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農業的進行式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5月6日 上午12:27

科技農業的進行式─植物工廠發展沿革與台灣推動現況

■科學月刊

【封面故事】

■蔡孟利(任教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人口越多,糧食需求就越多,耕種、畜牧及養殖用地需求也越多;

人口越多,生活需求就越多,住宅、交通及工業用地的需求也越多。

然而,

越多的人為開發,就減少越多自然的森林、草原與河湖;

越多的人為技術介入生產,就有越多的廢棄汙染物拋入地球。

於是環境中好與壞的因子失去平衡而往壞的傾斜,原有的耕種、畜牧、養殖、住宅、交通與工業用地的堪用率惡化,所以人類只能再減少更多的自然森林、草原與河湖來彌補這些環境崩壞所造成的土地惡化。

就這樣,進入了惡性循環。如果不刻意粉飾太平,我們的確活在一個嚴峻的時代。

有沒有解套的辦法?

植物工廠可能是個未雨綢繆的嘗試,至少對農業這一個區塊來說。這一期的三篇專文,介紹的就是這個具未來思維的科技發展,或許一切都尚在草創階段,但這些努力的確值得大家現在就關注。

■方煒(任教台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

以現代設施監控環境,進行定期、定品質、定量之作物生產,植物工廠能於有限空間中達到高效產能,為前景可期的新式產業。

十八世紀思想家盧梭說「在所有技術中為第一,也最值得尊敬的就是農業」,農業提供人類生存所需的糧食,是最根本的產業。然而現今農業的發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依據聯合國人口署的預估,2050年的全球人數將達91.7億,屆時糧食供應量將是極大問題。目前全球的可耕地已經用了80%,但約有15億公頃的可耕地,受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影響,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威脅。依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統計,每年有600萬公頃的土地變成沙漠,約1000萬公頃的土地因沙漠化而喪失經濟價值。同時鄉村人口往城市移動,農村的城鎮化、都市建設與環境汙染等問題,造成耕地以每年500~700萬公頃的速度在減少。

提高單位面積產能是現階段農業發展的關鍵任務,現階段透過植物工廠立體化栽培可用最小的土地面積生產最大量的種苗或短期蔬菜。如此可避免受到風災、雨災等的影響,逐年擴大產能更可避免產銷失衡,避免現地耕除的浪費,更可逐年減少對農業災害損失的補貼,滿足消費者對食物安全的最基本需求。

【何謂植物工廠】

植物工廠指的是在設施內透過控制植物之生長環境(光、環境、濕度、二氧化碳濃度、養分、水分等條件)進行栽培,並對植物生長環境及生育狀況加以觀察,配合高度環境控制及生育預測,使蔬菜等植物可進行全年性、計畫性生產的栽培設施。稱為「工廠」是因為此農業生產模式將不受天候影響,具備定期、定品質、定量生產農作物的特點,頗類似於工業界的量產工廠。(全文見科學月刊2013年5月號封面故事-植物工廠)

本版內容由台灣立報與《科學月刊》合作出版《科學月刊》網址:http://www.scimonth.com.tw/

……..文章來源:按這裡


烏干達犧牲溼地換糧食

作者: 徐琬婷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4月18日 上午10:04

本報2013年4月18日綜合外電報導,彭俊維編譯,鄭鈺琳審校

糧食是人類基本需求,但為了滿足這個需求,要付出多少的環境成本?最近一篇發表在美國獨立出版商BMC(BioMed Central)發行的《農業與食物安全》期刊中,研究者指出,在較高地勢的地區,由於不穩定降雨所導致的糧食欠收,迫使烏干達等國家的人民漸漸往溼地移居。除非能以更永續的方式滿足這些人的基本需求,否則以農耕、漁業及狩獵等方式過度利用溼地的情況仍舊無法避免。

