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民眾了解節約用水能救地球 大甲水公司努力宣導

NOWnews – 2013年9月6日 下午6:31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大甲區永信藥品公司六日舉辦員工幹部研討會,大甲自來水公司特派員到場宣導珍惜水資源,省水、節水方式、並發送節水36招教戰手冊,及節能減碳宣導電子帳單申辦。水公司主任趙文燦表示,節約用水十分重要,大家祗要注重勿浪費水源的使用,即可達到節能減碳救地球效力。

大甲自來水公司為建立民眾節能減碳觀念及為民服務,遇有大型活動或公司工廠幹部會議,都會派員前往做節約用水作環保節能減碳救地球宣導工作,希望人人都能避免浪費用水。

大甲永信藥品公司於6日舉辦員工幹部研討會時,趙文燦主動率員到公司宣導珍惜水資源,省水、節水方式、發送節水36招教戰手冊,及節能減碳宣導電子帳單申辦。

趙文燦在會中呼籲大家選用省水標章設備,瞭解自來水之使用來之不易,祈員工 從改善家庭用水習慣著手,省水應從個人日常生活做起,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朝每人每日用水少於250公升目標邁進。

同時宣導申請電子帳單可以免寄紙本,保護地球的肺,藉由綠色值物行光合作用 ,消耗CO2。且水公司已提供「水電麻吉」貼心聯合服務,提供台電申請文件代收服務,計有通訊地址變更、申請金融代繳、軍眷優待、電子帳單及過戶等各項服務。

……..文章來源:按這裡


未來的電哪裡來 日本節能背後的無助〉反核運動 首相官邸前喊廢核,每週五憤怒上演

作者: 文∕王美珍 | 遠見雜誌 – 2013年9月6日 下午1:22

福島核災是日本難以抹去的痛,反核因此成為許多人的信仰,每週五固定在首相官邸前的反核抗爭,已經持續兩年,只要一日不廢核,這場運動就很難結束。

週五傍晚,東京地鐵國會議事堂站附近分外熱鬧。這裡不是酒吧或餐廳,下班人潮卻慢慢匯聚前行,宛若一條河流不斷延伸,直到首相安倍晉三的官邸前,人們的腳步才停了下來。

「停止核電!」「反對重啟!」街頭愈來愈多群眾,齊喊口號。「自民黨=自滅黨」「反對核電廠重啟」等各式標語緊緊握在人的手心裡。

這是日本民眾自發的反核活動。自2011年3月福島事故發生後,每週五在官邸前的馬路聚集,迄今已兩年,反核人潮仍從不間斷。

這項活動,人潮最多的時候多達20萬人,甚至還有鎮暴車出來維持秩序,兩年後估計每週仍有500人左右,成為日本社會持續最久的公民運動。

隊伍裡,許多是頭髮已斑白的老人,談天時輕聲細語,十分客氣,典型的日本人風格。然而,喊起口號,卻卯足了勁。

年輕人則用新科技表達訴求,以iPad製作跑馬燈,小小一塊面板,字體不大,卻始終高舉。

將視線往整條馬路延伸,一路有人吹著像是貝殼一般的號角,有人打著日本傳統大鼓,也有媽媽推著貼有標語的嬰兒……,眾生群相,共同的訴求就是廢除核電廠。

「日本其實是很能忍的民族,怎麼激怒都不容易生氣,很難在路上看到有人吵架,大型集會也很少。核能這個議題,反對的聲音能持續這麼久,就代表這件事超過他們容忍的限度了,」長期居住在日本的台灣貿易中心所長陳英顯觀察。

福島核災陰影深,七成日人支持廢核

根據日本最大報紙之一《朝日新聞》2013年2月調查,認為應立即廢核或2030年之前逐步廢核的日本民眾,加起來高達71%,贊成繼續使用核電的只有18%,11%沒有回答,比民調顯示反核的民意仍舊高漲。

甚至,首相安倍晉三雖支持重啟核電與外銷核電,夫人安倍昭惠卻公開表示:「我反對核能。看見他(安倍晉三)推銷核能到海外,我就心痛。」

福島核災的陰影,是促使日本人民反核的最大原因。陳英顯舉例,他的辦公室一位優秀的日籍員工日前辭職,原因竟是因為擔憂東京的輻射汙染影響兩個孩子的健康,夫妻兩人寧可中年轉業,放下原本高薪的工作,搬到最角落的高知縣,到鄉下地方重新生活。

