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統:英政策 減碳重於廢核

中央社 – 2014年2月25日 上午10:51

(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25日電)總統馬英九今天表示,英國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卻還是決定建核能電廠,似乎在政策上傳達出的訊息,就是減碳重要性超過廢核。

馬總統說,這對世界來講是非常重要的訊息,畢竟化石能源總有窮盡時,尤其是造成排碳增加,全球都受極大威脅;台灣也是極端氣候威脅下受害最深的國家之一,同時有地震、颱風及水災。

馬總統上午在總統府接見英國氣候變遷特別代表金恩爵士(Sir David King)表示,英國有相當充裕的石油與天然氣供應,又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屬於領先國家,但英國還是決定要發展核能,最近已決定要新建核電廠,這是英國與民眾做了非常長期而細膩溝通後成果,非常值得中華民國參考。

馬總統說,他提出的政見是2020年時排碳量能降到2008年水準,2025年降到2000年水準;經這幾年努力,目前排碳量已接近2005年水準。

據全球排碳相關報告,馬總統表示,中華民國2008年到2011年排碳量,每年平均下降比率,比全球平均表現好很多;他上任後與上任前的2007年比較,不管是能源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人平均排放量都下降,證明政府努力發生效果。

馬總統說,中華民國雖非京都議定書成員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締約國,但實踐節能減碳決心與成果非常清楚。

馬總統表示,中華民國外交處境艱難,無法參加UNFCCC,但他上任後努力改善兩岸關係,推動活路外交,2009年已可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去年9月又以特邀貴賓身分參與國際民航組織,這都是政府努力改善國際關係獲得成果。1030225

……..文章來源:按這裡


歐巴馬批准美越民用核能協定

作者: NewTalk 新頭殼 | 新頭殼 – 2014年2月25日 上午8:02

新頭殼newtalk2014.02.25 洪聖斐/編譯報導

美國總統歐巴馬昨(24)日批准該國與越南之間的民用核能協定,允許美國的核子反應器銷售到這個昔日死對頭的國度。

歐巴馬簽字後,國會將展開90天的審查。如果國會沒有通過任何與這個協定相牴觸的法案,該協定就會生效。

根據法新社的報導,美方官員表示,根據該協定,越南承諾不進行鈾濃縮及後續處理,並已制定與美國標準相當的核不擴散法規。

歐巴馬在給能源部的備忘錄上指出,他已確定這項協定將會提升每月雙方共同的國防與安全,而不會構成不合理的風險。

越南的核能發電市場在東亞僅次於中國,預計在2030年成長到500億美元。該國希望,在2030年核能發電可佔總發電量的10%。

在越南國內,也有許多反對意見。很多人擔心,核電廠的選定廠址可能在遭遇大地震或海嘯時可能很脆弱。

《國會山莊》(the Hill)的外交政策記者及國際版編輯沛格(Julian Pecquet)則在他的部落格上指出,這個協定在美國與伊朗進行核能談判時可能會成為1個複雜的變素。伊朗不斷指控核能大國,特別是美國,在那些國家可以進行僅限於民用的核能發展採取兩套標準。

……..文章來源:按這裡


推糧食自治 智利辦女農生態課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4年2月10日 上午12:23

【編譯謝雯伃整理報導】智利一個集合了約1萬位女農及原住民婦女的組織,正為南美洲的女性小農創辦一個生態農業機構,並提供相關課程。

捍衛小農經濟 解決飢餓問題

根據《媒體交流服務社》報導,國際鄉村及原住民婦女協會(ANAMURI)多年來已透過國際農民運動「農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訓練了數以千計的農民。農民之路主要關注糧食主權(food sovereignty)議題,而糧食主權的概念為人們有權定義自己的糧食系統。如今,這個組織正展開一項最具野心的計畫:成立鄉村婦女生態農業協會(The Agroecology Institute for Rural Women, IALA)。

這將成為拉丁美洲第一個唯一以女性為對象的生態農業課程。該機構創立於智利首都聖地牙哥以南的小鎮奧欽科(Auquinco)。這個小鎮的名字在馬普切原住民語中是「流水之聲」的意思。

