生人口成長、且人民糧食消費需求增加相比較,今年農糧價格上漲,與第2季以來全球異常天候有相當大關係,特別是今年美國出現了近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乾旱,因美國是全球最大糧食出口國家,是全球黃豆、玉米、小麥三項作物最大出口國,素有世界穀倉之稱,在供給面出現問題的情況下,農糧價格恐居高不下。新興國家CPI是否受到推升?由於亞洲國家食品價格以稻米或豬肉為主,目前價格還算穩定,因此CPI不至於快速攀升。

國泰證券研究部協理簡伯儀說,農糧價格急漲,相關農糧概念股具備低價庫存或轉價效益,或具有延續相關產品價格及需求等利多,其中傳產通路內需概念中,具中國內需概念食品股第2季獲利表現普遍不錯,反應糧食價格上漲,大宗物資業者多有低價庫存,將帶動毛利率向上攀升。相關族群7月營收較6月成長性高,表現相對亮麗。

台新投顧董事長吳火生說,美國乾旱亦將帶動肥料需求走揚,由於相關農產品種植報酬率提升,整體第3季農作物價格急漲後,將增加肥料使用量,提升作物產出;尤其是非乾旱受災地區,且為南半球國家,如巴西與阿根廷,亦是玉米與黃豆重要生產國,下半年耕種需求將增加,因此全球肥料需求將會增加,國內相關包括肥料概念的廠商如興農、東鹼、台肥、和益等等也將受惠。

……..文章來源:按這裡


全球搶糧 墨西哥開第一槍

作者: 編譯彭淮棟、任中原╱綜合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2年8月11日 上午3:12

全球各主要糧食進口國為避免因美國旱災所造成的穀物歉收,使國內因面臨糧食短缺而發生暴動,因而紛紛進場搶購糧食,結果反而火上加油,使糧食短缺、糧價上漲的情況更加惡化。

2007-2008年由於糧價飆漲,曾經使全球一些最貧窮的國家發生動亂,從埃及、莫三比克到墨西哥。今年由於美國農業帶發生旱災造成玉米、黃豆及小麥價格上漲,許多國家的政府原本還抱持隔岸觀火的態度,希望價格終究會下跌。然而上周由於世界第二大玉米進口國墨西哥終於打破僵局,進場大舉買進151萬公噸的玉米,已引發一些其他國家跟進搶糧。

由於俄羅斯、烏克蘭及哈薩克等小麥主要生產國也遭遇乾旱,因此可能會限制出口,以抑制國內麥價,而且澳洲及印度等國的糧食生產也不理想。中東各國的買主由於擔心俄羅斯黑海地區的乾旱影響到小麥收成,也紛紛進場搶購。伊朗、阿爾及利亞及約旦本周均開始購買穀物。目前小麥的大買家埃及還按兵不動,而埃及一年需要買進超過1千萬公噸的小麥。

美國大西洋委員會主任范姆表示:「出現這種連鎖效應並非不可思議,而且很可能繼續發酵。自7月初以來,小麥價格已大漲近50%。最脆弱的國家可能會發生動盪。」

全球穀物價格6、7月激漲,玉米及黃豆分別上漲50%及20%,小麥也飆漲50%。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資深經濟學家阿巴辛指出:「糧價仍有進一步上漲的潛力,有可能回到2007-08年的情況。」

農作物歉收與糧價飆升,影響層面廣泛。玉米不只直接供人類食用,也是牲畜的主要飼料,同時也是製造酒精的原料,而許多國家均鼓勵以酒精代替汽油,也使玉米等穀物的需求大幅增加。