此外,由於受到福島核災的影響,東北五省的農產品都已禁止出口,也有日本民眾擔心,這些銷不出國外的產品,就直接在日本國內銷售,影響國人健康。

「我之前都不敢買關東地區的礦泉水,只買九州的,蔬菜、水果都是買愈遠愈好,最好是進口的,」陳英顯說,福島核災發生後,台灣的悅氏礦泉水就突然成為非常受歡迎的商品。

連知名的築地海鮮,有些講究的人,也擔心海水汙染,連海鮮都不吃了。「日本不是資訊很透明的社會,很多訊息,政府並不公開,人民大部分只求自保,」陳英顯說。

事實上,福島核電廠之前就陸續傳出輻射物質外洩,並已汙染海域和鄰近土壤的消息。不過,東京電力公司一直沒有對此項指控做出回應,直到今年7月底,才承認事實並對此公開道歉,更讓社會更對政府與電力公司提供的資訊失去信心。

經歷廣島原爆,85歲婆婆反核逾30年

與台灣相較,日本人民對核能的恐懼,可以追溯到二次大戰期間。85歲的齊藤美智子,是每週都會出現在官邸前的反核民眾之一。身高才約150公分的她,在反核隊伍的人群中顯得瘦小,由一位友人在旁攙扶著。

她的頭上戴著寫著「反對核電」的白色布帽,笑著說:「這可是福島地區的商品!」然後,從竹編包包裡,拿出從裁縫店購買的花布、以奇異筆寫下標語:「我希望住在一個安全的家園」。

接受記者訪問時,她舉著標語的手,始終沒有放下休息。不痠嗎?她說:「當然痠啊!」即便如此,她仍在這裡持續舉牌兩小時。為什麼如此堅定反核?這位老人家淡淡地說:「我的好朋友、國小老師,全部在廣島原爆時死了。」

因為這段傷痛的回憶,當1986年烏克蘭發生車諾比核電廠爆炸事件時,她就決定開始反核,自己製作小旗子在官邸附近發送民眾。

齊藤美智子緩緩地說,她的兒子高中時曾因為好友過世而想要自殺。她就告訴他,想要做什麼都可以,就是不可以去死。後來,兒子結婚,媳婦的父親竟也是廣島原子彈的輻射被曝者,手臂變形,全身病痛,就是她親眼所見的例子。

「我追求的,只是好好的活著,如此而已,」齊藤美智子說。

除了每週五的反核集會,每年的8月6日與9日,分別是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的日期,她都會從家裡搭一個半小時的車,出來默默舉著標語。

隊伍中也不少年輕的身影。早稻田大學文化人類學研究生永野篤表示,1999年東海村JCO臨界意外,三名現場工作人員因作業不當,造成大量輻射線釋放,工作人員因此死亡。

「核災很多時候是人為疏失。這是機率問題,只要再發生一次核災,就是日本再也承受不起的後果,」永野篤說。

新的安全審查標準,社會仍有許多疑慮

此外,對於核電是否就是經濟的解藥?社會也有不同的意見。

綠色和平組織能源氣候與能源主任高田久代表示,做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的德國,過去20年能源消耗下降6%,然而GDP仍然增加30%。日本GDP只成長了20%,比起德國少了10%,能源消耗卻反而增加6%,由此可知,「經濟成長,不一定等同於用電成長。」

高田久代舉出經濟產業省的統計,表示真正用電比率高的業種,其生產金額與雇用人數,占整體製造業不到1%。意即,並非所有的製造業都是高耗能產業,破除製造業等於高用電量的迷思。

關於7月剛出爐新的安全審查標準,社會亦仍有不信任的聲音。「新標準只規定核電廠不能位於斷層帶的正上方,但並未考慮斷層地帶的連動性。」綠色和平核能部門主任鈴木一惠表示。

沉默的日人終於願意說出心聲

來自荷蘭、今年50歲的潔欣塔(Jacinta Hin),已經住在日本23年,從事人力資源工作。她和來自法國、日本的友人成立「美麗能源」團體,自掏腰包購買蠟燭,每週五都在官邸附近讓人們許願。

