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4/13 10:07
近來國內對是否應推動國光石化案吵的沸沸揚揚,政府希望透過國光石化投資,提振經濟發展與促進就業;但反對黨與部分環保團體卻以環境保護為由,堅決反對興建國光石化。雙方立場南轅北轍,毫無任何交集點,彷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二者完全是互斥的。然而,本文以為二者其實是可以取得平衡的,在兼顧環境永續發展下,推動國光石化案。
一、推動國光石化的過程
國光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經濟部所屬的國營事業台灣中油公司與民間業者共同組成,其中,中油為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43%,兩大民股股東分別為遠東集團與長春集團,分別持有20%的股份。計畫包括一座日產30萬桶原油的煉油廠、年產120萬公噸乙烯的輕油裂解中心、年產80萬公噸的對二甲苯芳香烴中心、23座石化中下游工廠、14套汽電共生廠、以及含13座碼頭的工業專用港。
國光石化開發案最早源自於民進黨執政時代,2005年時任行政院長與副院長的蘇貞昌、蔡英文,將該計畫列入大溫暖大投資旗艦計畫全力推動,並將八輕核列為政府「大投資、大溫暖」五套重大計劃之一,當時行政院發言人的鄭文燦也一度對外表示,該案將是「蘇揆任內最重要的施政計劃」。馬政府僅是延續推動,如今曾經主導該計畫的蘇蔡二人,卻反過來大力批評該計畫。
二、石化產業對台灣的重要性
石化業號稱「工業之母」,電子、生技、紡織、綠能等各產業都必須應用石化中間原料或相關製品。石化產業是台灣相當重要的產業,台灣石化產業發展歷經60多年,在缺乏天然資源的先天環境下,以「逆向整合」發展模式成功,建立上中下游之完整體系,目前已經是台灣經濟發展基礎,也是重要兆元產業之一。
然而,近年來遭遇中東、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石化產業快速崛起,加上受限於本土市場規模小且飽和,下游產業受到環保要求、勞力、土地成本提高等環境與市場因素外移,再加上廠商在本土的部分 新投資案遭遇環評因素而延緩,導致我國石化產業競爭力逐漸喪失。
而國光石化預計第 1期投資金額約在 6千億至 7千億元間,第 2期投資金額則逾 9千億元,經濟部評估國光石化可創造21萬9707個就業機會。不但可提升台灣石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對我國經濟發展有極大的貢獻,也能促進大量的就業。
三、環保爭議
環保人士認為,發展石化產業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如國光石化將可能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與節能減探的國際趨勢背道而馳;又是高耗能產業,對我國電力供應將會造成嚴重負擔;其需大量的水,將對當地的地層下陷問題更加雪上加霜。
惟如民進黨候選人所言,將國光石化移到中東或東南亞,由於當地技術不如我國,污染與產生的二氧化碳問題將更加嚴重,這樣的建議只是以鄰為壑的作法,並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
另有學者指出:農林漁牧業產值占GDP不及2%,但七成的水源為其占有,還要大量抽取地下水;真正造成地層下陷的元凶,正是環保團體寵愛有加的農林漁牧業。而農業大量使用化肥與農藥,不僅危害國民健康,又大量滲入土壤水源中,所造成的生態傷害與其產值對比,恐怕遠高於罪大惡極的石化業。這樣的產業是否更應列入不應立足台灣的黑名單?
四、新加坡經驗
與我國條件相當類似的新加坡,近年來積極發展石化產業,逐漸開始威脅台灣石化王國的地位了。最近並開出相當優惠的條件,已經吸引多加國際企業前往投資。根據天下雜誌的報導,在新加坡的裕廊島石化專區上,已有九十五家國際型企業投資,包括殼牌(Shell)、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杜邦(Dupont)、巴斯夫(Basf)、住友及三井化學等石化巨頭。今年新加坡的乙烯產能將達到三八○萬噸,追上台灣。
新加坡是近幾年才邁入石化產業,耗費十多年,陸續將七個小島填海造陸,連成一座面積三千二百公頃的裕廊島,是原有土地的三倍大,造陸面積和六輕的二千二百公頃相當。迄今,裕廊島吸引的企業投資金額超過七千億台幣,則大過六輕的五千七百億。目前能源與石化工業已經佔新加坡製造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8%,幾乎為全球最高。
同樣是不產油的國家,新加坡以最高的環保標準建構國際一流的石化園區,已成為新加坡發展製造業的重要利基。具備相當石化根基的台灣,更有機會發展石化產業。然台灣不理性的抗爭,已有部分石化業轉往新加坡發展,對我國產業及經濟衝擊極大。
五、建議
其實,環保與經濟發展並不是二擇一的問題,二者也時可以取得平衡的。若能在符合環保標準下,推動國光石化等重大建設,不但能加速經濟成長,也能讓環境永續發展。本文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以高環保標準規劃新投資產業:過去台灣有許多大型投資案,發生嚴重的污染以及公共安全問題,引發民眾對其反感。未來政府應以高環保標準規劃新投資產業,並嚴格執法,將各項問題降至最低,降低國人的疑慮。
2.提出明確的水源解決方案:監察院日前提出彰化雲林地區地層下陷案調查報告,直指彰雲地區因可供應地面水源不足,不應再導入高耗水產業,如國光石化等,以避免增加抽用地下水,影響地層下陷防治。石化產業需耗費大量的水源,國光石化應儘速提出明確的水源解決方案(例如:海水淡化、汙水再利用後的回收水),徹底處理水源供應問題。
3.舊石化產業逐步更換:由於過去的石化設備已經過於老舊,污染與公安事故頻傳。有學者建議:政府應鼓勵石化產業「汰舊換新」,將老舊的石化廠或技術淘汰,以低耗能、新設備的石化廠替代;此外,台灣並非要成為全球最大的石化生產基地,因此,未來擴建新廠時,應對產品內容有所取捨或改變,選擇具有高附加價值的石化產品進行生產。
【中央網路報】
已用關鍵字:水源,污染,能源,綠能,資源,回收,節能,環保,
共出現:25次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