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商被太陽能灼傷

作者: 康彰榮 | 中時電子報 – 2011年12月11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康彰榮】

■大陸太陽能企業盲目擴張是導致目前產能過剩,庫存量過多,中小企業大面積減產的重要原因。而溫州企業資金鏈斷裂有一個共同特點-「鋪大了多元經營的攤子」。除了投資房地產外,這些企業中至少有8成投入了太陽能行業。

中國太陽能業今年大洗三溫暖,從上半年的欣欣向榮,一片大好,下半年突然急轉直下,業績慘澹,其中太陽能產業密集的浙江省,更成為重災區。據稱,爆發信貸危機的溫州地區,資金鏈斷裂的企業中有8成投入太陽能產業,更讓人對產業前景擔憂。

今年來,太陽能產業在大陸的擴展速度可以用「瘋狂」來形容。2001年,大陸太陽能電池產量僅為3兆瓦,到了2008年已達到2,000兆瓦,位居世界第一。短短6年增長了600多倍。

昔日…擁矽為王

2006年和2007年是大陸太陽能產業的第一波爆發期,行業普遍利潤高達200%,一位業者說:「當時我們業內一度流行一句話叫『擁硅(矽)為王』,公司只要能弄到硅料就能賺到大錢。」

受到金融海嘯影響,大陸太陽能產業的擴張速度在2008年遭遇短暫的停頓。2009年,隨著太陽能產品價格下降與歐盟市場補貼政策的推動,太陽能產業進入第二波爆發期。

杭州某太陽能設備企業的銷售員說:「金融危機後,我們公司的設備賣得很好,銷售人員幾乎都在外面跑,一個月只能回杭州一兩趟。」今年上半年,他的平均月薪為15,000元人民幣(下同),還拿到30多萬元的年中獎金。

杭州目前從事太陽能產業的企業共有80多家,去年當地太陽能產業完成銷售產值約84.2億元,年增131%。其中,銷售額超過億元的企業有18家。今年上半年,完成銷售產值近100億元,全市20家重點太陽能企業累計銷售產值49.44億元,年增99%。

但隨著景氣的反轉,太陽能設備廠商的營運狀況也出現變化,原來一套170萬元的單晶爐已經降到100萬元,而辦公室員工開始做3天休息4天,工廠工人甚至做3天休息9天,顯示這波危機已經從下游燒向設備生產商了。

如今…虧損邊緣

杭州市太陽能光伏產業協會秘書長趙永紅指出,受以德國和義大利為代表的歐洲產業補貼政策調降以及美國市場貿易壁壘的影響,現在整個太陽能市場呈低迷趨勢,產品價格急遽下滑。

今年年初至今,多晶矽、矽片、電池片、組件價格分別下跌約45%、52%、53%、42%。除了保利協鑫等少數幾家大企業仍盈利外,大多數中小企業已逼近虧損點,大面積停產已成為普遍現象。

浙江省太陽能產業去年的出口額約33億美元,僅次於江蘇和廣東,位居全中國第3。目前浙江省共有太陽能企業380多家,涉及多晶矽、矽碇矽棒、矽片、電池片、組件以及各類輔料配材,已形成完整的太陽能產業鏈。從2010年底開始,浙江新增太陽能企業超過110家。

但與其他地區相比,浙江的企業規模較小,在這一波危機受傷也較慘重。今年9月22日,溫州最大的眼鏡企業信泰集團董事長胡福林負債20多億出逃,引發溫州企業一次大地震。據了解,信泰集團資金鏈斷裂是因為民間高利貸用於大規模投資太陽能產業。


已用關鍵字:地震,太陽能,
共出現:24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