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比例大減 日本下修減碳目標

民視 – 2013年11月18日 下午6:07

日本15日在波蘭的聯合國氣候會議上、丟出震撼彈,宣布減碳目標,從原定比1990年少25%,降到比2005年少3.8%,等於比1990年還高出3%,其實日本因為福島核災,目前等於處於零核電狀態,電力轉而仰賴火力,結果就是難以減碳,究竟廢核和減碳這兩個目標,哪個應該優先?透過日本的能源困境,帶您一起來了解。

災後2年9個月,福島第一核電廠18號終於要開始移除廢燃料棒,跨出廢爐關鍵第一步,不過兩年前這場核災浩劫,不只讓全日本重新思考核安議題,更讓東京電力公司蒙受270億美元鉅額虧損,目前東電正在重新擬定營運計畫,而核心目標就是在明年7月,重啟擁有7具反應爐、規模最大的新潟柏崎刈羽核電廠,東電13日向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提出審查申請,希望重啟核廠內的六號和七號機,不過,在批准安全審查的同時,當局也對福島核災善後不力的東電,表示關切。

目前日本50座反應爐都處於停機狀態,其中10座正在接受審查,由於這是今年7月新核電檢測準則上路以來,當局首次同意審查東電旗下的核電廠,再加上柏崎刈羽核廠計畫重啟的六、七號機,又與發生爐心熔毀的福島機組,屬於同一款沸水式反應爐,當局也警告東電,審查期間最好別再出任何紕漏。

福島核災造成空前災難,災後兩年多,許多民眾仍有家歸不得,日本政府日前也首度鬆口承認,許多地區因為污染實在太嚴重,已經「回不去了」,安倍政府仍傾向在符合安全規範的情況下、重啟核電廠,對此前首相細川護熙和小泉純一郎,都出面呼籲政府立即廢核,這是小泉自2006年卸任以來,首次舉行記者會,針對有人批判,在沒有腹案的情況下就高喊零核電,太不負責任、也太樂觀,小泉不以為然。

其實,福島縣在歷經311重創後,就開始大力開發可再生能源,11日,世界第一座海上浮動式風力發電站,在福島近海開始投入運轉,不只風力發電規模凌駕全日本,這座海上發電站還提供電力、給遭海嘯癱瘓的福島核電廠電力網,意義格外重大,非核、廢核,不只逐漸成為社會上的主流民意,更是近半個世紀來,環境學家的主流論調,但美國和澳洲有4名頂尖專家,卻背道而馳。

這4名專家在聯合國氣候峰會前夕,發表公開信,表示解決全球暖化危機刻不容緩,應該用更務實的態度,來面對核能發電,反核運動從1980年代至今,已歷時30年之久,從冷戰時期美蘇之間的核軍備競賽,到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電廠爐心熔毀事故,還有1986年車諾堡核廠爆炸意外,一直到去年的日本福島,每次核災發生,核安問題就被放大檢視,反核號角也吹得格外響亮,但這4名專家認為,不該因噎廢食,而是應該不斷改進,打造出更安全低廉的核電廠。事實上,世界各國對核電的依賴,此消彼長。

目前全球籌劃中的核電廠、總數將近70座,其中美國就佔了4座,而德國則在日本福島核災後,政策大轉彎,決定2022年前關閉所有核電廠,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先驅。

……..文章來源:按這裡


風力路燈12級風才運轉 白花2千萬

自由時報 – 2013年11月16日 上午8:40

議員批 市區根本不適用

〔自由時報記者張菁雅/台中報導〕廍子區段徵收地區景觀橋設置風力發電路燈,市府卻在今年七月拆除風力發電機。議員段緯宇表示,風力發電機在十二級風才會啟動,在市區根本不可能,市府白花冤枉錢。市長胡志強表示,將追究當初設計的責任。

段緯宇指出,廍子區段徵收地區有四座景觀橋,市府在其中三座橋設置風力發電路燈,每座費用為三十六萬二千元,約有五十至六十具,估計共花了二千多萬元,但一年的保固期一過,市府今年七月就拆除路燈上方的風力發電機。

烏龍設計 胡志強要究責

段緯宇說,必須達到十二級風,風力發電機才會啟動,陣風八級就已經是颱風,市區平常不可能出現十二級風,市府做了又拆,亂花人民納稅錢,他也懷疑風力發電裝置是假的。更離譜的是,市府還打算繼續在水湳區段徵收地區、十三期重劃區景觀橋設置風力發電路燈。