雖然溼地消失對於生態是很嚴重的影響,但為了達成國家糧食安全,以及在2015年之前將饑餓中受苦人數減半的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在2009年,烏干達大約犧牲了1/3的溼地,轉為種植穀物或放牧。為此,烏干達的馬凱雷雷大學(Makerere University)在國際發展研究中心(IDRC)支持下,針對在維多利亞湖月灣區(Lake Victoria crescent)、基奧加湖平原(Kyoga plain)及西南農地的居民進行調查,以評估人們是如何利用溼地。

調查顯示,在這些地區,超過80%的人都會利用溼地的資源,包括取得水源、捕魚、獵捕叢林野生動物(澤羚和野鼠)、以及採集野生水果和蔬菜。其中部份是自己使用,部份則是出售以換取食物。另外,超過半數的人承認在水供應無虞的肥沃溼地上進行糧食種植;通常缺少其他食物來源的家庭,最容易以此種方式利用溼地。

當地人民將農作物歉收歸咎於全球暖化,而且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情況只會日益惡化。研究者Nelson Turyahabwe博士解釋,「糧食安全是全世界都得面對的問題。而在烏干達,最大糧食風險家庭是那些有小孩、婦女或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家庭;另外,人數較多的家庭通常也會面對糧食不足的風險,這些家庭為了生存而利用溼地。因此在設計永續利用溼地的政策,必需考慮這些家庭的生存需求。」

※ 本文同步刊轉台灣溼地網

【參考資料】


美國每日科學雜誌

……..文章來源:按這裡


看守台灣:人民,為廢核而走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4月8日 上午12:26

■陳曼麗

2013年3月11日是福島核災兩周年,台灣在3月9日舉行廢核大遊行,全國超過22萬民眾走上街頭,很多人還是第一次為廢核而走!

在資訊傳播快速的現在,很多人看到日本活生生的例子,開始想一想台灣的處境,關心核能安全;甚至核能災變時,我們的身家財產可能化為烏有,子子孫孫都要遠離家園,實在不忍。

政府想要蓋核電廠,也希望核四廠能運轉,所以提出來的文宣和論調,都是告訴大家核電廠不會發生意外。但是人民已經不相信核電廠是安全的,尤其離核電廠很近的縣市,危機感更高。台灣能源長期掌握在政府手中,尤其是國營企業,也是為政策操盤,彼此非常麻吉。以致監督核能電廠的原子能委員會,也不能發揮功能,好像是護航角色,以致人民無法信賴。

政府資訊不公開透明,核四廠興建經費不斷追加,迄今已經3千億元了,還不知要再追加多少?有人認為應該要認賠殺出,直接廢掉核四廠,以免一座不安全的核電廠,讓大家提心吊膽。

其實,讓人民提心吊膽的,何止是核電廠,還有半衰期2萬4千年的核廢料,不知要存放哪裡?所以,現在還放在核一、核二、核三廠裡面,根本無法處理。使用的核能越多,核廢料就會越多,子孫要如何承擔我們這一輩累積30多年的核廢料?有人提出,核廢料要存放那麼久,超過10萬年,到時,現代人註記危險的文字和圖像警告,子孫看得懂嗎?現在要我們去讀5千年前的甲骨文,幾乎沒人可以懂,10萬年的遺留核廢料,還有有甚麼人可以知道它們是危險物?滅絕,可能是最糟的命運。這一代何忍留下這樣的遺物!

台灣小小土地面積,在大台北地區有6百萬人口,如何疏散?想起來就頭疼。尤其在核電廠意外發生時,誰開車去核災區運送民眾出來?日本在福島核災後,曾經發生有車輛,但沒有司機的情況。人性本能趨吉避凶,誰敢往災裡去?除非聖人吧!

最近南投發生規模6.1大地震,讓台灣人更加不敢跟老天爭鬥,天災不可免,這是我們的命運。但是,人造的禍根,還是要拔除才是。每年的地震、颱風,大家都認了,核電廠意外,大家可不想一起毀滅。

日本的經驗,給台灣最好教案。日本學者估計再20年也處理不完福島災難,如果包括已出生和未出生孩子的潛伏病變,還不知會延伸到何時。尤其,有些農作物和海產可能帶有輻射,吃了這些污染食物,未來的病變,還有待觀察和研究。

自大和無知讓人類蒙災。如果20年是一個世代,一百年的生命,我們可以看到5個世代的變化。我們會更好?還是更壞?掌握在我們手裡!

