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塊解密行動 中秋連假登場

Yahoo!奇摩(新聞) – 2013年9月16日 下午1:24

能源辯論讓人汗流浹背,節能減碳叫人責任重大。能源,是我們迫在眉睫,但又遠在天邊的題目。在炎炎夏日,我們除了良心不安地大開冷氣,是不是有可能優雅地論辯思考有效率的舒適生活?這件事情的核心,就在「太陽房子」冬暖夏涼的祕訣裡。天氣多熱才算熱?這事,要問冰塊最知道。不用鹽、不用電,如何能讓冰塊不融解?102年9月22日(星期日)至9月29日(星期日),汗得學社將在台北市青年公園「太陽圖書館暨節能展示館」的木平台旁,舉辦「冰塊解密行動2013」能源教育活動。透過北極熊與南極企鵝的旅行故事,以屋殼隔熱來實證能源效率,並針對全國民眾進行有獎徵答活動,提供大家接觸認識科普及有趣的生活科學,也提供實踐我們共同的能源未來的方向。在青年公園裡蓋一棟「太陽小屋」,在眾人的注目下,把冰塊放進去。猜猜看,在大太陽下,冰塊在「太陽小屋」裡曬8天,還會剩下百分之多少?(預測值到小數點下兩位)在冰塊解密行動期間,汗得學社推出一系列活動,讓民眾透過講座、書展、深度導覽、手作坊以及公開有獎徵答,從平易近人且有趣的角度介紹能源議題。9月22日星期日的開幕活動,邀請到吳念真導演來主持,並有「絲襪小姐」與「來吧!焙焙」樂團的現場演唱、冰塊入厝等有趣的活動。趁著中秋連假,歡迎到台北萬華青年公園一探究竟。冰塊解密行動參加方式網路參加:請至活動官網或粉絲團登入系統參加報名日期:9/22(一)00:00至9/28(六)23:59確認有登錄系統(個人資料)與控制要寫到小數點以下兩位的「有效」預測值。紙本參加:報名日期:9/22(一)18:00至9/28 (六)18:00可至各獨立書店及咖啡索取報名酷卡,或到青年公園參加系列活動現場取得,填寫詳實資料與小數點以下兩位的預測值後投入位於青年公園冰塊解密行動太陽小屋旁之活動信箱。(台北市萬華區青年路65號)冰塊解密系列活動:09/22~29冰塊解密行動:有獎徵答活動09/21 (週六):「太陽小屋」的自然塗料體驗工坊09/22 (週日):冰塊解密行動書展冰塊解密行動:冰塊入厝、冰封鎖密北極熊與企鵝開唱/開幕演唱活動:絲襪小姐、來吧!焙焙!09/23 (週一):解密行動的校外教學09/24 (週二):解密行動的校外教學、太陽房子的單車郊遊09/25 (週三):李偉文的冰塊解密親子下午茶09/26 (週四):解密行動的校外教學、太陽房子的單車郊遊09/27 (週五):解密行動的校外教學09/28 (週六):手工的下午茶時光(槌染與剪紙)09/29 (週日):冰塊解密行動書展北極熊與企鵝開唱 / 閉幕演唱活動:葛洛力、黃玠冰塊解密行動:開封解密冰塊解密行動有獎徵答活動開放網路作答,以及現場紙本作答,更多有趣活動詳情可至冰塊解密行動官網及粉絲團:http://iceblockaction2013.blogspot.tw/https://www.facebook.com/iceblockaction2013相關訊息,請參考活動網站http://iceblockaction2013.blogspot.tw/活動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iceblockaction2013根據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超過三分之一以上的總體能源都消耗在建築物的空調上。所以,經由建築節能可以省下可觀的能源。透過打造建築物的氣候外殼,營造一個相對恆溫的環境,在維持人體的熱舒適度之餘,也降低冷氣、暖氣的使用頻率,達到節省能源的效果。這便是能源有效使用能讓北極熊與企鵝的冰塊不融解,讓我們的生活更舒適的祕密。在目前都更考慮建築物美觀拉皮的同時,如果能夠考慮到氣密與隔熱,有效的使用能源,便可以大大減少能源的使用。以「太陽圖書館暨節能展示館」為例,在不開空調的狀況下,冬天室內溫度維持在19度左右,夏天溫度則在28度左右。太陽圖書館 展示太陽光電產電位於台北市青年公園的太陽圖書館暨節能展示館(Solar Library and Energy-Optimized House, Solar LEO House)是由鄭福田先生(1948 – 2008),在成長的故鄉所捐贈興建。由汗得學社規劃,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張清華與郭英釗建築師設計監造。以簡約的設計、簡單的方法與自然的材質,以被動使用太陽能來節能,以主動使用太陽能的太陽光電來產電,實踐太陽能在建築上的有效使用。這棟舒服的太陽房子,一樓為台北市立圖書館智慧圖書館,民國100年十月開館到現在,已經超過30萬的閱覽人數。二樓為節能展示館,由計畫發起人汗得學社來推展能源教育的工作。以溝通的方式,來實踐與自然和解、與未來對話的能源新生活。這座冬暖夏涼、節能80%的太陽房子,強化屋頂及屋牆隔熱,以隔熱特性極佳的木質纖維板,有效延遲及阻絕室外能量對室內溫度的影響。能將室內溫度維持在人體感到舒適的溫度(夏季28度、冬季19度),而這正是太陽小屋中冰塊不溶解的秘密所在。「冰塊解密行動」即是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來讓民眾認識到:隔熱氣密的能源建築,是我們確保能源未來重要的方式。