即使校舍尚未完工,這個組織已開始他們的訓練課程。「我們不是在追求夢想,而是在面對挑戰。」負責IALA運作的ANAMURI國際執行長羅德里格斯(Francisca Rodriguez)表示。

這計畫有個具政治理念的核心概念:藉由糧食生產來解決饑餓問題。「在小農持續受到嚴重攻擊時,找到方法讓我們永續生存並讓小農成為農業中重要的一環,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而這不只與糧食生產有關,也與糧食消費相關。」她表示。

她說,IALA關注的重點在於捍衛小型家庭農業。這是欲加入拉丁美洲生態農業協會(Agroecology Institutes of Latin America)一項更宏大任務的其中一步。這些計畫從委內瑞拉開始,第一批生態小農就是在那裡畢業的,他們全是來自小農家庭的孩子。

IALA接著在巴西及巴拉圭成立同樣的機構,此外,足跡也跨進了厄瓜多及安地斯山脈其他區域。他們最新的大型成就是2013年4月在阿根廷開幕的蘇力小農大學(SURI Campesino University)。

「對我們來說,在農業這個領域上擁有專業是件很重要的事,這能幫助我們達到糧食自治並持續爭取糧食主權;而在這過程中,我們亟需來自土地本身的專家。」羅德里格斯表示:「沒有人比小農更能感受到,持續發展農業的需求其實就是人道服務的概念。」

羅德里格斯表示,ANAMURI了解他們的挑戰為何,且雖然這個機構初期是以南美洲南迴歸線以南地區的婦女為主要對象,他們後來也可能擴展,將男性納入學生名單。

交流務農經驗 正視女性價值

在奧欽科鎮上,主辦課程的機構以2萬3千美元(約新台幣69萬7千元)的低價購得一公頃土地以及一間大屋,未來學生將可居住於此。他們表示,價格會如此便宜,是因為這塊地的原地主夫婦在1973年到1990年智利獨裁政權期間流亡外國,返鄉後決定把土地賣給這群女農,讓這個組織能夠充份利用這塊土地。

然而,這間屋子被2010年2月的地震嚴重損害,需要大幅整修。建築師評估,屋子整修過後將能保存傳統鄉村小屋的特色。ANAMURI的地方組織主任穆尼奧斯(Alicia Munoz)表示,房屋的修建需及早進行。「目前南半球是夏季,我們必須組織志工團隊,幫忙修建房屋及整土,讓整塊地保持原貌。」穆尼奧斯說道。

ANAMURI宣布,2014年將是「修復之年」,這個自今年1月初開始的志工活動將安排志工輪班來此,修整過多的雜草及屋頂。「我們的夢想是建立一個機構,能讓女性就她們所知的各種農業知識進行交流對話。從健康及營養的角度來看,女性的知識非常珍貴。」穆尼奧斯表示。

人類學家史克威斯(Juan Carlos Skewes)表示,男性在智利的農業史上一直是主導的一方,女性被侷限於家務領域、料理食物、整理家務或照料牲口等。「然而,女性的貢獻卻一直被遺忘,包括對農事及家庭菜園的貢獻。」他說道。

整合在地資源 朝永續發展

「每個菜園及每個小農家庭的務農模式,都與生態多樣性、基因保存、留種技術以及有效運用當地資源有關。」史克威斯表示:「這當中也包含了如何更加有效的整合資源、推動自給自足以及強化當地經濟等議題。」

「總結來說,這些自治計畫帶來了自我管理的能力、自主永續生產,同時種植非基因改造作物;這是一個能與對抗、抵擋並挑戰大型農業及食品加工業的機會。」他說:「這些龐大當代議題的關鍵人物就是鄉村女農,她們組織起來,自給自足並推動永續農業。」

對ANAMURI來說,新的一年充滿希望。參與者相信,由女性領導的智利新政府將有助於他們目前的工作。智利社會黨前主席巴切蕾(Michelle Bachelet)在今年3月再次勝選為總統。此外,他們也相信聯合國將給予資助;聯合國將2014年訂為國際家庭農業年。