她表示,所謂「美麗能源」,是指對地球、人們與食物都安全的能源。核電若包含風險成本以及核廢料除役的費用後,就不經濟了,當投入很多成本發展核電,自然就會排擠再生能源的發展。

已經參與反核運動兩年的潔欣塔,觀察日本社會的變化:「不太表示反對意見的日本人,終於願意說出他們的心聲,這非常難得。」

不過,也有人認為,隨著時間的過去,人們終將會向經濟低頭。前日本原子力技術協會最高顧問石川迪夫說,去年的眾議院選舉,反核的代表都落選,就是證明了民眾雖然不情願,但仍會慢慢轉向贊成核能。

未來,日本反核與擁核兩種勢力如何拉鋸?後續發展,仍須關注。

……..文章來源:按這裡


德國綠能、法國核能、日本節能 台灣萬萬不能?

作者: 文∕楊瑪利 | 遠見雜誌 – 2013年9月6日 下午1:22

今年底,從計畫興建至今長達33年、總投資金額超過3000億元的核四,預定將交付公投。 但其實,台灣必須面對的能源問題,核四只是其中之一。在核四背後,是台灣未來電力該從哪裡來,會不會缺電,才是更關鍵的。

面對未來,台灣能源該朝什麼方向走,目前仍眾聲喧嘩。《遠見》歷經三個月密集籌劃,走訪德國、法國、日本等三種不同能源模式,看看人家如何做能源抉擇?除了分析成功之道,也關注他們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如果要向「核」走的話,一向自詡為歐洲領導者的法國,堪稱全球最成功的典範。

歷經1960年代失去殖民地的天然資源供應,加上1970年代石油危機,促使法國人決心發展核電,40年來的極速衝刺,讓法國獲得了接近50%的能源自主度,更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出口國,把核電變成外銷主力產業。

身為全球最大觀光勝地的法國,同時也是歐洲核電密集度最高的國家,境內遍布19座核能電站與58個反應爐,每年提供全國超過3/4的電力。使法國成為歐洲能源價格最便宜的國家,40年來維持了不錯的安全績效。

只是,為什麼這麼浪漫又重視人文歷史的人民,會這麼高比例願意繼續使用核能?法國人民難道不怕核災嗎?核能專家是如何說服人民接受核能的呢?這些都是《遠見》採訪法國試圖要尋找的答案。(頁231)

向綠走?理性德國發1/4綠電

若要向「綠」靠攏的第二種模式,德國無疑是典範。早在20世紀末,德國就訂出了終極廢核的長期目標,2011年爆發福島核災,更喊出2022年終結核電,廢核速度領先各國。

德國能大聲向核電說不,最大本錢就是比重愈來愈高的再生能源。去年發電量接近1/4,來自逾風力、太陽能、水力、生質能等綠色電力。到2050年,還要提高到80%!

德國如何發展再生能源?成功之道是什麼?十年來德國電價已成長一倍,目前是台灣的四倍。德國人民為何願意付出高電價呢?這些都是《遠見》本次採訪想了解的答案。(頁206)

第三種模式是資源與地理狀況接近台灣的日本。原本核電占三成的日本,在福島核災那年,隨即暫停50座反應爐當中的48座,剩下兩座機組亦將於今年9月大修停機,進入「零核」狀態。

長久以來依賴核電的日本,如何因應驟缺的三成電力呢?後來我們發現,原來全國上下都在努力節電,用節電來度過危機。他們又是如何節電的呢?(頁255)

看了三個國家的發電、用電與電費後,再分析台灣狀況,其實面臨三難。一是幾乎無法新設任何新電力。不要說核能,火力、風力等都面臨抗爭。二是低電價,因此沒有節能誘因。三若真要調漲電價來促使節能,也難推動,漲價永遠是最不討好的政策。面對電力未來,台灣會不會「萬萬不能」?沒有一條路走得通?(頁278)

本期精采文章與專題甚多。包括行政院長江宜樺首次接受雜誌專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9月來訪前的獨家專訪、以及引起廣泛討論的大陸新總理李克強改革大陸經濟等專題。

