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裡反瘋車民事訴訟 昨首度開庭

自由時報 – 2013年8月24日 上午6:10

〔自由時報記者張文川/台北報導〕苗栗苑裡鄉風力發電廠噪音爭議,戰火燒至台北,三百四十七名苑裡鄉民聯名對通威風力發電公司提出民事「排除侵害」訴訟,昨天台北地院首度開庭,自救會與通威各說各話,法官訂十月三日再開庭。

昨無結果 訂十月三日再開庭

英華威集團旗下的通威風力發電公司,今年四月在苑裡鄉沿海動工興建十二座風力發電機,引發「苑裡反瘋車自救會」數波肢體抗議衝突。自救會指控,通威控告四十名自救會成員和鄉民強制罪,又告七名鄉親民事侵權,求償一千萬,試圖以訴訟恐嚇自救會。

自救會三月也提出停建的假處分,被苗栗地院駁回,自救會提抗告,現由台中高分院審理中。由於通威設籍台北市,自救會四月底向北院提出排除侵害訴訟,要求風力發電機組退出住宅區兩公里外。

通威的律師主張已合法取得工程許可,法律上並沒有距離兩公里的規定,只須徵得一百公尺內住戶同意即可,且電廠已通過環評,而風力發電機還沒蓋好,尚未運轉、何來噪音?鄉民不應僅憑臆測即斷定運轉後將會造成噪音侵害,即使屆時有噪音,也有環保相關法規來管制、開罰。

苑裡鄉民的律師指出,兩公里的主張有學者論文為根據,噪音將影響居民的居住安寧權,住戶有權依民法請求廠方將噪音排除,「不是有施工證照,就可侵害居民的權利」。

……..原文連結按這裡


日立相中 台再生能源發電

作者: 記者沈美幸╱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8月23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沈美幸╱台北報導】

日本最大綜合機電廠日立製作所社長中西宏明不畏颱風,昨(22)日來台拜會經濟部長張家祝時表示,日台彼此企業優勢互補,日立與台灣合作夥伴不只著眼於台灣市場,也放眼全球市場,就日立擬以新技術進軍台灣風力發電、太陽能及潮汐能等再生能源發電開發,交換意見。

台灣日立主管指出,台灣是日立第一個海外據點,目前在台成立23家公司,涵蓋空調、家電、零件、設備、材料、TFT、IT及電子業等不同領域。以往每年對台採購IT電子、PC、通訊及伺服器等產品,這幾年對台採購PC數量下降,現以伺服器、電子零件及公共建設工程材料設備為主,每年對台採購金額新台幣百億元。

日本日立製作所社長中西宏明,昨日依原定計畫來台,重頭戲是主持今日舉行台灣日立集團60周年慶,台灣日立集團規劃席開30至35桌,經濟部長張家祝、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工業局長沈榮津、台電董事長黃重球、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大同集團董事長林蔚山、廣達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梁次震、中鼎工程董事長余俊彥、中鋼總經理宋志育、台塑大鋼廠總經理吳國雄等人受邀外,緯創、聯電、英業達、華碩集團等長年合作夥伴也會派高層主管與會。

中西宏明為感謝經濟部長張家祝答應出席台灣日立集團60周年慶,昨下機後首站赴經濟部,禮貌性拜會張家祝。據指出,中西宏明向張家祝提到,日台彼此企業優勢互補,日立與台灣合作夥伴不只著眼於台灣市場,還要放眼全球市場。

以往日立與台灣電子業者合作居多,後來也來台灣參與公共建設,目前與台灣的中鼎工程合作,不限於台灣公共建設,還要拓展全球市場。台塑及中鋼兩大集團都在大陸及越南等海外市場布局,日立則提供部分技術及產品。張家祝也表達希望日立與台灣合作夥伴更多合作,日立在台投資若有需求,政府也願意提供協助。

外傳日立相中台灣7,000億元綠能商機,7月間派員來台與經濟部、澎湖縣政府洽談,與台灣IPP業者結合,共同投入風力、太陽能及潮汐能等再生能源發電開發,中西宏明昨也就未來以新技術跨足台灣風電等再生能源產業,與張家祝交換看法。

