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糧:糧食安全決勝點 農友亟待輔導轉作

作者: CLiao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2年9月13日 上午10:57

本報2012年9月1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隨著氣候極端表現,各主要糧食出口國家歉收、糧價飆漲,糧食議題再度緊繃全球人民的神經。台灣雜糧極度仰賴進口,也面臨進口比自己生產成本高的局面。農委會最近即陸續釋出活化休耕土地補助,鼓勵農民一期轉種大豆、玉米等雜糧,決戰雜糧的態勢大致底定。

只是年久失耕的土地要種雜糧談何容易。民間早於幾年前即自主推動雜糧復耕,多年推動小麥復耕的喜願行總監施明煌認為,雜糧生產容易,要串起失落的產業鏈、行銷才是大考驗。

根據農糧署新聞稿,高雄港進口之玉米大盤價格已達每公斤13元,還比4年前糧食危機每公斤 11.85元高出1.58元,刷新高。為減輕國內原物料價格高漲之壓力,全面推動契作飼料玉米,提供每期作每公頃補貼金上限4.5萬元及補助烘乾費每公斤 2 元,剛好趕上二期作種植。至於生產的農產品,農委會表示,鼓勵飼料公會與農民契作。

農糧署資料顯示,我國每年進口量約400-500萬公噸飼料玉米,國產飼料玉米自給率僅約0.5%。大豆進口量約在250萬公噸,而其中卻有90%為充滿爭議的基改大豆。

台灣目前有小麥、大豆復耕團隊,其中大豆定位為人食用的品種,並且以對環境親和、有機/半有機的方式耕種,價格都不錯,卻不足以增加糧食自給。

「糧食自主的迷思往往只想把人吃的糧食提高,卻忽略了動物吃的糧食。」表面上90%的蛋肉奶類自給,背後沒有說出口的卻是這些蛋肉奶類仍需仰賴進口作物。施明煌說,無論是青割玉米或飼料玉米都應提高耕種面積,復耕團隊隨時都能投入飼料作物的耕種。
失落的鏈結

隨著農委會積極推動雜糧耕作,長久以來因廢耕而失落的鏈結,逐一浮現,無論是耕種技術、農具設備以及產業鏈都面臨重新檢視的局面。

台大農藝系教授盧虎生表示,台灣水稻耕種機械化的程度最高,雜糧卻來不及恢復機械耕種。農民都會選擇比較省力符合成本的作物耕種。過去農村會以雜糧輪作,但因進口雜糧價格便宜,而使得農民棄耕,連帶的農機也隨之衰敗式微。

除了毛豆、飼料玉米少數從播種至採收可一貫採行機械化栽培,大豆、小麥產業鏈仍有待鏈結。

這幾年帶著農民復耕小麥、大豆等雜糧的施明煌說,政府積極鼓勵種雜糧,明年預期會有多位農友投入,「但是有人種只是第一步,建構產業鏈才是重點。」大豆復耕剛起步,種出來的大豆要收、要選、要賣,每個步驟都需靠機械化代勞,但農機卻是斷層的,無法跟上。

施明煌說,大豆收成後,摻有土石等雜質,要先剔除;之外,還需挑選大小顆粒的篩選設備。清潔度和顆粒大小都必須靠機器。「大工廠都要考慮出漿率,一樣重量,300顆和500顆豆皮佔的重量不同,出漿率就有差」,這些GMP、HACCP大廠都必須考慮顆粒大小,而農民缺乏一次篩選的機器設備。

「台灣農業機械不足,台東收割大豆,還須向屏東的農會借」不過,喜願行花蓮玉里的工作站,已經進駐大豆選別機與其他加工研磨設備,期能打通生產端到加工端(量化)的品質瓶頸。

盧虎生指出,台灣農地面積小,也未投入農業機器研究,目前台灣的農機,90%靠進口,由政府補助1/3的經費。
小麥種原向國外求經

這兩年小麥耕作的情況,還處於對台灣土壤、病蟲害適應調整階段。目前喜願農友耕種面積,小麥200公頃,大豆20.5公頃。目前小麥育種、種源仍由台中區農業改良場一肩挑起,能不能來得及都是未知數。

盧虎生表示,小麥育種人才都很年輕,缺乏來自傳承的知識與經驗。有鑒於此,他透過農村發展基金會不但邀請日本專家來台指導,今年4月,也將年輕的小麥育種專家送到日本學習育種技術。
極端氣候表現打亂節氣規則

此外,極端氣候表現不僅影響農產品出口大國,也無分別地考驗著台灣的農民。對復耕的雜糧團隊考驗更是加倍嚴酷。施明煌表示,這幾年來的復耕,正逐漸有個基本輪廓,沒想到氣候變異卻打破規則。「氣候變異已經到了沒有節氣了」農民以往對節氣的認知,完全派不上用場。
協助農民轉作計畫

施明煌說,農友在復耕過程,農業技術都在摸索,他認為政府配套,最好是在農作計畫上,告訴農友有更多選擇,他舉例說,可以以兩年為一個計劃周期,例如這一期種完大豆收成之後,下一期也許種稻子,提供循環耕作,再搭配獎勵措施,與有效廠商合作才有補助。

此外,與其將經費挹注在硬體、機器設備以及產銷班,施明煌認為政府更應扮演行銷的角色,畢竟買機器設備可以靠本事,但有些角色功能卻只有政府做得好。再行銷上,他認為也不應「唯米獨尊」,不但要持續而有效的行銷、而且雨露均霑,才能讓農民耕作的意願增加。

【相關報導】

– 台灣小麥復耕 急缺人才與設備

– 大豆玉米價格飆新高 新一波糧食危機正衝擊台灣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