(看守台灣協會監事)

……..文章來源:按這裡


農試所新技術 菇類可增產兩成且又環保

中廣新聞網 – 2013年4月5日 上午5:18

菇類栽培每年可創造88億的年產值,是重要的農作物項目,以往農民都用「木屑太空包」來種植菇類,現在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開發出更環保、更能增加菇類產量的新方法「隧道式堆肥室內發酵」措施,可以讓菇類產量提高20%以上,農民收益每年至少增加30萬元。(張佳琪報導)

菇類栽培技術有大進展,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研究人員開發出一項新技術「隧道式堆肥室內發酵」的技術,提高了菇類的產量又有環保概念。這項技術是在堆肥裡面添加有機添加物,放置在室內的發酵糟內,藉由溫度與空氣的制空,讓堆肥發酵。製作出來的堆肥非常環保,用的是稻草、蔗渣等農業廢棄物,且製程短,可說是相當環保,是一種對環境很友善的堆肥生產方式。

重點是,這種堆肥用在菇類上面,效果非常好,提高菇類產量20%以上。農試所主秘蔡致榮說,估算每次堆肥使用5噸的乾稻草做原料,栽培的菇類收成後,農民大約可以多增加6萬元的收入,以一年栽培五次來計算,每年的收益多出30萬元。蔡致榮說:「這套技術估計,假如以一年栽培五次估算,每年可增加30多萬元的收益」。

把這項堆肥技術運用在巴西蘑菇的種植上,以盤固拉牧草取代稻草做為原料,不僅巴西蘑菇的產量大增,更降低巴西蘑菇重金屬殘留的風險,有助於產業發展。

(照片:農業試驗所提供)

……..文章來源:按這裡


本報特稿/大陸糧食安全現況與前景

中央日報 – 2013年4月3日 上午10:06

(一)前言

 糧食安全一直是個世界性問題,目前世界人口已超過60億,估計到2030年可能達到80億。總人口數量增加,但糧食生產日益受到耕地數量減少、環境污染、土壤品質下降、水資源匱乏和氣候劇烈變化的制約,糧食生產供應面臨挑戰。

 大陸是糧食生產與消費大國,對世界糧食供應與價格而言,可謂舉足輕重,動見觀瞻。大陸常自豪以占世界不足10%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尤其聲稱自2004年以來糧食實現「9連增」,累計增產15,887萬噸,年均增加1,765萬噸;糧食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但是另一方面,大陸糧食進口逐年大幅增加,成為全球最大大豆進口國,勢必對全球糧食市場產生衝擊與影響。

 大陸隨著人口的增長和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糧食的需求一直呈剛性增長趨勢。但另一方面,大陸農業發展正面臨農村勞動力減少、人均耕地縮減、水資源日益缺乏、氣候災害頻仍、農業污染加重、農業建設滯後等問題,可能導致糧食增產遲滯,越來越依賴進口,糧食對外依存度持續上升。

 有關農業可持續發展與日益凸出的糧食安全問題,在1月底公布的2013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繼續以農業為主題,強調確保糧食安全,保障重要農?品有效供給,並提出發展家庭農場,堅持農地農用,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的全新運作方式。在3月的大陸「兩會」上也是討論的焦點,有代表稱大陸糧食自給率不足90%,出現了危險信號,並提出了多項建言,其實際作為與效應有待檢驗觀察。