……..文章來源:按這裡


火電成本高昂 日本難棄核電

中央社 – 2013年9月15日 下午6:39

(中央社東京15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目前唯一在運轉的核電廠為補給燃料與檢修維護,今天會停止發電。其他核電廠由於仍在安檢,目前都停機,這使日本所有反應爐時隔一年多再度全面停機。

美聯社報導,儘管跡象顯示福島核災的危機日益嚴重,但日本政府看似比以前更想重啟這50座停機的核電廠。之前的日本民主黨政府一年多前表示,將逐步全面廢核。

2012年12月上任的首相安倍晉三說,核能發電仍然必要。儘管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所發的電激增,但世界第3大經濟體日本負荷不起進口石油和天然氣節節上升的成本。

雖然民調顯示日本民眾仍然反對核電,但福島核災後動輒數十萬人上街示威,如今示威民眾減少。這或許是由於東京家戶現在付的電費比以往多了30%,而且電費還會再漲,讓民眾感受到痛。

主要的考量是成本上升,其次是用煤和石油發電會增加碳排放,造成氣候變遷。目前潔淨能源只占總用電量10%,主要是水力發電。

以進口的石油和天然氣所發的電量,從約60%激增至約85%,凸顯日本對進口能源的依賴。

日本2011年出現貿易赤字,是31年來首度出現,2012年也出現824億美元赤字。經濟產業大臣茂木敏充說,赤字上升約半數是由於燃料成本上升。日圓近一年來貶值,也加重了日本進口石油天然氣的負擔。

安倍等主張重啟核電的人士說,再生能源既昂貴又不可靠,風力時大時小,太陽時隱時現。

東京摩根大通(JPMorgan)的經濟學家足立正道(Masamichi Adachi)說,這些因素以外,國家安全考量使日本須保有一定程度的能源自足,唯一方法是至少短期內仰賴核能。日本的鈾供應國都是局勢穩定的工業化國家,但石油則多來自動盪不安的中東。

但維持核能產業的理由,不只是貿易收支和資產負債表。

日本在核電廠和核能科技上投資了數十億美元,希望能在全球興盛的核能業上外銷獲利,許多企業和政治領袖看似不願放棄利益。民眾的意見分歧,很多人仰賴核電廠的工作或營收,有些人則擔心潛在的風險。

目前看來,逐步脫離核能似乎得花上很長的時間。

足立說:「長期看來,如果我們能開發出比目前的石油發電體系更有效率的新資源,就能減少對核能的依賴。這種可能性很大,但得花上很長的時間。」1020915

……..文章來源:按這裡


資源回收嘉年華 響應世界清潔日

NOWnews – 2013年9月15日 下午6:46
記者郭政隆/嘉義報導

每年9月第三個週末「世界清潔日」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1993年所訂定,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環境保護活動之一,嘉義市政府與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為響應「世界清潔日」活動,15日在港坪運動公園舉辦「52+14‧幸福Fun城市」資源回收嘉年華會活動,以資源回收再利用為宣導主題,打造環保嘉年華親子同樂樂園,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五區管理處與台電等十幾單位,也共同響應此重要的環保節日。

在活動會場,民眾只要攜帶廢電池、廢空瓶等資源回收物或參與大地闖關遊戲即可兌換代幣,現場可暢玩籃球機、娃娃機、氣墊式遊樂器材、環保DIY與大地闖關遊戲、環保有獎徵答等多項趣味活動,還有YOYO家族同樂,現場並還展示各式各樣生活周遭的再製物品,和民眾一同來探索,除了鼓勵大家做好資源回收工作外,也要將愛護地球、珍惜資源的理念深植民眾心中,活動吸引了上千名民眾參與,現場熱鬧非凡。

嘉義市政府在此次活動也與嘉義大學合作,透過學生的巧手與巧思修復60年代廢棄家具,藉這個活動由市長黃敏惠將這些修復後再生家具捐贈脊髓損傷者協會,讓家具再生延長物命。近年來氣候異常變遷,希望透過資源回收嘉年華會活動,讓民眾可以更了解到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延續物命對於地球環境的破壞可以減到最低,同時也是知福惜福的傳承,讓人人都是環保志工,家家都能惜福愛物。

自來水公司第五區管理處嘉義服務所特地至現場設置攤位宣導節約用水及推廣電子帳單,並將平時回收之廢電池、燈管、寶特瓶等資源帶到現場回收,同時鼓勵員工以身作則;該所主任盧惠鈴表示,自來水公司向來重視及響應環保活動,除積極宣導節約用水及電子帳單、網路e櫃台業務外,還不定期配合其他機關辦理宣導各項節能政策及資源回收,並且於營業廳內設有電池等資源回收桶,主動邀請用戶共同作環保,打造低碳綠能的環保城市。