……..原文連結按這裡


《社論》討論重大政策不應陷於理盲中

台灣新生報 – 2013年8月23日 上午12:00

若干年前政大客座教授錢致榕曾強調,知識分子不要做「理盲」,欠缺理性思考能力便是理盲。說者有心聽者無意,近年來社會理盲情形愈來愈嚴重。不僅任何問題的討論均流於情緒失之理性,既使政府決策也往往欠缺理性思考。

以核電為例,台灣擁核反核已對峙廿餘年,其間尚包括致力反核的民進黨執政八年,但迄今仍無一明確定論,甚至必須乞求「公投」來解決問題。我們必須悲觀預測,即使公投順利舉行,台灣核電存或廢?仍將長期糾纏下去。道理在於各方討論此一問題時往往陷於理盲中,反核人士固然提不出清晰具體說理,只能一再強調核電意外可能造成的可怕後果。歷屆政府也從未認真考慮如何朝「非核家園」邁進,即使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亦復如此。

我國百分之九十八能源均仰賴國外進口,資源可說十分貧乏。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電」的用量大增,更是民生所需,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頗大。因此每次電價上漲,非僅工商界大喊吃不消,就算調幅較小的家庭也感壓力沉重。因為電費調漲非僅用電費僅增加區區數百元,而是物價必然跟著全面上漲,使人民生活愈益艱苦,這也是包括民進黨在內的歷屆政府不敢輕言廢核電的原因。

持平而論,台灣如能處在一個乾淨用電環境中,又無核電危險的可怕後果,這必是全民最樂意接受的選項。但反核陣營多年來強調的只是以風力、太陽能或火力發電來取代核能發電。卻從未客觀評估風力及太陽能的高昂成本,火力發電是否會更增加環境污染等問題。尤有進者過去廿餘年來反核運動強調的只是「反核」而已,從未理性思考如何督促政府在替代能源上早做努力,俾清除廢核障礙。

同理,政府在面對此一問題時,只是一昧以高電價恐嚇百姓。自反核聲浪興起迄今,可說很少或根本未在替代能源上著力。如果有留意科技發展的人,必已知道傳統的石油能源蘊藏量已大幅減少,各國正致力於新能源的開發。例如頁岩氣(油)的出現,美國與中國大陸蘊藏量分別居世界之首,終將取代中東產油國地位,此一變易也使這兩個國家更形強大。日本現也著力於研究利用海中黑潮發電,且已獲致具體成果。台灣雖資源貧乏,但廿餘年在反核聲中,卻從未思考過替代能源的可能性,以及提早布局俾解廢核電後的困境。德國所以能逐步廢核,即在於經多年努力,太陽能發電已具成效。看看我們在反核擁核一片吵聲中,已虛度了廿餘年,替代能源仍是紙上談兵,風力與太陽能發電還在起步階段,根本不可能立即取代核電。

最近嘉義縣長張花冠因涉及大埔美案,收賄三千萬元,被嘉義地檢署起訴,張花冠在喊冤之外,更直指「起訴的是綠(民進黨)縣長,不是我」。縱然張花冠有一千個理由可以辯冤白謗,也應在法院上提出,硬扯政治豈非牽拖?若今後具有黨籍的政治人物被起訴,都以政黨墊背,司法又如何公平?況同案被調查曾任嘉義縣長陳明文及經建會前副主委張景森,也係綠色人士卻未被起訴,可見張的說辭太過牽強。這就是今天社會上在討論問題時,往往流於主觀,陷於理盲中而不自知,國家也不可能法治清明擺脫亂局。

……..原文連結按這裡


愛德利攻節能 開啟新藍海

作者: 陳逸格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8月22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陳逸格】

近10年,我馬達周邊零組件產業有很高比率轉型往綠能、節能發展,觸角遍及太陽能、風力、電動車、高效率馬達等,成績如何?愛德利市場部協理朱御誠一語道破,發展綠能需要大量的技術密集、資本密集,經不住投資報酬反比、中途棄守折返的很多,相對的節能要做出成績、甚至賺到錢就容易多了。