(二)大陸糧食生產與安全爭議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資料,2012年糧食總產量為5億8,957萬噸,比2011年增產1,836萬噸,增長3.2%,為連續9年增收。不過,雖然連年增收,卻因糧食需求增長快速而出現糧食自給率下降的情況。2009年、2010年、2011年的糧食自給率分別為99.6%、99.1%和99.2%,2012年下降至97.7%,故自2009年以來已由糧食淨出口轉為淨進口。2012年大陸糧食(包括穀物、大豆等)進口量總計8,025萬噸,金額421.4億美元,同比增幅超過25%,進口量占糧食總產量接近14%;其中進口大豆5,838萬噸,而全球的大豆貿易量只有9,000萬噸,全球大豆貿易量的三分之二為大陸所購買;進口大米231.6萬噸,同比增3.1倍,為2000年以來最高值。美國農業部則統計大陸2012年進口大米260萬噸,較2011年的57.5萬噸大幅增長,創歷史新高。

 大陸糧食自給率是重要的政策目標,1996年的「糧食問題白皮書」與2008年的「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至2020年)」都訂定糧食自給率在95%以上。對於近幾年的進口糧食是否會影響到95%的自給率,危及糧食安全形勢,最近出現了不同認知與解讀。

 比較樂觀者認為,2012年大陸糧食自給率為97.7%,從糧食產量與消費量的缺口看,只有大豆存在明顯缺口,小麥、玉米、大米等主要糧食並不存在明顯缺口,主要糧食基本能夠自給自足。糧食進口量增長並不完全是因為國內糧食供求缺口擴大,而是因應全球氣候異常下糧食減產的作為,且糧食進口具有滿足國內多樣化需求與維持糧食儲備所需,具有前瞻性和預防性。近期穀物進口雖然增量較大,但占大陸生?、消費總量比例仍小,並未改變穀物供需基本平衡局面。大陸「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今年3月指出,從整體上看進口的數量是有限的,大陸現在水稻、小麥、玉米等三大主要糧食的自給率保持在98%左右,進口的糧食也僅占大陸產量的2%,大陸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比較審慎保守者認為,大陸糧食自給率已經跌破90%,如果大陸不進口大米等農產品,只靠自己生產供給,需要有25億畝以上的農作物播種面積,而現在只有18億畝,或許更少,也就是大陸目前糧食有10%的供給缺口。2012年大陸糧食生產雖然「九連增」,但存在多種不利因素,今後要再實現連增的可能性減少、難度加大。以廣東省為例,該省糧食播種面積已從1980年近597萬公頃,減少到了2010年的約440萬公頃,減少了157萬公頃;而廣東每年3,400多萬噸的糧食消費需求量,有2,000多萬噸必須依賴省外採購或從國外進口。

(三)未來糧食供需形勢與挑戰

 民以食為天,大陸糧食需求隨人口增加與經濟發展呈現剛性增長趨勢。1995年到2010年糧食總需求從4.5億噸增至5.2億噸,年均增長1.1%。大陸目前有13億人口,估計到2020年可能增至14.5億左右,屆時每人的糧食年消費量將達395公斤(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定義糧食安全的標準為人年均糧食400公斤以上),總需求量達5.7億公噸;如果想要糧食自給率維持在95%以上,2020年的糧食產量必須達5.4億公噸以上。而隨著經濟發展與生活消費習慣的改善,本身新增供給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新增需求,未來大陸糧食進口不可避免的會逐漸增長,對外依存度將逐步上升,糧食供需平衡的壓力會不斷增大。

 對於未來大陸的糧食生產,大陸中長期糧食規劃訂定2009至2020年新增500億公斤糧食。大陸「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3月11日指出,今年糧食產量要達到10,500億斤。不過,在人力、土地、水資源、氣候等因素影響下,未來大陸糧食生產與安全面臨頗多挑戰。

