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從日韓農地政策看台灣農地合理利用/智庫論壇/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林巍

更新日期:2011/06/03 11:36

近來由於氣候變遷、糧食價格高漲等因素造成全球糧食安全遭受威脅,其中生產糧食作物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就是農地。故台灣農村經濟學會於五月下旬與行政院農委會企劃處舉辦「農地保護政策與管理研討會」,希望藉由日、韓農地政策之經驗來檢視台灣農地未來之合理利用。

 本次研討會由台大農業經濟系林國慶教授以及農委會企劃處莊玉雯處長所主持,分別邀請了來自日本與韓國兩國之專家學者。其中,韓國專家部分包括農林水產食品部農地課韓成權事務官、韓國農村經濟?究院金泓相先任研究員;日本學者則包括前日本農林水產省大臣官房長?木賢律師、日本中央大學法科大學院原田純孝教授參與討論。以上的學者專家中可都是一時之選。

 與會的韓成權事務官說到韓國現階段除了米以外,大部分的糧食都是依賴進口,國內生產量大約為消費量之四分之一。根據統計,穀物自給率逐年下降,其中農地面積的減少是一項關鍵因素。同樣的,日本專家?木賢律師也提到這類問題,他說到政府雖然宣示「提高糧食自給率」到50%為農業施政主軸,但這些年時間去過了,依然還是沒有顯著的效果。加上日本在快速經濟成長的背景下,耕地面積急遽減少,糧食安全日益嚴重。

 故日本與韓國都制訂了一些農地利用效率提高方案,來促進農地經營利用。其中韓國部分,提到了農地銀行的經營,該農地銀行主要為市場的農地供給者與需求者提供一個資訊平台,同時也支援經營危機農家的農地買入,使其經營正常化。對於擴大經營規模及支援農地集團化,以及透過租賃、擁有(委託)管理以改善農地綜合管理機能,達到有效促進農地流動化的目標。

 至於日本在2009年農地修正要點中允許股份有限公司取得農地的利用權,則引起與會人士廣泛的討論。?木賢律師表示此類公司只是做為法人取得土地,而不進行耕作事業。還有公司必須具備可以融入當地民情的條件,最終公司也只能取得利用權,而非所有權。希望透過公司經營達到有效活用農地資源,加強培育地區核心農家,確保農地優良狀態及有效集中利用。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農業的經濟產值相對下降,社會上逐漸要求釋出農地因應工商業經濟需求越來越多,因此面對農地轉用制度問題,兩國的專家學者也提出許多寶貴意見。

 來自韓國金泓相先任研究員在韓國農地保護管理的特徵與問題之處提到,大規模優良農地在農業振興地域中被大量轉用,其中在農業振興地域指定的制度上存在諸多問題,如農地轉用許可制度,這些因素導致農地過度減少與無法充分利用農地面積。

 對此一問題,金泓相先任研究員認為雖然農業振興地域內的優良農地被轉用,但對大規模都是開發也是有利的,故必須找出符合現實的對應方案。另外,也必須再調整及補充農業振興地域政策,針對農業振興地域中以外的農地,受區域調整之對象,提供農地優惠措施,以保護地域的農地與提高效率化利用。

 最後,原田純孝教授發表人也對日本農地轉用制度進行探討,教授首先對日本農地制度做了詳盡的回顧。教授表示日本農地轉用制度就是當農地作為其他用途時,為一套有效控制、管理、保護優良農地的制度體系,這與西歐國家結構不同。由於在社經情況的改變下,農地轉用面積年年持續上升增加,所以藉著農地轉用許可制度的修正,以保護優良農地,使優良農地不被任意轉用,影響農業發展。

 就台灣而言,隨著工商業蓬勃發展,也產生越來越多農地轉用的情形,如先前發生的大埔農地事件。因此,如何在維護糧食安全及生態環境下,兼顧經濟發展,允許適量的農地轉用,是我國農地管理政策當前之重點。

 總的來說,全球各國愈來愈重視糧食安全議題,而農地又是糧食作物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故維護優良農地是必要的。特別是在「全國糧食安全會議」上,除了制訂國內糧食自給率在 2020 年提高至 40%之外,也提出強化農地維護與休耕地亟待活化利用等課題,期望將來具體落實,以維護我國糧食安全。

【中央網路報】


已用關鍵字:資源,氣候,糧食,
共出現:14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