「許多人回到鄉村,這表示鄉村充滿希望。」羅德里格斯表示:「我們知道,當我們在奧欽科的小農地耕作時,也是在幫助強化這個國家。」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文章來源:按這裡


解決核能難題 儲能應用將是選項

作者: 記者吳姿瑩╱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1月25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吳姿瑩╱台北報導】

日本福島核能事故發生以來,激起全球各地強烈的反核聲浪,台灣核四廠興建之路也經過幾番波折,張惇育相信,未來若能擴大儲能應用,逐步取代核能發電,也可以成為一個選項。

長園科位於台中科學園區的總部,內外搭配太陽能板加上儲能系統蓄電,形成獨樹一格綠色節能建築,也是節能儲能最佳案例,也讓公司順利接獲多個日本校園ODM訂單。

張惇育認為,公司氧化鋰鐵磷正極材料另一大出海口,就是隨環保意識提高帶來的儲能熱潮,就像是一個水塔的概念,也需要水龍頭來控制水流量,否則水塔等不到新的雨量補充,就已經逼得民眾無水可用了。

儘管風力、水力、太陽能等新的發電方式不斷被開發,大自然的千變萬化難以操控,眾多發電廠卻不及核電廠發電來得穩定及經濟,因此核電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最佳的解決,若除了發電外,大家能更加重視擴大儲電技術的應用,對於解決發電本身的問題,將可以有效減緩。

張惇育不僅採用本身公司電池儲能系統技術,改造工廠環境及優化電力使用,目前與臺灣科技大學積極發展合作案,進行備載容量的控管,平均來說備載容量少於1%,一年台電的發電成本就可以省下新台幣100億元,省5%,就可以省下500億元。

如果把備載容量改作儲能電池,把使用不到的電儲存以降低備載,達到儲存電能再利用的成效,也無形中提高發電效率,有效減少電廠興建案。

張惇育指出,電力儲存在人類歷史上發展已經行之有年,隨著石油等能源正步入枯竭,儲能產業正進入下一個蓬勃發展的新階段,日本311地震後,國家開始對用電量強制規範,於是在日本已有學校邀請長園科前去建置儲能系統,將離峰時刻的備用電源,使用在尖峰時刻,成功降低單位用電量,也省下不必要的浪費,同時符合法令限制並達成節約能源。

……..文章來源:按這裡


歐盟核電專家:台核電廠無停機缺點

作者: PTS | 公共電視 – 2013年11月8日 下午8:00

同樣是為了調查核能安全,我國原能會在9月份邀請歐盟專家小組來台、對各個核能電廠的壓力測試進行審查,結論指出台灣的核電廠採用高安全標準、沒有發現需要立刻停機的缺點。但是專家小組也針對安全強化、提出不少改善建議。

面對各界對核電安全疑慮,原能會在9月份,邀請歐盟專家小組來台,進行1個多星期的訪視,做同行審查,最後報告認定,台灣核電廠採用高安全標準,也沒有在任何一座核電廠,有發現需要立即停機的缺點,不過也提出不少改善建議。

==原能會核能管制處長 陳宜彬==

我們應該要有一個短期的方案

短期的方案的話

就是他(歐盟專家)基本上

同意就是說

我們把目前設計地震提高1.67倍

來去做一個分析

然後看看你是不是有那些地方

需要去做補強

歐盟專家除了建議,台灣要更新地震和海嘯等天然危害的設計基準,也要求電廠的斷然處置措施,要做改善,環保團體則認為,歐盟專家提出的部份建議,民間過去曾經多次提出質疑,但台電和原能會卻遲遲沒有作為。

==聲音來源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副秘書長 洪申翰==

歐盟來的這個團隊

其實也是應證了過去大家的擔憂

譬如說地質調查的不足

其實台電說要重做地質調查

已經說了非常久的時間

但是其實一直遲遲沒有做

我們覺得他們的心態

就是以拖待變 基本上就是裝傻

環保團體認為,歐盟專家的同行審查報告,透露許多攸關台灣核電安全的警訊,政府一定要正視,原能會則表示,將在年底前,完成核電廠安全設備的檢核報告。

……..文章來源:按這裡


【FOCUS新聞】最大核電國 美70萬噸核廢無處埋

作者: | TVBS – 2013年11月8日 下午8:23

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核能發電國,一共有104部機組,但是這104座核電廠,一共製造7萬公噸的核廢料,但是這麼大的一個美國,去找不到一個地方能夠掩埋這些核廢料,斥資上百億美金開鑿興建的「雅卡山核廢場」停工,可能報廢,你能想像嗎,距離紐約是中心不到80公里的印地安岬,就有兩幢大樓,裡面裝滿核廢料,如果遭遇恐怖攻擊,後果不堪設想,但是美國還是繼續興建核電廠,就怕美國人電力不夠。

