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再生能源取代核能 經長:不確定性仍高

ETtoday – 2013年3月18日 下午12:51

記者林信男/台北報導

立委黃昭順18日在立法院質詢經濟部長張家祝時,引用台大光電所所長林清富的看法指出,若持續發展再生能源,廢核並不會導致缺電。張家祝則回應,再生能源在技術、取得性、適用性等方面,都還有問題,不確定性仍高。

黃昭順詢問,除了台電之外,台灣是否需要成立一個獨立機構,從事能源規劃業務?張家祝表示,能源規劃本就不是台電負責,目前是由數個民間智庫進行相關工作。

在天然能源開發方面,張家祝解釋,包括太陽能、風力、水力,都是可供開發的選項,許多國家都在進行天然能源開發,不過都還在研究階段,不確定性仍高,而且這些天然能源在台灣的適用性與取得性,「又是另一個問題」。

張家祝強調,以天然氣為例,若要將核四廠改建為天然氣發電廠,在設備、接收、儲存與運輸等層面,都還存在著技術上的障礙。

……..文章來源:按這裡


李遠哲支持停建核四

自由時報 – 2013年3月18日 上午6:10

〔自由時報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近年屢次主張核能是減少碳排放、減緩全球暖化危機的能源選項之一的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近日改變先前立場、表態反對核電。他強調,核四從當初建造決策就有問題,不管再花多少錢也無法解決問題,二十多年來,核廢料處理技術沒進步,人類無法解決核廢問題,因此他反對核四續建,也主張核一、核二及核三電廠不能再延役。

改變先前擁核立場

李遠哲近日接受「財訊」專訪指出,日本福島核災後,他多次與國際頂尖科學家交流,因而改變先前立場;他舉出四大理由,宣示支持停建核四。

李遠哲反核理由包括,一是「核四本身的決策錯誤」,在美國歷經六位總統、任職廿多年美國原能會委員長的 Glenn Seaborg教授,曾向他警告、建議台灣建核四時千萬不要找美國奇異公司,因為奇異自三哩島核災後已二十多年沒建核電廠,如為台灣重新設計核能反應爐,一旦出問題找不到零件替代,電廠人才也是問題,因此Seaborg建議台灣另找法國。

李遠哲說,他當年向主政者反映,但台灣最後卻仍向美國買,令他很痛心。後來核四又由奇異分包給日本、日本再轉包出去,成為「拼裝車」、也讓民眾信心全失,可見核四原先的建造決定是不對的。「現在核四可能再花五百億元還收拾不了,這幾百億元何不用來做一些對解決問題有幫助的事?」

第二個問題是「核廢料的處理」,李遠哲說,賣核電廠的人應該處理核廢料,然而二十多年來,核廢料處理技術沒有進步,人類無法解決核廢料,核電廠除役後,就會變成世代與世代間的良心問題。

李遠哲指出,第三個理由是「地震」,國際科學理事會有科學家整理過去五十年內發生的十個芮氏紀錄超過八.五的大地震分布圖,除了中國汶川地震是在內陸,絕大多數大地震都在太平洋沿岸,平均每五年在太平洋沿岸就有大規模的地震,被稱為「zone of fire(火線區)」,台灣就在其中。

李遠哲反核的第四個理由是因「人才」欠缺;他指出,核能科學家警告,核能設備要完美到即使操作的人有疏失都不會出事的程度,人們才能放心。但目前從核電廠的設計、客觀條件(地震帶)和人才訓練來看,遠遠達不到所謂的理想境界。

要向年輕一輩說抱歉

至於停用核電後的能源供需問題,李遠哲說,需要大家一起討論,例如人民可以調整生活、減少耗費能源;如果要燒煤,就發展碳捕捉技術來減少碳排放;即使許多再生能源目前在台灣有困難,但可以發展儲存等科技,讓其他地方的風力、水力、太陽能發電可以串連,讓全球一起使用,這些過去沒想過的,未來並非沒可能。

李遠哲表示,他只能向年輕一輩說抱歉,「我們這一代沒有盡責任,但五十年後你們還在,要什麼樣的地球?你們要掌控,不能讓老一輩來決定。」

……..文章來源:按這裡


林清富︰增電節能 政府勿被台電綁架

自由時報 – 2013年3月18日 上午6:10

記者鄒景雯/專訪

馬政府說再生能源的發展不佳,台灣廢核必須再等四十年,台大光電所所長林清富受訪指出,政府必須下定決心,每年要增加若干比率的再生能源,若一年增加○.五%到一%,十年就有五%到十%。國外預估二○一五年太陽能發電即可達到有利潤。若做好增電與節能,到核電完全除役時,台灣並不會缺電。

2055年廢核論 江院長不專業

問:行政院長江宜樺在立法院報告非核最遲在二○五五年達成,你有何看法?

