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談判成效差 轉向調適求自救

作者: PTS | 公共電視 – 2012年12月2日 下午8:00

我們都知道氣候變遷的嚴重性,不過全球的碳排放,還是年年攀升。今年在卡達杜哈舉行的第十八屆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很明顯可看出,面對減碳成效不佳的情況下,有越來越多國家轉向用「調適」的策略,來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害,繼續來看公視記者來自卡達現場的觀察。

既不是聯合國成員,也不是京都議定書締約國,台灣官方還是照例,今年繼續由行政院組成代表團,前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十八次締約國大會,掌握第一手世界情勢,也在卡達時間一號晚間,透過主辦周邊會議,加強與世界各國交流。環保署副署長葉欣誠表示,這幾年可以觀察出,大會越來越重視「調適」議題,也就是面對減碳成效不好,各國必須務實因應氣候災害。

==環保署副署長 葉欣誠==

我們知道氣候變遷的災害

一定會來臨的時候

其實以後的世界

跟現在都會不一樣

所以我們必須要(為)

未來不一樣的世界

做好各方面的準備

包含了公共建設 包含了政策

還有包含我們自己的生活態度

COP會議舉行了18次,18年來,國際社會減碳進度嚴重落後,碳排放量更來到了史上最高。短期間減碳無望,氣候災害卻接踵而來,聯合國從2010年,推出「調適基金」,花了上億美元,幫助在全球低窪易淹水的十七個地區。

==德國看守協會國際氣候政策小組領導人漢姆林==

(基金)幫助了開發中國家

建立具體的調適計畫

我們也希望這次大會在杜哈

一些締約國可以提供

調適基金更多資金

像非洲塞內加爾,因為海平面上升,海岸地區飽受淹水之苦,所幸聯合國投入八百六十萬美元,改善基礎建設,保護了人民生命財產。而德國看守協會的調查也顯示,極端氣候引發水患乾旱問題嚴重,十年來,直接造成五十三萬人死亡、2.5兆美元的損失,協會也觀察,如果國際減碳進度,繼續裹足不前,必定會有越來越多國家,得靠調適基金來度過難關。

記者 林靜梅 賴振元 卡達杜哈報導。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