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活化休耕地是一項福國利民政策/智庫論壇/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林巍

中央日報 – 2012年10月18日 上午10:20

由於全球氣候異常、新興國家經濟發展、糧食需求增加,導致糧食價格高漲與生產呈現不穩情勢,引發各國對國際糧食危機的關切。而我國向來都非常重視糧食安全,為因應全球糧食供應短缺與漲價危機,政府單位多年來採取了多項糧食安全措施,以確保國內糧食供應無虞。

 分析我國糧食自給的情形,隨著國人飲食習慣改變、貿易自由化、並受我國農業經營屬於小農經營,生產成本較高的影響下,根據100年糧食供需年報統計我國以熱量為基礎之綜合糧食自給率為33.5%。觀察其主要糧食稻米(108.2%)、蔬菜(92.1%)、水果(88.7%)、肉類(82.9%)、蛋類(100%)、漁產(156.7%)等自給率皆維持在82%以上。

 然而,小麥、飼料玉米、高梁等穀物長期以來卻大多仰賴進口,以100年糧食進口供應比率而言,小麥103.3%、玉米92.7%、高梁99.9%,自給比率平均幾乎不到2%,此乃造成糧食自給率偏低的情勢主要原因,並且若糧食生產大國發生氣候異常,採取限制出口措施則對我國糧食安全將產生供應緊縮與價格波動之影響。

 有鑑於此,農委會為維護國內糧食安全,於去(100)年五月召開「全國糧食安全會議」,結論中共獲致 14 項關鍵策略及相應措施 55 項,並明確設定 2020 年糧食自給率目標為 40%。其中,為配合提高糧食自給率之目標,如何活化休耕農地與調整作物生產結構,更是政府積極推動的重要課題。

 根據統計,我國目前存在有20幾萬公頃的休耕地,其中連續兩期休耕地更達約5萬公頃,不僅每年撥發百億元休耕補助,增加政府財政負擔,更因休耕地管理不善滋生病蟲鼠害,破壞農耕環境,降低我國農業競爭力,嚴重影響資源有效配置等問題。

面對休耕所引發問題與檢討,社會各界莫不高度重視,因此今年農委會宣示將對我國耕作制度將有一番重大變革,自3月起透過舉辦產官學界研討會、地方縣市農業首長及基層單位、以及內部研商會議,集思廣益進行構思,現今農委會也已研擬「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中程 (102~105 年 ) 計畫」(草案)報行政院,期許地方與農民團體凝聚共識,以俾推行。

 目前調整耕作制度的規劃方向指出,自102年1月起至105年12月底將分成四個面向來執行活化農地,分別為

 1. 調整連續休耕給付期次:為鼓勵農地每年至少種植一個期作,將現行每年可連續2個期作申請休耕給付,調整為1個期作為限。同時由地方政府勘查若不適合種植作物之地區,每期作每公頃可領3.4萬元補助,另規劃其它用途。

 2. 推廣種植進口替代作物:種植飼料玉米、青割玉米、牧草、小麥等土地利用型作物,以降低對進口穀物的依賴。並鼓勵種植具外銷潛力與有機作物,如拓展毛豆與加強輔導有機驗證,提高生面競爭力。

 3. 強化中央與地方合作:由中央與地方共同輔導地方產業機制,選擇適地適種且產銷無虞的作物,發展地區特產。

 4. 持續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及實施離農津貼:為擴大經營規模,政府擴大推動小地主大佃農,結合活化休耕地措施,截至去年底總體經營面積8,433公頃,另結合「離農津貼」完整配套鼓勵出租農地,以兼顧農民權益及產業調整,加速活化農地成效。

 為有效活化休耕農地,政府也提出多項配套措施,例如以「農地銀行」作為「小地主大佃農」之農地租賃平台,方便租賃雙方作業;同時,由土地所在地之地方政府強化休耕地勘查與抽查,避免搶種等違規事件。

 整體而言,活化休耕地不僅有利提高我國糧食自給率,更能促進周邊產業發展與增加就業機會,是一項福國利民政策。然而,能否達到預期成效關鍵還是在於執行力,同時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協調與配合亦為重要,透過跨部會垂直整合,加強宣傳及說明政策辦法,持續和年長已無力耕作的老農溝通接觸,降低老農心中疑慮,並吸引年輕人投入農業行列,提升經營效率,自然就能帶動地方經濟繁榮, 轉動台灣農業整體發展。

 農委會陳主委表示,政府過去為了解決各種農業問題,一味提供各種補助方案,如休耕農地既對生產沒有幫助,也沒創造就業機會,如今,活化休耕地可謂是台灣新農業的開始,況且為因應貿易自由化,台灣農業必須重新改造,才能健全農業產業鏈,更加有效活絡農村經濟。

【中央網路報】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