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績優獎 雲科大唯一獲獎大專院校

中廣新聞網 – 2013年11月13日 下午2:04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近年來積極推行各項節能政策與措施,並深入綠能教育與產學研究,節能績效卓著,榮獲經濟部頒發102年度節約能源「優等獎」,也是近十三年來,唯一獲獎的國立大專院校。

  雲科大設有節約能源推動小組及省電督導小組,實施電費自主管理,裝設熱泵熱水系統、建立冷氣插卡付費制度、中水/雨水回收再利用、電源管理系統等,六年來節省的用電量接近二成,換算下來,節省電費高達四千五百萬元,節能成果相當可觀。

  雲科大表示,獲頒節約能源「優等獎」是對校方和師生致力節約能源的肯定。未來,雲科大更再導入更多節能高科技,目前已經與廠商合作,著手建置國內單一學校最大容量的屋頂型太陽能發電系統,總容量預計達到一百萬峰瓦(MWP)。此外還爭取到民間資金,正在興建新一代智慧綠建築典範─願景館,未來將設置湖水及地下水熱交換系統、太陽能追日系統、節能空調、能源監控系統等,希望打造全國第一所在能源上可以自給自足的大學院校。

(圖片:雲科大雲夢湖。雲科大提供)

……..文章來源:按這裡


環保賺大錢 國際專家現身說法

台灣醒報 – 2013年11月12日 下午2:35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利用現有的汙染,轉化為環保的動能,也能創造滾滾商機。在全球產業界最夯的藍色革命「The Blue Economy」正以全新思維,讓環保也能生財賺錢。投身生態永續事業二十多年的比利時企業家,同時也是國際環保專家的剛特‧鮑利,是零排放研究基金會創辦人,12日特地來台,與產、官、學界代表分享藍色經濟的概念,以做為環保產業創新的一大動力。

「所謂創新,不是問別人想要什麼 而是在他人還未想到之前就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鮑利說,綠色經濟雖然環保,對自然充滿善意,但企業也投資更多,消費者花費更多;藍色經濟不僅重保育,也再生,跟大自然學習創意,並以有限資源創造更多。

藍色經濟就是把土壤重金屬汙染、水汙染等各式各樣的汙染轉化為動力,驅動環保產業的前進。鮑利認為,科技不是改善環境的唯一方式,因為我們現在所作的遠遠無法達到永續經營「減少重金屬汙染還是汙染,因此我們要利用現有資源,達到零汙染的目標。」

「要從永續中產生cash flow,而不是把資金全部投進去才達到永續。」鮑利認為,企業總一股腦兒專注開發一項產品,但其實很多產業可以同時進行。例如在他的零排放、零汙染工廠,他把生物廢水處理廠放在屋頂上,不僅可以種花草,還能調節溫度。夏天降低室內溫度,不需冷氣設備;廢水中的細菌會有作用,產生熱能,因此冬天也能保存熱量。

雖然過去大量砍樹,改變土壤和水源的ph值,不僅讓碳平衡失調,科學家宣布沒救了,但鮑利重新種植樹木,讓土壤酸鹼質恢復正常,水也變乾淨了。當地的水源可以飲用、販售,他把水瓶製成樂高狀,每個瓶子的凹凸曲線可以緊密結合,能做為牢固的建材而不需花錢把瓶子切碎回收。鮑利說,這種結合生產鏈的產業不僅幾近零污染,還能創造工作機會、促進消費,一舉數得。

鮑利笑說,很多我們以為無用的廢棄物都能夠再利用。例如他兒子有一天從森林裡撿到一個蘑菇,鮑利教他用報紙包起來,塞一點咖啡渣,丟進床底下,幾個禮拜後居然長出一大堆香菇。現在他在中國開設了咖啡渣養菇場,創造無數商機與工作機會。「連我3歲的兒子都可以做到,為什麼產業界無法理解?」咖啡渣能除臭,其妙用除了可以混入衣料、地毯,還能作成鞋墊,預防香港腳。

而水中的重金屬只要利用簡單的裝置,以重力的原理讓金屬沉澱,就可以有乾淨的飲用水而不需使用昂貴的濾水器。剩下的金屬礦物只要磨碎就能造紙,若與咖啡渣結合又能再做成鞋子,妙用無窮。「我們喜歡把東西弄得很複雜,這樣商人就可以賺多一點錢。但其實要節能、永續很簡單,而且費用便宜到讓商人都羞愧!」