……..文章來源:按這裡


大台北無車日922 首度結合健走自行車封街嘉年華

中廣新聞網 – 2013年9月6日 下午4:17

二零一三大台北國際無車日,九月二十二號登場,今年的大台北無車日已經是第十二年舉辦,這幾年節能減碳的推動下,台北市的綠運輸市佔率,已經達到百分之五十八,為全國最高,為了響應不開車,今年大台北無車日活動,以「我是代言人」為主題,九月二十二號當天活動,包括十公里健走、自行車騎乘、及仁愛路街道嘉年華等。(林麗玉報導)

台北市每天使用大眾運輸的人數,已經超過三百四十萬人次,跨市快速公車的服務範圍也涵蓋北北基,至於微笑單車,目前U-bike 的設站數,也已經達一百零八站,使用人次突破四萬人次,為了持續推動綠運輸,台北市交通局今年第十二年舉辦「大台北國際無車日」,台北市交通局長王聲威說,為了響應節能減碳,台北市會持續推動綠運輸,並期望在二零二零年,台北市的綠運輸可以達到70%以上。

台北市交通局綜合規劃科長李昆振說,今年的大台北國際無車日,嘉年華活動在九月二十二號登場,首度結合健走、自行車彩妝遊行、及封街嘉年華活動,活動在九月二十二號上午七點十五分開始,由市民廣場沿仁愛路中央快車道步行到景福門,折返信義路北側人行道沿敦化南路、仁愛路返回市民廣場,自行車騎乘則從上午七點四十五分開始,由市民廣場出發沿仁愛路到空總折返;上午九點半開始,仁愛路從市民廣場前到安和路中央快車道將封街舉辦嘉年華,現場為邀請北一女、景美女中樂儀隊表演,還有北市交銅管五重奏、街頭藝人等表演。健行及自行車騎乘活動從九月七號中午十二點開始報名,名額一共五千名,每人可以獲得紀念圓領衫一件,並參加摸彩。另外

為了響應「大台北無車日活動」,台北市觀光傳播局也舉辦「樂遊台北不開車?Yes,I do」影片徵集活動,活動從即日起開始徵件,一直到十月二十八號,第一名作品可以獨得兩萬元獎金加一台防水數位攝影機。

……..文章來源:按這裡


8170點人氣指標 太陽能Q3基本面加持 新日光早盤成交量前5大

作者: 鉅亨網記者尹慧中 台北 | 鉅亨網 – 2013年9月6日 上午10:06

台股今(6)日早盤受限稍後美國非農就業報告將出於8170附近震盪,當中台灣太陽能股指標表現領先大盤;台灣太陽能股在第3季基本面加持成凝聚多方人氣指標,持續成為市場資金關注重點;今天早盤台灣太陽能個股新日光成交量躍入前5大,並一度在開盤半小時攻上漲停。

除了我國節能減碳一併考量能源產業運輸生活,並帶動綠能產業發展,政院將綠能產業長期納入國家總行動方案,且可作為自由貿易港區、桃園航空城參考在前期規劃就先導入節能減碳思考。

另外台灣太陽能廠8月業績陸續報捷,推升當中台灣太陽能股指標表現領先大盤走強。台灣太陽能指標開盤不到半小時已漲逾1.9%,同期大盤漲0.13%。

太陽能早盤以矽晶圓廠中美晶漲逾4.8%表現最為突出,中美晶近二個月以來股價修正3.27%,近一周反彈6.17%,今年以來累計漲6.78%。綠能今早漲逾2%,今年以來修正9.53%,近一周反彈18.93%。達能今早漲逾3.86%,今年以來股價修正7.5%,近一周反彈8.82%。

電池段部分,茂迪今早漲逾1.9%,今年以來累計漲約54.13%。昱晶今年以來股價修正4.04%,近一周股價反彈3.37%。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太陽能個股新日光成交值早盤躍入前6行列;新日光今早漲逾5.3%,新日光今年以來股價漲約27%,近一周漲5.9%。昇陽科今早一度漲逾3%仍低於每股淨值,太極今早漲逾3.2%,今年以來漲約54%尚未突破52周最高價。

……..文章來源:按這裡


社論-大家多講點道理、多負點責任吧!

作者: 本報訊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9月6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本報訊】

一場康芮暴雨,水淹綠營執政的數縣市,救災未竟,卻先看到地方首長與中央官員競演「口水、淚水、苦水交織」的政治秀。這就是當前台灣的困境,從要統要獨、擁核反核、調油漲電,到颱風假該不該放,沒有一樣不能大打悲情牌、大做苦情秀。舉國充斥著「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氛圍,把理想喊在自己嘴上,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什麼都講,就是不講道理,什麼都負,就是不負責任。其結果就是集體挖空這個國家的未來!