……..文章來源:按這裡


市售米抽檢率達3成 若有違規直接裁罰

自立晚報 – 2013年9月13日 下午9:54

【記者陳開明台北報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13日表示,為維護消費者權益,該署每年均對市售米做經常性抽檢1,000件以上,每季約250件,其中市售米各品牌被抽檢率約3成,兩年半來開出裁處書計46張、罰鍰計202萬元。為強化管理,已配合修正違反糧食管理法案件處分裁量作業要點,針對重大違規案件將直接裁罰,不再給予違規業者改善期限,倘一年內再犯累計達三次者即註銷其糧商登記證,讓不良業者退出市場。

農糧署指出,為管理市售米,由該署各區分署機動到市面上抽檢進行被害粒、異型粒、碎粒及白粉質粒等品質檢驗,以及品名、品質規格等級、產地、重量、保存期限及廠商資料等標示檢查。

依糧食管理法第18條規定,市售包裝米違規主管機關得命其限期改善,未改善者處3萬元至20萬元罰鍰。另依糧食標示辦法規定,市售食米之品質規格有國家標準等級且符合相當等級者,應標示其等級,且應標示製造糧食原料之生產地,倘混合二種以上不同國別者,並應分別標示其比率。經農糧署統計,自100年至今年第2季,共抽檢2,557件,開出限期改善通知書計332張,裁處書計46張、罰鍰計202萬元;違規項目中,在標示不合格部分,主要係未標明CNS等級、廠商資料及品名等項目,在檢驗品質等級不符部分,主要係白粉質粒、碎粒及被害粒等項目,在標示不實方面,主要係品種純度不足,往年抽檢結果未曾發現有以進口米標示國產米銷售案件。

農糧署說,我國依加入WTO協議,現行稻米進口採取關稅配額制度,每年配額內進口稻米計144,720公噸等量糙米,其中65%由政府進口,35%開放民間進口,進口米到岸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在邊境逐批查驗,並抽檢農藥殘留、重金屬及真菌類毒素等項目,合格者始得放行,不合格者退運或銷毀。因此,進口米應符合國內衛生安全規定,且上市銷售之進口米,同樣在農糧署抽檢範圍。

農糧署表示,該署為方便外界對各項重要事務之諮詢,內部做業務分工,以利整理較完整資料對外界說明,有關糧食管理部分就由該署陳建斌副署長當窗口對外說明,當外界需較詳細資料或過程時,則另指派適當人員進一步說明。本次山水佳長米以越南米標示臺灣米上市銷售違規案件即以陳副署長擔任對外說明窗口,嗣因某記者為瞭解進口米之採購情況,因較偏實務面,因此陳副署長請該名記者洽負責米進口業務之黃副組長提供說明,或釵]電話訊號不良,聽成黃副署長,因此接洽未果,致生誤會而有「一路踢」之說,該署對此深表遺憾,也責成同仁爾後對外界諮詢要問清楚問題作明確的說明,不宜因忙碌而匆忙回應滋生誤解。

另為強化市售米管理,農糧署已著手修正糧食管理法及違反糧食管理法案件處分裁量作業要點,主要修正(草案)重點如下:

一、修正違反糧食管理法案件處分裁量作業要點,將於近日發布,修正重點為:

  (一)以營利事業主體計算處罰次數:對於處分次數之計算基礎,不再以產品品項為基準,而改以營利事業主體(糧商)為計算處罰次數對象,加強對營利事業主體管理。

(二)違規情節嚴重者逕予裁罰:對於違反糧食管理法第14條第1項違規情節輕微者,仍給予限期改善;惟對於違反糧食管理法第14條第2項違規情節嚴重者,取消限期改善逕予裁罰,並要求立即下架回收,以維護市售米品質及消費者權益。

二、研擬修正糧食管理法,修正重點為:

(一)提高裁罰上限:參考食品衛生管理法之罰鍰額度,大幅提高罰鍰上限,由現行20萬元提高為300萬元。

(二)限制國產米與進口米不得混合銷售:對於市售小包裝米,將明文規定國產米與進口米應分開包裝銷售,不得混合銷售。

(三)增訂得逕予撤照規定:對於違規情節重大者,增訂得逕行廢止其糧商登記,並註銷糧商登記證之規定,以遏止不法,維護市場交易秩序及消費者權益。

(四)加強市售米追溯管理:規定糧食業者對於國產米與進口米之買賣進出,應分開登記;另市售小包裝米除標示負責廠商名稱外,增加標示製造工廠,以利追蹤來源及流向。22013

「柚釋中秋慶團圓」 臺北希望廣場慶佳節

【記者陳開明台北報導】花好月圓人團圓,中秋節是國人三大節日,也是親友團聚的時刻,在享受大屨幙抩A合剝文旦好吃好玩助消化。臺東縣政府為推廣該縣優質文旦,將於9月14-15日 (週六、日)二天假臺北希望廣場舉辦「柚釋中秋慶團圓」展售促銷活動;同時全國漁會亦於現場辦理「精緻水產促銷活動」,展售品項除了臺東文旦、釋迦、咖啡,還有雞肉、豬肉及水產品,品項琳瑯滿目且齊全,非常適合採買中秋佳節應景食材,歡迎大臺北地區消費者踴躍前往參觀選購。