胡志強表示,當初設計十二級風力才能轉動,但當地根本不會有十二級風,應該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建設局路燈管理科則表示,廍子地區一至四號景觀橋是由地政局委託內政部土地重劃工程處規劃設計施工,去年底完工保固期屆滿後,移交建設局維護,當初設計路燈使用太陽能及風力發電,希望帶給市民再生能源的概念。

建設局稱 日後擇地再用

路燈管理科也指出,實際上廍子地區僅二座橋共設置十六具風力發電路燈,經實地勘查,太陽能發電裝置尚稱良好,但風力發電確實無法發揮功效,風力發電機具拆除後,妥善置於倉庫,目前均保存良好,未來若找到適切地點,可再評估使用。

建設局長吳世瑋、地政局長曾國鈞也澄清,水湳、十三期都沒有規劃設置風力發電路燈。

……..文章來源:按這裡


節能績優單位 年減碳逾十萬噸

中央社 – 2013年11月13日 下午9:40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3日電)經濟部今天舉行節約能源表揚大會表揚37家廠商、公民營機構及推動節能教育優良學校,總節能效益達3.6萬公秉油當量,年約省3.03億元能源成本,減少排碳量達11.9萬公噸。

經濟部長張家祝致詞時除了肯定獲獎的單位,也希望能進一步推廣到所有企業或單位。

張家祝指出,許多工業都相當耗能,造成能源流失,他認為在管理、製程方面都有很大改善空間,並非要維持產業發展就一定要用那麼多能源。

他強調,儘管不願說電費調整可以促使節電,但確實會有效果。

張家祝指出,政府推動發展再生能源,目前離岸風力、太陽能發電都相常昂貴,儘管未來發電成本可能會逐漸降低 ,但還是比傳統發電高出很多。

他希望外界瞭解,能源只會越來越少、越來越貴,「絕對不會改變」,全球趨勢就是朝這個方向發展。

今年度獲得節能績優獎的25家企業及單位中,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連續3年獲頒傑出獎殊榮,獲頒「節約能源優良企業獎」。

本屆推動能源教育績優獎共12所國中、小學校獲獎,包括「傑出獎」4校及「優等獎」8校。1021113

……..文章來源:按這裡


太陽能收購價 經部決降12.5%

作者: 記者潘羿菁╱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1月13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潘羿菁╱台北報導】

太陽能收購價將再調整!太陽能業者抗議明年的參考收購價大砍逾13.50%,又加上競標機制,勢必會二度傷害業者,經濟部決定縮小降幅為12.5%,原本屋頂型參考收購價降幅最大,反而成為最大受惠級距。

能源局日前就民國103年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舉辦公聽會時,太陽能業者群起反對,主要是能源局傾向將明年度的參考收購價,訂定在每度4.8214元~7.0738元,若與今年下半年比較,其降幅高達13.56%~14.24%。

業者認為,不只降價,能源局還要強迫業者競標裝置容量,勢必會造成廠商間惡性削價競爭,最終拿到的收購價格,會遠遠低於政府訂定的參考收購價。能源局向費率審定委員會提出業者意見後,經濟部決定「體察」業者苦處,稍微調整降幅,亦即調高政府收購價。經濟部官員表示,最終拍板定案的降幅為12.5%。

……..文章來源:按這裡


訪陸連年增遭批 核研所:考察再生能源

中廣新聞網 – 2013年11月11日 下午1:00

立委今天批評,原能會核能研究所年年增加前往中國大陸考察預算,相較於對歐美日地區考察預算幾乎文風不動,「赴陸取經」根本顯得「沒必要」,預算難以「放行」。核研所表示,前往中國大陸主要是考察新能源與再生能源,並強調大陸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再生能源市場,前往考察是一個研發機構該做的事。 (何庭歡報導)

立委許忠信質疑,核研所每年編列,前往中國地區參訪的預算從民國99年開始逐年加倍,然而中國核能技術並沒有跨越性的成長,核研所投入雙倍經費相當不合理。對此,核研所長馬殷邦回應表示,核研所研發重點不只在於核電,還包括再生能源,他強調:

『全球成長最快速的再生能源的市場,就是在中國大陸,那核能研究所研發的技術,希望能夠推廣到國內的業者,由業者出國去打天下,然後在台灣生產的話呢,能夠創造國內的就業機會,這個是一個研發單位應該做的職責,也是所有的立法委員要求核能研究所這樣的一個研發機構該做的事。』