這種「天下有白吃午餐」的心態養成,兩黨政治人物是始作俑者。明明台灣實質有效稅率不到12%,遠比歐美國家低,卻打腫臉充胖子,提供高賦稅福利國家才有的補貼與優惠措施。在長期入不敷出的情況下,財政已有如土石流般潰崩。偏偏兩黨不信邪,心存「最後一根稻草只會壓死其他駱駝」的僥倖,只要當家就繼續減稅、凍漲、灑錢,以討好各階層選民,久而久之,就助長了民間「低價有理、浪費無罪」的價值觀。

在這種價值觀作祟下,萬物只能跌不准漲,只要漲價就是與人民為敵。於是,就算成本騰飛,油價、電價、學費都不能漲,就連民間滷肉飯、名店想漲價測試市場法則,也得挨罵。

難得始作俑者之一的執政者,甘冒被罵到臭頭的風險,毅然扛起「調漲電價、調整油價」的重擔。反對黨卻馬上搬出一套看似成理的選擇性說法:「台電、中油經營績效不彰,對不起國人,在沒有徹底改善之前,不准漲價!」但被隱去沒說的「道理」是,兩者的累虧大半來自配合政策與選票;而且,即便虧大了,給政客與地方的睦鄰支出可也不能少。

因與果顛倒久了,是與非也就變得模糊。台電積弊當然要改,但並存的事實是,低電價促成了高耗能,也應該要改。根據統計,國人每年平均用電量超過一萬度,是亞洲近鄰最高。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卻缺乏天然資源,既沒本事像美國突破開採技術,拓展頁岩油氣,又無法像勁敵韓國積極發展核能,那麼除了以價制量、倡導節能、慎用核電之外,可還有別的選擇?

在野黨如果有本事在不啟動核四、不漲電價、且不導致財政惡化的情況下,解決台灣的電力問題,那麼民眾必然夾道歡騰以迎王師。問題是,一心盼望再執政的在野陣營,可已握有這般完美的解決方案?

在此同時,習慣了低電價的民間,把節能視為自己的責任了嗎?由於核四公投已成今年重中之重的課題,之前溽暑惱人,網路上便有人設計了以下問題:「天氣熱到快要爆炸,大家應該:1、快開冷氣,不敢再反核了;2、誓死反核到底,熱死也無憾;3、省到底不開冷氣,也不反核;4、快開冷氣,但反核的心依舊不變。」

如果你是反核者,誠實的選項會是那個?如果答案是「誓死反核到底,熱死也無憾」,我們為這類貫徹理想的人士拍手。但如果答案是「快開冷氣,但反核的心依舊不變」,我們必須對這類偽君子嗤之以鼻,因為他們正是「把理想喊在自己嘴上,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的不負責任代表。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擁核者因為願意承擔風險,就可以繼續浪費。但何以我們對反核者有更高的節能「實踐」要求?因為他們既視核能為毒蛇猛獸,必除之而後快,就有責任提出一套足以平衡環保與發展的替代方案,同時降低自己對核電的依賴,才能以身服人。如果反核只是編首感性浪漫的宣導歌,由第一名模與帝寶貴婦來傳唱,或是邀請救災不力的日本下野首相來站台,一切就迎刃而解,那天下還有難事嗎?

接下來,我們要問:「習慣了低電價的用電大戶(企業),把節能視為自己的責任了嗎?」基於出口競爭的理由,台灣長期維持低廉的油電價格,產業界也就理所當然將其視為自身優勢的一部分,只要說到油電調漲,多數企業皆曰「時機不宜」,只有少數直言「漲價沒有任何對的時間點,應該早日面對高電價的事實」。如今台電已被啃到瀕臨破產,這才是企業界不願面對卻必須面對的真相!

台灣目前遭遇的諸多難題,如果各方願意多講點道理、多承擔點責任,透過辯論與溝通,相信並非無法可解。只可惜藍綠對峙凌駕所有道理之上,電價的紛爭如此、服貿協議的衝突如此,連颱風來襲都可成為製造南北分裂的工具。

天威難測,颱風豈分藍綠?放對了颱風假,難道就不用繼續救災治水?放錯了颱風假,就活該遭奚落?身處風災震災頻仍的台灣,難道不該全民一體,共同承擔防災責任?在台灣這條小船上的人們,固可放任憤怒的情緒滿溢,但怒海滔滔,船要沉沒的時候,可也不分藍綠!