農糧署說,文旦主要產區分布於宜蘭、台北、苗栗、雲林、台南、花蓮及台東等縣,各產區不同的風土氣候,產出各具特色的文旦,如:臺東文旦嚐起來果肉細緻多汁,酸甜的滋味,深獲不少消費者的喜愛。

農糧署指出,文旦多數於節氣「白露」前後採收,今年因節氣與中秋相差12天,品質更甚往年。而文旦果皮清香、果肉酸甜、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素,食用半顆即可滿足成人一日所需維生素C量,且纖維素有助消化,是公認的優質水果。

本週六、日臺北希望廣場聯合展售臺東農特產品及全國精緻水產,除臺東文旦、釋迦、米、金針及有機農產品等農特產品,另有優質漁畜產品,滿足民眾採買秋節應景食材需求。該廣場並於9月14日上午11時舉辦展售開幕活動,將有購物滿額贈、文旦料理教學、水果冰沙及燒烤鮮魚品嚐等,內容豐富精采,適合閤家參與,歡迎大臺北地區民眾前往參觀與選購,千萬別錯過這場盛會(乘車資訊:捷運板南線忠孝新生站1號或4號出口,光華商場旁)。2013/9/13

……..文章來源:按這裡


宏碁:資通訊業節能減碳商機大

中央社 – 2013年9月12日 下午8:30

(中央社記者羅秀文台北12日電)宏碁董事長王振堂今天參加全球氣候論壇表示,資通訊(ICT)產業可以協助其他產業節能減碳,幅度達自身排放量的7倍之多,商機龐大。

國際碳揭露組織(CDP)今天舉行全球氣候論壇,邀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秘書長費蓋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塔塔全球飲料公司副執行長米西拉(Ajoy Misra)、日產汽車執行副總裁巴默(AndyPalmer)及王振堂等人參加線上會議,探討政府如何與企業合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及如何透過生活科技、再生能源技術、投資等方式,達到減能減碳的目標。

王振堂表示,宏碁自2008年以來,不僅回覆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問卷,更參加CDP供應鏈專案(CDP Supply Chain Program),提供供應鏈夥伴一個檢視自我氣候風險、商機及溫室氣體管理資訊揭露的平台。

他說,宏碁不僅訂定減碳目標,也透過供應鏈管理系統,要求主要供應商夥伴進行碳盤查、訂立減碳目標,並嘗試使用再生能源。

王振堂指出,根據全球電子業永續倡議組織(Global e-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 GeSI)的研究報告「Smarter 2020」指出,ICT產業可以協助其他產業,如電力業、運輸業、服務業、農業等進行節能減碳,幅度達自身排放量的7倍之多。

此外,王振堂指出,ICT本身也因為能源效率的提升,讓電子產品更省電,達到節能減碳。例如平板電腦消耗的能源是筆記型電腦的1/4,智慧型手機耗能只有筆電的10%。另外,更可透過相關智慧生活軟體,運用ICT科技,打造低碳生活。對ICT產業來說,節能減碳與綠色環保就是巨大商機。1020912

……..文章來源:按這裡


歐核安專家:「續建核四不負責」 提民間版壓力測試報告

作者: 責任編輯賴溫狠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9月12日 上午10:05

本報2013年9月12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繼續興建核四廠是不負責的作為」國際核能專家歐妲.貝克(Oda Becker)近日來台,公布民間版核四壓力測試報告。11日在立法院舉行座談,再次建言台灣應立即終止核四計畫,不應繼續興建或取得運轉執照。

核四公投提案人國民黨立委李慶華,因政壇情勢動盪,且行政院已公開宣布核四安檢報告確定無法在公投案表決前出爐,10日下午宣佈主動撤案。但9月底壓力測試、核四預算追加400億攻防等仍將登場,就算不辦公投不等同停建,核四爭議仍未停息。

貝克在核能安全與風險管理領域有20年經驗,曾參與監督評估歐盟14個國家的核電廠壓力測試。她受民間組織綠色和平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委託,製作民間版核四廠壓力測試評估,此民間自費請獨立第三方學者提出的平行報告,將可對照原能會9月底所邀請歐盟與歐洲核能安全管制機構ENSREG(European Nuclear Safety Regulators Group)進行的壓力測試,而ENSREG的改善建議預計在11月公布。

貝克檢視台電與原能會曾發表及提供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核能安全署專家團進行審查的文件資料,指出核四在設計上的弱點以及在結構、系統、組件上的缺陷,更指出面對現存的自然災害,核四不可能加以改善進而達到可接受的安全層級。因此貝克作出「最好取消核四計畫」的結論。

11日上午貝克與綠色和平核能政策與能源政策顧問楊.哈佛坎普(Jan Haverkamp)在立法院舉行座談,經濟部、環保署、台電等單位與民進黨立委田秋堇、陳歐珀、國民黨立委邱文彥皆前往瞭解,但事主原能會卻藉「在核三廠有演習」之由,並無人到場參與。

歐盟壓力測試是台灣核安解藥嗎?

