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鍾志恒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1月12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鍾志恒】
■隨著部份非洲國家對阿拉伯國家的農業投資產生敵意,阿拉伯的投資人開始把投資策略轉向歐美等已開發國家。
■With their farming projects in some of the poorest African nations sometimes arousing local hostility, wealthy Arab investors are turning to those developed countries.
波斯灣國家因石油收入而富裕,但其位處沙漠地帶,每年近90%糧食必須仰賴進口。為確保糧食供應,波灣國家過去砸巨資到非洲等開發中國家購買農地,但這些地區政局和政策很不穩定,因此波灣國家開始把買農地策略轉向歐美,希望讓糧食供應更可靠。
波灣國家過去主要在非洲收購農地,但已開始招來不滿,認為自己國家土地應該用來滿足自己人的需求,而非賣給外人,所以對波灣國家的敵意與日俱增,讓其投資風險愈來愈大。
以阿布達比的投資公司Jenann為例,自2007年以來,在埃及買下約6.72萬公頃農地,本來要用來種植飼料,供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簡稱阿聯)的畜牧需求。
埃及農糧課出口稅
但埃及政局不穩、罷工頻傳和缺乏機械運作所需的柴油,還突然對出口的農糧每公噸課徵43美元(約1,290台幣)出口稅,迫使公司轉種供應埃及內需的小麥。Jenann董事長奧塔巴(Mohammad al Otaiba)說,公司因此蒙受極大損失。
沙烏地阿拉伯億萬富豪阿穆迪(Mohammed al-Amoudi)的公司Saudi Star,在衣索比亞也出現狀況。其在衣國甘貝拉州買下1萬公頃農地要種稻米,但該公司員工前年遭當地武裝份子伏擊,導致5人死亡。人權組織Human Rights Watch指出,攻擊事件跟衣國政府為商業耕種而強迫遷走當地居民有關。
儘管波灣地區的投資人,已十分注意其投資非洲國家的民情和需要,但由於非洲長期貧窮和饑荒等因素,讓外國的商業耕種遭到敵視。不少波灣國家因此把購買策略轉向歐美。
像阿聯的農業公司Al Dahra,去年以4億美元收購塞爾維亞8家農業公司。塞國為歐洲主要糧食出口國。
儘管在歐洲、北美和澳洲買農地或收購農業公司的代價高昂,無法像非洲那樣購買龐大農地,但政治風險低,基礎建設又先進,不用擔心落後地區那樣,農業運作和糧食運輸供應容易受影響,從而令波灣國家對糧食供應更安心。
沙國耕種效益不佳
波灣國家糧食約80%到90%依賴進口,因此多年來一直在非洲等開發中國家購買廉價農地,希望在滿足區內不斷增加的糧食需求後,不再為國際糧價波動而擔憂。
像2008年,油價暴跌,使波灣國家收入銳減同時,糧價又不斷攀升,讓波灣國家倍感壓力。但糧食來源與價格不穩定,一直是波灣國家想要解決、卻始終擺脫不了的難題。
波灣國家過去除赴海外購買農地,也一直努力在自家土地上擴展農業。但由於區內氣氛惡劣和缺水,讓種植成本昂貴卻不見效益,像沙國在2008年就縮少小麥種植規模,並計劃在2016年糧食完全依賴進口。
倫敦智庫Chatham House研究部主管巴里(Rob Bailey)說,波灣國家轉向投資西方農業,是要重新平衡其投資組合。但波灣國家仍強調不會放棄開發中國家的投資,奧塔巴就對蘇丹等國家的投資仍樂觀以對。外界認為,波灣地區在農糧上的投資更謹慎和多元化,目的就是要分散風險。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