現在全球已有超過100個愛地球的創新提案,仿效白蟻窩打造無空調的大樓;利用蠅蛆消化屠宰場的廢料,減少廢物處理所產生的碳排放,蛆酶更是糖尿病患者的新希望;以蓄水池中飼養的藻類吸收火力發電廠的碳排放,再把藻類做為螺旋藻等保健食品,還能製造生質柴油。這些都是利用藍色經濟的概念,向大自然學習,改變企業經營思維,創造無限商機。

……..文章來源:按這裡


台電計算核能成本 監委︰不實在

自由時報 – 2013年11月10日 上午6:10

〔自由時報記者李欣芳、王孟倫/綜合報導〕儘管台電聲稱核能乾淨又便宜,核能發電符合經濟效益,監察院由監委黃煌雄完成的調查報告引用諮詢的學者專家意見指出,「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外界所討論與爭執的核四成本,確實是被扭曲的,因為它需要靠整體系統的運轉調度,以其他的機組來輔助、支援,使系統穩定,核四廠的『輔助服務成本』是應該要計入的」。

未將輔助服務成本列入

黃煌雄表示,台電公司在計算核能發電成本時,沒有將「輔助服務成本」列入,因此現在的核能成本價格是「不實在的」。

核能發電成本長期遭低估

監察院指出,宜蘭人文基金會董事長陳錫南與核能專家陳謨星,多次到監院陳情,質疑台灣核能發電真實成本長期遭台電低估,台電把所有電廠輔助服務成本完全由火力、水力負擔,核能電廠完全不負擔,才會算出「核電便宜」的謊言。

由黃煌雄提出的調查報告,監察院日前已通過並公布。黃煌雄受訪指出,台電公司實務上未將「輔助服務成本」,納入各類發電機組的相關成本,引發「台電忽略並扭曲核能電廠真實成本」的爭議,台電作法欠當。

黃煌雄說,輔助服務成本是指,電廠的電力負載變化,不能在理想狀況下運轉,所增加的費用,例如,停機、關機、備轉容量、無效電力調整等費用。

台電︰將先了解國際作法

台電強調,目前確實沒將輔助服務費成本列入費用計算,將先瞭解國際上的會計編列作法,然後再研究。

黃煌雄認為,輔助服務成本的問題很大,台電只編制一位科長,領著三到四名科員在研究,魔鬼就藏在細節裡,台電有必要強化單位組成、進行必要研究,並挹注資源,「避免在核四成本爭論中,完全陷於被動,甚至將經濟部、行政院置於決策險境」。

……..文章來源:按這裡


「核電便宜」謊言 監委:核能成本估算不實

自立晚報 – 2013年11月9日 下午11:54

【記者陳金寶台北報導】監察委員黃煌雄9日說,台電公司在計算核能發電成本時,沒有將「輔助服務成本」列入,現在的核能成本價格是「不實在的」。

監察院說,宜蘭人文基金會董事長陳錫南、核能專家陳謨星,多次到監院陳情,質疑台灣核能發電真實成本長期遭台電低估,台電把所有電廠輔助服務成本完全由火力、水力負擔,核能電廠完全不負擔,才會算出「核電便宜」的謊言。

黃煌雄調查並提出報告,監察院日前已通過並公布這份調查報告。

黃煌雄日前受訪指出,台電公司實務上未將「輔助服務成本」,納入各類發電機組的相關成本,引發「台電忽略並扭曲核能電廠真實成本」的爭議,台電作法欠當。

黃煌雄認為,輔助服務成本是指,電廠的電力負載變化,不能在理想狀況下運轉,所增加的費用,例如,停機、關機、備轉容量、無效電力調整等費用。

黃煌雄的調查報告引用諮詢的學者專家意見指出,「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外界所討論與爭執的核四成本,確實是被扭曲的,因為它需要靠整體系統的運轉調度,以其他的機組來輔助、支援,方能使系統穩定、可靠,核四廠的輔助服務成本是應該要計入的」。

黃煌雄強調,台電人員接受監院約詢時也說「輔助成本是可以算的」,現在台電正在謹慎研究,參考國外既有方法,計算輔助服務成本。

不過,黃煌雄也提醒,輔助服務成本的問題很大,台電卻只編制1位科長,領著3到4名科員在研究,魔鬼就藏在細節裡,台電有必要強化單位組成、進行必要研究,並挹注資源,「避免在核四成本爭論中,完全陷於被動,甚至將經濟部、行政院置於決策險境」。2013/11/9