節能相關傳動零組件當中目前最夯的,首推高效率馬達。惟政府補助政策喊得震天響,雷聲大、雨點小,市場始終不爭氣。專業生產電子電機相關產品邁入第40年的專業廠-愛德利科技,是其中的中小企業代表。

受惠歐美等先進國家實施高效率馬達辦法,愛德利的確接到一些IE3外銷訂單,挹注營收成長不無小補;相對的,國內卻叫好不叫座,朱御誠表示,市場不買單,業者奈其何?愛德利有能力量產IE3,但是「誰要買?」;眼看IE1產線滿載,客人明白告訴你我用IE1就可以時,政府再獎勵業者也沒用,因為「市場=訂單=客戶的需求」。

至於愛德利怎麼把IE3賣出去?朱御誠說,很簡單,就是把高效率賣到需要高效率馬達的應用場合跟國家家區域!

其二,愛德利以「馬達綁變頻器」攻節能主題而打開新市場,目前該公司變頻器與無刷伺服的貢獻度已占總營收高達6成。

今年上半年愛德利並在現有通路基礎上鋪貨拓銷,整體營收達到逾期成長。朱御誠說,悶經濟是處於被動,企業應自主掀鍋蓋的權利(創新市場),近3年愛德利取得主動優勢,成長步伐非常沈穩。

另外,愛德利的新款無刷伺服產品,上半年經密集的舉辦主題應用研討會,已順利將樣機送入包括兩岸的新市場客戶設備上,第2階段將落實各種新應用領域及拓銷新市場,並與公司其他產品線如電動車、變頻節能應用等,一起推廣。網址:www.adlee.com。

……..原文連結按這裡


風機聽證會變調諮詢會 仍未達共識

客家電視台 – 2013年8月21日 下午8:06

【劉玟惠 范傑翔 台北】

苗栗苑裡反風車抗爭至今將屆滿一年,為了解決風力發電機組,設置距離的爭議,經濟部能源局,今天舉行實驗性聽證會討論風機設置,須取得250公尺內居民同意的可行性,但與會的反風車民眾,認為實驗性聽證會適法性不足,因此展開冗長的程序發言,最後會議改為諮詢性質,並未做出任何決議。

聽證會前,反風車自救會和環保團體以行動劇諷刺經濟部能源局,跳脫預備性會議,直接邀請業者出席聽證根本是黑箱作業。

律師 林三加:「聽證之前,他要有充分的準備,資訊要公開,可能也要有聽證的預備會議,來討論相關的議題怎麼界定,民眾怎麼參與那議題這些東西,事實上需要有正反雙方,有一個充分的溝通,跟辯證的一個過程。」

與會的反風車民眾質疑,實驗性聽證會適法性不足,就算做出決議恐怕也有行政瑕疵,而能源局則坦言這是應,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要求,所召開的實驗性聽證,目的只是初步討論,經過一個半小時的程序發言,最後改為諮詢性質,會議才得以繼續。

而原本經濟部能源局打算討論風力機組設置,在公共場所限制110公尺高,而若有民眾居住者,則必須獲得250公尺範圍以內,所有居民同意,但出席的風力業者擔憂,一旦嚴格規定距離,形同限縮台灣綠能發展。

風力發電業者副總 王雲怡:「因為如果這個規定一旦過的話,大概70%到80%未來的規畫案,都沒有辦法進行,那台灣就永遠不可能,有再生能源取代核能的一天。」

這場諮詢性質的聽證會上並未作出任何結論,經濟部能源局則承諾,未來仍會依照行政程序法召開正式的聽證會,作為訂定法規的參考依據。

……..原文連結按這裡


潭美風力在增強 瞬間最大陣風13級

中廣新聞網 – 2013年8月21日 上午9:30

根據氣象局上午發佈的最新一報颱風警報,潭美颱風的風力有所增強,十級風暴風半徑達50公里,瞬間最大陣風相當於13級風,由於預測颱風將從台灣北部邊緣擦過,因此有可能在部分地區還是會出現風強雨急的現象。

潭美颱風雨量威脅大過風力的颱風,不過在過去24小時內,潭美的風力也有所增強,7級風暴風半徑 維持180 公里,但警報單中增加了10級風暴風半徑 50 公里的警報內容。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 30公尺,相當於11級風。瞬間最大陣風每秒38公尺,相當於13級風。根據預測,今天下午到晚上將是風力威脅最大的時段。

氣象局說,颱風暴風圈正在接近當中,包括宜蘭、花蓮、臺北、基隆、新北、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彰化、雲林、嘉義、南投及馬祖、金門等地,都應嚴加戒備並防強風豪雨。

……..原文連結按這裡


官版風機距民宅250M 自救會、英華威都不滿

自由時報 – 2013年8月21日 上午6:10

〔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林詩萍/台北報導〕風力發電機安全距離到底該如何規範?引起爭論!

