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雨青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3年6月5日 上午11:54
核四存廢問題爭論已久,台灣如果立即捨棄核能發電,經濟發展是否能不受影響?為了讓這些問題有更明白與理性的答案,馬英九總統特別安排了一趟「能源之旅」,讓媒體主管們親自走訪目前台灣各種發電廠,了解替代能源的現況。總統明白表示,興建核四是政府既定政策,他希望各界能了解台灣目前所面臨的能源挑戰,以及世界趨勢。
◎經濟部:替代能源有限
台灣近來反核意識高張,為了讓各界對台灣目前的各種發電方式有更進一步了解,馬英九總統特別與媒體主管們進行2天1夜的「能源之旅」,走訪了天然氣接收站、太陽能光電場、燃煤發電廠以及核三與核四廠。
由經濟部提供的資料顯示, 目前台灣的電力來自核能、燃煤、天然氣以及風力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其中燃煤佔了40.7%、天然氣佔30.3%、核能佔18.4%,再生能源則為3.4%。在價格方面,核能發電1度電為新台幣0.72元,燃煤為1.64元,天然氣是3.81元,風力發電要2.64元,太陽光電則要6到9元。
經濟部長張家祝表示,現在核能發電比重雖然不高,但如果要用其他能源全面取代核能發電,未來電價恐怕將大幅上漲,缺電風險也會提高。另外,不論是要再新建燃煤發電廠或天然氣接收站,都有困難,而且兩者的碳排放量都比核電高出許多,將造成更大的汙染。
◎呈現數據 盼各界了解能源選擇
根據經濟部的資料,當核一、二、三廠陸續除役,如果未來核四廠不商轉,台灣恐怕面臨高達600億度電的電力缺口。在台灣98%能源靠進口的情況下,總統這趟「能源之旅」就是希望提供真實的數據,與外界理性探討現階段台灣所面臨的能源挑戰。總統:『(原音)我們這次能源之旅的目的讓大家了解整體我們國家能源的結構、未來的趨勢,還有最重要是整個世界將來面對怎樣的能源現實,讓大家了解到底我們還有多少選擇,我們是不是可以說在一個這麼缺乏自產能源、98%能源進口的國家,還有選擇的機會,如果沒有的話,我們要怎麼辦。』
其實很多對核能的爭議,關鍵在於核四。核四從決定興建到一度停工,又再復工,已經過20多年紛紛擾擾,因此政府希望能以公投解決這個問題。至於政府的立場,總統表示,13年前,行政院便決定要復建核四,這是政府的政策,到現在都沒有改變。總統:『(原音)大法官做成520號解釋,認為行政院對立法院的預算,那實際上是種措施性的法律,除非得到立法院同意,不能夠任意停止。後來行政院把案子送到立法院後,立法院就否決停建的決議,行政院也在當年2月恢復興建核四。從那時候開始,這就是行政院的政策,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改變。』
總統進一步說明,許多不贊成核四的人,提出的說法相對比較簡單,很多民眾仍不了解核四停建與否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大家將面對一個什麼樣的未來,這次「能源之旅」就是希望讓大家明白有多少選擇,而非宣揚核四或核能的好壞。
◎核電廠員工對安全有信心
面對反核團體對核四提出各種質疑,甚至批評核四是「拼裝車」,核四廠員工感到委屈。貢寮當地人蔡文傑與太太林佳慧在核四廠認識、結婚、生子,他說自己的親友都住在附近,他比任何人都希望核四廠安全。他相信台電的品管,未來也會繼續住在貢寮以表示支持。蔡文傑:『(原音)台電有嚴謹的品質管控流程,設計上許多防災措施跟機制,我盡心盡力做好,對安全沒有問題。我家住在這裡,以後如果發電了,我也繼續住在這,對台電跟對貢寮的支持。』
另一位員工趙永琦則表示,外界的反核聲浪讓他們感到沮喪。如果真正發生核災,要回到現場的是他們這些台電員工,他們當然更加重視安全。她說:『(原音)做的很多東西對別人來說沒有意義,多數人對我們工作有很多誤解,發生核能問題,我們才是最害怕的人,大家無法想像,發生核災,需要回到現場的是誰,就是我們這些台電員工。』
總統則表示,「非核家園」是政府的長期目標,這已寫在環境基本法第23條當中,除非修法,否則不可能改變,但在過渡時期,政府必須考慮到台灣整體的經濟發展,國家競爭力,進行全盤評估。總統也一再強調,核能安全永遠是政府不能犧牲的原則,「沒有安全,就沒有核電」也是政府不變的承諾。
◎影響每個人 理性辯論能源問題
2天滿滿的行程,就是不希望讓核四爭議淪為情緒化的口號,而是拿出各種具體數據,並藉由實地參觀,讓大家了解替代能源目前的侷限性,以及台電對核電廠安全的付出和努力。
其實,不論反核與否,大家都應該理性對話與討論。總統自己也坦言,他不見得能說服大家,但希望呈現出事實:尤其不久的將來可能要舉行核四公投,每個人都應該了解不同能源的利弊得失,再做出決定。就誠如總統所說,「這不是我的問題,或你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問題」。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