林清富:我不知道二○五五年的非核目標是根據什麼資料?江宜樺院長本人沒有專業知識作為判斷,這不能怪他,因為他不在這個專業領域,但他的幕僚應該具備政策專業。我不知道這是誰提供給他的資訊,廢核的時程並不需要這麼久,例如太陽能發電的價格這些年降得非常多,據國外的預估,整體來說,二○一五年太陽能發電即可達到有利潤,現在美國加州已經有利潤了。

問:經濟部也說再生能源的發展還不成熟,無法替代核電缺口?

林:再生能源的選項,除了水力已是非常成熟的技術之外,嚴格來說,其他技術都尚未成熟,連核能都不算成熟。核能要算成熟,必須包括處理核廢料,不能丟給別人,當地就必須能夠處理。核廢料的處理在光電技術上也有機會,但要花費的工夫非常非常大。核能是在核廢料尚未完成處理技術就推出的能源,同理,政府若要求其他能源技術必須與水力一樣成熟才推出,顯然標準就不太一樣。

再生能源有幾個部分,我比較熟悉的是太陽能,因為在這個領域已有一段時間,稍微了解一些真實的數據。有人認為太陽能效率還不夠好,能源的效率頂多就是百分之百,根據熱力學與相關物理的原理,推估太陽能效率極限大約是八十%,目前最好的技術可以做到四十四%,已超過極限的一半,說這效率不夠好,實在說不過去。例如,車子的速度距離光速的物理極限非常遙遠,我們不也照樣在用?所以效率不是關鍵。

太陽能成本 每年快速下降

太陽能真正的關鍵在成本。要做到四十四%的效率,成本非常高,目前多數用在外太空。電廠用的太陽能成本,包括系統、模組與逆變器(inverter)三部分,這些年成本降得非常快。拿模組成本來說,經濟學人去年報導,一九七七年,大約是第一次石油危機的年代,當時每瓦要七十多美元,今年預估每瓦○.七四美元,其進步非常的大。按照這趨勢,很快就降到○.五美元,不需要到二○五五年就會非常低了。

當全世界的太陽能電池產能擴增一倍,其成本會降為八十%,稱為Swanson effect。太陽能未來可擴張的範疇非常大,所以Swanson effect可以維持很多年。這產能可以擴增非常大的原因是能源的需求非常大,比電子大很多。舉例來說,石油業最大的是埃克森美孚,它有四千多億美元的營業額,電子業最大是英特爾,約五百多億美元,差距將近十倍。這只是一家的比較,整個產業的差距更大。

模組之外,目前系統成本從每瓦二美元多到五美元都有,可能與品質和安裝的規模有關,一般來說,愈小規模愈貴,三美元左右的大概是大電廠。就我所知現在最多的大約在每瓦三到四美元之間。另根據美國能源部的資料,二○○四年系統成本為每瓦八美元,當初估計二○一○年三塊多美元,與現況差不多,它預估二○一六年大約二.二美元左右,並期待未來十年內低到每瓦一美元,所以每瓦二美元的目標只要現在加以push,就有可能做得到。

發電成本也和太陽光強度有關,從太陽光強度分布來看,我們比德國和日本都好,所以更值得使用太陽能。新北市的平均日照是三.三小時,金門、嘉義是三.七小時,屏東恆春四.七小時,台東也有四.一小時。如果系統的成本是三美元,從台北地區以日照三小時計算,成本大約是一度四元台幣,如果是台灣南部的四小時,大約三元台幣,如果是恆春,日照四.七小時,不到二.六元台幣,已經比現在的民生用電便宜了。成本在未來幾年會再降,若到二美元時,前述成本再乘三分之二,在恆春,每度電成本將不到台幣兩元,所以蓋電廠是可以賺錢的。

綠能彈性大 先蓋好先發電

問:但這還牽涉到建廠時間的問題,狀況又是如何?

