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台灣反核行動史//老兵不死 新血接棒

自由時報 – 2013年5月20日 上午6:12

記者湯佳玲/特稿

由「老反核」號召的五一九終結核電大遊行,重回街頭與禁食靜坐現場,喚醒人們重溫台灣二十七年來、一路艱辛的反核腳步。反核四今天能走到公投這一步、引發社會重視,先行者貢獻良多。

攤開台灣的反核四行動史,從一九八六年黨外編聯會人士到台電大樓前舉行抗議演講開始,反核,在當時處於戒嚴與解嚴初期,就一直被視為「黨外運動」。一九八七年以留美教授群為主的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成立後,更是反核不可或缺的要角,影響蘭嶼發起反核廢料遊行,以及核四所在地「鹽寮反核自救會」成立,野火燎原的反核四運動正式展開。

在資訊不發達的年代,反核先行者用「草根」方法反核,下鄉辦說明會,和地下電台合作,最著名的莫過於以核四公投促進會林義雄為首的千里苦行。

二○一一年的日本三一一事件,福島第一核電廠氫爆震出了幾乎快被台灣人遺忘的核四安全問題,反核意識重新凝結,並透過臉書、網路大量快速散布。新一代的反核團體用電影會、裸體藝術、排字、撲倒、快閃等創意方式反核,尤其在一群媽媽們溫情喊話,以及影劇圈名人的光環發威下,在今年三○九廢核大遊行達到二十萬人的高潮。

「老兵不死,新血接棒」,老兵持續發揮強項,以政黨遊說方式,直接訴諸政治解決;新血也發揮創意,開創了更多「非綠」與年輕中間選民反核,一個是穩固基本盤,一個是開拓新面孔,兩者分進合擊,擴大台灣反核民意基礎。

如此高漲的反核民意,仍舊無法改變馬政府支持核四的心,反而使出鳥籠公投招數阻擋。反核四究竟能不能成功,最後還是得由「政治」解決。這也難怪唐吉訶德精神不死的反核老將,歡迎政治人物參與反核遊行,自有他的道理。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