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報 – 2013年9月3日 上午10:37
爭議多時的電價調漲案終於定案,但至今仍有諸多疑慮而爭議不休。首先是對工業用電調漲:由於此次的電價調漲對工業用電的衝擊比較大,且工業用電占全台用電量的65%,而台電長期經營績效不彰,對工業用電卻一直以優惠價格供應難辭其咎。
但工業電價漲價也面臨兩難。台綜院的評估指出,電價調漲的第一年,可能會造成製造業的附加價值年減120億元。如:中鋼就預估,今年的電費將多出逾1億元,明年也經多增8億元左右。台泥則預估這波電價調漲,對於每噸水泥的成本將增加20至30元。石化業亦有不少衝擊。不容置疑,電價調漲對相關產業的生產成本必然增加,進而影響其獲利,也影響國家的經濟成長;但不漲價,則台電的虧損黑洞將持續擴大,最後還是全民來共同承擔。
根據統計,10月電價修正案,對今年經濟成長率將減少0.024個百分點,對GDP產值減少37億元;對今年物價(CPI)影響,將增加0.029個百分點。此外,對明年經濟成長率,將減少0.071個百分點,對GDP產值減少109億元;對明年物價,將增加0.087個百分點。尤其是最近的國際油價居高不大,國內又受颱風侵襲,因而帶動民生消費上漲的機率相對提高,如此一來,更會降低民眾的消費及投資意願,屆時對GDP產值將更為不利。
平情而論,台灣缺乏天然能源,主要電力供應主要是靠火力、核能及水力發電;其中火力發電占全台灣電力供給的69.7%、水力占3.9%、核能占21.2%、其他則占5.2%。據悉,藉由核能發電是只要用一點點的鈾235就可以產生很多的電,但使用過的核廢料卻會造成嚴重的汙染。火力發電是會排放有毒物質及污染水質。目前,國內反核聲浪高漲,核四是否續建仍是未定之天,對國內能源供應更將雪上加霜。
坦然言,除了電價政策外,亦有研究指出,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與電力消費是息息相關,即高度的電力消費可能導致較高的實質國內生產毛額,且經濟成長的提高亦促使電力消費的增加,如何拓展電力供應建設,對經濟成長的提升是相對有利的。特別是工業部門電力用電與經濟成長方面,電價政策可能造成工業部門產出的損失而影響經濟成長。
坦然言,台灣的電價相較於國際相對低廉,或許這個因素,國人的平均消費電量,比英國、法國、日本及南韓等先進國家來得高。有鑑於此,我們也不能要求台電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台灣九八%的能源需仰賴進口,合理的電價調整應能夠適度反映國際燃料價格,以及發購電結構變動所增減的成本,對企業經營而言,是天經地義,而且符合使用者付費原則。但前提是,台電必須徹底改善經營績效,合理漲價才能讓用電者心服口服。
綜合言之,要確保國內長期電力供應穩定、以及電業永續經營發展、國家的經濟成長,合理的電價不但可以提供用戶正確價格資訊,亦有助於能源效率的提升。但電價調整對產業的競爭力,整體經濟成長與物價均有極大的影響,必須考量時機、幅度及其影響效果,才是上上之策。
【中央網路報】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