林:太陽能廠與核電廠不一樣。核電廠是建好了一次用上來,供電增加十%,建不好就是零;太陽能廠的好處是規模大小可以掌控,不必一次蓋很大,可以逐年蓋,先蓋好的部分就先發電,可以一年增加一點,若苗頭不對,也可以局部喊停或再改善,而時機很好時,可以立刻做更多,比核能更好規劃與鋪設。比較而言,核電的賭博是很大的,太陽能每次的小投資,更讓人放心,所以我不太理解台電究竟是如何思考這件事情的?如果規劃太陽能一年增加一%供電,十年就是十%,而核四也蓋了超過十年,如果政府,包括國民黨與民進黨,當初都立定太陽能一年要增加一%的政策,現在已經到位了。

百萬戶屋頂 可供發電11%

問:太陽能廠需要多少土地?可以發多少電?

林:以目前技術,如果做好安裝與維護,商業矽太陽能電廠的效率可達十五%,所以每平方公尺可有一五○W的功率。若平均日照為四小時,則一年可產生一五○W×四×三六五=二一九kWh,也就是二一九度。一平方公里一年可產生二一九×一○○○○○○=二一九M(kWh),也就是兩億一千九百萬度電。台灣目前所需電力大概是二千億度左右,如果太陽能要發一%的電,是廿億度,約需十平方公里。若是一○○平方公里,一年可發電二一九億度電,那就占了台灣目前總發電量的十一%。

土地在哪裡?台灣有很多沙岸,離海事實上有些距離,若只用一部分的五○○公里,寬二○○公尺,就可有一○○平方公里。西岸的淺海區(廿公尺深海域),也有上千平方公里,藉由填海造陸,是另一個不會影響耕地的方式,或是廢耕無法種植的土地等,這些地方又可以和風力做雙重使用,不會互相干擾,因為風車是架高在上面,不會影響太陽能板,也不會被太陽能板影響。

又或者是,以住家每戶屋頂一○○平方公尺(卅坪)計算,一○○萬戶可有一○○平方公里。或是在高速公路沿線路旁或中間分隔道架設,兩條縱向高速道路,可提供的面積大約是三五○公里(縱向)×十公尺×二條=七平方公里,可發約十五億度(平均日照四小時)或十一億度電(平均日照三小時),是台北一○一用電量的十多倍。如果再把所有公路都算進來,那就更多了,台灣公路總長約四萬公里,就算兩邊路旁各只安裝一公尺寬太陽能板,則面積為四萬公里×二公尺(兩邊)=八十平方公里。而省道部分,路旁可安裝更寬的太陽能板,所以全部面積會更大,就算用較低日照二.五小時計算,也可發電超過一○○億度,比台灣總用電量的五%還多。現在再生能源若扣除水力發電,大約只占零點幾趴,單從太陽能就能大大提高再生能源比率。

改善照明設備 可省電80%

問:所以最大的關鍵在政策導向,你對政府有何建議?

林:政府的影響確實非常大,如果十幾年前,我們就跟德國一樣,要求再生能源的占比要增加多少,就算是○.一%,十多年下來累積也有一點多趴,遠比現在高,這個趴數又可以隨技術的進步逐漸增加,所以要做到十%,只要設定達成目標的時程,台灣應該不難做到。如果現在開始設定每年增一%,到核電完全除役時,並不會缺電。而風力發電,目前政府的專注度也不夠,我聽說西岸的一些風車已經沒有在轉了,因為沒有做好維護。

我期待政府下定決心,每年要增加若干比率的再生能源,好好利用太陽能、風力。現在就要把政策定下去並切實執行,不只是規劃而已。至於一年要增加多少占比?或許○.五%到一%之間是可行的,那麼十年就有五%到十%,太陽能成本已經接近目前電價的時間點了,五年內一定可以比目前電價便宜。風力甚至比太陽能便宜,只是台灣溫度高,化學反應的侵蝕較嚴重,必須做更好的抗腐蝕技術。