不管是芝加哥人、紐約人或聖地牙哥人,距離他們城市不到80公里的地方,都有一座這樣的設施,而它們被許多人視為是一顆不定時炸彈。CNN記者:「摸起來溫熱,為什麼?」維州多明尼恩電力公司副總裁:「裡面有32組核廢料。」原來這些設施儲放了核廢料,但是有幾個人願意家裡附近就是核廢場呢,因此美國國會歷經20年、3次投票,終於敲板定案,決定將全美國所有的核廢料,通通丟到內華達州的深山野外。「雅卡山核廢場宣傳片」:「雅卡山是世界上該範疇最全面的一座研究中心。」雅卡山橫亙於莫哈維沙漠與大盆地沙漠之間,就是美國國會替104座反應爐製造出來的7萬公噸核廢料,選出來的最後安身之所,工程人員炸開雅卡山的山壁,在山巖裡鑿出U型主隧道,實驗用凹室以及儲藏核廢料用的小隧道,建蓋核廢場替雅卡山附近的居民,製造工作機會以及商機。奈郡核廢料儲藏槽方案官員賴西:「雅卡山所在奈郡的居民,許多都在雅卡山核廢場工作。」但是多數內華達州居民當然反對核廢料埋在自家後院,況且還是一個地震活動頻繁的後院,他們的救星就是內華達州選出來的國會大老「里德」,他答應選民,雅卡山核廢場絕對胎死腹中。美國參院多數黨領袖里德(2010):「就把它廢棄就好了,也不用擔心核廢料的運輸問題,替國家省下幾十億美金呢。」里德還得到歐巴馬總統的支持,歐巴馬兌現了2008年大選時所開出的選舉支票。歐巴馬2008年競選宣傳片:「歐巴馬反對雅卡山核廢場計畫!」於是乎,這項耗時超過20年,已經花掉上百億美金公帑的核廢場計畫嘎然喊停,恐怕要報廢,其他國會議員反彈,痛罵這一切攏是政治,因為歐巴馬還在當伊利諾州參議員時,可是對雅卡山核廢場投下贊成票呢。共和黨眾議員許姆庫斯:「歐巴馬當選啦,他和里德達成協議啊!」CNN記者:「我想問你一個問題,里德參議員可能會問同樣問題,何不把核廢場蓋在伊利諾州呢?」伊利諾州共和黨眾議員:「嗯…如果你能找到一個地點,如你能在伊利諾州找到山或沙漠。」說穿了,有幾個人願意承擔7萬公噸核廢料的風險呢,而雖然美國還找不到地方掩埋核廢料,但是它可沒有停止興建核電廠,這裡是喬治亞州東部,將近3千名工人正在大興土木,建蓋一座斥資140億美金的全新核電廠。美國核能協會馬文菲爾托:「全美目前有大約100座核廠,它們會在2030到2050年間關閉,我們必須興建新的取代它們,來應付不斷增加的電力需求。」難道有了日本福島核電廠的教訓,美國不打算逐步核廢嗎?美國南部電力公司巴茲米勒:「這套設計能處理福島那樣的狀況。」沒出事前,主事者都是自信滿滿,而現在更有一部紀錄片「潘朵拉的承諾」,探討核能可能沒有像反核人士所說的那樣危險。紀錄片導演羅伯史東:「我擔憂的是,核能危險的論述是錯誤的,50年的核能歷史,全球440座核電廠,只發生3次重大核災,只有車諾比最嚴重,這座瘋狂的前蘇聯產物,但死亡人數不到60人,核能是第二安全的能源。」或許這位導演可以考慮搬去車諾比那裡定居,反核人士現在不僅認為核能危險,而且還很昂貴。美國能源部前資深顧問阿爾法雷茲:「這就像想用魚子醬解決飢餓,核能就像拿魚子醬解決飢餓問題。」反核人士提倡再生能源,再生能源是否能夠完全取代核能的辯證,也將繼續下去。

