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米麵條研發成功 糧食自給率再提高

作者: 陳林幸虹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2年5月17日 上午11:42

為因應全球極端氣候,農委會把提高糧食自給率設為目標,希望養成國人多吃米的習慣。農委會和學術研究機構以及業者合作,之前推出各種米製烘焙產品,讓米的應用更為多元,今天(17日)則向外宣布成功開發「米麵條」,讓糧食自給率的目標再往前一步。

為推廣傳統米食,並讓米食製品有更多元的開發利用,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近幾年針對糙米和精白米在磨粉後如何加工,並做成消費者可以接受的米製產品進行研究。去年研發成功米月餅、米麵包和米蛋糕等20多項米製烘焙產品後,再度成功開發「米麵條」等相關製品,讓台灣糧食自給率的目標又往前一步。

農糧署署長李蒼郎說:『(原音)米穀粉加成麵粉後,做成麵條的口味,反而更好,而且吃起來容易消化,營養更均衡,重要是煮麵的時間會縮短,就能節能減碳,節省瓦斯,再加上米是我們國內生產的,不需要進口,所以節能減碳就要選擇米麵條。』

雖然米麵條不像小麥做成的麵條口感Q,不過,由於米麵條較易消化,再加上烹煮時間較短,農委會預估,未來有機會成為節能減碳風潮下的市場新寵。

農委會並指出,在米麵條研發成功後,未來國產稻米1年可以多消費10萬公噸,相當於2.4萬公頃的水稻田,可大幅減少休耕田的面積。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