「歐盟壓力測試是台灣核安解藥嗎?」楊.哈佛坎普如此反問。「壓力測試」為因應後福島時代的核安要求,歐盟於2012年交付歐盟核能安全管制機構ENSREG著手進行。立意透過福島核災的經驗,檢視核電廠是否能夠應付天災(地震、海嘯、極端氣候)、人為因素(恐怖攻擊、停電)、以及輻射外洩等威脅。

但除此之外,零組件老化、戰爭、恐怖攻擊、疏散計畫與結構與系統的設計適當性與品質等因子卻未受涵蓋,卻是仍是台灣所可能面臨的危機。

「不要期待壓力測試的結果可以確保核四廠將安全無虞,也不要期待歐盟專家的同行審查結果,可以提供實質的改善建議。」哈佛坎普解釋,壓力測試不能保證核電廠的安全,壓力測試結果最終只能用來幫現有核電廠的安全背書,並未能實質提昇核安。

地震、海嘯、防洪  核四皆無法應付

貝克指出:「核四廠不但在地震、海嘯、防洪等設計均不足以應付可能發生的極端天災,加上過去設計與建造過程問題重重 、考量核四廠與800萬人口的大臺北都會區距離過近,無論如何改善都難以使風險降至可接受範圍。」

在地震部分,貝克提出未就核四廠場址進行專門的耐震分析,她強調,臺灣是地震高風險區,依照ENSREG建議,地震重現期應以一萬年做週期計算,但台電的報告中,僅使用近400年的地震紀錄作為依據,分析資訊並不充足。

立委田秋堇回應,台灣每個核電廠附近都有斷層,核一、二、四廠附近還有活火山。其中附近的沖繩海槽在歷史上,約150年發生一次大地震,上次「金山大地震」發生在1867年,表示大地震可能就在2017年左右,核災危機就在眼前。

貝克指出,如日本311般規模的地震,有可能發生在台灣,而核四在興建過程中不斷遭揭露的工程缺失,更加深核四耐震能力的憂慮。

而和地震息息相關的海嘯,在無法有效評估地震同時,核四也無法評估海嘯。貝克認為,目前設計所依據的海嘯上溯高度估算結果可信度極低,核四廠的設計基準海嘯高度8.75米並不足夠。

另有水災與極端氣候的疑慮,目前核四的防護設計僅採百年降雨造成洪水的重現期為基礎,貝克認為應該由一萬年為基礎才恰當,而核四同時也沒有針對多重極端氣候事件進行分析,因此,貝克認為核四廠因自然災害導致核災的風險非常高。

斷然處置到底是什麼?  台電員工不清楚

在斷然處置措施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賴偉傑痛批,台電所提出的斷然處置,尚未得到國際認可,當局卻已經向全國宣傳「我們有斷然處置,安啦。」但荒謬的是,就連台電員工自己都並不清楚。

貝克也指出,在核四的規劃中,啟動斷然處置錯失的時間只有96分鐘,除了時間相當有限,且高度仰賴人為啟動,若是因地震造成事故,絕對是執行困難。而用以冷卻爐心的冷卻水,每小時所需要440公噸,到底將從何而來,在報告中也無明確交代。

一旦進入斷然處置,便需將水大量灌入,但目前圍阻體的洩壓排氣系統,並設計無過濾設備,貝克警告,這將導致大量的輻射氣體外洩,危害周遭民眾安全。貝克強調,核四關於排氣方面的文件,她反覆讀了一百多次,對於台電將恢復電力列為優先考慮,卻放任大量輻射物質將排到大氣內感到驚訝。她回應台電代表核能發電處核能運轉組組長邱永聰將之歸為「兩方認知有差距」時強調「其他國家沒有在討論洩漏的量是多是少的」,顯示台電對大眾的安危並不重視。

生鏽零組件拋光後裝核四  壓力測試無法檢查出

貝克強調,「繼續興建核四廠是不負責的作為。」除了現有耐震、防海嘯、防洪設計與斷然處置措施均大有問題外,興建過程中的種種缺失與距離大台北都會區過近都是事實,壓力測試並無法改變這些。

田秋堇也出示一位台電資深員工提供的照片,顯示核四部分的零組件竟然是由已經生鏽的經打磨拋光後安裝,她更引用此員工憂慮的言論,表示核四工程錯誤百出「只有全部重蓋」一途。田秋堇強調,核四廠內有許多類似的工程缺失,都是「壓力測試」無法檢查出來的。

……..文章來源:按這裡


最大太陽能動力船 成功橫渡大西洋

作者: 羅佳旼 | 台灣醒報 – 2013年9月11日 下午10:56

【台灣醒報記者羅佳旼綜合報導】圖蘭星球太陽能動力船9月10日抵達巴黎塞納河,結束為期三個月的橫渡大西洋航行。該船甲板上裝載了500平方公尺的太陽能電池板,系統可每小時更新氣象偵測,沿墨西哥灣流橫渡大西洋作生態探險,與研究氣候變化。此一高科技的船隻,很可能改變未來的航海設計。