黃豆也是主要的飼料。大陸占全球黃豆貿易量的60%,現在因為黃豆價格飆漲,飼料用黃豆粉的價格本月已經達到每公噸4048人民幣的歷史新高。

……..文章來源:按這裡


乾旱肆虐 全球糧食庫存降

中央社 – 2012年8月9日 上午10:11

(中央社台北9日電)乾旱氣候橫掃三大洲農田,大型作物庫存將連續3年衰退,升高食物進口成本。聯合國已預估糧食進口成本攀抵1.24兆美元,逼近歷史高點。

美國農業部預估,在2013年收成前,玉米、小麥、黃豆和稻米總庫存將衰退1.8%。

美國農作物面臨1988年以來最嚴峻的情況,美國是最大農作物出口國。熱浪也重創歐洲農作物,印度也傳出雨季雨量低於正常值20%。

國際穀物協會(IGC)7月剛開始還預估有空前的豐收,最後卻預估農作物收成量將下滑2%。

乾旱摧毀作物的速度已經推升玉米和黃豆價格在上月飆上新高,小麥價格也站上4年高點。

對市場投資人來說,農作物是今年表現最佳的商品,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麥格里(Macquarie Group Ltd.)和瑞士信貸集團(CreditSuisse Group AG)異口同聲表示,這樣的趨勢將持續。

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小麥期貨價格今年計漲40%,至每英斗9.135美元。黃豆價格上漲31%,每英斗報15.8125美元。玉米價格則上揚26%,每英斗報8.165美元。這三種農產品的漲勢傲視追蹤24種原物料走勢的標準普爾GSCI指數(SPGSCI),該指數年來計漲2.1%。(譯者:中央社劉淑琴)(圖由中央社製作)

……..文章來源:按這裡


氣候災難正上演 北韓水患災情加劇

TVBS – 2012年8月7日 下午10:18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表示,氣候變遷帶來的災難,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像是美國現在遭逢半世紀最大乾旱,其他主要產糧國,包括俄羅斯、澳洲和印度,也因為乾旱糧食減產,恐怕引爆下一波糧食危機,未來這些產糧區受到乾旱衝擊的頻率會更高,極端氣候也變得更明顯,在北韓出現近年罕見的嚴重水患,造成169人死亡、400人失蹤,也使得缺糧饑荒更加惡化。

道路全被大水淹沒,出入真的只能陸上行舟,洪水淹了超過半層樓,民眾無助地在高處等待救援。災民:「洪水就像漲潮一下,幾秒鐘就沖過來,我們根本來不及收拾家當。」

北韓遭逢近年來最嚴重水災,造成169人死亡、400人失蹤,超過21萬人流離失所,而地球另一端美國,正面臨半世紀最大的乾旱,美國掌握全球將近8成的玉米出口,中西部玉米帶減產12%,帶動玉米價格持續飆漲,氣候變遷引爆糧食危機,主要產糧國包括俄羅斯、澳洲和印度,最近都因為乾旱產糧明顯減少。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表示,氣候變遷的災難不是預期中,而是已經正在上演,國際主要農業地帶,出現長期而極端乾旱的現象,在未來會更加頻繁,將對糧食帶來毀滅性的衝擊。

世界銀行更擔心,糧食危機對亞洲的影響,恐怕比歐債還要嚴重,氣候變遷不只影響陸地上的農作物,人類愛吃的海產,包括生蠔、龍蝦和螃蟹,也受到衝擊。英國南極研究員派克教授:「當海溫變冷,海水中更難取得碳酸鈣,海洋生物的外殼和骨骼就會變薄,所以如果未來海水酸鹼值改變,海洋酸化將導致海中生物的骨骼外殼變小。」

保護殼變薄,可能導致牠們受到掠食者侵襲,進而破壞海洋食物鏈,人類工業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造成海洋酸化、氣候變遷,後果卻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承受。

……..文章來源:按這裡


糧農組織:敘利亞三百萬人需糧食援助

中廣新聞網 – 2012年8月2日 下午5:24

聯合國糧農組織說,敘利亞有三百萬人需要提供食物、農作物及牲畜。

糧農組織引述與敘利亞政府做的調查指出,其中150萬人,在未來三至六個月,急需糧食援助。在衝突激烈地區的居民尤其迫切需要獲得糧食援助。

敘利亞危機導致農業今年損失18億美元,農產品當中以小麥和大麥的收成,影響最大。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