許忠信再提到,核研所明年度預算編列中,將參訪中國生質能展覽會與相關燃料的研發機構,除了預計拜會的廠商與公司集團外,還提出將前往包括廣西、河南或上海等地,根本是以「參訪」名義旅遊。馬殷邦則說明,根據規定在填寫出國計劃書時,沒有涵蓋的地區將不能前往,但預算須要提早提報,因此只是將可能前往地區先納入填寫。

……..文章來源:按這裡


沿海蓋風力發電機〉台電發扶助金 海湖人憂被摸頭

自由時報 – 2013年11月9日 上午8:40

縣府及公所保證回饋專款專用

〔自由時報記者薛翰駿/桃園報導〕台電公司將在蘆竹鄉海湖村興建風力發電機組,為了展現敦親睦鄰誠意,副處長陳秋長昨前來發放低收入戶扶助金,有十個家庭受惠;但村民質疑噪音問題與回饋金是否落實用於地方,台電再次保證噪音不成問題,縣府及鄉公所也說回饋金都會用在海湖村。

台電公司計畫在蘆竹鄉海湖村海岸蓋風力發電機組,興建計畫已通過環評,只待取得施工許可,年底就可動工。陳秋長昨前來拜訪十戶低收入戶,各發放五千元扶助金。

不過地方仍有反對興建風力機組的聲浪,海湖村長王家慶表示,村民們贊成與反對的聲浪各半,反對的村民對噪音與回饋金的使用仍有疑慮,也有人認為風力發電機組就在桃園國際機場航道下方,擔心是否有飛安問題。

王家慶說,他曾實地探訪林口電廠的風力發電機組,噪音影響不大,當地也有居民說,台六十一線的行車噪音比風力發電機組還大,且海湖村安裝的機組因有飛航高度限制,是最小尺寸的九百瓩機型,聲音更小,不會有飛安問題。

至於村民關切的回饋金使用,台電再生能源處公關課長邱福得表示,回饋金就是「協助金」,分為「建廠協助金」和「發電協助金」,前者有二百一十六萬元,依照台電規定,一半給鄉公所、一半給縣政府,年底取得施工許可後將先給七成約七十五萬元,待後年三月完工運轉後再發給其餘三成。未來發電機組運轉,每年將依發電度數發協助金,約有十五萬元,由蘆竹鄉公所統籌運用。

對於台電的回饋金用途,鄉長褚春來保證全數用在海湖村各項建設,縣府工商發展局公用事業課也說,這筆款項不會被用在其他地區。

……..文章來源:按這裡


【FOCUS新聞】最大核電國 美70萬噸核廢無處埋

作者: | TVBS – 2013年11月8日 下午8:23

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核能發電國,一共有104部機組,但是這104座核電廠,一共製造7萬公噸的核廢料,但是這麼大的一個美國,去找不到一個地方能夠掩埋這些核廢料,斥資上百億美金開鑿興建的「雅卡山核廢場」停工,可能報廢,你能想像嗎,距離紐約是中心不到80公里的印地安岬,就有兩幢大樓,裡面裝滿核廢料,如果遭遇恐怖攻擊,後果不堪設想,但是美國還是繼續興建核電廠,就怕美國人電力不夠。