除了開創能源,也必須節省能源,但不是依賴不要烤肉、隨手關燈,而是以政策改善電力結構,效益才會大。例如照明,將白熾燈泡換成省電燈泡或LED燈,立刻可以省電五分之四。應該要有具體鼓勵措施,我聽過實際的例子,透過大樓照明和用電設備的改善,就可省下十幾趴的電,在這樣的情形下,如何增電就不是那麼重要了。有些經濟學者說,電力沒有成長就會影響經濟,這是很奇怪的論調,他們是基於一個假設,大家用電要一模一樣,可是有些新的技術新的產品,電的使用效能是更好的,達到同樣目的,電力使用是比較少的,但他們都不考慮這一塊,所以每次都威脅電力不成長就會怎麼樣。其實電力不成長,有可能經濟更好,因為有新產品問世,這是他們無法理解的,可能是他們不清楚科技的進展。這些人不知道活在什麼年代,不曉得外面技術發展到什麼地步,而有些還可以升到高位,令人費解?

設獨立機構 規劃能源政策

問:你對台電有沒有看法?

林:我認為台灣需要另外一個獨立機構來進行能源規劃和訂定能源政策,再由它來規範台電的電力規劃和裝設。台電現在球員兼裁判,既做能源,又在規劃能源,自然規劃的都只從台電的角度著想!理想中,負責規劃的人不要去拿台電中油的計畫,這樣比較好。否則政府現在的數據都由台電而來,沒有其他地方的數據。而台電數據和國外機構的數據差很多,台電不解釋,政府也不追究原因,好像是被台電綁架一樣。

……..文章來源:按這裡


再生能源的困境

作者: 于國欽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3月17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于國欽】

農曆年後,核四又引來議論,許多人主張擴大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來取代核能,如此將非但可以使台灣免於核災,還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這是一個美好的理想,我們可以在外海設置千架風機,在全台屋頂裝上太陽能光板,並且讓裝置容量擴占全系統的兩成,然而老天爺若不賞臉,風力及太陽能所發的電也僅是杯水車薪。

裝置容量不等於發電量

這正是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困境,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發電設備的裝置容量占兩成,未必代表其發電量也占兩成,以風力、太陽能及慣常水力這三者而言,雖然2011年裝置容量占全體系統已達6.3%,但全年發的電量卻僅占2.6%。

反觀火力發電的裝置容量占全系統73.5%,而其全年發電量依然占77.0%,核能發電裝置容量雖僅12.4%,但其全年發電量占比卻近兩成。何以如此?因為核電、燃煤電廠只要一啟動,即全年無休,是提供電力基本負載的重要來源,而燃氣、燃油則是提供中間負載,抽蓄及水庫式水力係提供尖峰負載。

經濟學喜歡談供給與需求,電力同樣有供需的問題,只是電力和一般商品不太一樣,一般商品生產過多可以擺著當存貨,下期再賣,但電力卻不行,因此如何調控基載、中載及尖載的電力以因應不同時段的電力需求,也是評論能源政策須具備的基本知識。

也許有人會問:人們對電力的需求每個時段會不一樣嗎?確實如此,通常白天、夏季會多一些,原因是企業生產活動、商業活動多在白天進行,白天的電力需求自然要多一些,而夏天溫度上升,家家戶戶開冷氣,因此夏季通常是一年的用電的高峰期。

面對用電需求時高時低,因此台電必須用基載、中載的電力滿足基本需求,再以尖載電力適時因應尖峰時段,如此負載管理旨在滿足一年之間最大的電力需求,同時又可避免電能無謂的消耗,試想,若發電設施皆屬基載,在非尖峰時段所發的電豈非白白浪費?