……..文章來源:按這裡


《核一乾存》里長談賠償 反核人士急下跪

自由時報 – 2013年11月7日 上午8:41

反核人急喊安全為重

〔自由時報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新北市石門區台電核能一廠昨天在廠內舉行乾式貯存槽地方座談會,邀集三芝區里長和社團參與,反核聯盟再度質疑安全。有里長無奈說,乾式貯存槽運轉已是既成事實,盼台電提出賠償機制,但宜蘭人文基金會董事長陳錫南認為居民「搞錯重點」,應以安全為重,急得當場下跪。

這名里長事後澄清,他當然重視安全,也擔心核災嚴重後果,希望台電做到「安全無虞」,但走到這一步,乾式貯存槽啟用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爭取適度回饋金與賠償機制,是考量居民權益、不得已的下下之策。

座談會今天邀金山區

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執行長郭慶霖質疑,這場座談會的舉行時間、說明對象與地點都令人不滿意,很多里長反映,開會前一天才收到公文,時間緊迫,來不及和民眾交換意見,擺明是陷里長於不義;此外,三芝區十三位里長只出席四位,不能代表全部民意。

核一廠副廠長黃清順解釋,十月七日反核聯盟曾赴行政院陳情,當時決議由台電一個月內舉行地方溝通座談,礙於時間壓力,廠方先請里長廣邀地方仕紳及社團參與,分區辦會議,十月十五日為石門區,昨天是三芝區,今天將邀金山區;至於里長反映收到公文太晚,是因台電安排里長赴韓國參訪核電廠,十一月四日才回國。

此外,郭慶霖認為,台電對於乾式貯存槽的疑慮和爭議始終未解釋清楚,高階核廢料在電廠原址至少貯存四十年,目前還找不到最終處置場,而台灣地震及其他天然災害多,怎能保證運送或裝置過程安全?

核一廠技術人員說明,乾式貯存槽內的核燃料棒有兩層鋼筋混凝土防護裝置,厚達一百公分,土石邊坡以排樁和地錨強化固定,設計符合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標準,並審核通過,且國外行之有年,技術純熟,安全禁得起考驗。

……..文章來源:按這裡


日原能會前委員:核安只能盡力

作者: 本報訊 | 台灣立報 – 2013年11月7日 上午12:11

【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台電、中華核能協會婦女委員會以及遠見雜誌6日合辦中日能源交流論壇。會中,前日本原能會委員東嶋和子分析處於震央附近的女川核電廠,如何躲過海嘯浩劫?指出核電廠無法100%安全,只有盡力邁向安全,擁核或反核雙方都是以保護生命為目標,應該加強對話。不過,她坦言,目前還看不到打算重啟核電廠的日本政府,著力在風險溝通上。

(上圖)「關於核能,媽媽這樣想」2013中日能源交流論壇,邀請前日本內閣府原子能委員會委員木元教子(右)與東嶋和子(左)分享福島核災發生後,她們作為一個母親與學者所做出的社會觀察以及對核能的反思。(圖文/楊子磊)

遠見雜誌以「關於核能,媽媽這樣想」為題,舉辦中日能源交流論壇,邀請2位身為媽媽又同為前日本原能會委員的木元教子以及東嶋和子,以及投身公民運動的台灣學者杜文苓、台灣機電工程服務社副經理杜悅元,進行能源政策思辨。

緊急時刻 島國需自救

自1998年,連續9年擔任日本原能會委員的木元教子,她的二兒子就在福島第二核電廠工作。木元教子說,地震發生時,資訊很亂,直到地震第3天她才知道兒子在為核電廠找電的過程中受傷,雖然鄰近的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事故,不過她兒子康復後自願回到工作崗位,她也尊重兒子的選擇。