不管是芝加哥人、紐約人或聖地牙哥人,距離他們城市不到80公里的地方,都有一座這樣的設施,而它們被許多人視為是一顆不定時炸彈。CNN記者:「摸起來溫熱,為什麼?」維州多明尼恩電力公司副總裁:「裡面有32組核廢料。」原來這些設施儲放了核廢料,但是有幾個人願意家裡附近就是核廢場呢,因此美國國會歷經20年、3次投票,終於敲板定案,決定將全美國所有的核廢料,通通丟到內華達州的深山野外。「雅卡山核廢場宣傳片」:「雅卡山是世界上該範疇最全面的一座研究中心。」雅卡山橫亙於莫哈維沙漠與大盆地沙漠之間,就是美國國會替104座反應爐製造出來的7萬公噸核廢料,選出來的最後安身之所,工程人員炸開雅卡山的山壁,在山巖裡鑿出U型主隧道,實驗用凹室以及儲藏核廢料用的小隧道,建蓋核廢場替雅卡山附近的居民,製造工作機會以及商機。奈郡核廢料儲藏槽方案官員賴西:「雅卡山所在奈郡的居民,許多都在雅卡山核廢場工作。」但是多數內華達州居民當然反對核廢料埋在自家後院,況且還是一個地震活動頻繁的後院,他們的救星就是內華達州選出來的國會大老「里德」,他答應選民,雅卡山核廢場絕對胎死腹中。美國參院多數黨領袖里德(2010):「就把它廢棄就好了,也不用擔心核廢料的運輸問題,替國家省下幾十億美金呢。」里德還得到歐巴馬總統的支持,歐巴馬兌現了2008年大選時所開出的選舉支票。歐巴馬2008年競選宣傳片:「歐巴馬反對雅卡山核廢場計畫!」於是乎,這項耗時超過20年,已經花掉上百億美金公帑的核廢場計畫嘎然喊停,恐怕要報廢,其他國會議員反彈,痛罵這一切攏是政治,因為歐巴馬還在當伊利諾州參議員時,可是對雅卡山核廢場投下贊成票呢。共和黨眾議員許姆庫斯:「歐巴馬當選啦,他和里德達成協議啊!」CNN記者:「我想問你一個問題,里德參議員可能會問同樣問題,何不把核廢場蓋在伊利諾州呢?」伊利諾州共和黨眾議員:「嗯…如果你能找到一個地點,如你能在伊利諾州找到山或沙漠。」說穿了,有幾個人願意承擔7萬公噸核廢料的風險呢,而雖然美國還找不到地方掩埋核廢料,但是它可沒有停止興建核電廠,這裡是喬治亞州東部,將近3千名工人正在大興土木,建蓋一座斥資140億美金的全新核電廠。美國核能協會馬文菲爾托:「全美目前有大約100座核廠,它們會在2030到2050年間關閉,我們必須興建新的取代它們,來應付不斷增加的電力需求。」難道有了日本福島核電廠的教訓,美國不打算逐步核廢嗎?美國南部電力公司巴茲米勒:「這套設計能處理福島那樣的狀況。」沒出事前,主事者都是自信滿滿,而現在更有一部紀錄片「潘朵拉的承諾」,探討核能可能沒有像反核人士所說的那樣危險。紀錄片導演羅伯史東:「我擔憂的是,核能危險的論述是錯誤的,50年的核能歷史,全球440座核電廠,只發生3次重大核災,只有車諾比最嚴重,這座瘋狂的前蘇聯產物,但死亡人數不到60人,核能是第二安全的能源。」或許這位導演可以考慮搬去車諾比那裡定居,反核人士現在不僅認為核能危險,而且還很昂貴。美國能源部前資深顧問阿爾法雷茲:「這就像想用魚子醬解決飢餓,核能就像拿魚子醬解決飢餓問題。」反核人士提倡再生能源,再生能源是否能夠完全取代核能的辯證,也將繼續下去。

……..文章來源:按這裡


環境前線:英國要新建核電廠了,然後呢?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11月5日 上午12:11

■房思宏

儘管國際間的實際趨勢,始終很難支持「核能復興論」的說法,但國內在國際新聞長期娛樂淺碟化的情形下,官方及主流媒體持續傳播簡化的訊息,繼續強化「世界主要國家仍持續擁抱核電」的印象。在美國佛蒙特(Vermont)核電廠將於明年關閉;瑞士宣布於2019年關閉一核電廠;以及韓國核電廠偽造文件及貪腐醜聞頻傳各種不利消息衝擊下,英國辛克萊C點(Hinkley Point C)核電廠之興建正式上路,大概是對核能復興論者來說,最為振奮的消息了。

(上圖)一條道路貫穿英國西南部橋水鎮預定興建辛克萊C點核電廠的地點,圖攝於2013年10月24日。(圖文/路透)

從官方的角度來看,英國重新投入發展核電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一個擁有北海油田及世界最大離岸風力發電廠的國家,卻不受福島核災影響,在保障能源安全及減碳的雙重考量下,仍然積極投入新建核電廠。難怪官方及台電一直希望邀請英國代表來台,說明核能做為低碳能源的重要作用。

然而,筆者於今年5月7日的《立報》「環境前線」專欄中,即針對英國重新發展核電過程中面臨的種種困境:包括核電無助於填補英國的能源缺口、高階核廢料處置場選址面臨重大挫折、新建核電廠減碳效益甚微、核電產業遊說將核電納入低碳能源,以及福島核災後運用公關策略強化核安印象等問題,以及更重要的,英國新建核電廠計畫恰恰讓世人看到,核電絕不是一個便宜而符經濟效益的能源。本文將從歷史回顧出發,檢視英國重新發展核電計畫的種種問題。