 在人力方面。誰來種地、誰來種糧是當務之急。在20世紀80年代,大陸尚有近2億的農村富餘勞動力,目前的農村富餘勞動力不足5,000萬,人均耕地擴大,農村逐步出現大片荒地。農民不願種田的原因在於種糧的成本快速增長,而糧食價格偏低,種地不賺錢,也沒有合理的農業生產補貼,挫低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在土地方面。大陸在工業發展與城鎮化過程中,每年占用了數百萬公頃農田,致耕地面積由1996年的19.46億畝至2007年僅剩18.26億畝。在「十二五規劃」中,糧食播種面積為1.04億公頃,低於「十一五計畫」時的1.2億公頃。而且有很多耕地出現土壤漠化、乾旱、洪水、土壤貧瘠、汙染問題。據大陸環保部一份文件顯示,大陸有3.6萬公頃耕地土壤重金屬超標,每年造成的糧食污染高達1,200萬噸,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大陸。大陸「國土資源部」的一份文件則指出,大陸耕種土地面積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屬污染,連帶使得糧食安全問題日趨嚴重。

 在環境生態與建設方面,大陸濕地面積自60年代以來減少了80%以上,東北黑土資源不斷流失,多地爆發大規模蟲災,加上農業沒有現代化,農村的基礎設施落後,造成農業生產效益低下。此外,極端氣候也影響糧食生產。聯合國糧農組織研究報告指出,今後20至50年間,全球農業生產將受到氣候劇烈變化的衝擊,進而影響全球長期的糧食安全。

 在糧食生產之外,存在嚴重浪費糧食的現象。今年2月大陸「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透露,大陸每年的糧食損失浪費量大約相當於2億畝耕地的產量,比第一產糧大省黑龍江省一年的產量還要多。

 在上述眾多不利因素的制約下,未來大陸糧食生產持續增長實為不易。

(四)結語

 大陸經貿已融入世界,糧食安全問題與全球糧食供需形勢也已產生深刻的連結。長期以來,大陸95%的糧食自給率,就世界通行的標準言,只是基本,糧食供需始終處於脆弱平衡的狀態。未來隨著糧食需求越來越大,糧食增產難度加大,依賴進口將是必然的趨勢。大陸「國家統計局」估計,到2020年大陸糧食年消費消耗總量極可能突破6.5億噸,但屆時的糧食產能只有5.5億噸,供需缺口可能達1億噸。因此大陸有可能在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進口國之後,成為最大的糧食進口國,影響到全球糧食的供需,甚至引發國際糧食市場的恐慌。目前大陸糧食通過國際市場調節的數量尚屬有限,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2012年全球大米貿易量為3,730萬噸,占全球供應量的7.7%;而大陸所進口的260萬噸,又僅占全部大米交易量的7%,所以對全球糧價的影響並不大。但隨著全球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糧食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大陸的影響力很可能越來越大。

 大陸在糧食生產方面,未來除改進城鎮化和工業化的步調與發展方式,努力創新農業生產和經營的機制,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外,將繼續加強農業國際科技合作,以提升糧食競爭力,其發展動向殊值密切關注。

 (來源/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640期)

【中央網路報】

……..文章來源:按這裡


巴西擴大運用乾淨能源

中央社 – 2013年3月26日 上午11:54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特稿)巴西能源研究公司數據顯示,2012年乾淨能源供給巴西44.1%的用電量,當地政府計劃在2017年以前投資1460億巴西幣(約730億美元),擴大乾淨能源的生產。

一般大眾對乾淨能源的理解是再生能源及傳統化石能源的潔淨利用;而美國EPA環境保護署網頁上定義乾淨能源是由高效率、清潔的科技衍生而來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及熱電整合能源。

水力發電是巴西主要供電來源,開發潛力約為260GW,是目前發電量的一倍。但水力發電不能稱為100%的乾淨能源,因為興建水壩可為環境造成巨大衝擊,砍伐森林製造的廢棄物和漂流木所釋放出來的甲烷對大氣的污染可能更勝過碳氣。

也因此,環保團體「綠色和平」(Greenpeace)建議巴西設置淹沒範圍小於3平方公里的小型水力發電廠,以提高成本效益。

里約天主教大學能源基礎設施研究所督導布蘭道(Luiz Brandao)指出,水力發電的壞處是遇到旱季或用水高峰期會減少產電量,迫使巴西政府轉向開發比較起來污染更嚴重的柴油火力發電。