木元教子認為,日本是個島國,不像德國有歐洲鄰近國家,緊急時刻可以輸配電供應,一個國家的能源政策必須考量穩定供應、經濟效益、環境影響、地理成本等,日本因為發生福島核災意外事件,因此很要求安全工作要超過專家的預料。她強調,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目前仍主張核能在「安心、安全、安定」的狀態下,重新啟用。

曾任《讀賣新聞社》記者及前日本原能會委員的東嶋和子,這1、2年透過實地走訪,了解福島核災的災後檢討。她指出,福島第一核電廠前4個反應爐之所以會發生氫爆,是因為地震發生時,外部電源被切斷、緊急電源又遭到海嘯侵襲,使得反應爐無法冷卻而發生悲劇。

東嶋和子分析同處於震央附近的女川核電廠發現,女川核電廠具有5條送電線、6台可運作的緊急柴油發電機,緊急電源充足,而且其建築基地高有14.8公尺,再加上女川核電廠具有單一窗口的緊急指揮調度,危機處理能力很好。

東嶋和子表示,日本政府和電廠從福島災難中學習到很多教訓,她認為,核電廠無法100%安全,只能盡力邁向安全,而這樣的努力態度是日本政府想展現給人民看的,不過她還沒看到政府在風險溝通上有所著力,她鼓勵,擁核及反核雙方要多對話,抗議無法有建設性的討論。

溝通不能忽視網絡

參與論壇的政大公共行政系副教授杜文苓指出,台灣政府應學習日本政府謙虛認錯與改進的態度。她引用耶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查爾斯‧培羅(Charles Perrow)《常態性意外(Normal Accidents)》一書指出,思考科技災難不能完全交由技術專家決定,在一個社會系統複雜、快速,又富含許多難以預測的意外時,很多時候必須交由社會人民一起做政治決定。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副教授杜文苓表示,台灣民眾面對核能與核廢料的問題時,必須在資訊充分揭露的情況下,方能發揮審議民主的思辯精神,直指問題核心。(圖文/楊子磊)

杜文苓表示,很多時候核電的溝通常會落於討論單一核電廠意外的機率,忽略了原料開採、核廢料處理、運用核能科技需要的高規格管理文化等整體網絡的討論,她認為,風險溝通若忽略了整體網絡面相的討論,很容易發生問題。

論壇結束,鹽寮反核自救會總幹事楊木火起身直指,主辦單位不尊重與會來賓,寫好的提問稿單沒有一題被問到,他認為,這樣的交流論壇根本不是溝通。他拿出厚厚一疊台電的水源報告指出,核四廠的建廠位置使得貢寮人未來要喝輻射水過活。

▲主持人宣佈論壇結束後,鹽寮反核自救會總幹事楊木火起身質疑主辦單位沒向與會來賓提出他的問題。(圖文/楊子磊)

……..文章來源:按這裡


台東日治時期川流式水力電廠轉型觀光

中廣新聞網 – 2013年11月5日 上午9:41

隱身在台東濃密樹林裡的東興發電廠,不僅是台灣東部地區最早的水力發電設施,也是目前最小的水力發電廠,罕見的川流式水力發電,從日治時期運轉至今,由於發電量有限曾經面臨廢除的命運,近年來在環保意識高漲,日本311大地震所引起的核能電廠輻射外洩後,使得這座古老的電廠再現生機,台電也藉由轉型觀光,讓民眾得以一窺它的神秘面紗。(吳鳳雪報導)

東興發電廠位在利嘉溪支流大南溪下游,距離台東市區約十七公里,在一九四一年由東台灣電氣興業株式會社所建,一九四五年日本戰後由台灣電力公司接管。不像一般水力發電必須有水庫,東興發電廠是台灣罕見的川流式水力發電廠,主要是在電廠上游處蓋攔河壩,再開鑿一條長達283公尺的隧道,利用高度的落差,推動渦輪來發電;接著又在下游挖鑿一條長290公尺的引水道將廢水排出。