圖蘭星球太陽能動力船擁有超過500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覆蓋在可擴展的甲板上,航行完全由太陽能供給能量。船長傑爾德‧戴伯菲亞說,「電池充滿電後,可在沒有太陽的情況下運作72小時;系統也會每小時更新地圖上的氣象偵測,因此我們可以準確地航行在陽光最充足的路線上。」

由紐西蘭航海公司LOMOcean設計,德國造船廠尼瑞姆遊艇俱樂部製造,其可擴展的甲板形成特殊外觀,讓遠望的人常誤以為是一架航行在水面上的飛機。不同於一般柴油動力船會發出吵雜聲,圖蘭太陽能動力船能悄然優雅地航行在海上。

圖蘭太陽能動力船不斷自我突破,去年五月,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以太陽能動力繞行地球的船隻。今年初,他們以最快的太陽能供電力橫渡大西洋,從西班牙到西印度群島僅花了22天,打破自己以往的紀錄,縮短了四天。

除此之外,船上的科學考察隊以將近3個月的時間,沿大西洋溫暖的墨西哥灣流航行,船上有負責水質與空氣樣本偵測的科學家,進行氣候變化研究。

對此日內瓦氣候學家馬丁‧畢昂史東說,「他們使用高科技的『吸塵器』來測量氣溶膠(空氣中的細顆粒),攪動200米以下的水。以符合自然的方式,讓船身不製造汙染。在提升船舶的知識層面上,我們正研發具前瞻性,更符合未來需求的設計,並減低船隻航行的碳排放量。」

這艘充滿未來前瞻性的高科技太陽能動力船,有個古老又經典的名字「Turano」, Turano在托爾金的《魔戒》中被命名為「太陽的力量」。而它的出現也如史詩般的展開冒險,以太陽的力量來突破航海技術。

圖說:圖蘭星球太陽能動力船,擁有超過500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航行完全由太陽能供給能量。

(photo by Certains droits réservés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文章來源:按這裡


節能減碳 仍為德國車廠科技研發重點

自由時報 – 2013年9月11日 上午6:21

記者方維鐸/德國法蘭克福攝影、報導

儘管美國「頁岩油」的大量開採似乎宣告油源枯竭已不再是燃眉之急,但在全球暖化造成的極端氣候衝擊下,節能減碳依舊是本屆IAA幾家科技掛帥的德國車廠最關注的議題,紛紛推出準量產的油電跑車及電動車,成為展場上相當受矚目的焦點。

.BMW i8 量產版油電跑車首演

除了日前已亮相過的i3電動車外,BMW另一款i系列的油電複合動力跑車i8,這次也在IAA會場正式公開。i8採前置電動馬達、後置汽油引擎設計(分別用來直接驅動其前後輪),加上車底的鋰電池模組,創造出接近50:50理想車體配重,並擁有362匹最大綜效馬力輸出,由靜止加速至時速百公里僅需短短4.5秒,純電動模式最高時速可達120公里,極速則限定在250公里/時,綜合油耗表現每公升可跑40公里,整體效能極為優異。

.BMW Concept5 X5 eDrive 插電式油電SUV概念車

這次車展除了i3和i8之外,BMW還推出一款名為Concept5 X5 eDrive的插電式油電SUV概念車,結合小排氣量的直4 TwinPower Turbo引擎,及透過高壓鋰電池模組供電的馬達,讓這輛概念車擁有0~100公里/時加速7.0秒的性能,以及每公升汽油可行駛26.3公里的出色油耗表現(以油電SUV而言)。

.賓士S500 Plug-In Hybrid S-Class家族最省油的成員

賓士在IAA車展正式發表了S500 Plug-In Hybrid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車型,車上搭載3.0升V6渦輪增壓引擎,並結合一具80千瓦的電動馬達,讓這輛車重超過兩公噸的豪華大車擁有0~100公里/時5.5秒的加速性能,平均行駛每百公里僅需3公升汽油的綜合油耗表現,更成為新S-Class家族中最節能環保的車型。

.保時捷918 Spyder 極致油電超跑量產問世

保時捷預告已久的油電超跑918 Spyder,此次終於以量產車的姿態現身,擁有驚人的887匹最大綜效馬力,0~100公里/時加速可在2.8秒達成,極速更可飆上342公里/時,堪稱Carrera GT超跑的正式接班人。由於僅限量打造918輛,儘管起跳價高達84.5萬美金,但依舊被搶購一空,無疑是本屆IAA車展最具話題性的高人氣秀車。

.福斯e-Golf及e-up!電動車 國民號電動車聯袂登場

有別於以上身價非凡的高檔油電車,標榜國民車路線的福斯車廠則推出了e-Golf和e-up!兩款電動車,前者電動馬達的最大輸出約合115匹馬力,續航距離可達190公里;後者的最大輸出則為82匹馬力,續航距離可達到160公里。雖說數據上無法跟雙B、保時捷的油電車相提並論,但卻是一般老百姓比較可能負擔得起的平價新能源車款。

……..文章來源:按這裡


環境前線:無能承受壓力測試的核四安全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9月11日 上午12:08