……..文章來源:按這裡


監委:核能成本價格估算不實在

中央社 – 2013年11月9日 上午10:33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9日電)監察委員黃煌雄說,台電公司在計算核能發電成本時,沒有將「輔助服務成本」列入,現在的核能成本價格是「不實在的」。

監察院說,宜蘭人文基金會董事長陳錫南、核能專家陳謨星,多次到監院陳情,質疑台灣核能發電真實成本長期遭台電低估,台電把所有電廠輔助服務成本完全由火力、水力負擔,核能電廠完全不負擔,才會算出「核電便宜」的謊言。

黃煌雄調查並提出報告,監察院日前已通過並公布這份調查報告。

黃煌雄日前受訪指出,台電公司實務上未將「輔助服務成本」,納入各類發電機組的相關成本,引發「台電忽略並扭曲核能電廠真實成本」的爭議,台電作法欠當。

他說,輔助服務成本是指,電廠的電力負載變化,不能在理想狀況下運轉,所增加的費用,例如,停機、關機、備轉容量、無效電力調整等費用。

黃煌雄的調查報告引用諮詢的學者專家意見指出,「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外界所討論與爭執的核四成本,確實是被扭曲的,因為它需要靠整體系統的運轉調度,以其他的機組來輔助、支援,方能使系統穩定、可靠,核四廠的輔助服務成本是應該要計入的」。

黃煌雄說,台電人員接受監院約詢時也說「輔助成本是可以算的」,現在台電正在謹慎研究,參考國外既有方法,計算輔助服務成本。

不過,黃煌雄也提醒,輔助服務成本的問題很大,台電卻只編制1位科長,領著3到4名科員在研究,魔鬼就藏在細節裡,台電有必要強化單位組成、進行必要研究,並挹注資源,「避免在核四成本爭論中,完全陷於被動,甚至將經濟部、行政院置於決策險境」。1021109

……..文章來源:按這裡


沿海蓋風力發電機〉台電發扶助金 海湖人憂被摸頭

自由時報 – 2013年11月9日 上午8:40

縣府及公所保證回饋專款專用

〔自由時報記者薛翰駿/桃園報導〕台電公司將在蘆竹鄉海湖村興建風力發電機組,為了展現敦親睦鄰誠意,副處長陳秋長昨前來發放低收入戶扶助金,有十個家庭受惠;但村民質疑噪音問題與回饋金是否落實用於地方,台電再次保證噪音不成問題,縣府及鄉公所也說回饋金都會用在海湖村。

台電公司計畫在蘆竹鄉海湖村海岸蓋風力發電機組,興建計畫已通過環評,只待取得施工許可,年底就可動工。陳秋長昨前來拜訪十戶低收入戶,各發放五千元扶助金。

不過地方仍有反對興建風力機組的聲浪,海湖村長王家慶表示,村民們贊成與反對的聲浪各半,反對的村民對噪音與回饋金的使用仍有疑慮,也有人認為風力發電機組就在桃園國際機場航道下方,擔心是否有飛安問題。

王家慶說,他曾實地探訪林口電廠的風力發電機組,噪音影響不大,當地也有居民說,台六十一線的行車噪音比風力發電機組還大,且海湖村安裝的機組因有飛航高度限制,是最小尺寸的九百瓩機型,聲音更小,不會有飛安問題。

至於村民關切的回饋金使用,台電再生能源處公關課長邱福得表示,回饋金就是「協助金」,分為「建廠協助金」和「發電協助金」,前者有二百一十六萬元,依照台電規定,一半給鄉公所、一半給縣政府,年底取得施工許可後將先給七成約七十五萬元,待後年三月完工運轉後再發給其餘三成。未來發電機組運轉,每年將依發電度數發協助金,約有十五萬元,由蘆竹鄉公所統籌運用。

對於台電的回饋金用途,鄉長褚春來保證全數用在海湖村各項建設,縣府工商發展局公用事業課也說,這筆款項不會被用在其他地區。

……..文章來源:按這裡


【FOCUS新聞】最大核電國 美70萬噸核廢無處埋

作者: | TVBS – 2013年11月8日 下午8:23

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核能發電國,一共有104部機組,但是這104座核電廠,一共製造7萬公噸的核廢料,但是這麼大的一個美國,去找不到一個地方能夠掩埋這些核廢料,斥資上百億美金開鑿興建的「雅卡山核廢場」停工,可能報廢,你能想像嗎,距離紐約是中心不到80公里的印地安岬,就有兩幢大樓,裡面裝滿核廢料,如果遭遇恐怖攻擊,後果不堪設想,但是美國還是繼續興建核電廠,就怕美國人電力不夠。