再生能源 適合當補充電力

在瞭解各類電力的供給、需求特性之後,我們即可明白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大概只能做為補充電力,無法成為基載或中載的主要供電來源,即令來日我們擴大其裝置容量至一成、兩成亦然,這是先天的限制。

自兩年前福島事故以來,反核民意升高,然而多數人對電力風險僅一知半解,甚至道聽途說,至於何謂基載、尖載更少有人知曉,而對風力、太陽能、核能、燃煤及燃氣電廠的成本與風險也毫無概念,另外有多少電廠在未來幾年要除役?興建一座電廠需時多久?台灣未來的用電需求成長多快?多數人同樣不得而知。對於這些電力知識,政府實有必要以庶民的語言加以說明,如此才有助於各方理性的對話。

人生一世,大抵都在理想與現實間尋找平衡點,電力政策自然也不例外,核四如今吵得沸沸揚揚,然與其激情不如理性,台灣經濟已停滯十年,若再繼續對立以牟一黨一人之私,則恐怕核災未至以先,台灣經濟就已在爭鬧聲中窒息了。

……..文章來源:按這裡


發展再生能源 化危機為轉機

中央社 – 2013年3月16日 上午11:14

歐洲篇(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16日電)在溫室效應、油價上漲的強大壓力下,要維持經濟成長於不墜,核能似乎成為唯一選項。但全球仍有義、德等國家戮力發展再生能源,化危機為轉機。

歐洲國家中,義大利是G8中唯一的無核國家,1986年車諾比核災後,1990年關閉國內最後一座核電廠,目前10%供電來自進口核電。

同樣的,德國也是放棄發展核電的國家之一,2011年德國國會通過2022年前全面關閉核電廠,重拾火力發電,並全力發展風力發電。

根據歐洲核能協會(European Nuclear Society)資料,2011年德國發電主要靠燃煤,發電能源包括43.5%來自燃煤、17.6%核能、13.7%天然氣、19.9%風力、水力、沼氣和太陽光等能源。大約5%是小業主或住戶自力開發電源。

德國境內共有17座核能發電廠。德國政府宣布逐步全面廢核前,有兩處核電廠已關閉。2011年,另有6處暫停運轉進行檢驗的核電廠,德國政府決定立即關閉。目前只有9處核電廠仍運轉。

為了鼓勵發展替代能源,德國政府規定用電戶繳納的電費要加上一項附帶捐,用來補助再生能源產業。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房思宏表示,這項政策因此造就「綠色德國奇蹟」,讓德國的再生能源工業成為全球市場的領導者,並在2011年底創造出約38萬個工作機會,成為德國重要的經濟支柱。

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說,歐洲發展再生能源,都以高昂補貼政策當誘因,但當景氣下滑時,補貼政策無法持續。依全世界趨勢看來,短期內再生能源普及有待努力,火力發電則會造成暖化,肇禍全球。

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則指出,再生能源是世界各國長期發展的趨勢,台灣也按照既定步調推動風力及太陽能發電,不過,風力及太陽能都要靠「老天爺」賞臉,也要同步利用火力發電作為配套,才能達到穩定供電、能源多元及富彈性調度目的。1020316

……..文章來源:按這裡


目標7.3GW 衝刺再生能源 經部趕進度

作者: 記者潘羿菁╱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3月16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潘羿菁╱台北報導】

經濟部能源局發展再生能源,目標是要在2030年的太陽能與風力裝置容量,設定在7.3GW(GigaWatt,十億瓦),預估發電比重可達9%,帶動民間投資約7千億元。在江揆指示,提高再生能源占比至9%以上的時程還要再前5年(亦即2025年),能源局表示,將再規劃。

能源局表示,目前發電比重,火力(燃煤、燃氣與燃油)發電比最高,為73.5%,其次為核能(核一、二與三廠)的18.4%,再生能源(太陽能、風力與生質能等)為3.5%,抽蓄水力為1.4%,汽電共生3.4%。

由於各國都在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同時,為了達到減碳的目標,能源局先前提出陽光屋頂百萬座與千架海陸風力機推動計劃。

官員表示,根據經濟部方案,陽光屋頂百萬座在2025年將可達2.5GW、2030年為3.1GW,最終創造民間投資金額達1,000億元。

至於在千架海陸風機,能源局規劃,2025年海陸合計裝置容量為3.0GW(陸1.2+離岸1.8)、2030年4.2GW(陸1.2+3.0),創造民間投資為6千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千架海陸風機,將會以離岸風力作為主軸,能源局對於離岸風力提出示範計劃,並由永傳能源與上緯2家取得補助資格,業者預計要在2015年前設置風機,2020年則進一步建立風場。