巴西利用太陽能的潛力巨大,但因設置成本高昂,沒有辦法大規模利用,只有小部分家庭用來加熱水。

巴西的風力發電潛力約60GW,大部分集中在風勢強勁的東北海岸。雖然風力發電不會造成空氣污染,但環保人士批評大風車可能衝擊自然生態,造成鳥類死亡。

生質瓦斯是將垃圾廢棄物和污水經過生化方式產生類似沼氣、甲烷等有機瓦斯生產電力,巴西里約熱內盧和聖保羅都有生質瓦斯廠。

巴西擁有世界第2大生質燃料市場,同時是最早從甘蔗中提煉出汽車用酒精的國家。生質燃料是替代化石燃料供給汽車使用,從甘蔗和玉米等農作物中提煉出乙醇和生質柴油等。

里約聯邦大學環境學教授羅維列(Emilio LaRovere)指出,儘管生質燃料比化石燃料乾淨,但很難說它就是一種乾淨和可持續的能源科技,必須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他表示,巴西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惟需配合正確方法和嚴謹研究,才可成為推動和發展可持續能源的典範;未來社會對能源的需求可以可持續的方式來解決。1020326

……..文章來源:按這裡


電站多元發展 賣電兼賣菜

作者: 鐘惠玲╱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3月24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鐘惠玲╱台北報導】

發展太陽能也可創意巧思。國內太陽能廠碩禾斥資一億元,已在台南學甲建置三千坪地面型太陽能電站。碩禾副總經理李朝欽說,這是目前台灣民間最大單一地面型太陽能電站。

李朝欽強調,未來碩禾太陽能電站旁邊的溫室,也要架設屋頂型太陽能,將來不只賣電、賣有機農作物,甚至還可發展為觀光休閒農場。

碩禾太陽能電站與台電管線併網後,每年售電約有一千多萬元收入。扣除保全與相關維護費用,李朝欽說,估計每年投資報酬率可達八%到十%。

國碩旗下碩禾投入太陽能事業,主要生產導電漿產品,近年開始切入下游發展電站。碩禾在學甲買下一.二萬坪土地,其中三千坪已發展為電站,並於去年啟用。

碩禾的學甲太陽能電站,是在法規修改前核准,四塊相鄰地加總,建置量達一千兩百萬瓦,大約可供四百個家庭用電。

學甲太陽能電站占地三千坪是特定目的事業用地,但旁邊則是農地,因此李朝欽透露,碩禾也打算蓋溫室,一兼二顧,申請在溫室屋頂裝設太陽能,且室內種植有機農作物對外販售,甚至發展為觀光休閒農場,最快今年底前就會有雛形。李朝欽說,「這也是碩禾多元化發展。」

……..原文連結按這裡


落實環保生活 東華大學設綠色餐廳

客家電視台 – 2013年3月13日 下午8:04

【張國興 花蓮壽豐】

為了推展吃得健康以及友善土地的理念,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除了開設相關課程,也將理念付諸行動,在校內成立一間綠色實驗餐廳,食材全都由學校附近的有機農戶提供,讓校內師生透過身體力行的經營,來體會環保生活的可貴。

加進去是30,那這裡怎麼會25,啊!這是我寫錯,這個多少,30,咖啡也是,咖啡是50跟35。

上個月餐廳開張之後,師生們都還在邊做邊學,前來幫忙揀菜的學生也是從基本開始學,雖然大家都是門外漢,但這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實踐友善土地的理念。

東華大學指導教授 宋秉明:「做綠色的消費,做在地有機食材飲食的消費,他們現在所吃的,是來自我們東華大學在地,平均食物里程,在10公里左右的12家(有機)農場,沒有化學藥劑的農耕,我們對東華大學附近或是東部地區,我們環境田間的生物多樣性,我們會增加,水的汙染會減少,土壤它會更健康。」