……..文章來源:按這裡


新聞分析-能源稅 狼來了

作者: 呂雪彗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9月6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呂雪彗】

行政院昨天再度為能源稅的規劃訂出在明年底完成的期限,但多年能源稅的課徵就像「狼來了」,每一次喊得震天價響,最後都不了了之,明年遇到七合一地方選舉,預料也是如此。

能源稅條例草案,在民進黨執政時就陸續有人倡議,行政院為了因應立委的提案,不得已提出對案,民國96年版本一度相當認真討論,但到了提報行政院會的最後一關敗下陣來。

然而節能環保具有十足正當性,每逢大選,各政黨候選人都表示要開徵能源稅,在理性上,大家都認為有必要以租稅工具,以價制量,使民眾養成節能減碳習慣。

但現實上,能源稅卻有太多成本考慮,很難凝聚全民共識。以最近的節能減碳成效而言,CO2排放量幾快接近2020年對國際承諾目標,既然如此,再努力一下,對國際承諾即可達成,何需再祭出租稅手段,達到節能減碳國家總目標?課徵能源稅的必要性或正當性,難免會受質疑。

再者,能源稅課徵必須有很多配套,包括政府是否有政策工具鼓勵企業節能減碳,提高能源效益。在討論過程,能源稅收能否拿來獎勵企業節能,曾引起很多單位有不同見解,倘若沒有誘因,勢必難讓企業產生動力。

此外,配套中的碳排放的交易制度,多年來亦只聞樓梯響,未見人下來,環保署雖一直想比照證券交易所,建置我國的碳排放交易所,讓企業可以利用此一平台買賣碳權,但因法制面條件並未完備,而難以落實。

財政部已訂定開徵能源稅「四不」原則,明年景氣雖比今年好,但國際情勢瞬息萬變,更何況明年有七合一大選,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這次能源稅恐又是「玩假的」。

……..文章來源:按這裡


環保署:電力業徵空污稅 不貿然實施

作者: 記者薛孟杰╱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9月6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薛孟杰╱台北報導】

環保署署長沈世宏昨日表示,針對電力業排放溫室氣體訂定排放標準,並依空污法徵收空污費「茲事體大」,必須要針對作法、可能衝擊深入研究,一定不會馬上實施,但如果未來要開辦,現在就要研究,才能因應節能減碳的大趨勢。

沈世宏說,外界一聽到要針對電力業排放溫室氣體定標準,就會聯想「電價恐又將調漲」,但如果能引進新科技,例如捕獲封存二氧化碳技術,就可以替業者節省不少開支,又能夠達成減碳目標。環保署將與業者協調,尋找技能節能減碳、又不增加太多成本的可行方案。

沈世宏指出,電力業是很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儘管台灣相關法規並沒有針對電力業訂定排放標準,也沒有針對電力業開徵空污費,但許多國家都已經要求電力業加速節能減碳,由於要電力業減碳不可能「今天討論、明天上路」,必須提前好幾年研議討論,因此環保署將會立即與相關單位就電力業減碳交換意見,著手制訂排放標準。

沈世宏昨日也立即在環保署內就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技術(CCS)相關政策討論,沈世宏解釋,如果未來要求電力業減碳,在擴增核能發電有一定阻力下,可能要減少燃煤發電、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發電成本恐大增,因此環保署希望引進成本較低的CCS技術,協助電力業技能達成減碳目標,又不必花大錢,電價就不會有太大波動。

對於政院要求在103年底前完成能源稅條例一事,沈世宏表示,能源稅與環保署推動的減碳方案,可能會產生「競合作用」,產業界也很擔心能源稅上路後「一條牛將被剝兩層皮」,因此環保署雖樂見能源稅發揮節能減碳效果,但也一定會與財政部就競合效應等問題進行討論清楚,降低可能衝擊。