官員表示,截至去年底為止,風力與太陽能裝置容量,合計為3.6GW,若在把2030年目標值7.3GW納入,預估再生能源發電比重,可以從3.5%倍數成長至9%。

能源局在今年初,委託智庫進行長期負載預測,2025年假設核四順利商轉,而核三尚未完全退役情況,核能發電比約在7~8%、火力75~80%、再生能源8~9%、抽蓄水力1~2%、汽電共生3~4%間。

官員指出,目前研究報告的假設前提,是在有核四情況預測,至於沒有核四的未來發電比重,現階段還在分析當中,尚未有精準數字。

……..文章來源:按這裡


德國再生能源 浮現供電不穩陰影

作者: 張鎮宏 | 台灣醒報 – 2013年3月13日 下午4:22

【台灣醒報記者張鎮宏綜合報導】德國再生能源的崛起,既是驕傲也是負擔。目前德國的綠能發電已足以肩負國內25%的電力需求,其對太陽能與風力科技的運用,更成為了全球綠能產業的發展楷模。但在榮景背後,綠能發電供電不穩的狀況讓輸電系統與工業使用者相當頭痛,德國政府對綠能產業無止盡的優惠政策,也引發反對者「削足適履」的質疑。

梅克爾的綠能期望

為了阻緩全球暖化的趨勢,並配合歐盟的減碳政策,近年來德國積極鼓勵再生能源的發展,而2010年日本爆發的福島核災,更加強了德國擁抱綠能的決心。不僅總理梅克爾果斷宣布將於2022年前全面「淘汰核電」,對再生能源的使用更是設定了樂觀目標,要求在2035年前將再生能源的發電佔有率上調至35%,並期望2050年德國的綠能發電,能供應總用電量的80%。

在這極具野心的「綠能目標」下,德國的再生能源產業也爭氣地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根據官方2012年的統計,以風力、太陽能與生質燃料為三大主軸的再生電力,已足夠德國總電力需求82GW(Gigawatt,10億瓦)的25%左右,比起4年前的使用比率,提升了1倍以上!

效能不穩引質疑

雖然數據亮眼,但反對意見仍對再生發電的效率深感質疑。在「最理想」的狀況下,德國目前的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各自擁有超過30GW的「最大輸出率」,若結合成長幅度較小的水力發電與生質火力發電廠,則「理論上」再生電能將足以供應超過80GW的電力,帶領德國進入100%的「再生時代」。

然而受限於科技現實,風力與太陽能雖源源不絕,但卻難以提供「穩定」的電力,以致再生能源的「理想應用」雖然能超過80GW,但德國人實際能運用的平均再生電力卻僅有3成左右。看天候吃飯的風力發電表現更是意外低迷,其平均運轉效能竟只達最大功率的17%,發電效果令人質疑。

輸電網路大擴張

另一方面,比起傳統發電的集中特性,太陽能與風力電廠不僅需要更多的廠地面積,建設位置也受限於地形、氣候與其他自然條件,因此其建設位置多擴散各地,無法就近設置以配合工業與都市的用電。在積極發展再生電廠之餘,德國同時也得進行輸電網路的更新,並預計在3年內將境內超高壓電纜的埋設再增10%,總長更上看38,500公里。

但增加輸電網路的埋設與大面積電廠的開發,卻都是需要嚴謹規畫的問題。包括土地徵收、林地破壞(電纜上不得有林木)、沿線民眾的抗爭(強力電磁波、農地分割)等問題,都讓廠商與地方政府忙得焦頭爛額。例如近期在黑森邦北部,綠色和平組織就發起抗爭,指責政府為鋪設「再生電力網」,竟破壞了聯合國認證的世界遺產「德國古山毛櫸林」,本末倒置且缺乏環境規劃的政策,反而為當地的生態帶來浩劫。

電力供應不穩定

雖然再生電力的不穩定特性,讓外界多將其定調為「輔助性」的彈性電力來源。但為鼓勵再生能源穩定發展,德國政府除大規模補助再生能源之外,聯邦的電力法規也規定供電業者必須「優先」使用再生電廠的電力來源,以政策力量將發電彈性可受控制的傳統電廠,拉到輔助地位,冀望以「保證市場」的方式把再生發電的餅做大,加速其產業規模的成熟。