不管是芝加哥人、紐約人或聖地牙哥人,距離他們城市不到80公里的地方,都有一座這樣的設施,而它們被許多人視為是一顆不定時炸彈。CNN記者:「摸起來溫熱,為什麼?」維州多明尼恩電力公司副總裁:「裡面有32組核廢料。」原來這些設施儲放了核廢料,但是有幾個人願意家裡附近就是核廢場呢,因此美國國會歷經20年、3次投票,終於敲板定案,決定將全美國所有的核廢料,通通丟到內華達州的深山野外。「雅卡山核廢場宣傳片」:「雅卡山是世界上該範疇最全面的一座研究中心。」雅卡山橫亙於莫哈維沙漠與大盆地沙漠之間,就是美國國會替104座反應爐製造出來的7萬公噸核廢料,選出來的最後安身之所,工程人員炸開雅卡山的山壁,在山巖裡鑿出U型主隧道,實驗用凹室以及儲藏核廢料用的小隧道,建蓋核廢場替雅卡山附近的居民,製造工作機會以及商機。奈郡核廢料儲藏槽方案官員賴西:「雅卡山所在奈郡的居民,許多都在雅卡山核廢場工作。」但是多數內華達州居民當然反對核廢料埋在自家後院,況且還是一個地震活動頻繁的後院,他們的救星就是內華達州選出來的國會大老「里德」,他答應選民,雅卡山核廢場絕對胎死腹中。美國參院多數黨領袖里德(2010):「就把它廢棄就好了,也不用擔心核廢料的運輸問題,替國家省下幾十億美金呢。」里德還得到歐巴馬總統的支持,歐巴馬兌現了2008年大選時所開出的選舉支票。歐巴馬2008年競選宣傳片:「歐巴馬反對雅卡山核廢場計畫!」於是乎,這項耗時超過20年,已經花掉上百億美金公帑的核廢場計畫嘎然喊停,恐怕要報廢,其他國會議員反彈,痛罵這一切攏是政治,因為歐巴馬還在當伊利諾州參議員時,可是對雅卡山核廢場投下贊成票呢。共和黨眾議員許姆庫斯:「歐巴馬當選啦,他和里德達成協議啊!」CNN記者:「我想問你一個問題,里德參議員可能會問同樣問題,何不把核廢場蓋在伊利諾州呢?」伊利諾州共和黨眾議員:「嗯…如果你能找到一個地點,如你能在伊利諾州找到山或沙漠。」說穿了,有幾個人願意承擔7萬公噸核廢料的風險呢,而雖然美國還找不到地方掩埋核廢料,但是它可沒有停止興建核電廠,這裡是喬治亞州東部,將近3千名工人正在大興土木,建蓋一座斥資140億美金的全新核電廠。美國核能協會馬文菲爾托:「全美目前有大約100座核廠,它們會在2030到2050年間關閉,我們必須興建新的取代它們,來應付不斷增加的電力需求。」難道有了日本福島核電廠的教訓,美國不打算逐步核廢嗎?美國南部電力公司巴茲米勒:「這套設計能處理福島那樣的狀況。」沒出事前,主事者都是自信滿滿,而現在更有一部紀錄片「潘朵拉的承諾」,探討核能可能沒有像反核人士所說的那樣危險。紀錄片導演羅伯史東:「我擔憂的是,核能危險的論述是錯誤的,50年的核能歷史,全球440座核電廠,只發生3次重大核災,只有車諾比最嚴重,這座瘋狂的前蘇聯產物,但死亡人數不到60人,核能是第二安全的能源。」或許這位導演可以考慮搬去車諾比那裡定居,反核人士現在不僅認為核能危險,而且還很昂貴。美國能源部前資深顧問阿爾法雷茲:「這就像想用魚子醬解決飢餓,核能就像拿魚子醬解決飢餓問題。」反核人士提倡再生能源,再生能源是否能夠完全取代核能的辯證,也將繼續下去。

