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合作因應太陽能貿易戰

作者: 李沃牆 | 旺報 – 2012年12月24日 上午5:30

旺報【李沃牆】

近年來,全球經濟成長趨緩,貿易保護主義趁勢抬頭,大陸遭遇到的貿易摩擦形勢更十分嚴峻。大陸產品不僅在全球貿易範圍內遭到堵截,國外對大陸進行反傾銷、反補貼的救濟調查案件更是與日俱增。

從2002至2010年,大陸共遭受貿易摩擦814起,其中反傾銷調查542起,反補貼調查43起,保障措施145起,特保措施84起,今年1-7月所遭遇的國外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則有46起,涉案金額38億美元,案件數與金額均成為近年來的高點。就大陸所遭遇的貿易摩擦產業範圍則包括:紡織服裝產業、鋼鐵、輪胎產業,太陽能、風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稀土等基礎原材料產業。

以最近被美、歐、印等國採「反傾銷」及「反補貼」調查的大陸太陽能產業為例,由於太陽能光電產業生產製造基地已有逐漸往亞太地區集中的趨勢,大陸太陽能電池在全球的市占率已由2010年的48%擴大至2011年的61%,為全球第一。而台灣市占率則由14%增加至15%,位居第二。但大陸至少有50%的太陽能電池材料是從國外進口的,其中50%以上來自美國,足見中美二國的供需貿易關係相當密切。

今年3月,美方判定由大陸進口太陽能面板應課徵約5%的懲罰性關稅,緊接著在10月,美國商務部對大陸太陽能雙反案做出裁決,對大陸太陽能企業課18.32%到249.96%不等的反傾銷稅率及14.78%到15.97%不等的反補貼稅率。歐盟也認為北京當局以龐大國家補助,排擠歐洲的風能與太陽能公司進入大陸大陸綠能市場,並以低於市場價格在歐洲出售產品,要求展開反傾銷調查。

印度反傾銷局也將對大陸出口的太陽能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並擬對大陸製造商徵收高達200%反傾銷稅。大陸商務部以牙還牙,自11月底起就是否對原產於美、韓、歐盟的進口太陽能多晶矽追溯徵收傾銷稅以及反補貼稅進行調查,一旦調查成立有傾銷事實,三大經濟體將付出極大的代價。貿易摩擦升溫,對彼此的太陽能產業發展均是雙輸。

台灣太陽能產業發展的時間不長,目前已和DRAM、LCD、LED淪為4大「慘業」,單是去年就虧損2千多億,而大陸的太陽能產業也有近三分之一面臨停產或倒閉。台灣或韓國轉單效應截至目前為止並不明顯,兩岸業者若能加速合作布局,進行上中下游生產業鏈的垂直整合或策略聯盟,以及高效率產品研發,則可避免韓國廠商利用這段空窗期蠶食市場份額,未來在太陽能產業的全球競爭下才能繼續占有一片天。(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