■趙家緯

「沒有核安就沒有核電」是馬總統與江院長面對核四議題時的標準答案,而面對社會對核四安全的質疑,行政院與台電多次表示將邀請國際專家進行檢驗,或強調已規劃斷然處置措施,所以福島核災不會在台灣重演。其不斷向各界宣傳此概念,甚至連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都相信了核四安全可獲得保證的說法,但其未向社會大眾說明的是,台灣的核電廠是否能夠面對福島式的複合型天災的考驗,將直到今年10月份,原能會才會邀請歐洲核能安全管制機構(ENSREG),以較為公開透明的安全壓力測試(stress test)程序,檢視國內所有核電廠於福島核災後提出各類改善措施,是否符合因應複合型天災以及超過設計基準之外的意外事件的核安要求。

今年3月,原能會即已邀請OECD核能署的專家小組來台審查台電提出的改善措施,其無視專家小組報告中指出「台灣提供的核安相關資訊不是最新數據,尚有多處需改進」等建議,僅在新聞稿中放送「小組認為原能會及台電公司所採行的強化措施,是良好的做法」等消息,刻意營造台灣核安已獲國際專家認可的印象。

而為防止原能會或台電再次利用此次ENSREG壓力測試的評估結果,避重就輕的為其核安改善作為背書,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委託參與過歐洲20多國壓力測試監督過程的獨立核安專家Oda Becker,針對台電提出的「因應日本福島電廠事故─台電龍門核能發電廠壓力測試報告」等核安資訊加以評析,提出「龍門核電廠(核四廠)壓力測試評析報告 」(Critical review on the stress tests of the Lungmen nuclear power plant (NPP4)),分析從此次壓力測試過程中,台灣應重視的資訊。

壓力測試無法保證的事

鑒於ENSREG壓力測試的程序與要求,是台灣目前核安壓力測試的基礎,因此其分析報告中,匯整了福島核災後歐盟執行的壓力測試程序的侷限。

如其指出無法考慮飛機墜落所造成的影響、零組件老化以及核電廠所採用的管線、材料的品質問題。在此測試廣度有限、缺乏明確標準、同儕評估(peer-review)流程的侷限性以及參與的專家缺乏獨立性。

另外更需指出的是,針對壓力測試的結果,歐洲各國是以訂立國家行動計劃(National Action Plan)作為因應,就所發現的缺失加以改善。雖然Becker指出許多關鍵的核安相關的問題,並未反映至這些國家行動計劃之中,且即使是目前已經在處理的問題,也需要再幾年的時間才能予以修正,在此期間,歐洲人民仍暴露在核能安全的風險之中。

然而在台灣,原能會表示壓力測試的評估結果,僅會列入追蹤改善事項,而依據過往經驗,面對原能會的要求或開罰,台電總能搬出行政院高層,壓迫原能會撤罰,因此若此次壓力測試的結果,僅能以追蹤改善事項處理之,其效力極為有限。

壓力測試已經證實的核安危機

針對核四的安全問題,民間團體屢屢指出國際上的研究均顯示台灣的核電廠是少數會面臨地震、海嘯、洪水三重威脅的場址,而台電雖屢屢宣稱核四廠的耐震、防洪、防海嘯設計均無疑慮,但Becker的評析報告即證實了核四廠現有的設計,是無法因應上述天然災害。

▲福島縣原本風光明媚的小高地區受到311東日本大震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的影響,居民被迫撤離。太平洋沿岸遭海嘯侵襲區,仍是一片荒涼。圖攝於102年3月10日。(圖文/中央社)

以廣受注意的耐震為例,目前台電的設計基準地震(DBE)的地震規模約8.1到8.2,但先前OECD核能署的專家小組已明卻指出應至少以地震規模9.0作為設計基準。ENSREG的壓力測試指引中,以明確建議地震再現期須以1萬年一次為評估依據,台灣目前卻僅就近4百年的地震史為估算依據。

而在防海嘯設計方面,ENSREG亦要求再現期須以一萬年為評估依據,但台電目前僅以1867年的基隆海嘯為設計依據,不符合國際於後福島時代的核安要求。此外台電屢次引用國科會的海嘯研究,證明其所增設的2.5公尺的海嘯牆已然充足,但此點除了遭逢國科會否認外,Becker的報告中亦指出原能會已於OECD核能署專家小組的審查報告中,明白承認國科會的研究不適宜作為壓力測試中防海嘯設計的評估基礎。

另在防洪設計上,目前核四廠排水系統,僅以因應1百年一次的極端降雨為設計依據,不符合ENSREG建議的以每1萬年一次的極端降雨為設計依據的要求。更未將氣候變遷所誘發極端氣候發生頻率將增加的趨勢,納入其設計之中。此外,美國核管會指出,洪水對核安的影響是具有懸崖效應,意即微小的變化會導致極大的風險,但目前核四廠設計上,其表示提供安全相關系統、組件的結構,皆高於地面層樓板30公分以上,Becker的報告指出僅為30公分的安全餘裕,是極為不足的。

不堪檢驗的斷然處置措施

台電強調其已設有「機組斷然處置措施」(Ultimate Response Guideline, URG),因此既使電廠遭遇超出事前所預想之設計基準的複合式天災時,均可確保防止爐心燃料熔毀及放射性物質外釋。但依據Becker分析,目前台電提出的斷然處置措施,具有主要具有以下缺點:

1.洩壓設計不當,將導致大量輻射外洩:相較於歐洲與日本的ABWR機組均設有圍阻體過濾排氣系統(filtered containment venting system, FCVS),台電卻僅仰賴需要外部電源方能運作的備用氣體處理系統(SGTS),因此在洩壓過程中,將會導致大量的輻射氣體排出。

2.預留操作時間不足,難以防止爐心燃料熔毀及放射性物質外釋:依據評估,當反應爐內冷卻水源流失96分鐘後,核燃料將開始熔毀。而台電雖宣稱可在一個小時內啟動第一階段的斷然處置措施,但實際在其目前規劃,根本未能考慮地震或海嘯後對人員移動上的影響,因此Becker嚴正質疑台電並無法保證能在一個小時內啟動斷然處理措施,以避免後續核災的發生。

3.不切實際的注水系統設計:斷然處理措施須仰賴大量水源,以維持反應爐水位。而依據台電規劃,注水量需達442.2噸/小時。然而其雖設有容量可達48,000噸的生水池,號稱可連續注水達到86個小時,但卻未評估若生水池亦毀損,導致生水系統無法運作時,其需由何處取得如此大量的水源。

4.無法避免圍阻體基座熔穿(melt through)效應:台電僅仰賴獨立消防水補水以及下乾井灌水防止圍阻體基座熔穿,但在無法保證水源來源之下,目前的措施相當不充足。若與歐洲相較,其歐洲ABWR機組的設計中增設了爐心補集器(core catcher)避免此效應,然而台灣卻無。

5.無法防堵高劑量輻射廢水外洩:目前台電提出的防止輻射廢水措施上,其提出的最大廢液儲存空間最多達17,968立方公尺,容量相當有限,將導致大量的高劑量輻射廢水外洩。而如何因應此問題,是歐盟核安壓力測試的關鍵議題之一,但是原能會與台電均未提出對策。

基於上述五點,Becker指出目前台電的斷然處理措施僅大量仰賴人為操作程序,而非機組設計上的調整,是極為不負責任的。

過時的進步型沸水式反應爐

面對各方對於核四安全的質疑,台電或核能學會常提出核四採用進步型沸水式反應器設計(Advanced Boiling Water Reactor, ABWR),因此在安全性、運轉容易度、及維修便利性均大幅提升,但Becker提出的報告中,明白指出核四採用的機組設計,已然過時,不符合國際上針對此類機組的最新安全要求。

近年來,核電業者欲向美國以及歐洲等核能主管機關申請ABWR的認證許可時,均遭逢在安全設計上的升級要求。如在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要求其就如何因應飛機撞擊的影響,提出設計上的修正。而東芝公司為了要使ABWR可打入歐洲市場,還提出了歐盟型進步型沸水式反應器設計(EU-ABWR),因應歐盟對於深度防禦的要求,針對機組的安全性加以提升,包括增設爐心捕集器防止爐心熔穿效應,設置被動式圍阻體冷卻系統防止熱能移除過程產生圍阻體壓力過大現象等。

沒有廢核就沒有核安

歐洲獨立核安專家Oda Becker的評析報告中已明白突顯依照政府當前作為,「沒有核安就沒有核電」僅是種空洞的承諾。台電引以自豪的「機組斷然處置措施」,不僅尚未經過原能會審查,從國外核安專家的角度分析,其不僅是項不可能的任務,亦是種極為不負責任的作為。例如對於輻射廢水處理方式的欠缺,僅是會讓近日福島核電廠大量輻射廢水外洩的窘境,在台灣更大規模的重演。而近年內,ABWR機組應歐美要求所進行的核安升級,則是證明了官方目前竭力呵護的核四機組,已經是個無論進行再嚴格的安檢或試運轉,都無法符合歐美安全規範的過時機組。

因此,沒有廢核,台灣就沒有核安。而廢核第一步,就從停止核四續建開始。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文章來源:按這裡


IAEA下修核電成長預估

路透社 – 2013年9月10日 下午10:30

(路透維也納10日電)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連續第3年下修長期核能成長展望,部分原因是日本福島核災後引發對核電的質疑。

不過由於亞洲擴張,到了2030年,核能發電量仍可能成長近1倍。

IAEA表示,到2030年時,全球核能發電量將成長17%至94%,增幅視全球經濟成長等多項因素而定。

去年預測的成長幅度介於25%至100%。

在已開發世界,由於天然氣價格低廉,再加上增加對再生能源的補助,預計將在短期內衝擊核電展望。IAEA指出:「金融危機也將持續對資本密集的核電廠等計畫帶來挑戰。」。

這些因素加上2011年3月發生的福島核災,「預計將暫延部分核電廠的啟用」。

IAEA說,但較長期看來,隨著人口成長、用電需求、憂心氣候變遷及其他燃料價格變動,都「指向核能發電將持續擴張」。

IAEA署長天野之彌表示:「雖然今年預估較去年下滑,未來20年全球核電廠數量仍將穩定增加,尤其亞洲。」中央社(翻譯)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