雖然開張僅僅不到10天,這樣的理念馬上受到師生們的支持,連前來進行文化交流的國際人士也都大表贊同。

日本茶道交流推廣負責人 若山貴義:「就是對自然,非常天然的方式取得的食材,然後對學生這樣的教育,以及說目前這樣的,(農藥)環境影響之下,對學生是很好的教育,在自然當中,養成學生對大地萬物愛惜的心。」

東華大學教授 萬煜瑤:「綠色的革命,不僅是在食物上,被我們吃進了嘴裡那種感動,更動人的是這裡面,真正關懷這個大地,真正關懷這個自然永續,真正關懷了,我們所有對生命的珍惜。」

在地的有機農表示,有機食材往往因為賣相不好,他們常有2成左右的農作物,會因為賣不出去都成了堆肥,而綠色餐廳的成立,一方面也有助於降低,有機農的損失。

有機農 陳詩怡:「往往因為它賣相不好,所以就被回收到田裡面,或是就沒辦法上架,我們都覺得很可惜,但是我們把它做成料理之後,其實跟我們賣相好的東西,做出來的料理是一樣的,並沒有差別。」

除了食材講究有機,綠色餐廳裡連油品、調味料、餐具也都是用最健康的,喝的咖啡則來自可以回饋給農民的公平貿易咖啡,甚至連餐桌椅全都是回收再利用,200坪左右的餐廳,處處可以看到友善環境的態度,也能夠讓消費者體會到,校方綠色環保的經營理念。

……..文章來源:按這裡


糧食庫存低 農金後市俏

作者: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3月12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綠金已經走數年空頭,不少投資人至今還無法翻身;黃金商品走了12年多頭後,近期則開始有大師喊空,唯獨農金還穩穩走在上升軌道,儘管未來變數仍存在,法人表示,農金股價低,現今的價格仍具吸引力。

美國農業部的最新報告顯示,美國農作物的庫存量較先前預估更緊俏,加上美國去年乾旱延續至今,預期未來3個月乾旱將持續,一般預料將持續影響今年農作物的收成,使供需更吃緊,近期全球三大農金市場表現也都不錯。

德銀遠東DWS全球神農基金經理人劉坤儒表示,目前樂觀看待全球農金產業復甦,尤其是農金產業上游類股如肥料與機具相關公司。

他指出,主要是農產品價格上漲後,使農場收入大幅增加,農夫在增加收入後也提高農作物增產意願,增加種子、化學肥料、農藥與農機等農業投入的使用以增加產量,讓農業上游類股前景相當看好。

另一方面,即使近期農金產業股價上漲,但DAX農金指數的本益比位於13.6倍,仍低於近5年平均的15.5倍本益比,顯示現階段全球農金產業股價仍偏低,頗具投資吸引力。

德盛安聯全球農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認為,全球糧食庫存低、農作收成變數高,但農金產業長期仍有表現空間,除了以農金上游原物料為主軸,隨著今年春耕種植面積確定增加,及氣候條件配合,可適時增加下游產業的持股比重。

……..文章來源:按這裡


糧食危機 教團推廣麥田見學

自由時報 – 2013年2月27日 上午4:22

全球面對氣候變遷及糧食危機,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和「喜願小麥」團隊合作, 在中小學全面推廣「麥田見學」,今年起又增加大豆的種植見學,讓參與學校的學生在校園裡種植大豆和小麥,從填土、播種、發芽、抽穗、揚花到收成,見證農作物每一階段的成長,希望未來可進而關心國家的農業政策。

去年全國已有40多校參與,台北市北投國小606班學生在簡龍祥、曾淑寬老師的指導下,全班同學自去年10月起在校園種植大豆、小麥,昨日展現收成小麥的好成績;曾淑寬說,同學們從中習得負責、分享、珍惜食物的好習慣,可說是國小畢業前最有教育意義、值得回憶的禮物,也值得推廣至各中小學。

(記者黃以敬)

}

}

}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