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水庫淤積 發電廠改建排砂廠

客家電視台 – 2012年11月29日 下午8:04

【羅安達 桃園】

為了解決石門水庫的淤積問題,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投入6億7千萬耗時3年,將原有的石門發電廠,改建成水力排砂廠,北水局估計,1年可以省下10億元的清淤費用,除了可以增加水庫的蓄水能力,更可以增加水庫的使用年限。

為解決近年造成供水情勢緊張的水庫淤積問題,北水局利用現有的石門電廠進行改造,將水利發電設施改造為兼具水利排砂的功能,第一期的排砂工程目前完工,第二期發電工程也將在年底完工,完工後除了可兼顧發電之外,預估每年將可排放100萬立方公尺的淤泥,比完工前每年30萬立方公尺還要多,還可以年省10億元的清淤成本。

北區水資源局 副局長 簡昭群:「排砂量,大概可以增加100萬立方公尺的一個排砂量,那如果說,以我們目前石門水庫的一個淤積的情形,跟一個清淤的成本來算,它100萬立方公尺,大概可以減少,目前操作方式,1年大概10億的清淤成本。」

北水局表示,近年來每遇枯水期,台灣供水情勢即開始緊繃,與目前水庫淤積嚴重,有相當密切的關係,目前除了水庫排砂工程,北水局也在上游做了水土保持防護,希望能夠減少泥砂沖刷至水庫。

北區水資源局 副局長 簡昭群:「水土保持工作,事實上是所有水庫防淤最重要的一個工作,只要上游的一個淤積,還有水土保持做得好的話,那我們水庫進來的泥砂量,自然就會漸少,那我們對水庫的淤積,當然影響也會降到最低。」

北水局指出,目前石門水庫底淤泥約有9500萬立方公尺,占水庫蓄水量25%,藉由水力排砂後可以紓緩水庫淤泥問題,而近年來台灣河道沖刷嚴重,海岸線也逐步退縮,北水局利用水庫排砂還砂於河,這些淤泥排到大漢溪後流入大海,不但可增加河道與河口的砂源補充,更可以增加河道棲地的多樣性。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