核電經濟神話的破滅

在美國馬歇爾總統提出「和平使用原子能」不到兩年,全世界第一座商用核子反應爐就於1956年在英國開始運轉。1960年代英國核電快速發展,幾乎每年都有新建核子反應爐投入運轉。1979年時任能源部長的哈維爾宣布將新建10座壓水式反應爐(PWR),並宣稱核電是人類能找到的最便宜能源。

然而這樣一種便宜有效率的能源,卻在市場上踢到鐵板。1980年代執政的保守黨政府,在1988年宣布將電力事業私有化,然而幾座核電廠皆因考慮到巨額後端處理成本,以及發電成本遠高於火力發電的情形下,無法順利出售。而自1990年起於電價中額外課徵的11%核電附加費,不但無法滿足核電廠除役及後端處理的需求,反而主要是被用於興建長達7年的賽斯威爾B(Sizewell B)核電廠。研究也指出,此一核電附加費在1990至1998年間,一共為核電業帶來91億英鎊的補貼。1995年開始運轉的賽斯威爾B核電廠,也成了辛克萊C點核電廠計畫前,英國最後一座興建的核電廠。核電佔英國供電的比例,在1990年代末期攀上高峰,此後隨著老舊核電廠逐步關閉而一路下滑。

核能復興在英國?

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中,指出英國不會興建新的核電廠,但排碳考量讓核電仍是未來英國能源組合中的選項。2006年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公開宣示支持重新發展核電,以達減碳目標,並指出英國政府將不會提供資金補貼,未來新建核電廠將由市場力量完成。然而正如筆者之前提及,此一宣示旋即遭致許多公共質疑,英國政府的環境審計委員會也指出發展核電無助於解決英國的能源困境。而2006年公開諮詢過程中的資訊造假,更讓綠色和平對英國政府提出訴訟並獲得勝利,迫使英國政府於2007年重啟諮詢程序。

接替布萊爾擔任工黨政府首相的布朗於2008年宣布將新建8座核電廠,此一重新擁抱核電的宣示大大鼓舞許多核電營運商,包括法國的EDF、德國的E.ON及RWE、日本的東芝、以及中國核電業者等,法國國家電力公司EDF甚且在2008年買下英國能源公司,取得英國現有9座核電廠中8座的所有權。布朗首相在一場演講中,也正式提出「核能復興」的論調。一個在全世界供電比例不斷下降的能源,似乎在英倫找到再起之契機。

然而就如筆者在前文指出,儘管從工黨到2010年後的保守黨-自民黨聯合政府,都一再宣示重新發展核電的決心,但自2008年至今,英國的核電發展不僅讓人感受不到欣欣向榮的氣息,反而提供一絕佳機會,讓我們重新檢視核電業與政府間的利益糾葛,以及更直接的核電成本問題。

自1990年代開始,英國社會已經逐漸認識到核電絕非如業者及政府所宣稱的如此便宜,比方說英國時任能源及氣候變遷部長休恩在2010年時指出,在核電廠除役及核廢料處裡部分,現在至少存在40億英鎊(約1,920億台幣)的資金短缺。而高漲的建廠成本,加上未來須面對價格持續走低的再生能源競爭,也讓各大核電營運商開始卻步,逼得英國政府必須巧立名目來補貼廠商興建核電廠。

新的核電廠對誰有利?

在各大核電營運商紛紛宣布退出英國核電廠計畫後,英國政府與唯一仍保持興趣的EDF公司持續協商,在今年3月批准辛克萊C點核電廠計畫後,又歷經數月談判,終於在日前宣布達成協議,目前協議中公開的部分包括一路高漲的建廠經費:最終興建兩個反應爐將花費160億英鎊(約7,680億台幣);興建時間預估長達8至10年,無益於在短期內解決英國能源短缺問題。