但風力與太陽能的不穩定供電性質至今依舊存在,政府「再生優先」的規定也加大了 供電業者的配電壓力,像是去年夏季漢堡工業區就因多次「轉換問題」導致供電出錯,造成多家大型工廠陷入生產線癱瘓而群起求償的案例。根據德國工業能源協會(VIK)2012年的調查表示,過去3年因發電源轉換而造成的故障事件,至少增加了29%,各大工業集團也對未來的電力穩定頗為擔心。

補貼問題與都市使用率

供電不穩的缺點,也使供電業者對再生發電產生疑慮,像是承包首都柏林的能源集團「Vattenfall」就不願冒著供電風險,堅持以傳統發電作為用電主力。因此,即使聯邦政府大力推銷,首都柏林對再生電能的使用比例仍低得可憐,僅佔總用量的1.4%而已。

種種補助與優先政策雖然幫助德國的再生能源快速崛起,但能源界的保守意見卻也開始質疑,認為這種「雙頭馬車式」的優惠政策究竟什麼時候才該結束?同時,與其拼了老命地「愛護」綠能發電,德國業界也期許當局能更重視「儲電科技」的掌握,以為效率不穩但永續持久的綠能產業,帶來更上一層樓的突破發展。

圖說:德國綠能的發展經驗雖然令人激賞,但其面臨的發展矛盾也同樣值得各國借鏡。(photo by stevecaddy in flickr)

……..文章來源:按這裡


緬甸成長速 貿協建議廠商快卡位

作者: 李憶璇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3年3月12日 下午7:16

近2年緬甸快速邁向民主化,帶動國家發展。外貿協會派員赴緬甸研究發現基礎建設及民生需求是兩大商機,尤其緬甸依賴水力發電,供電不穩將有礙產業發展,因此,協助緬甸改善電力設備將為台灣電機及機械產業帶來機會,台灣的相關產業應及早跨入市場,佔得先機。

緬甸揮別軍政府、走向民主,也帶動國家快速發展;但緬甸長期依賴水力發電,電廠與電網也老舊易故障,一天只能供電5小時,電力問題成為國外投資的重大阻礙,因此,緬甸政府一方面計畫找他國合作增加發電容量,一方面整修現有的電廠設備。

外貿協會市場研究處副研究員范光陽赴緬甸觀察後發現,緬甸民主化為台灣帶來兩大商機,一是基礎建設,另一項則是民生工業,這剛好都是台灣電機及機械產業的優勢,因此台灣相關產業應搶在他國進入前先建立品牌優勢。他說:『(原音)電力設備,緬甸還有20到30年商機,如果可以的話,要組成一個team進到這個市場,因為這個市場未來的需求量非常的大;至於機器設備,緬甸的市場需求目前正在展開,一開始量不是很大,但我認為要進去建立口碑,一旦有口碑,緬甸的商人之間口耳相傳,很快的設備市場就會建立起來。』

范光陽指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緬甸2011年進口總額90.2億美元,是前一年的1.9倍,顯示民主化帶動消費需求,也激勵當地廠商擴廠決心。

……..文章來源:按這裡


能源結構不合理 墊高電價

作者: 王莫昀╱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3月11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王莫昀╱台北報導】

台灣發電結構相當多元,使用能源達八種,其中燃氣、燃煤與核能裝置容量與發電量最高,但不論是反核或是擁核的學者專家都認為,國內發電能源結構不合理。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王塗發認為,依國際潮流趨勢,台灣應拉高再生能源比重,甚至將台灣豐富的地熱資源納入。

台綜院院長吳再益則表示,國內發電成本較低、供應較穩定的燃煤與核能等基載(基礎)裝置容量少於六成,僅四成多,太不合理,遠低於其他國家的六成至六成五,將導致發電成本偏高。

對學者的意見,經濟部官員表示,電力能源結構配置,須視能源價格穩定度、來源穩度、排碳多寡、發電安全等條件調整。依國際能源總署(IEA)比較資料顯示,美國、英國、中國大陸的自產能源達四成以上,相較於自產能源偏低的日本九.八%、韓國十三.九%,或台灣十.九%策略思維有很大差異。此外,受地理環境及能源輸送網路的限制,各國對能源的供應規畫也會有極大不同。