經濟部能源局昨天在一場「實驗性聽證會」中,提出官方新版的安全距離方案,如果風機設置在鐵公路等公眾場所周遭,需以一.一倍風力發電機整體高度為範圍,最少需距離一百一十公尺;周遭若有民宅建物,適當距離為二百五十公尺,不僅須做環評,且須取得範圍內住戶同意。

英華威:七到八成風機無法設

相對於目前風機設置一百公尺內要取得住戶同意的規範,新方案明顯更嚴格;英華威風力發電公司副總王雲怡表示,台灣目前已設置三百一十四架風力發電機,至今無人因風機運轉傷亡,全球運轉的二十二萬五千座風機,迄今也沒人因風機事故等死亡。若擴大為二百五十公尺,恐怕現在規劃中七至八成風力發電機都無法設立。

自救會:國外至少規範500公尺

抗爭將近一年的苗栗反瘋車自救會對新方案也不滿,自救會顧問王偉民表示,自救會主張風機與建物距離應分三級,將公共設施及民宅加以區分,且應分兩類,「強制管制」範圍內就不得設立,另一類只要「居民同意」、業者適當回饋,則可興建。

王偉民說,除丹麥規定安全距離四百二十公尺(以風機高一○五公尺計)外,世界各國至少規範五百公尺以上,英國、美國某些州甚至規範二至三公里。

王雲怡則反駁,德國、丹麥等國都以噪音為計算距離標準,例如德國會依不同區域的噪音規定三十五至五十分貝,推算出風機與村莊距離需三百至一千五百公尺,但都是建議值,仍以實測是否符噪音標準為準。且風機本身設有保護裝置,當風速達25m/s(約十級風)時,會自動煞車保護。

能源局將持續蒐集意見再討論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王運銘表示,實驗性聽證會目前是諮詢性質,聽取各方意見,能源局將責成專案小組,持續蒐集意見再行討論;他強調,政府並非扼殺綠能發展,而是站在平衡風電開發及民眾訴求的立場,希望將產業發展的負面影響降到最小。

……..原文連結按這裡


研議規範風電安全距離 能源局「聽證」作半套挨批

作者: 責任編輯賴溫狠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8月21日 上午10:50

本報2013年8月2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雖然風力發電有助低碳、能源自主的推展,政府更喊出「千架海陸風力機計畫」;但由於低頻噪音、安全距離等疑慮,在新北三芝、苗栗苑裡、桃園新屋的設置案都引起不少抗爭。在民眾持續要求下,能源局總算以較嚴謹的「聽證」程序來研擬,但卻又怯於一次到位,昨(20日)舉辦一場名為「實驗聽證」、法律效果卻不清不楚的會議,讓整個議程光是為程序問題就僵持1小時。最後主席定調為「諮詢性質」,聽證另外擇期辦理,會議才順利召開。

實驗聽證?  性質不清不楚

目前對此抗爭最激烈的苗栗苑裡居民,便因為廠商英華威設置的風機與民宅相距過近,且過程中並無良好溝通,從而激烈抗爭反「瘋」車數月。他們不斷要求主管機關經濟部能源局訂出安全距離,甚至上告國際兩公約監督委員,能源局終有回應,在20日下午舉辦「風力機設置適當距離政策規劃實驗性聽證會」。

但何謂「實驗性聽證會」?是有心解決問題或是打算矇混過關,包括律師林三加、環境法律人協會秘書長林仁惠、彰化環盟理事長蔡嘉陽等數個民間團體與能源局爭論一個多小時後,主持人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王運銘定調為「諮詢性質、不據法律效力、之後會再召開正式聽證會後」,會議才開始進行。

