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減碳變口號 作為看不到

自由時報 – 2013年3月22日 上午8:42

記者唐在馨/特稿

台中市政府推動低碳城市,如果官員認為市民可以相信「中國製柴油BRT雙節車」是「綠能雙節公車」,那大家應該就可以相信,官員宣稱的「一年減少五十三萬五千八百九十九公噸的二氧化碳」,絕對不是「口中隨便說說而飄出的氣體」,而是「鐵一般的事實」。

台中市政府因應「節能減碳」風潮,成立「低碳辦公室」,但各項政策是否真的落實,所謂「減碳」的目標,是否真能達到?

議員昨天質疑的並非沒有道理,市府宣稱一百零一年減少五十三萬五千八百九十九公噸的二氧化碳,「精準」到個位數,如何算的?為何最後二位數是「九十九」,而不是「八十八」、「七十七」?

這麼精準的數據,照理來說,應該有一些「很確實的方案及作法」來支撐吧?但看看「清水區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減碳三千九百七十五公噸,怎麼做到的?有增加植栽嗎?有減少工廠嗎?完全沒有說明。

而都發局說「推動全市工地綠圍籬」減碳卅二.四公噸,又是如何算的?這就如同,交通局一再表示,才決標的BRT車體,符合「歐盟五期」標準,但柴油車絕對無法「減碳」,卻能稱為「綠能雙節公車」,這又怎麼說?

節能、減碳,應該是很扎實的工作,但如果連這都讓人懷疑變成「口號」,那政府的執行力還有什麼是可信的?還不如官員少講幾句漂亮的口號,反而真的能夠減碳,畢竟,「說話,也是在排碳」的。

……..原文連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