除此之外,更嚴重的問題是,為了保障EDF投資核電廠的獲利,英國政府同意每百萬瓦小時(MWh)至少92.5鎊的保證電價,是目前電力市場上批發電價的兩倍。而由於此保證電價與通貨膨脹連帶,預估在2023年時,每MHh的保證電價將來至121英鎊。經濟學家預估,除非其他能源在未來幾年內價格大漲,否則此一電價在市場上將無任何競爭力。而當辛克萊點C核電廠投入運轉後,預估EDF每年將可獲得稅前約10億英鎊(約480億台幣)的獲利,與此同時,消費者卻得被迫面對高漲的電費帳單。而正如玫瑰花換了個名字仍然不減其香氣一般,儘管英國政府宣稱保證電價與政府補貼不同,但此種遠高於對再生能源補貼的挹注,相信也能讓我們看清楚核電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而與EDF的協議一但成立後,此種變相的政府慷慨補貼,相信能重新喚起其他核電業者的熱情。換個角度來說,如果單從成本效益角度觀察,則英國新建8座核電廠的計畫絕不可能實現;而若透過政府補貼新建核電廠,或可吸引投資興建其他核電廠,但辛克萊C點核電廠的計畫,已經清楚展示新建核電廠所需投入的龐大成本,以及對社會、民眾的巨大影響,更別提核電業內大量國外資金所帶來的國安問題。這些複雜而待觀察辯論的問題,國內官方及媒體又怎能以一句「英國持續發展核能」輕鬆帶過呢?(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文章來源:按這裡


研究:全球排碳量 去年微增1.1%

台灣醒報 – 2013年11月1日 下午7:03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人類製造的二氧化碳量年年增加,荷蘭公布的最新研究報告發現,去年全球排碳量仍增加了1.1%,雖然相較過去10年來的年平均值2.9%降低,但人類製造的二氧化碳仍對於全球暖化有一定影響。研究者指出,中國發展水力與美國開採頁岩氣,是全球排碳速度減少的原因,如果持續下去,全球排碳量將可以減少。

根據荷蘭環境評估署指出,去年全球排碳量增加了1.1%,大約345億噸。二氧化碳是造成地球暖化的溫室氣體之一,儘管中國開始積極推動水力發電,美國也開採頁岩氣,但整體而言,由人類製造的二氧化碳量依舊在增加,因此,聯合國早已呼籲要阻止地球暖化,一定要將本世紀溫度上升控制在攝氏2度以下。

科學家認為,要達到聯合國訂下的目標必須從「減碳」著手,今年5月,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已來到400PPM,顯示人類排碳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如果要達到聯合國的目標,2000年至2050年排碳量必須低於1.5兆噸,不過自從2000年起,人類已製造了4660億噸二氧化碳。

報告中指出,中國去年排碳量相較2011年增加99億噸,幅度為3%,相對過去10年平均值的10%低了許多,研究者曼霍認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大型經濟發展計劃已經結束,因此國內電力價格開始增加,二是水力發電大幅成長,2012年便增加了23%,因此抵銷了約1.5%的排碳量。

美國去年排碳量增加1.4%,為52億噸,但年增幅則創下自1993年以來的新低。歐盟國家由於經濟衰退影響,能源消耗無法提升,因此排碳量在去年減少了1.6%。

以全球排碳比例來看,中國佔29%,美國佔15%,歐盟佔11%,印度為6%,俄羅斯為5%與日本4%。另外,報告也指出,自從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發生後,核能使用開始減少。

報告中樂觀指出,如果美國頁岩氣持續開採,加上中國水力發電大量投入運轉發電,全球(特別是歐洲)的再生能源持續廣泛使用,人類排碳量終究會持續減緩。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 Health Communication》期刊。

……..文章來源:按這裡


政策明星 生技起飛 風力發電 新能源車 不紅也難

作者: 文.李洲 攝影.鄭暐琪 | 理財周刊 – 2013年10月31日 下午1:10

政府不斷釋放政策題材利多,強勢維繫台股元氣,新一波生技起飛方案將啟動、經濟部主導的離岸風力發電及兩岸新能源車等類股,將成為年底台股主流焦點。

國安基金出清持股新聞炒的沸沸揚揚,財政部長張盛和日前在立法院財委會答詢時對外透露,國安基金已出清手中持股,近期政府基金也沒有加碼股市,在此議題之下,投資焦點似乎太關注國安基金的動向,反而忽略台北股市近期已站穩波段新高8400點之上。

釋放政策利多 台股大盤創新高

台股自八月底正式翻多之後,指數一路見回不回,延著二十日均線向上攻擊,盤面在台積電(2330)優異財報、利基型題材股、新台幣升值資產股及生技比價行情等帶動下,此四大族群連番熱炒維持台股熱度。

