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8/20 09:57
(中央社記者蘇龍麒台北20日電)很長一段時間,「吃素」一直與宗教信仰連結在一起,但近年來,「吃素」、「不吃肉」在台灣,成了環境保護與養生的代名詞,能接受素食、蔬食或不吃肉的民眾正逐漸增加中。
吃素已17年的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林鴻池表示,從2008年連任第7屆立委後,基於節能減碳、尊重生命立場,他就開始以「1週1天素」為目標,鼓勵大家多吃蔬食。
他說,要民眾一下子就接受吃素,實在很困難,但「1週1天素」能一步步循序漸進接受素食,不至於對民眾飲食習慣衝擊太大。
林鴻池分析素食近年愈來愈能被民眾接受的原因,可能在於民眾對素食有正確觀念,除提倡節能減碳與不斷教育、宣揚「少肉多素」好處,讓吃素不再與宗教劃上等號,更重要的是對地球暖化與身體健康有幫助。
中華民國「全球週一無肉日聯絡平台」活動發起人蘇小歡也有同感。她說,據教育部統計,全國高中、國中與國小執行「週一無肉日」的學校有67%、約2600多所學校,加上每2週1次或每月1次無肉日的學校,就有超過86%學校都參與類似活動。
推動「週一無肉日」2年來,蘇小歡認為台灣社會很友善,除人力、財力有限,推動過程幾乎沒遇上什麼困難,且還有不少政府機關、公司企業,都開始響應「週一無肉日」活動。
此外,為響應吃素做環保活動,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每週一開會時如果訂購便當與餐點,也一律改成素食。
環保署溫室氣體減量管理室執行秘書蕭慧娟就說,環保署沒餐廳,過去常宣導多吃蔬食、少吃肉,並使用當地食材、減低運送儲存的碳排放量,環保署推動每週一便當提供蔬食,加入環保減碳行列。
她說,環保署每週一訂購的便當、餐點,除是素食、還是當地食材,更以蔬食為主,儘量不食用素食的加工再製品,徹底達到環保減碳目標。
雖然吃素、食用當地食材會減多少碳,目前沒有詳細估算數字,但蕭慧娟表示,少吃肉、使用當地食材一定會減少排碳量,環保署也會持續宣導,繼續做下去。1000820
已用關鍵字:吃素,減碳,節能,環保,
共出現:21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