……..文章來源:按這裡


日原能會前委員:核安只能盡力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11月7日 上午12:11

【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台電、中華核能協會婦女委員會以及遠見雜誌6日合辦中日能源交流論壇。會中,前日本原能會委員東嶋和子分析處於震央附近的女川核電廠,如何躲過海嘯浩劫?指出核電廠無法100%安全,只有盡力邁向安全,擁核或反核雙方都是以保護生命為目標,應該加強對話。不過,她坦言,目前還看不到打算重啟核電廠的日本政府,著力在風險溝通上。

(上圖)「關於核能,媽媽這樣想」2013中日能源交流論壇,邀請前日本內閣府原子能委員會委員木元教子(右)與東嶋和子(左)分享福島核災發生後,她們作為一個母親與學者所做出的社會觀察以及對核能的反思。(圖文/楊子磊)

遠見雜誌以「關於核能,媽媽這樣想」為題,舉辦中日能源交流論壇,邀請2位身為媽媽又同為前日本原能會委員的木元教子以及東嶋和子,以及投身公民運動的台灣學者杜文苓、台灣機電工程服務社副經理杜悅元,進行能源政策思辨。

緊急時刻 島國需自救

自1998年,連續9年擔任日本原能會委員的木元教子,她的二兒子就在福島第二核電廠工作。木元教子說,地震發生時,資訊很亂,直到地震第3天她才知道兒子在為核電廠找電的過程中受傷,雖然鄰近的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事故,不過她兒子康復後自願回到工作崗位,她也尊重兒子的選擇。

木元教子認為,日本是個島國,不像德國有歐洲鄰近國家,緊急時刻可以輸配電供應,一個國家的能源政策必須考量穩定供應、經濟效益、環境影響、地理成本等,日本因為發生福島核災意外事件,因此很要求安全工作要超過專家的預料。她強調,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目前仍主張核能在「安心、安全、安定」的狀態下,重新啟用。

曾任《讀賣新聞社》記者及前日本原能會委員的東嶋和子,這1、2年透過實地走訪,了解福島核災的災後檢討。她指出,福島第一核電廠前4個反應爐之所以會發生氫爆,是因為地震發生時,外部電源被切斷、緊急電源又遭到海嘯侵襲,使得反應爐無法冷卻而發生悲劇。

東嶋和子分析同處於震央附近的女川核電廠發現,女川核電廠具有5條送電線、6台可運作的緊急柴油發電機,緊急電源充足,而且其建築基地高有14.8公尺,再加上女川核電廠具有單一窗口的緊急指揮調度,危機處理能力很好。

東嶋和子表示,日本政府和電廠從福島災難中學習到很多教訓,她認為,核電廠無法100%安全,只能盡力邁向安全,而這樣的努力態度是日本政府想展現給人民看的,不過她還沒看到政府在風險溝通上有所著力,她鼓勵,擁核及反核雙方要多對話,抗議無法有建設性的討論。

溝通不能忽視網絡

參與論壇的政大公共行政系副教授杜文苓指出,台灣政府應學習日本政府謙虛認錯與改進的態度。她引用耶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查爾斯‧培羅(Charles Perrow)《常態性意外(Normal Accidents)》一書指出,思考科技災難不能完全交由技術專家決定,在一個社會系統複雜、快速,又富含許多難以預測的意外時,很多時候必須交由社會人民一起做政治決定。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副教授杜文苓表示,台灣民眾面對核能與核廢料的問題時,必須在資訊充分揭露的情況下,方能發揮審議民主的思辯精神,直指問題核心。(圖文/楊子磊)

杜文苓表示,很多時候核電的溝通常會落於討論單一核電廠意外的機率,忽略了原料開採、核廢料處理、運用核能科技需要的高規格管理文化等整體網絡的討論,她認為,風險溝通若忽略了整體網絡面相的討論,很容易發生問題。

論壇結束,鹽寮反核自救會總幹事楊木火起身直指,主辦單位不尊重與會來賓,寫好的提問稿單沒有一題被問到,他認為,這樣的交流論壇根本不是溝通。他拿出厚厚一疊台電的水源報告指出,核四廠的建廠位置使得貢寮人未來要喝輻射水過活。

▲主持人宣佈論壇結束後,鹽寮反核自救會總幹事楊木火起身質疑主辦單位沒向與會來賓提出他的問題。(圖文/楊子磊)

