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記者吳姿瑩╱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1月25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吳姿瑩╱台北報導】
日本福島核能事故發生以來,激起全球各地強烈的反核聲浪,台灣核四廠興建之路也經過幾番波折,張惇育相信,未來若能擴大儲能應用,逐步取代核能發電,也可以成為一個選項。
長園科位於台中科學園區的總部,內外搭配太陽能板加上儲能系統蓄電,形成獨樹一格綠色節能建築,也是節能儲能最佳案例,也讓公司順利接獲多個日本校園ODM訂單。
張惇育認為,公司氧化鋰鐵磷正極材料另一大出海口,就是隨環保意識提高帶來的儲能熱潮,就像是一個水塔的概念,也需要水龍頭來控制水流量,否則水塔等不到新的雨量補充,就已經逼得民眾無水可用了。
儘管風力、水力、太陽能等新的發電方式不斷被開發,大自然的千變萬化難以操控,眾多發電廠卻不及核電廠發電來得穩定及經濟,因此核電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最佳的解決,若除了發電外,大家能更加重視擴大儲電技術的應用,對於解決發電本身的問題,將可以有效減緩。
張惇育不僅採用本身公司電池儲能系統技術,改造工廠環境及優化電力使用,目前與臺灣科技大學積極發展合作案,進行備載容量的控管,平均來說備載容量少於1%,一年台電的發電成本就可以省下新台幣100億元,省5%,就可以省下500億元。
如果把備載容量改作儲能電池,把使用不到的電儲存以降低備載,達到儲存電能再利用的成效,也無形中提高發電效率,有效減少電廠興建案。
張惇育指出,電力儲存在人類歷史上發展已經行之有年,隨著石油等能源正步入枯竭,儲能產業正進入下一個蓬勃發展的新階段,日本311地震後,國家開始對用電量強制規範,於是在日本已有學校邀請長園科前去建置儲能系統,將離峰時刻的備用電源,使用在尖峰時刻,成功降低單位用電量,也省下不必要的浪費,同時符合法令限制並達成節約能源。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