據IEA資料顯示,澳洲燃煤發電占總發電量近七成,加拿大再生能源占六成三,但以水力發電為主;德國主要以燃煤發電,約占四成六,但核能與再生能源發電量也很大,近一成八與二成二。處境差不多的日本、韓國與台灣,皆以燃煤發電為主力,占總發電量三成四至四成九;核能部分,日本因三一一事件銳減,在二○一一年僅剩九.七%,韓國與我國核能發電皆占總發電量兩位數以上。

對於台電基載裝置容量不足的說法,王塗發認為,其實要更低,把核能廢除,將再生能源發電拉升至二十%以上,最好能將台灣豐富的地熱也用上。

但中經院董事長梁啟源指出,其實國內已有業者申請地熱發電,就在大屯山上,只是開採的氣體太酸,易導致管線堵塞,加上發電量僅一百萬瓦,相關技術還有待提升。

……..文章來源:按這裡


美液態燃料產量 世界最多

自由時報 – 2013年3月11日 上午4:28

編譯楊芙宜/特譯

美股道瓊指數甫創歷史新高,刷新2007年10月創下的紀錄高點,有趣的是美國原油產量也因充裕的頁岩油產出而創20年新高,讓美國一下子超越沙烏地阿拉伯,成為含原油、生質燃料在內的世界最大液態燃料生產國。

美國長期以來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但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的數據,在2012年11月份創下液態燃料日產量1165.4萬桶紀錄,為2002年8月以來首度奪下全球最大液態燃料供應國的寶座,比下沙烏地阿拉伯的日產量1125.2萬桶。液態燃料包括原油、汽油等石油提煉產品、生質燃料等,沙國幾乎所有液態燃料都來自原油。

儘管去年12月美國擴大液態燃料日產量的領先優勢,但根據EIA數據,2012全年度沙烏地阿拉伯仍是最大的液態燃料供應國,日產量1157萬桶、年成長3.7%,領先美國全年的日產量1107萬桶、年成長9.3%。

技術突破 頁岩油產量暴增

當2007年道瓊攀高點時,美國擔憂石油供應逐漸減少,但目前石油產量卻比5年前高出40%,2012年液態燃料產量為1985年來最高水準,主要拜頁岩油鑽探技術突破之賜。結合水力壓裂法(hydraulic fracturing)與水平鑽井技術開採頁岩油,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產出帶領美國走向新一波能源復興,此一發展5年前仍無人預料得到。

美國能源產業快速發展或許有人早前已先預期,但在這麼短時間內產量規模變化之大,出人意料。美國當前石油產量為20年來最高水準,但需求量卻是17年來最低。頁岩油產出則讓美國得以進口更少原油,2月份美國每日進口原油總量約770萬桶,較去年同月減少120萬桶。

根據EIA預估,美國今年預期石油日產量為730萬桶,高於2012年的日產量640萬桶。國際能源總署(IEA)評估,迄2020年,美國將一舉超越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

蘊藏豐富 衝擊競爭對手

暢銷書《石油世紀》作者尤金(Daniel Yergin)指出,美國這場新能源革命將對全球競爭造成重要影響。美國蘊藏豐富天然氣且價格低廉,為歐洲的三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讓能源密集型製造業蓬勃發展,嚴重衝擊歐、亞洲競爭對手,已有數十億美元投資計畫轉向美國製造業。

然而,美國開啟石油復興年代之際,也面臨環境、水源、生態等問題的挑戰。環保人士擔憂「水力壓裂法」開採頁岩油過程,鑽井與壓裂時需要數百萬噸可觀水量,與其他用水需求衝突;進行水力壓裂的液體含水、沙、其他固體,並添加化學藥劑,可能產生洩漏而污染地下水與土地,破壞生態系統,甚至引發爆炸、頻繁地震。

針對頁岩油氣的開發,英國則在經過18個月暫停鑽探作業後,計畫以賦稅減免的方式鼓勵開發,效法美國頁岩油氣革命經驗,增加更多就業、有助經濟發展。歐盟則多方評估後主張加強監管,法國、捷克等國則因為對環境衝擊太大,明令禁止開發。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