……..文章來源:按這裡


台東日治時期川流式水力電廠轉型觀光

中廣新聞網 – 2013年11月5日 上午9:41

隱身在台東濃密樹林裡的東興發電廠,不僅是台灣東部地區最早的水力發電設施,也是目前最小的水力發電廠,罕見的川流式水力發電,從日治時期運轉至今,由於發電量有限曾經面臨廢除的命運,近年來在環保意識高漲,日本311大地震所引起的核能電廠輻射外洩後,使得這座古老的電廠再現生機,台電也藉由轉型觀光,讓民眾得以一窺它的神秘面紗。(吳鳳雪報導)

東興發電廠位在利嘉溪支流大南溪下游,距離台東市區約十七公里,在一九四一年由東台灣電氣興業株式會社所建,一九四五年日本戰後由台灣電力公司接管。不像一般水力發電必須有水庫,東興發電廠是台灣罕見的川流式水力發電廠,主要是在電廠上游處蓋攔河壩,再開鑿一條長達283公尺的隧道,利用高度的落差,推動渦輪來發電;接著又在下游挖鑿一條長290公尺的引水道將廢水排出。

台電台東區處指出,水力發電曾經是台灣光復初期的發電主力,這座日治時期的東興水力發電廠至今已經七十二年,是台電在台東縣唯一的發電廠,兩座古董級的水力發電機組,再加上兩具現代化的發電機組,目前每天約可供應一千戶左右的電力。這座見證台灣電力的發展電廠,在民國九十四年被台東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列冊保護。 為了節省人事開銷,台電目前已經用自動控制系統來管理,同時也轉型為預約的觀光電廠,讓民眾有機會能認識水力發電。(照片:吳鳳雪攝)

……..文章來源:按這裡


環境前線:英國要新建核電廠了,然後呢?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11月5日 上午12:11

■房思宏

儘管國際間的實際趨勢,始終很難支持「核能復興論」的說法,但國內在國際新聞長期娛樂淺碟化的情形下,官方及主流媒體持續傳播簡化的訊息,繼續強化「世界主要國家仍持續擁抱核電」的印象。在美國佛蒙特(Vermont)核電廠將於明年關閉;瑞士宣布於2019年關閉一核電廠;以及韓國核電廠偽造文件及貪腐醜聞頻傳各種不利消息衝擊下,英國辛克萊C點(Hinkley Point C)核電廠之興建正式上路,大概是對核能復興論者來說,最為振奮的消息了。

(上圖)一條道路貫穿英國西南部橋水鎮預定興建辛克萊C點核電廠的地點,圖攝於2013年10月24日。(圖文/路透)

從官方的角度來看,英國重新投入發展核電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一個擁有北海油田及世界最大離岸風力發電廠的國家,卻不受福島核災影響,在保障能源安全及減碳的雙重考量下,仍然積極投入新建核電廠。難怪官方及台電一直希望邀請英國代表來台,說明核能做為低碳能源的重要作用。

然而,筆者於今年5月7日的《立報》「環境前線」專欄中,即針對英國重新發展核電過程中面臨的種種困境:包括核電無助於填補英國的能源缺口、高階核廢料處置場選址面臨重大挫折、新建核電廠減碳效益甚微、核電產業遊說將核電納入低碳能源,以及福島核災後運用公關策略強化核安印象等問題,以及更重要的,英國新建核電廠計畫恰恰讓世人看到,核電絕不是一個便宜而符經濟效益的能源。本文將從歷史回顧出發,檢視英國重新發展核電計畫的種種問題。

核電經濟神話的破滅

在美國馬歇爾總統提出「和平使用原子能」不到兩年,全世界第一座商用核子反應爐就於1956年在英國開始運轉。1960年代英國核電快速發展,幾乎每年都有新建核子反應爐投入運轉。1979年時任能源部長的哈維爾宣布將新建10座壓水式反應爐(PWR),並宣稱核電是人類能找到的最便宜能源。

然而這樣一種便宜有效率的能源,卻在市場上踢到鐵板。1980年代執政的保守黨政府,在1988年宣布將電力事業私有化,然而幾座核電廠皆因考慮到巨額後端處理成本,以及發電成本遠高於火力發電的情形下,無法順利出售。而自1990年起於電價中額外課徵的11%核電附加費,不但無法滿足核電廠除役及後端處理的需求,反而主要是被用於興建長達7年的賽斯威爾B(Sizewell B)核電廠。研究也指出,此一核電附加費在1990至1998年間,一共為核電業帶來91億英鎊的補貼。1995年開始運轉的賽斯威爾B核電廠,也成了辛克萊C點核電廠計畫前,英國最後一座興建的核電廠。核電佔英國供電的比例,在1990年代末期攀上高峰,此後隨著老舊核電廠逐步關閉而一路下滑。

核能復興在英國?