……..文章來源:按這裡


航空城 納低碳示範區

作者: 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9月6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為全面推動節能減碳,江揆昨天指示,「整合型智慧低碳示範區」推動概念,例如澎湖、金門低碳島及低碳社區打造,可在桃園航空城、高鐵周邊新市鎮等新興開發區規劃低碳示範場域。

此外,在綠色運輸,未來將增加推動電動巴士,納入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及增程式電動車,2016年達到推動6萬輛電動車為目標,每年減少CO2排放25.7萬公噸,累計產生新台幣1659億元產值。

經濟部昨天在行政院會報告「節能減碳執行成效及後續重點工作」,其中101年CO2排放量248.7百萬公噸,已接近2020年減碳目標245.2百萬公噸,顯示碳排放成長已控制,原訂2020年要回歸2005年排碳水準。

江揆也說,97年至101年能源密集度年平均下降3%,與93年至96年年平均下降2.2%相較,能源效率改善幅度顯著,而近5年能源消費年平均是負0.1%

另外,近5年CO2排放密集度年平均下降3.4%,與93年至96年年平均下降2.8%相較,單位產值CO2排放量亦持續改善。

為加速擴散及加乘推廣節能減碳效果,江揆裁示「整合型智慧低碳示範區」推動概念,例如澎湖、金門低碳島及低碳社區打造,可在未來各部會或縣市政府新興開發案規劃時規劃低碳示範場域,例如自由貿易港區的桃園航空城、高鐵周邊新市鎮等,導入措施面向包括低碳能源、低碳產業、綠色運輸、綠色景觀等。

經濟部報告後續推動重點,在綠色運輸將積極推廣低碳車輛,目標是2016年推動5.2萬輛電動機車,6萬輛智慧電動車,並以增加不同類型電動車,例如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增程式電動車等,克服燃油車轉換電動車的過渡期阻力。

……..文章來源:按這裡


力拚減碳 能源稅捲土重來

作者: 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9月6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行政院已核准調整能源稅規劃期程,預計至103年12月31日以前完成規劃草案,並報院審議,惟官員說,能源稅應否開徵,要考量「四不」原則,在經濟低迷、物價高漲時機不會推動,加上明年有七合一地方選舉,大環境不允許,恐會再延後。

江揆昨天在行政院會聽取節能減碳成效報告時表示,在溫室氣體減量法完成立法前,先依空氣污染防制法進行電力業溫室氣體排放標準研訂及溫室氣體空污費徵收研析,但宜考量國家能源供應安全、減碳效果及與能源稅間競合等議題,相關部會充分討論,達成共識後再推動,以強化政策間整體性及一致性。

除待審中的溫減法草案下會期仍列立院優先法案外,財政部規劃的能源稅條例,經徵詢經建會、經濟部等機關意見後,各機關均認為去年底到今年全球經濟復甦動能不明朗,因此103年不宜課徵能源稅,政院同意調整能源稅預定完成規劃期限在103年12月31日。

財政部表示,能源稅制為節能減碳工具之一,需配合我國節能減碳政策作整體規劃,課徵能源稅將影響國內油電價格、物價與經濟,因此規劃時必須通盤考量對我整體經濟、產業、環境之影響,兼顧產業競爭力及經濟發展。

官員透露,明年展開規劃提出能源稅條例草案時,勢必提出對經濟產生最小,並兼顧節能減碳目標的法案,取得社會共識,擇適當時機推動。

官員說,能源稅開徵的前提已設下「四不」原則:一、不會在經濟低迷時實施。二、不會在物價高漲實施;三、實施幅度不大;四、經濟成長率沒有連2季達到3.5%時,不推能源稅,明年和各部會研議規劃能源稅時,也會秉持此「四不」原則。

能源稅條例的討論在民國96年曾進入行政院討論,並完成政務審查,以每單位公升汽油課1元,柴油0.8元,分10年課徵,但全案並未送入行政院會通過,之後政黨輪替即退回財政部研議。

財政部在民國98年舉行賦改會時,並未對能源稅額作出任何共識結論,僅表示以非稅措施優先推動節能減碳措施。

惟依賦改會學者建議,能源稅將整併現行貨物稅、汽燃費及石油基金,開徵第5年,汽油每公升能源稅及碳稅合計15.75元,汽油每公升售價恐突破50元大關,引起社會極大恐慌,賦改會並建議能源稅與碳稅二者一併開徵,如此是否會讓能稅負太高,引發極大爭議。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