草案:250公尺內有建物要環評、居民要全數同意

我國風力機設置審查規定目前有三:(1)風機基座中心與最近建築物邊界直線距離250公尺以下,必須實施環評審查;(2)風機筒塔高度加葉片長度之距離範圍內若有住戶,應在申請施工許可時,檢附雙方簽具的安全承諾協議書;(3)在噪音部分,除了施工時需符合營建工程噪音管制標準,開始營運後也要受環保署噪音管制標準中,剛在今年8月5日新增的「風力發電機組噪音管制標準」,包含低頻與全頻兩範圍。

在此會議中,能源局提出對安全距離的初步規劃為:


風力機設置距離在無特定對象之場所,如與公路距離,將採行1.1倍風力機高度訂定,若低於110公尺,則以110公尺計;


風機與建築物距離,除250公尺內須依規定環評外,還須取得該距離範圍內居民同意。

登記發言的民眾有50位,大半為相關產業業者,他們對新方案表示不滿,直呼「250公尺」的規定太嚴苛,近乎刁難,不利產業發展。

英華威的副總王雲怡更表示,此規定將造成規劃中的風力機七八成都無法設立。樂士電機專案經理李新孔也提出,若統一以250公尺來規定,將來如何推廣中、小型的風機。

王雲怡表示,全球運轉的22萬5千座風機,從未發生死亡事故,台灣目前已設置的314架風力發電機,也沒有過造成傷亡。然而比起風機更危險的核能、火力發電廠,與更多的工廠等設施,都沒訂定安全距離的規範,為何要「獨厚」風力發電。

自救會:反英華威不顧程序正義  不反綠電

苗栗反瘋車自救會雖然肯定能源局著手研議安全距離規範,但對於此方案也不甚滿意,表示不理解「250公尺」這個數字從何而來,也對能源局簡報中強調世界各國對安全距離只有「建議值」而非規範有意見,不但認為資訊揭露並不完整,也質疑難道台灣人的性命就比較不珍貴?

自救會顧問王偉民表示,原本自救會提出的主張是,風機與建物距離應分三級,將公共設施及民宅加以區分,且應分兩類,「強制管制」範圍內就不得設立,另一類只要「居民同意」、業者適當回饋,則可興建。

抗爭將近一年的苗栗反瘋車自救會與聲援民眾強調,他們從不反對綠能,但風機噪音也的確會危害健康,需要解決。他們邀請業者實際到風車下350公尺內住三五天生活看看,才能體會。

苗栗縣海岸環境發展協會理事長翁坤章便表示,自己因住家附近的風車患得憂鬱症,數度想要自殺,所幸在換個地方睡眠後,情況已有所改善,但對此感到相當不便。

自救會成員陳薈茗更指明說「我們不反綠電,反的就是英華威」,她指出目前在國內獨大的英華威公司多年來在各地設置風車時,不斷作出欺騙居民的手段,因此需要能源局出面規範。

曾在三芝反對英華威旗下海威公司的賴滿足更表示,英華威曾經召開只有十多位里長參與的說明會、假冒不識字老人簽字,這些拒絕與當地居民好好溝通的行為,才是讓綠能染黑染紅的元兇。

環團:政策環評在哪裡?

關心能源政策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趙家緯指出,在綠盟提出綠能遠景中,風力發電的確占最大比重,與能源局「千架風機」的目標相同,但也因如此,更應該有所規劃,趙家緯提出,應該對此進行政策環評。

對於能源局所承諾將會再召開正式的聽證會,林三加認為,必須增加民眾參與、資訊公開,才能達到充分討論,這樣會議才有意義。蠻野心足協會法律專員李墨堂提出建議,會議要提前一個月公布、通知,且不能只在能源局網站上公告就了事,否則等於排除了風機設置當地的不能上網鄉親,而相關報告也同樣應該提早公開,方便關心民眾能及早準備,報告中提出的數據如何算出、提出建議的專家是誰等等資訊,也應該對民眾公開。