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中,指出英國不會興建新的核電廠,但排碳考量讓核電仍是未來英國能源組合中的選項。2006年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公開宣示支持重新發展核電,以達減碳目標,並指出英國政府將不會提供資金補貼,未來新建核電廠將由市場力量完成。然而正如筆者之前提及,此一宣示旋即遭致許多公共質疑,英國政府的環境審計委員會也指出發展核電無助於解決英國的能源困境。而2006年公開諮詢過程中的資訊造假,更讓綠色和平對英國政府提出訴訟並獲得勝利,迫使英國政府於2007年重啟諮詢程序。

接替布萊爾擔任工黨政府首相的布朗於2008年宣布將新建8座核電廠,此一重新擁抱核電的宣示大大鼓舞許多核電營運商,包括法國的EDF、德國的E.ON及RWE、日本的東芝、以及中國核電業者等,法國國家電力公司EDF甚且在2008年買下英國能源公司,取得英國現有9座核電廠中8座的所有權。布朗首相在一場演講中,也正式提出「核能復興」的論調。一個在全世界供電比例不斷下降的能源,似乎在英倫找到再起之契機。

然而就如筆者在前文指出,儘管從工黨到2010年後的保守黨-自民黨聯合政府,都一再宣示重新發展核電的決心,但自2008年至今,英國的核電發展不僅讓人感受不到欣欣向榮的氣息,反而提供一絕佳機會,讓我們重新檢視核電業與政府間的利益糾葛,以及更直接的核電成本問題。

自1990年代開始,英國社會已經逐漸認識到核電絕非如業者及政府所宣稱的如此便宜,比方說英國時任能源及氣候變遷部長休恩在2010年時指出,在核電廠除役及核廢料處裡部分,現在至少存在40億英鎊(約1,920億台幣)的資金短缺。而高漲的建廠成本,加上未來須面對價格持續走低的再生能源競爭,也讓各大核電營運商開始卻步,逼得英國政府必須巧立名目來補貼廠商興建核電廠。

新的核電廠對誰有利?

在各大核電營運商紛紛宣布退出英國核電廠計畫後,英國政府與唯一仍保持興趣的EDF公司持續協商,在今年3月批准辛克萊C點核電廠計畫後,又歷經數月談判,終於在日前宣布達成協議,目前協議中公開的部分包括一路高漲的建廠經費:最終興建兩個反應爐將花費160億英鎊(約7,680億台幣);興建時間預估長達8至10年,無益於在短期內解決英國能源短缺問題。

除此之外,更嚴重的問題是,為了保障EDF投資核電廠的獲利,英國政府同意每百萬瓦小時(MWh)至少92.5鎊的保證電價,是目前電力市場上批發電價的兩倍。而由於此保證電價與通貨膨脹連帶,預估在2023年時,每MHh的保證電價將來至121英鎊。經濟學家預估,除非其他能源在未來幾年內價格大漲,否則此一電價在市場上將無任何競爭力。而當辛克萊點C核電廠投入運轉後,預估EDF每年將可獲得稅前約10億英鎊(約480億台幣)的獲利,與此同時,消費者卻得被迫面對高漲的電費帳單。而正如玫瑰花換了個名字仍然不減其香氣一般,儘管英國政府宣稱保證電價與政府補貼不同,但此種遠高於對再生能源補貼的挹注,相信也能讓我們看清楚核電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而與EDF的協議一但成立後,此種變相的政府慷慨補貼,相信能重新喚起其他核電業者的熱情。換個角度來說,如果單從成本效益角度觀察,則英國新建8座核電廠的計畫絕不可能實現;而若透過政府補貼新建核電廠,或可吸引投資興建其他核電廠,但辛克萊C點核電廠的計畫,已經清楚展示新建核電廠所需投入的龐大成本,以及對社會、民眾的巨大影響,更別提核電業內大量國外資金所帶來的國安問題。這些複雜而待觀察辯論的問題,國內官方及媒體又怎能以一句「英國持續發展核能」輕鬆帶過呢?(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