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4月9日 上午12:26
【記者黃文鈴台北報導】非核同時又減碳,可能嗎?環保團體、能源業者與政府相關單位代表8日齊聚立法院,就台灣未來能源政策走向展開討論。多位代表指出,想同時達到非核與減碳家園是「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環團代表認為,減碳應從用電需求零成長著手,能源局局長歐嘉瑞表示,「電力零成長短期有難度」,因為台灣目前用電需求與GDP成長仍呈高度正相關。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8日舉行「低碳家園」與「非核家園」雙贏策略公聽會。吉興工程顧問公司陳立誠董事長與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李敏教授直指,不使用核能又想達到減碳完全不可行。
吉興是國內最大的火力發電工程技術顧問機構,陳立誠以其經驗說明,今年電費漲價,很大原因是政府多年來推減碳。他指出,過去十年民營電廠與台電一共興建13部天然氣發電機組及2部燃煤機組。天然氣一度3.2元、燃煤一度1.5元。「我們今年花的代價是5百億,如果繼續蓋天然氣下去,每天將增加一百億。」
淡江大學經濟學系廖惠珠教授則指出,以目前減碳發電方式,只有核能發電和再生能源,即使以最有效、最好的天然氣發電方式,排碳量是目前燒煤排碳量大概一半,但卻是核能發電的14倍。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針對發電成本提出質疑,他表示,經濟部能源局2011年的資料顯示,2010年台電公司統計,核能機組發電成本僅0.64元,但國際間通常是採用「均化發電成本」來估算其經濟性,也就是40年的運作期間的成本。而美國能源部公告2017年發電進步型核能反應機組一度要台幣3.3至3.5元。「如果我們那麼好的發電成本,那我們的機組應該賣給美國才對啊。」
對此,能源局歐嘉瑞局長表示,不同能源燃料供給會有不同成本結構,探討發電成本時需考慮不同能源進口時,隨著原料供應價格而有所不同。目前台灣高達98%能源靠進口。立委王育敏則要求能源局應將電價計算方式攤開來,讓國人知道每種能源的發電成本計算方式,讓國人自己選擇使用貴或便宜的能源來發電。
立委田秋堇則認為,使用核能無法減碳,因為反應爐產生的熱有2/3排放到大海裡,反而增加海洋二氧化碳貯存量。她舉出數據表示,鈾礦提煉過程裡,核四廠270萬瓩的發電量,一年需要80噸燃料棒,卻產生430頓鈾的廢棄物、35噸礦渣、650萬噸廢土,「用非常直接的方式在破壞地球。」
針對廖惠珠教授表示風力發電仍無法穩定供電,田秋堇指出,德國利用太陽能加風力發電。據德國環境保護暨核能安全部年度報告顯示,2008年德國單靠綠能成功減碳7,500萬噸二氧化碳。而台大光電所所長林清富早就指出,台灣若好好發展太陽能百萬屋頂可供發電11%。她說:「有一天全世界的鈾礦都會用完,難道我們要等到那一天才來用綠能嗎?」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