外資自十月二日起二十個交易日中有十八天買超台股,至十月三十日止,外資買超金額已逾七百億元,十月三十日台股創近期新高八四六五點,近一周指數皆維持在季線、月線之上,但在外資及業內主力進場,對關鍵性指標題材股作多,護盤維繫台股向上能量。

對於現階段盤面發展,指數能維持高檔不墬,一方面是外資持續將資金匯入亞洲市場,新台幣兌美元升值,將引導外資熱錢持續匯台,另一方面,則要關注政府政策作為,至下半年開始,可觀察到政府不斷對台股釋放利多消息,從金管會開始,兩岸金融監管機關交流密切,首度金保會協商也在日前完成。

新一波生技起飛方案啟動

換句話說,國安基金對台股操作是救盤功能的危機入市,財政部張部長宣稱持股出清,正代表台股目前沒有危機,而政府相關部門卻也在此刻不斷釋放政策題材等相關利多,維繫台股元氣。

時序進入第四季,近期包括行政院及經濟部相關部會,皆提出有關產業景氣振興方案,包括:新一波生技起飛方案啟動,政府宣示民國102至104年進入第二階段「生技起飛方案」。

其次,全球資源有限,在國際能源價格高漲的此刻,各國政府都積極開發相關再生能源,經濟部協同國內企業發展離岸風力發電,寄望2030年達成3000MW之政策目標,並創造五千億新台幣商機。最後,各國政府將聚焦綠色環保議題,從過去的LED、太陽能等節能概念外,市場則將眼光投放到環保能源汽車上,每年台灣汽車市場成長有限,國內企業無不積極切入中國大陸龐大市場,從能源汽車角度出發,兩岸可望共同開發新能源汽車。

原料藥、新藥 盤面焦點

行政立法兩院風波平息之後,生技族群再度成為市場焦點,日前行政院院長江宜樺主持政務會談指出,生技起飛方案在第二階段從新藥、醫材、醫管三方面的積極作為,將加速創新導向的產業結構升級轉型,期望能在三年內創造五至十項生技的創新產品或服務模式的成功案例,作為我國生技產業進軍國際市場的基石。

同時第二階段的目標透過創新藥品及醫療器材的研發產業化與醫療管理服務產業化等三大主軸,創造創新產品或服務模式的成功案例。

去年啟動的第一階段「生技鑽石行動方案」,以強化生技產業的基磐建構為主要目標,並將整體生技製藥產業規模,自規劃前的一千三百億元,倍增至二千六餘億元。

自今年至明年期間,政府將以「創造成功案例」做為第二階段「生技起飛方案」的主要目標,透過創新藥品及醫療器材的研發產業化與醫療管理服務產業化等三大主軸,創造創新產品或服務模式的成功案例。

除了台灣由政府力量發展生技產業之外,對岸中國大陸更是積極發展,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將「醫改」及生技醫療產業列為重點項目,中國大陸副總理李克強近期會晤多位大陸鄉村醫師,並喊出「共同構築健康中國」,宣示要在十二五期間,把大陸醫改徹底實行,外界解讀,此動作將刺激大陸醫改及十二五生技醫療商機蓬勃。

國內業者表示,醫改為大陸十二五規劃中重點項目之一,不論是提高醫保入保率及補貼、提升縣級醫院軟硬體等,都對相關業者有正面挹注。

從兩岸政府政策來觀察,生技類股之中上游的原料藥及新藥依舊為盤面重點,包括:原料藥的神隆(1789)、旭富(4119),及新藥類股的健亞(4130)、基亞(3176)、因華(4172)等。

風力發電 長線題材蓄勢發

經濟部能源局協同國內主要發力發電廠商,共同舉行「風力發電離岸系統示範方案」,由經濟部次長杜紫軍與兩家離岸風電示範獎勵案民間業者福海風力發電、海洋風力發電簽約,正式宣布台灣離岸風電發展啟動。

杜紫軍對外表示,離岸風場發電效率比陸上風場還高,每一MW的減碳量為二千噸,初步估計台灣擁有5~6000MW風場潛能,如果全數開發完成,每年可以減碳1200萬噸,有助台灣達成減碳目標。

政府鼓勵業者發展離岸風電,不只帶動風電相關的能源產業發展,也可以為台灣帶來包括電機、鋼鐵以及船隊等其他相關產業發展。(文未完)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