……..原文連結按這裡


估海陸警齊發 周三、四放颱風假機率高

東森新聞 – 2013年8月20日 上午11:40

輕颱潭美來襲,民眾關心會不會因此放颱風假,有可能,根據氣象專家預估,星期三下半天開始,新竹以北、東北部和東部,平均風力會逐漸達到7級以上,這已經達到放假標準,而從星期三傍晚開始,隨著颱風逐漸西移,西半部地區,也不排除會降下豪雨,因此也可望有颱風假可放。

潭美颱風來勢洶洶,讓氣象專家也緊盯颱風動向,不敢大意以路徑來看,潭美將以逆時鐘方向回轉之後,撲向台灣北部而來,從星期二下半天開始,受到外圍環流影響,北部東北部和東部會先出現間歇性降雨,而到了星期三中午過後,暴風圈接觸陸地,新竹以北、基隆、宜蘭和花蓮風雨將逐漸增強,雖然中南部地區不會被暴風圈籠罩,但是在風勢和地形交互作用下,氣象專家也預估,從週三傍晚起降下的雨量也不容小覷。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監賈新興:「最明顯的影響時間,以目前資料來看的話,集中在21號下半天到22號下半天,這段時間剛好在21號又是大潮,非常容易會造成,西半部沿海低窪地區海水倒灌以及淹水的狀況。」氣象專家還進一步預估,這一次放颱風假機率不小,因為目前潭美的平均風力七級,已經達到放假標準,隨著颱風逐漸靠近,星期三中午過後到星期四包括新竹以北,東北部和東部的花蓮,都可能被暴風圈籠罩,可望放颱風假,此外潭美挾帶的雨量,從星期三傍晚一路到星期四,也可能替中南部地區,帶來強降雨屆時放颱風假的機率也不小。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監賈新興:「中心最強的風,七級風的暴風半徑,有可能還是會影響,台灣北部的陸地,颱風假是不是會放,還是會交由各縣市政府當地或是區域來作一些決定。」專家預估,潭美的颱風中心可能會登陸,或從東北部外海擦邊而過,要是移動速度變慢,降雨的時間拉長,帶來的災害也會跟著增加,面對這個雨多於風的水颱風,民眾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原文連結按這裡


潭美颱風/若雨大風不強! 積水才有颱風假

作者: 鄭雅文 | TVBS – 2013年8月20日 下午6:16

潭美颱風襲台,這次雨強、風不強,以往颱風只要平均風力7級以上或是陣風10級以上,就會放颱風假,但雨量的判定,不夠清楚,像是在平地,24小時累積雨量超過350毫米,同時出現積水,才可以停班停課,可是對於區域範圍認定,並不明確,而且等到積水出現才放假,根本也來不及,也就是雨勢風勢暫時難以評估,北北基原本要今晚9點宣布明天上班上課廷況,延後到晚上10點才宣布。

台北天空午後下起陣雨,民眾快步走在街頭,傘花朵朵,潭美颱風來勢洶洶,雨強風不強,颱風平均風力7級以上或是陣風10級以上,就可以放颱風假,那風不強又該怎麼認定?民眾:「風很大雨很大,就適合放颱風假,如果說豪雨的話…。」劈哩啪啦,大雨滂沱,汽車疾駛濺起大片水花,過去下起豪大雨,就有放假先例,只要雨量超過這個數值。行政院人事處副處長張念中:「部分山區或平地,未來24小時累積雨量,達到350毫米以上的話,就可以宣布停止上班上課。」只要24小時累積雨量超過350毫米,就有可能宣布停班、停課,也不排除「區域性」放颱風假,但得要看各地的積水或排水量,譬如汐止淹水,只要住這或是在這上班都能放假,不過區域怎麼認定,如果只有部分路段淹水,能不能放,或是達到積水才宣布,會不會太晚,加上上班會經過的路段,怎麼判定該不該放假?張念中:「地形的變化發生危險,而有影響通行、上班、上課或者安全,有致災之餘的部分,它(政府)也可以宣布。」過去全台雖然很少有區域性放假特例,不過防範未然,各地政府已經起動防災應變措施,提早待命坐鎮,但放假標準,全台目前還是以風速為主,雨量怎麼定,還是不夠周延。

……..原文連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