台電台東區處指出,水力發電曾經是台灣光復初期的發電主力,這座日治時期的東興水力發電廠至今已經七十二年,是台電在台東縣唯一的發電廠,兩座古董級的水力發電機組,再加上兩具現代化的發電機組,目前每天約可供應一千戶左右的電力。這座見證台灣電力的發展電廠,在民國九十四年被台東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列冊保護。 為了節省人事開銷,台電目前已經用自動控制系統來管理,同時也轉型為預約的觀光電廠,讓民眾有機會能認識水力發電。(照片:吳鳳雪攝)

……..文章來源:按這裡


【FOCUS新聞】第一次公開! 北海道埋核廢料坑道

作者: | TVBS – 2013年10月29日 下午8:15

擁有核能發電的國家,最終要如何處理核廢料,是個令人頭大的問題,這個禮拜日本首次公開,位於北海道的核廢料地下掩埋「實驗性」坑道,日本耗資600億日圓,相當約180億台幣打造,但這只是實驗地,因為日本沒有地方,或說全世界都一樣,沒有地方願意成為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因為核廢料具有高度放射性,對環境的影響要數萬年後才會消失,就算埋在地底下,也難保地熱、地下水不會滲透,當核電廠不斷運轉,核廢料源源增加,卻沒有地方能處理、容納這些核廢料,未來全球核電該何去何從,值得深思。

28日日本首度公開從2005年開始挖掘、位於北海道北端,掩埋高階核廢料的地下實驗用隧道,最深達地下350公尺,要確認所謂的「深層地質處置」,就是在穩定的地質構造中存放核廢料,是否真的安全。北海道幌延深地層研究中心藤田朝雄:「這是長達千年、萬年的事,我們透過電腦進行模擬,未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描繪各種可能方案,然後再給予安全評價,最後再向大家報告。」千年、萬年,甚至10萬年後的安全,要如何保證?核廢料是核電廠使用過後的核燃料,經過再處理,取出鈽等放射元素,最後剩下的廢棄液體,經玻璃固化,成為高放射性廢棄物,人類只要靠近,10多秒內就會死亡,對環境的影響,估計至少要幾萬年才會消失。前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過去有54座核電反應爐,供給國民電力,但這個過程產生的核廢料,至今連一座處置場都沒有,就算准許核電廠再次運轉,核廢料只會不斷增加。」已經淡出日本政壇的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最近多次站出來大聲疾呼,呼籲日本「零核電」,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日本沒有核廢料處理場,全世界有30多個國家擁有核電,卻只有芬蘭跟瑞典有明確的最終處置場。丹麥導演親赴芬蘭拍攝,世界上第一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的紀錄片。紀錄片「核你到永遠」:「我們現在來到這裡,一個你永遠不該來的地方,我們叫它『Onkalo』,意思就是『藏匿的洞穴』,『Onkalo』必須維持10萬年。」這個號稱能存活10萬年的設施,目前還在蓋,預計2120年完全封鎖,然後就這樣,等待10萬年後,核廢料的輻射強度慢慢衰減。紀錄片「核你到永遠」導演麥德森:「這是人類史上首次製造東西,可能影響未來至少3千個世代,這段期間,將有你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的黑暗面。」核廢料最終處置場,是所有核能國共通的課題,美國和德國原定的處置場,最終都因為政權輪替或居民反對作罷,且至今沒有下文,日本在311福島核災後,反核聲浪高漲,靠反核口號成功進軍國會的藝人山本太郎,甚至遠赴德國,親自檢視當地核廢料處理設施。目前在北海道完成的地下坑道,不過是個實驗地,實際的處置場依舊沒有頭緒,目前東北的青森縣六所村,暫時保管1700根核廢料,日本從2000年就開始徵求永久儲存場,只要同意進行初步調查,就會給予最多相當台幣6億的補助金,但至今沒有一個縣市願意。現在日本重啟調查委員會,召集地震、斷層、地下水等8個學會專家,要重新檢視這個地下儲存法。專家:「地震學對10萬年後的事完全無法預測,如果岩漿直接流到處置場,不將只是日本,全世界都會受到影響。」不少專家直指,應該重新檢討這個方法的安全性,畢竟10萬年前人類還是尼安德塔人時代,又有誰能想像,甚至保證10萬年後的事呢。

……..文章來源:按這裡